第二章 主传动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02.00 KB
- 文档页数:14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CK6140数控车床主传动系统设计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机制系年级专业: 08级机制2学号: 080101010127学生姓名:吕伟彪指导教师: 王敏婷李宇鹏1共24 页第页目录第1章概述……………………………………………. .……。
11.1 设计要求………………………………………………。
.1第2章主传动的设计 (2)2.1计算转速的确定 (2)2.2变频调速电机的选择.....................................。
(2)2.3转速图的拟定…………………………………………。
..22。
3。
1传动比的计算……………………………………。
.22.3.2参数确定…………………………………………. .。
22.3.3 主轴箱传动机构简图……………………………..。
32。
3.4 转速图拟定……………………………………….。
32.4传动轴的估算..............................................。
(3)2。
5主轴轴颈的确定 (5)2。
6主轴最佳跨距的选择 (5)2.7齿轮模数的估算………………………………………。
62.8 同步带传动的设计 (8)2。
9 滚动轴承的选择 (10)2.10 主要传动件的验算..............................。
. (10)2.10。
1 齿轮模数的验算 (10)2.10。
2 传动轴刚度的验算 (14)2。
10。
3 滚动轴承的验算......................................。
. 15总结.................................。
.................................。
. (16)参考文献………………………………………………..……….。
17第一章概述1.1 设计要求机床类型:数控车床主传动设计要求:满载功率7.5KW,最高转速4000rpm,最低转速41。
第二章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机械传动系统的总体设计,主要包括分析和拟定传动方案、选择原动机、确定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以及计算传动系统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第一节分析和拟定传动系统方案一、传动系统方案应满足的要求机器通常由原动机(电动机、内燃机等)、传动系统和工作机三部分组成。
根据工作机的要求,传动系统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递给工作机。
实践表明,传动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对整部机器的性能、成本以及整体尺寸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合理地设计传动系统是整部机器设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而合理地拟定传动方案又是保证传动系统设计质量的基础。
传动方案一般由运动简图表示,它直接地反映了工作机、传动系统和原动机三者间运动和动力的传递关系。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应根据设计任务书拟定传动方案。
如果设计任务书中已给出传动方案,学生则应分析和了解所给方案的优缺点。
传动方案首先应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应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和操作维护方便等。
要同时满足上述要求往往比较困难,一般应根据具体的设计任务有侧重地保证主要设计要求,选用比较合理的方案。
图2—l所示为矿井输送用带式输送机的三种传动方案。
由于工作机在狭小的矿井巷道中连续工作,因此对传动系统的主要要求是尺寸紧凑、传动效率高。
图2—1(a)方案宽度尺寸较大,带传动也不适应繁重的工作要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图2—l(b)方案虽然结构紧凑,但蜗杆传动效率低,长期连续工作,不经济;图2—l(c)方案宽度尺寸较小,传动效率较高,也适于恶劣环境下长期工作,是较为合理的。
图2—l 带式输送机传动方案比较二、拟定传动系统方案时的一般原则由上例方案分析可知,在选定原动机的条件下,根据工作机的工作条件拟定合理的传动方案,主要是合理地确定传动系统,即合理地确定传动机构的类型和多级传动中各传动机构的合理布置。
下面给出传动机构选型和各类传动机构布置及原动机选择的一般原则。
汽车理论分章知识点汇总引言汽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对于驾驶员和汽车爱好者来说,了解汽车的理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通过分章的方式,总结一些汽车理论知识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1.1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驾驶员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1.2 发动机的类型现代汽车发动机主要分为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类型。
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而电动机则可以分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第二章:汽车传动系统2.1 传动系统的作用汽车传动系统是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递给车辆的系统,使车辆能够行驶。
了解传动系统的作用有助于理解汽车的运行原理。
2.2 传动系统的构成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和差速器等组成。
每个部件在传递动力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第三章:汽车制动系统3.1 制动系统的重要性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驾驶安全的关键部件,掌握制动系统的原理对于驾驶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2 制动系统的种类汽车制动系统分为机械制动系统和液压制动系统两种类型。
机械制动系统主要通过机械力来实现制动,而液压制动系统则通过液压力来实现制动。
第四章:汽车悬挂系统4.1 悬挂系统的作用汽车悬挂系统起到减震和保持车辆稳定的作用。
了解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提升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4.2 悬挂系统的类型常见的汽车悬挂系统有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两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适用场景和特点。
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电气系统的功能汽车电气系统提供了供电、点火和照明等功能,是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电气系统的组成汽车电气系统由电瓶、发电机、线路和开关等组成。
每个组件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
结论本文通过分章的方式,对汽车的一些重要理论知识进行了总结。
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汽车的运行原理,提升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第二章机器人驱动-传动系统机器人操作机有两种运动关节——转动关节和移(直)动关节。
对电动系统来说,常见的驱动—传动形式如图2-1所示:图2-1 驱动-传动系统的组成a一转动系统b一移(直)动系统1一码盘2一测速机3一电机4一联轴器5—传动装量6一转动关节7一杆8一电机9一联轴器10一螺旋副11—移动关节,12一电位器(或光栅尺)在系统中,驱动器通过联轴器带动传动装置(一般为减速器),再通过关节轴带动杆件运动。
为了进行使置和速度控制,驱动系统中还包括位置和速度检测元件。
检测元件类型很多,但都要求有合适的精度、连接方式以及有利于控制的输出方式。
对于伺服电机,检测元件常与电机直接相联;对于液压驱动,则常通过联轴器或销轴与被驱动的杆件相联。
2.1 驱动装置及其选择2.1.1 机器人驱动装置的类型和特点1. 电动驱动器电动驱动器是目前使用的最广泛的驱动器。
它的能源简单,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精度部很高,但它们多与减速装置相联,直接驱动比较困难。
电动驱动器又可分为直流(Dc)、交流(Ac)伺服电机驱动和步进电机驱动。
后者多为开环控制,控制简单但功率不大,多用于低精度小功率机器人系统。
直流伺服电机有很多优点,但它的电刷易磨损,且易形成火花。
随着技术的进步,近年来交流伺服电机正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电机而成为机器人的主要驱动器。
2. 液压驱动器液压驱动的主要优点是功率大,结构简单,可省去减速装置,能直接与被驱动的杆件相连,响应快,伺服驱动具有较高的精度,但需要增设液压源,而且易产生液体泄漏,故液压驱动目前多用于特大功率的机器人系统。
图2-2为几种液压驱动器示例。
图2-2 几种液压驱动器3.气动驱动器气动驱动器的能源、结构都比较简单、但与液压驱动器相比,同体积条件下功率较小(因压力低),而且速度不易控制,所以多用于精度不高的点位控制系统。
图2-3为几种气动驱动器示例。
图2-3 几种气动驱动器2.1.2 伺服电机的特点及应用1. 直流伺服电机直流(DC)伺服电机转动惯性小,启停反应快,速度变化范围大,效率高,速度和位置精度都很高。
数控车床的主传动系统设计及控制第一章:绪论1.1数控车床简介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
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就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主机,他是数控机床的主体,包括机床身、立柱、主轴、进给机构等机械部件。
他是用于完成各种切削加工的机械部件。
数控设置,是数控机床的核心,包括硬件(印刷电路板、CRT显示器、键盒、纸带阅读机等)以及相应的软件,用于输入数字化的零件程序,并完成输入信息的存储、数据的变换、插补运算以及实现各种控制功能。
驱动装置,他是数控机床执行机构的驱动部件,包括主轴驱动单元、进给单元、主轴电机及进给电机等。
他在数控装置的控制下通过电气或电液伺服系统实现主轴和进给驱动。
当几个进给联动时,可以完成定位、直线、平面曲线和空间曲线的加工。
辅助装置,指数控机床的一些必要的配套部件,用以保证数控机床的运行,如冷却、排屑、润滑、照明、监测等。
它包括液压和气动装置、排屑装置、交换工作台、数控转台和数控分度头,还包括刀具及监控检测装置等。
编程及其他附属设备,可用来在机外进行零件的程序编制、存储等。
“CNC”是英文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计算机数字化控制)的缩写。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
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主轴转数、进给量、背吃刀量等)以及辅助功能(换刀、主轴正转、反转、切削液开、关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如穿孔纸带、磁带、磁盘、磁泡存储器),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这种从零件图的分析到制成控制介质的全部过程叫数控程序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