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1
语文试题卷2016.4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
”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下期定时练习语文试题卷2015.4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寄欧阳舍人书【宋】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来,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6级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2015.1第Ⅰ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是A.档.次(dàng) 翘.首(qiáo)精髓.(suǐ)钻.木取火(zuān)B.文诌诌..(zhōu)水裔.(yì) 盛筵.(yàn) 光风霁.月(jì)C.迤逦..(yǐ lǐ)陨.首(yǔn) 暝.目(míng) 不落言筌.(quán)D.角.斗士(jiǎo) 扁.舟(piān)萃.聚(cuì) 花林似霰.(xiàn)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A.李叔同在日本曾创立春柳社,纠集留学同志,演出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
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
B.2004年,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登记结婚,成为结发夫妻....。
今年是二人结婚十周年纪念,在爱情沦陷的时代,人们再次表达了对其婚姻的美好祝愿。
C.鲁迅对三味书屋墙角的何首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昆虫、送给他绘本《山海经》的长妈妈等,直到暮年,犹念念不忘,甘之如饴....。
D.央视主持人李思思在她的微博中写道:“任何至极至美总是伴随坚苦卓绝....,没有荆棘就没有天籁之音,没有荆棘就没有旷世之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澄河产瓜鱼,通体雪白,长四五寸,无鳞无刺,因此晶莹如羊脂玉;背部有细骨一条,烹制后骨亦酥软可吃,极鲜美。
B.1986年5月9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崔健身穿旧军服,挽着裤腿,斜背着一把破吉他,蓬头垢面,在舞台上演唱了中国摇滚的经典《一无所有》。
C.一八二一年,美国船只“急庇仑号”上的水手德兰诺瓦随手在船上往外丢弃了一个瓦罐,不巧的是,正打在一个中国女人的头上,致使她溺水身亡。
D.中国大陆由于处在北半球,一年四季盛行的主导风向,主要是偏南风或偏北风。
重庆市巫山中学2016级高二(下)第一次月考考试说明:1.考试时间:2015年4月 13日2.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3.本试题卷共8页,五大题21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折叠,不破损。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将本试卷妥善保管以备评讲时用。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真实是历史剧的品格毛佩琦①国人大多都有一点历史癖,所以,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广大的读者和观众。
在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史占多少,剧占多少?哪些史实可以剧化,哪些史实不可以剧化?史与剧怎样结合?等等。
其中一些讨论,与其说是认识上的分歧,不如说是在实践上操作的难题,分寸把握的难题。
②讨论历史剧,首先要区分古装戏和历史剧。
古装戏不等于历史剧,古装戏的古装仅仅是一种假托,可能只是个真实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均可虚构,剧中人可以穿着古装演现代故事,甚至可以移植外国故事。
仅仅以古代服装为道具的戏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
历史剧则不然。
历史剧要求真实。
真实是历史剧的基本品格。
③那么,什么是历史剧的历史真实?我认为,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历史事实的真实,大的历史背景、主要人物、基本情节乃至服饰习俗等等细节都要符合真实的历史。
不能把虚假的、编造的故事当做历史,乃至不能把本不是历史时代的建筑、器物、服饰、习俗作为那一时代的东西向观众展示。
④但是,仅仅有史实的真实就够了吗?显然不行,历史剧是对历史形象的解读,它通过艺术的手段告诉人们历史是什么,同时也告诉人们为什么。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6页,第Ⅱ卷7至8页。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5分)(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3题,每小题3分。
寄欧阳舍人书【宋】曾巩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
反复观诵,感与惭并。
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
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知,则必铭而见之。
或纳于庙,或存于墓,一也。
苟其人之恶,则于铭乎何有?此其所以与史异也。
其辞之作,所以使死者无有所憾,生者得致其严。
而善人喜于见传,则勇于自立;恶人无有所纪,则以愧而惧。
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
警劝之道,非近乎史,其将安近?及世之衰,为人之子孙者,一欲褒扬其亲而不本乎理。
故虽恶人,皆务勒铭,以夸后世。
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于是乎铭始不实。
后之作铭者,常观其人。
苟托之非人,则书之非公与是,则不足以行世而传后。
故千百年,公卿大夫至于里巷之士,莫不有铭,而传者盖少。
其故非他,托之非人,书之非公与是故也。
然则孰为其人而能尽公与是欤?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
盖有道德者之于恶人,则不受而铭之,于众人则能辨焉。
而人之行,有情善而迹非,有意奸而外淑,有善恶相悬而不可以实指,有实大于名,有名侈于实。
犹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恶能辨之不惑,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
而其辞之不工,则世犹不传,于是又在其文章兼胜焉。
故曰,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无以为也,岂非然哉!然畜道德而能文章者,虽或并世而有,亦或数十年或一二百年而有之。
其传之难如此,其遇之难又如此。
“四地六校”联考2015—2016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项有效信息在第一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
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从这句话中不能得出李白的诗歌晚唐就不再流行了。
本小题逆推错误。
2、D [析]A项原文在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
”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
“值得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
此题张冠李戴。
B项信息源在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
”据此,“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
C项信源在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
”此项言过其实。
3、C项信息源在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
”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52分)(一)课内文言文部分(12分)4、B(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最后出。
)5、D(D.之:助词,的。
A.以:介词,凭借;连词,来。
B.已:已而,然后;已经。
C.于:介词,在;介词,与)6、C(例句为宾语前置句。
C.宾前句;A.省略句:使(其)有;B. 状语后置句;D.被动句)7、A (徙,改任官职,多指一般的调职。
)(二)课外文言文,9—12小题。
(19分)8、D (A 除:授官; B嘉:赞赏;C赞成:帮助完成)9、A10、A(当时尚未委以重任:“在官岁余,未见知。
”“拜大行台左丞”后才“尽其事能。
”)11、(1)等到伯父叔父们分了家,在室内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和墙壁,到处都是。
(迨:等到,1分;异爨:分了家,1分;内外,名词作状语,在内外,1分:往往:到处,1分;句意通顺1分。
2016年重庆一中高二下期定时练习 数 学 试 题 卷(文科) A 啊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设集合{}1,2,3,4A =,B =}{|14x R x ∈<≤,则AB =( )A.{1,2,3,4}B.{2,4}C. {2,3,4}D. {|14x x <≤} 2.复数z 满足(1)2i z i +=,则复数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设命题:p 任意0x >,都有20x x +≥,则非p 为( )A.存在0x >,使得20x x +≥B.存在0x >,使得20x x +<C.任意0x ≤,都有20x x +<D. 任意0x ≤,都有20x x +≥ 4. 若点P的直角坐标为,则它的极坐标可以是( )A .(2,)3π- B .)34,2(π C .(2,)3π D .)34,2(π- 5. 已知向量(,2),(3,1)m a n a =-=-,且//m n ,则实数a =( ). A.1 B. 6 C. 2或1 D.2 6. 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则恰有一个红球的概率是A.13B.12C. 23D. 567.(原创)如图,AB 是圆的直径, 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BDCE ,40AEC ∠=,则BCD ∠=( ).A. 160B. 150C. 140D. 1308.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21=q ,前n 项和为n S ,则=33a S ( ) A .5 B .7 C .8 D .15 9. 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 )EAA.14B. 20C. 30D.5510.函数)0)(3sin()(>+=ωπωx x f 相邻两个对称轴的距离为2π,以下哪个区间是函数)(x f 的单调减区间( )A .]0,3[π-B .]127,12[ππC .]3,0[π D .]65,2[ππ 11.已知点P 是双曲线1422=-y x 上任意一点,过点P 分别作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B A 则PA PB ⋅( )A.2512-B.2512C.2524-D. 54-12. (原创)已知函数2()11xme f x x x =-++,若存在唯一的正整数0x ,使得0()0f x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32137[,]e eB. 32137(,]e eC. 273[,]e eD.273(,]e e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原创)若1tan 2θ=,则tan()4πθ+=14. (原创)若实数x 满足不等式31x -≥,则x 的取值范围为15. (原创)若直线210ax y ++=垂直平分圆22220x y x ay +-+=的一条弦,则a = 16.若数列{}n a 满足3215334n a n n m =-++,若数列的最小项为1,则m 的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37a =,5726a a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Ⅰ)求n a 和n S ;(Ⅱ)求数列1nS n ⎧⎫⎨⎬-⎩⎭的前n 项和n T . 18. (原创) (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一次数学考试中,第22、23、24题为选做题,规定每位考生必须且只须在其中选做一题.按照以往考试的统计,考生甲,乙的选做各题的概率如下表所示,(Ⅱ)求甲,乙两人选做不同试题的概率.19. (原创) (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对边分别是,,a b c ,且满足(2)cos sin()2c b A a B π-=-.(Ⅰ)求角A 的大小;(Ⅱ)若2a =,且ABC ∆,b c .20. (原创)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 +=>>的左焦点为(,0)F c -,其上顶点为(0,)B b ,直线BF 与椭圆的交点为A ,点A 关于x 的对称点为C(Ⅰ)若点C 的坐标为3(2-,且1c =,求椭圆的方程.(Ⅱ)设点O 为原点,若直线OC 恰好平分线段AB ,求椭圆的离心率. 21. (原创)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1)(),1a x f x lnx a R x -=-∈+.(Ⅰ)若2a =,求证:()f x 在(0,)+∞上为增函数;(Ⅱ)若不等式()0f x ≥的解集为[1,)+∞,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请考生在第22、23、24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
重庆市示范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
2.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2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中国佛学与经营之道中国化的佛教,其理论导向,与其说是出世主义的,毋宁说是入世主义的。
准确一点说,中国佛教主张以出世的心态入世。
这意味着,成佛的过程比成佛的结果更为重要。
对于经营者来说,中国佛教理论也是一种思想资源,从中悟出经营之道。
一、树立“一即一切、惜缘和睦”的团队意识。
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论,不是照着印度佛教讲的,而是中国僧人的创作性诠释。
华严宗强调世界的整体性,把这种观念引申到国家方面,便是强调国家的整体性;引申到企业或公司方面,便是强调团队的整体性。
这一理论,有助于员工树立“惜缘”的团队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看成企业或公司的成员。
经营者在团队中,不妨提倡这样的观念:借用佛教的说法,大家在一个团队里工作,那是一种“缘分”。
每个人都应当珍惜这种“缘分”,同呼吸,共命运;万不可尔虞我诈、闹不团结。
经营者应当选择“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经营理念,把管理的重心落在人的精神世界上,促使团队内部关系融洽,减少内耗;力图统筹兼顾,避免偏颇和极端。
二、养成“大彻大悟、法尔随缘”的淡定心态。
禅宗从“平常心是道”的学理出发,倡导“随缘”理念,对经营者也有所启迪。
有人向景岑招贤禅师请教如何是平常心,他的回答十分“平常”:“要眠即眠,要坐即坐。
”“热即取凉,寒即向火。
”黄龙无门慧开禅师比景岑招贤讲得更为透彻,指出所谓“平常心”就是心头无事,无所执着。
他作一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一个经营者养成“大彻大悟、法尔随缘”的淡定心态很有必要。
搞经营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2016年高二语文下册4月月考测试卷(附答案)师大二附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测试卷高二语文(满分:100分)命题:审核: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也是中国电视文化的新的变化的投影。
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
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
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好像越来越难。
这既是由于这些年唱片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的问题复杂,也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
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
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觉得没有什么新意了。
这几年选秀一直处在瓶颈之中。
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
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
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
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其实是从普通人中选择真正的“好声音”让他们得以进入专业领域。
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
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
秘密★启用前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6.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第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绿色”票房与文化自觉尹鸿中国电影如今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产量高居世界前列,中国市场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
特别是近年来,在电影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之后,‚娱乐至死‛成为部分影视作品引以为豪的追求。
从所谓‚屌丝‛电影到所谓‚毒舌‛电影,从偶像电影到‚粉丝‛电影,从喜剧电影到‚恶搞‛电影,在近期一些较高票房的电影和较高收视率的电视剧中这种低俗化现象不断受到质疑。
30年前,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批判性地指出消费社会的公众话语正在日渐娱乐化,甚至演化为‚娱乐至死‛。
应该说,娱乐是人们释放心理能量、缓解精神压力的正当甚至必要的需求,电影追求娱乐性有其充分的合理性。
但是,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论述‚宣泄‛与‚净化‛的关系,到20世纪弗洛伊德论述‚欲望的升华‛,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虽然无罪但仍然要有度。
娱乐不仅是欲望的宣泄,也是释放内心压力之后的心灵净化;娱乐不是对欲望的刺激和放大,而是对欲望的伦理驯服和社会化升华。
对于电影来说,如果没有对人性、人道、人格足够的尊重,没有对公平、正义、善良的充分敬意,没有对艺术规律、审美品格的诚恳追求,就不仅仅是影视文化的自轻,更是对世道人心的亵渎。
当票房与口水齐飞的时候,国产影片可能就谈不上对观众精神生活的引导了。
而当观众的审美能力、电影观赏需求越来越成熟,国产电影的危机可能就不仅仅体现为技术危机,而是更严重的思想危机、文化危机,最终导向市场危机。
对于娱乐内容来说,遵守审美底线和伦理底线几乎是全球主流商业电影的共识。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
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
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
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
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
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
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
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
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
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
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
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
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
秘密★启用前第Ⅰ卷:共33分一、基础部分(5个小题,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慑.服/蹑.手蹑脚褒.义/电饭煲.菁.华/泾.渭分明B. 裨.益/髀.肉复生道行./行.道树翁媪./面有愠.色C.瑰.丽/岿.然不动讥.诮/翘.尾巴炽.热/炙.手可热D.祈.祷/歧.路亡羊笑.傲/肖.像画驯.顺/徇.私舞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轫调剂匿迹消声出类拔萃B.怄气合龙焚膏继晷老生常谈C.博弈瞑想不容辨驳永葆青春D.青睐衮衮草木葱笼鸦鹊无声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的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B. 面临这高考这一人生重大考验,同学们宵衣旰食....,认真刻苦地学习,渴望在那个火红的六月中能放飞自己的青春梦想。
C. 美国一直想阻止国际油价飙升,不过美国制裁措施历时较长且分批实施,使伊朗赢得了制定规避对策的时间。
制裁能否促使伊朗改弦更张....还是个未知数。
D. 由于补偿政策优厚,旧城改造的搬迁工作顺利,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已是十室九空....,比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部分舆论看来,本属于全民娱乐、全民福利的春晚,用广告践踏公众眼球,给公众添堵,使春晚这台公共节目丧失了“公共性”,挑战的是国家电视台的职业操守。
B. 疾控部门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判定这是一起由饮用不洁桶装水引起的以诺如病毒为主的感染性腹泻疾病。
C. 湖南卫视明星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除了关注五对父子的一举一动,也为节目组设置任务出谋划策。
D. 商家当然不希望错过“光棍节”这样的日子,纷纷打出了促销的招牌,尤其是一些电子商务网站,早早就展开了打折促销的宣传攻势。
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 我为什么对带刺的铁丝网感兴趣呢?因为我这些年经常在中国边境行走,发现边境出现了过去不曾有过的景观——边境附近大量的铁丝网。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山水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高2017级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一卷(阅读卷)和第二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1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就系统地提出,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
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
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网有密切关系。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
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
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绝密★启用前重庆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试卷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卡上一、单选题下列成语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勾勒出杨贵妃的芝兰玉树和风采神韵。
B.古诗文学习,我们不能满足于浮光掠影的浅层赏析,而应该探骊得珠,进一步寻求它的深层意旨。
C.鲍照《拟行路难》中写到“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以常见的自然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感叹,言近旨远。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心与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落言筌的。
答案:A解析:芝兰玉树:芝兰为灵芝,兰草或香草;玉树指宝树。
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探骊得珠:骊,古指黑龙。
在黑龙的颔下取得珠宝。
原指冒大险得大利。
后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言近旨远:言语虽然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不落言筌:不在语言运用上留下用工的痕迹。
筌:捕鱼的竹器。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选项是( )A.《文心雕龙》以大量篇幅论述文学作品的艺术特征,涉及情采、声律、丽辞等许多方面,成为文学自觉的标志。
B.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对两汉文学的演化与继承,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C.有的玄言诗不是抽象地说理,而是借助山水风景形成象喻,或者借着参悟山水风景印证老庄的道理,这样就有了理趣。
D.老庄的齐物我、泯是非思想使正始文人在政治漩涡中退避三舍,以麻木的逍遥取代对现实的执着。
答案:B解析:继承与演化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陶渊明到谢灵运的诗风转变,正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这新的特征成为“试运转关”的关键因素,它深深地影响着南朝一代诗风,成为南朝诗风的主流。
而且这种诗风对后来盛唐诗风的形成,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①为了适应表现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审美情趣②这一新的特征乃是伴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出现的创新现象③出现了“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和“性情渐隐,声色大开”的新特征④那么谢灵运就是开启了一代新诗风的首创者⑤如果说陶渊明是结束了一代诗风的集大成者的话⑥在谢灵运大力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A.①⑥②③⑤④B.①⑥③⑤④②C.⑤④⑥①③②D.⑤⑥③②①④答案:C二、默写题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答案:吞声踯躅不敢言,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答案:三顾频烦天下计6、,邯郸为郡。
(苏洵《六国论》)答案:洎牧以谗诛7、,君王尽日看不足。
(白居易《长恨歌》)答案:缓歌慢舞凝丝竹8、,将以遗兮远者。
(屈原《湘夫人》)答案:搴汀洲兮杜若9、垆边人似月, 。
(韦庄《菩萨蛮》)答案:皓腕凝霜雪10、,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昆山玉碎凤凰叫11、鸟雀呼晴, 。
(周邦彦《苏幕遮》)答案:侵晓窥檐语三、材料题请从下面文段中提取5个关键词生活在希望中,就是从自己身上获得在黑暗中对某种东西的信念,这种东西可能是一种灵感,一种心灵的欢愉,或一次狂喜。
但是,毫无疑问的是,这种信念只能在美德的配合下生成,美德的原则游移于某种善意和鼓励之间,永远是个神秘。
善意是我们能做的唯一的、积极的奉献,而鼓励的核心却在我们的能力之外的领域,在那里,价值是神圣的馈赠。
答案:希望;信念;美德;善意;鼓励四、写句子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认为, 。
第一视野触及重大的社会现实的本质因素。
古典小说大多是这一视野的产物。
,诸如生命的目的、生存的意义等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问题。
比如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从捷克首都布拉格被占领的历史事件写起, ;进而关注人们在强权下的表现,提出“媚俗”的问题,这已经是第二视野。
答案:作家应该具备两种视野; 第二视野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 这是第一视野五、写作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在一部描写屠杀犹太人的故事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男人说:“我什么都做不了,但至少我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犹太人戳穿了对方的诡辩:“比起因为无知而无所作为的人,明明知道却什么都不做的人罪孽更重。
”要求: (1)根据材料的内容,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3)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六、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
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它当然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情结合。
如果片面追求自然,花、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
感动不了自己,更感动不了别人。
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四句诗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象,却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友情。
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
诗画有了意境,就有了灵魂。
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
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就是为了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是很明确的。
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
毛泽东《沁园春·雪》开头两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山水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
拿画松树来说,在山水画家看来,早晨八点钟或中午十二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
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画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
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加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
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
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
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
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摘编自李可染《山水画的意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山水画如果没有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如果山水画追求自然,就会让花鸟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会没有情趣画意,这样的画作无法感动人。
C.山水画意境的产生离不开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思想感情的产生,离不开作者对客观事物的长期观察及深入全面的认识。
D.山水画家对自己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的、真挚的、朴素的感情,必须表达自己亲身的感受,才会有意境的独创性。
2.根据原文对意境的分析,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了自然景象,融情于景,让人们感受到诗人的深厚友情。
B.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有言:“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草,以比谗佞。
”《离骚》中的许多景物,不再只是自然景物,而是寄寓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C.柳宗元诗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出了在城楼上眺望夏天暴雨的自然景象: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密雨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D.明代杨慎评价杜牧《江南春》时云:“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杨慎的评价片面强调了自然的真实而忽略了诗歌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画松树“凡数万本,始得其真”,一位画家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
说明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B.无论写诗还是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只有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比如毛泽东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C.画画有了意境还不够,还要有意匠。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二者缺一不可。
D.齐白石的画讲究意匠,杜甫的诗“意匠惨淡经营中”,说明了诗画创作离不开表现方法表现手段。
答案:1.B; 2.C; 3.A解析:1.片面2.还有感慨仕途风波环境险恶之意3.长期观察,深入全面认识对象。
“数量影响”不准确。
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秦、韩战于浊泽,韩氏急。
公仲明谓韩王曰:“与国不可恃。
今秦之心欲伐楚,王不如因张仪为和于秦,赂之以一名都,与之伐楚。
此以一易二之计也。
”韩王曰:“善。
”乃儆公仲之行,将西讲于秦。
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而告之。
陈轸曰:“秦之欲伐我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南乡,此秦所以庙祠而求也。
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
王听臣,为之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令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
纵韩为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乃儆四境之内,选师言救韩,发信臣,多谓韩王曰:“敝邑虽小,已悉起之矣。
愿大国遂肆意于秦,敝邑将以楚殉韩。
” 韩王大说,乃止公仲。
公仲曰:“不可,夫以实告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
恃楚之虚名,轻绝强秦之敌,必为天下笑矣。
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矣。
秦欲伐楚,楚因以起师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
且王已使人报于秦矣,今弗行,是欺秦也。
夫轻强秦之祸,而信楚之谋臣,王必悔之矣。
”韩王弗听,遂绝和于秦。
秦果大怒,兴师与韩氏战于岸门,楚救不至,韩氏大败。
韩氏之兵非削弱也,民非蒙愚也,兵为秦禽,智为楚笑,过听于陈轸,失计于韩明也。
(《战国策秦韩战于浊泽》)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
B.韩得楚救/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我困/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