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知识培训之四:用料篇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20
磨具产品知识培训资料涂附尼龙(内部资料)学海无涯苦作舟磨料与磨具、概念1、磨料:磨料是制造磨具的原材料。
例如:天然与合成两种,石榴石、氧化铝、碳化硅等,具有不同硬度、尖锐性、耐用性。
2、磨具:磨具是利用结合剂将磨料固结不同形状用于磨削、研磨、清洁和抛光的工具,统称为磨具。
3、组成形式:颗粒如金刚砂砂号矿砂尺寸、大小粒度-- 用于粗细分级4、标准:美国(ANSI )、日本(JIS)、欧洲(FEPA)、中国(GB)矿砂大小尺寸如 400# 23.6μ40μ35μ35μ、选择要求1、磨料的选择要求:( 1)天然磨料:石榴石( 2)合成磨料:氧化铝( A 刚玉)碳化硅( S 矽)2、磨材使用时选择的要求:( 1)硬度;( 2)锋利度;( 3)韧性;( 4)适当的破碎性;3、氧化铝与碳化硅之比较:( 1)氧化铝:氧化铝具有很好的耐磨性、硬度适当、切削性强、矿砂自锐性好,性能价格比优越,采用多,主要适用于铁、不锈钢、铜、合金等金属切削和木工上的各种砂光、抛光。
2)碳化硅:碳化硅具有极高硬度和易碎性特点,耐磨性不及氧化铝,主要适用于铜、铝、不锈钢、钛、漆面抛光。
、磨料的硬度和韧度的比较:矿砂硬度( Kg/cm )韧性1、石榴石820 0.42、刚玉(氧化铝)2100 1.03、碳化硅2500 0.7-4、氧化锆1600 1.5-2.55、陶瓷氧化铝1800 2.0-2.56、金钢石7000 0.97、天然刚玉砂号、概念砂号:表示颗粒的精细的化分。
例: 4#、 5# ~~~20#、 22#(振动研磨或砂轮)24#、 36#~~~800#(涂附或不织布磨具)1000#~~~~2500#(涂附或不织布磨具)、砂号与粒度标准砂号由砂粒尺寸决定,三种方法:1、砂网分类-适用中、粗粒度( 12#- 220#)。
2、气流分类-适用细粒度( 240#- 600#)。
3、沉降分级-适用细于15μ以下的磨料( 1000#、 1200#)涂附磨具、概念:就是用固结剂将磨料固结在不同的背材上的磨具。
配方设计基础入门知识点配方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个好的配方能够确保产品的稳定性、质量和可行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配方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原料选择、配料比例、添加剂使用等方面。
一、原料选择原料的选择是配方设计中最基础的环节。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
常见的原料包括基础原料、增稠剂、保湿剂、防腐剂等。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仔细考虑它们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以及对产品性能的贡献。
二、配料比例配料比例是配方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不同原料的配料比例会对产品的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在确定配料比例时,需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使用感受以及市场趋势等因素。
合理的配料比例可以使产品达到最佳的性能,并提升用户体验。
三、添加剂的使用添加剂是配方设计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可以改善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发泡剂、乳化剂、增白剂等。
在使用添加剂时,需要仔细考虑其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对原料和产品性能的影响。
添加剂的使用应该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需求和市场需求,并合理控制其使用量。
四、测试与优化配方设计不是一次成功,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测试和优化。
在测试过程中,需要仔细记录每一次的变化和测试结果,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反复的测试与优化,最终确定最佳的配方。
五、稳定性测试产品的稳定性对于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都非常重要。
通过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稳定性,并确定其使用寿命和保存方式。
在稳定性测试中,需要考虑产品的外观、pH值、粘度等指标。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配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六、合规性考虑在配方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合规性。
不同地区和市场对于产品的成分、标签和安全性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
在设计配方时,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规和标准,并确保产品的合规性。
结语以上是配方设计的基础入门知识点,希望能对初学者们有所帮助。
配方设计是一个技术活,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低温肉制品常用原辅料的性质及加工特性一、常用原料肉的性质及加工特性(一)猪肉呈淡红色,有些部位呈灰红色。
肌肉纤维细,肉质软。
与其他肉相比,猪肉性质偏凉脂肪蓄积较多,且特别肥腻,它在所有肉里面脂肪的含量是最高的。
其肉的保水性仅次于牛肉。
其中: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朝肉。
在猪颈肉下方和前肘的上方。
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
宜做馅料和肉丸子。
另外,后腿肉因肉质紧实、细嫩,肥瘦相连,质量较好,适宜做肉泥。
(二)牛肉牛肉作为第二大肉类食品,仅次于猪肉,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
一般呈红褐色,肌肉纤维较粗且肉质较老,表现为组织硬而有弹性。
质量好的牛肉其肌肉组织之间含有脂肪。
脂肪颜色为白色,且较硬、未满一年的小牛肉色呈淡红色,水分多、脂肪少。
肠类制品中加入一定数量的牛肉,可以提高肉馅的黏着力和保水性,使肉馅色泽美观,增加弹性。
加热后具有特殊芳香气味。
宜做肉丸制品。
(三)鸡肉鸡肉纤维细,蛋白含量高,易被人体吸收,并且有较好的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和乳化性。
脂肪为黄色,且软。
因鸡胸肉中肌红蛋白含量比腿肉低,使胸部的肌肉白,加热后的鸡胸肉呈洁白色,宜做肉丸、鸡柳,而腿部的肌肉呈灰红色,鸡腿肉较鸡胸肉鲜嫩,是鸡肉中质量最好的肉,多做肉串。
(四)鱼肉鱼肉比畜肉的纤维软,且色浅,水分含量多达84%,脂肪含量则少,具有独特的腥味。
加热后肉质鲜嫩,味道鲜美。
宜做鱼糜类制品。
(五)羊肉羊肉呈红砖色或红褐色。
羊肉较牛肉的肉质要细嫩,容易消化,高蛋白(蛋白质含量与鸡肉相近)、低脂肪、含磷脂多,较猪肉和牛肉的脂肪含量都要少,但脂肪含有特有的膻气,胆固醇含量少。
在羊肉加工上,主要的肉食品种有羊肉片、羊肉串、羊排等。
(六)鸭肉鸭肉虽然是禽肉中具有滋阴补益,营养丰富的肉食佳品。
但其具有肥腻、腥臊,肉香气不足等缺陷。
在加工过程中以去其肥腻、腥臊为重点,另外还需增香。
二、常用辅料的性质及加工特性肉制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和提高肉制品的感官特性及品质,延长肉制品的保存期和便于加工生产,除使用畜禽等动物肉作为主要的原料外,常需另外添加一些其他可食性物料,这些可食性物料称为辅料。
配方设计基础知识点配方设计是指根据产品需求,合理选择原料并确定其比例、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的过程。
在各行业中,配方设计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配方设计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原料选择、比例确定和流程优化等。
一、原料选择在配方设计中,选择适合的原料是非常重要的。
原料的选择应考虑产品的性质、用途和成本等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料选择原则:1. 功能性原料:根据产品的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功能性原料。
比如,如果需要防晒的化妆品,就需要选择具有防晒功能的原料。
2. 安全性原料:选择对人体安全无害的原料,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3. 成本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成本适中的原料,以降低生产成本。
4. 稳定性原料:选择稳定性好的原料,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5. 产地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的原料供应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地,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二、比例确定在配方设计中,各种原料的比例和配比非常重要。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比例关系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比例确定的基本原则:1. 考虑产品性质:不同的产品对原料比例的要求不同。
比如,洗发水中洗净力对于清洁产品非常重要,因此洗发水配方中洗净力的比例应该较高。
2. 相容性考虑:不同原料之间的相容性对产品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
在确定比例时要考虑原料之间的相容性。
3. 保持一致性:同一产品的不同批次应保持一致的配方比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多次试验:在确定最终比例之前,可以进行多次试验,根据不同比例配方的效果选择最佳比例。
三、流程优化配方设计的流程优化对于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流程优化的基本原则:1. 合理排列:根据原料添加的顺序和操作步骤的要求,合理排列配方中各个原料的添加顺序。
2. 简化操作:尽量简化复杂的操作步骤,减少不必要的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3. 自动化装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入自动化装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一、PVC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
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
鉴于PVC上述两个特点,纯PVC树脂中必须加入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等塑料助剂,才能正常使用。
PVC中加入增塑剂,可以消若PVC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加分子的移动性,从而使其加工熔融温度下降,低于PVC的热分解温度。
并因此获得软质PVC制品。
PVC塑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可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电子材料、日用消费品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交通运输、电力电讯和包装等各领域。
我国PVC消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软质品,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
二是硬质品,主要包括各种型材、管材、板材、硬片、瓶类中空容器等。
PVC配方中有可能使用的助剂主要有:热稳定剂、(内、外)润滑剂、增塑剂、填充剂、抗氧剂、光稳定剂、加工助剂、冲击改性剂、抗静电剂、阻燃剂、抗菌剂、着色剂、偶联剂等。
1、PVC基本性能的情况a、聚氯乙烯流变性能聚氯乙烯具有通常非晶相线性聚合物的特性,在受热过程中出现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三种不同的物理聚集状态,如图所示。
其玻璃化温度(Tg)75~85°C;流动温度(Tf)150~200°C;分解温度(Td)200~210°C。
聚氯乙烯在常温下处于玻璃态,而增塑的聚氯乙烯由于添加了增塑剂,降低大分子间引力而使流动温度Tf及玻璃化温度Tg下降。
当调节增塑剂用量使Tg下降到室温以下,则使制品在室温下呈高弹态的软制品。
流动温度Tf是决定聚氯乙烯熔融加工温度的最低值,也就是说,热加工温度应超过Tf,使物料在粘流态下进行加工。
原料面料知识点原料面料是指制作服装所需要的各种纤维和面料材料。
它们直接影响着服装的质量和舒适度。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原料面料的基本知识点。
1.纤维类型纤维是原料面料的基础,常见的纤维类型有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棉花、麻、羊毛和丝等,它们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
合成纤维是通过人工合成或化学处理得到的,如聚酯纤维和尼龙纤维。
2.面料结构面料的结构指的是纱线的编织方式。
常见的面料结构有平纹、斜纹、提花和针织等。
不同的面料结构决定了面料的手感、弹性和透气性等特性。
3.面料密度面料的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纱线的数量。
面料的密度越高,其质地越紧密,抗拉强度和耐磨性也越好。
因此,高密度面料通常更耐用。
4.面料处理面料可以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来改变其性能和外观。
例如,印花可以增加面料的装饰效果,而防水处理可以提高面料的防水性能。
5.面料特性不同的面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例如,棉布吸湿性好,透气性强,舒适度高;而尼龙面料轻盈耐磨,弹性好,适合运动服装。
6.面料选择在选择面料时,需要考虑服装的用途和场合。
对于夏季服装,透气性好的面料如棉布和麻布更适合;对于冬季服装,保暖性好的面料如羊毛和绒布更适合。
7.面料保养不同的面料需要不同的保养方法。
例如,羊毛面料应避免暴晒和高温熨烫,以免缩水变形;丝绸面料应干洗或轻柔手洗,以保持其光泽和柔软度。
总结起来,原料面料是制作服装的基础材料,其类型、结构、密度、处理、特性和保养方法等知识点都对服装的质量和舒适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在购买服装或制作服装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涂料原材料知识培训
首先是树脂,它是涂料中起主要作用的成膜物质。
树脂的种类很多,
如聚酯、酚醛、氨基、丙烯酸酯等。
不同种类的树脂具有不同的特性,如
耐候性、附着力、硬度等。
树脂的选择对涂料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颜料,它是涂料中赋予颜色和遮盖力的成分。
颜料可以分为无
机颜料和有机颜料两大类。
无机颜料具有较高的光稳定性和耐候性,而有
机颜料则色彩鲜艳且具有较高的染色力。
颜料的粒径和分散性对涂料的影
响也很大。
此外,溶剂也是一种重要的涂料原材料。
它可以使树脂和颜料形成可
涂敷的涂料体系,并在涂料施工过程中快速挥发。
常见的溶剂有水、有机
溶剂和无机溶剂等。
选择适当的溶剂可以改善涂料的施工性能和干燥速度。
最后是助剂,它是用于改善涂料工艺性能和涂膜性能的辅助材料。
助
剂的种类繁多,包括增稠剂、抗沉剂、催干剂、防火剂等。
它们可以提高
涂料的流变性能、降低涂料的沉降、加速涂膜的干燥速度等。
综上所述,涂料原材料中的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是涂料产品性能
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同种类的涂料原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在涂料制
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材料。
通过对涂料原材料知识
的培训,可以提高制备涂料的技术水平,生产出更加高品质的涂料产品。
辅料用料的科学建立
辅料用料的科学建立是指在制造过程中,正确选择辅料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辅料是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染料、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
它们与原材料一起,共同构成了产品的组成部分。
在选择辅料材料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材料的品质,包括纯度、稳定性、易用性等;其次是材料的成本和可获得性,这对于大规模生产至关重要;最后是材料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如颜色、光泽、强度等。
正确选择辅料材料的过程需要实验室的支持。
通过实验室测试和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辅料材料组合,以达到最佳的产品性能和质量。
此外,应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规程,确保辅料材料的正确使用和质量。
在辅料材料的科学建立中,还应进行可持续性评估。
这包括辅料材料的环境影响、资源消耗和再利用等。
制造商应该考虑使用环保型和可再生的辅料材料,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总之,辅料用料的科学建立是制造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选择正确的辅料材料、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规程和进行可持续性评估,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并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 1 -。
面辅料知识大全一.面料。
第一部分:布料1.种类。
✧面料一般由尼龙或涤纶制成的,尼龙和涤纶的区分在于二者燃烧时的特征不同:尼龙冒白烟并有臭味;涤纶冒黑烟并有怪味。
✧面料又分为70D、450D、600D、900D、1680D、格子布(大格—5分、小格—3分、迷你格—1或2分)等等。
2.布面的构成。
✧制作过程: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
✧密度即条数:12inch中经纱的条数+12inch中纬纱的条数。
条数越高,密度越密:相反,条数越低,布面越稀,从而出现透底的现象。
所以每种布料都要求要达到一定的条数。
如:600D布料的条数为64条,超过64条则称为高密600D。
✧一般情况下,一股砂为150D或是300D,经纱一般为150D,纬纱为300D。
Eg:600X300D的布料经纱为600(4股150D的砂构成),纬纱为300(1股300D的砂或是2股150D的砂构成)。
3.布底。
(1)布底的构成及特点。
✧一般布底的种类:(A).PVC底:——分为平纹底、钻石纹底;同时又分为普通PVC和高弹PVC。
(B).PU底,质量好。
(C).PE底,较其他两种底硬。
(D)UL Y胶底(上胶三次以上)。
(E)AC 胶,一般用于里布。
(F)发泡底。
✧布底的作用:加强布料的强度。
✧特点分析(举例法):☐普通PVC:用普通正常的PVC原料(牌号在700-800之间即可),如果柔软,没有折痕,贴合度强,即为PVC,成本低,最通常使用。
☐高弹PVC(HE):对PVC原料的要求高(牌号在1500-2000之间)。
比普通PVC更柔软,成本较高。
☐PU:在布料的背部涂胶,主要考察:光洁度,PU胶面的光度,有无刮痕。
特点:对布面的要求高,布面一定要致密(因为主要靠布面的强度);布身柔软、轻;相对成本较高。
☐UL Y:上胶三次以上,特点类似PU。
(2)好坏底的区分:✧好的底柔软,没有刮痕(PU、PVC),布身与布底的贴合强。
✧差的底硬、脆,泛白,有明显折痕,布身容易与布底分开,PU底粗糙,有刮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