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临床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临床医学论文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我院心内科收治的22例送外科手术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何通过术前控制肺动脉高压,改善缺氧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发生,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做好呼吸道护理等护理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结果:通过术前及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能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术后顺利康复的保证。
先天性心脏病(CH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在我国的发生率为0.7%-0.8%[1]。
而肺动脉高压(PAH)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由于心脏中血液左向右的大量分流导致肺血流增多而造成的[2],成人CHD 患者中其发生率约为5%~ 10%[1]。
有报道显示:CHD合并PAH的患者在20岁时无任何症状,随着时间的进行,患者的活动耐受能力将会快速下降,发绀进行性加重,30岁时患者的生存率为75%,50岁时为55%[3]。
因此,对于CHD合并PAH的成年患者而言,尽早进行手术治疗,纠正异常分流,可根本解决引起PAH的因素[1],也是阻止肺动脉压力进一步升高、降低死亡率的最佳方式。
但是,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往往存在病史较长及各种不同程度的心肺及脏器功能损害的特点,从而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及严重影响了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术后的康复。
所以,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将有利于为患者手术提供更有利条件,从而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和治愈率。
因此,我们对我院心内科从20xx年5月-20xx年2月收治的22例送外科手术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收集和分析,通过心内科术前控制肺动脉高压,改善缺氧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宣教,心外科监护室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发生,保障血流动力学稳定,做好呼吸道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所有患者均症状缓解,顺利康复出院。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性治疗的临床研究发表时间:2016-10-27T13:58:22.210Z 来源:《名医》(学术版)2016年4期作者:秦小梅[导读] 肺动脉高压指的是一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的左向右分流肺血流增多导致的。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 150001【摘要】目的:探讨评估诊断性治疗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诊断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血压患者进行分析,总共收集了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4例,患者的年龄在12-60岁,平均年龄为22岁。
患者都接受强心利尿的治疗,并且借助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
结果: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好,在手术后没有出现死亡的患者,而且没有并发症发生。
结论: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确保患者在接受手术后残余动脉高压患者能够降低肺部动脉的压力,疗效比较明显。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性治疗肺动脉高压指的是一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的左向右分流肺血流增多导致的,导致患者的肺部压力过大,肺血管的阻力上升,给心脏带来很大的负担,患者长期患有此病会导致心力衰竭。
肺血管疾病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出现双向分流等问题,也称为艾森曼格综合征。
在临床上对艾森曼格综合征进行治疗中,由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降低[1],在手术治疗中能否根治还存在很大的疑问。
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患有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32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者进行分析,患者都接受了手术的治疗,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4例,其中8例患者出现了房间隔缺损的问题,有18例患者出现了室间隔缺损。
在对患者运用超声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显示出心内分流都是呈现双向分流的形式。
1.2 方法所有的患者都接受了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借助了三尖瓣反流法进行分析,对患者的收缩压进行测量,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总的治疗目标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为达到治疗目标,最重要的是病因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因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先天存在的心内缺损,所以治疗原发病,尽早手术修补缺损是彻底纠正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
但是肺动脉高压可发生于先天性心脏病演变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且肺血管病变的程度是临床过程和外科治疗可行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晚期严重的肺血管病变是不可逆的,在外科矫治术后仍会进展,危及生命。
因此,积极寻求有效途径,减缓或改善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的成功及其预后的改善甚为重要。
目前肺动脉高压的内科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一般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尽早手术2.吸氧吸氧可以减轻肺血管痉挛,降低肺血管阻力,而对体循环影响不大。
一般来讲,给氧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常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会导致肺损伤。
因此,吸氧一般用于治疗急性肺动脉高压和低氧血症。
3.机械通气在临床上,酸中毒会导致肺血管强烈收缩,加重肺动脉高压。
过度机械通气可纠正酸中毒,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
但是机械通气仅在短期内用于急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如果使用不当会导致气压伤和氧中毒等。
(二)药物治疗目前治疗肺动脉高压的药物主要是血管扩张剂。
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静脉使用妥拉苏林能够同时降低体、肺循环压力以来,血管扩张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20世纪80年代的钙通道阻滞剂和前列环素到90年代以NO为代表的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的研究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开拓了新的途径。
1.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妥拉苏林作为非选择性a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能够扩张肺血管,从而降低肺动脉压力。
但是它在降低肺动脉压力的同时也使体循环血压明显下降,而且当血容量不足时,可使心室充盈压下降,心排出量降低,并且妥拉苏林作用时间短暂,需长时间维持静点。
2.钙通道阻滞剂研究表明,不同的钙通道阻滞剂对心脏和血管具有不同的作用强度和选择性。
先天性心脏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进展发表时间:2016-09-29T14:13:52.58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17期作者:游祖源邓明彬[导读] 现就口服肺血管扩张剂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的手术进展做一综述。
西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646000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我国引起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诸多患者因PAH 而失去手术机会,然而,CHD相关性PAH(PAH associated with CHD,PAH-CHD)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近年来有报道肺血管扩张剂治疗的可用性将扩大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手术指征,但目前还存在不足证据确定这。
现就口服肺血管扩张剂治疗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AH-CHD)的手术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手术Abstract: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PAH-CHD)is the most common form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Many patients lose the chance of surgery because of PAH,However,CHD Correlation PAH (associated with CHD PAH,PAH-CHD)the timing of surgery and indications for surgery,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vascular dilatation will expand the indications of left to right shun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but the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evidence to confirm this.A review of the recent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CHD)associated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pulmonary artery.Key words: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peration1.基本概念:PAH-CHD 是指由体-肺分流型CHD 所引起的肺动脉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升高,系毛细血管前型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一种,其手术可行性与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有关。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策略——心外科医师的观点肺动脉高压是指在海平面安静呼吸时由右心导管检查测得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常用的分级为;肺动脉峰值压力Pp/主动脉峰值压力Ps≥ 0.75和肺动脉压力≥60mmHg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
临床需要进行系统治疗的指征为肺动脉压力≥50mmHg。
先天性心脏病是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常见原因之一。
临床常见有3种类型:1 婴幼儿期肺动脉高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导致肺动脉高压,2成人期肺动脉高压。
3艾森门格综合症-晚期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体发病率国内没有统计资料。
病变过程,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由于肺内高氧合的血流量的异常增加,肺血管收缩对抗过多的血流导致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手术之后,可以恢复至正常,称为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如未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加,肺血管发生病理性改变,中膜增厚,内膜增生,肺动脉高压不能逆转,形成病理性肺高压。
也有患儿肺血管病变快,很早期形成病理性肺动脉高压。
为重度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反过来加速心脏扩大,心肌纤维化,收缩力降低。
晚期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压力,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表现为紫绀,活动力下降。
体检无心脏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血氧饱合度下降≤ 95%。
X胸片肺动脉动脉隆突,外周呈残根样改变,外带肺血减少。
心导管测压,计算肺动脉阻力≥8 Wood单位,称为艾森门格综合征,丧失手术机会。
诊断:体检、X-胸片、心脏彩超提示有重度肺动脉高压,需要行心导管检查,诊断先心病的同时,明确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制定完整的治疗方案。
肺动脉高压会增加手术风险,延长术后恢复时间,和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也是引起死亡的常见原因。
治疗方案须更周全,包括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相应处理。
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根治,避免肺动脉高压形成。
根据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情三种类型特点分述如下,1 婴幼儿期肺动脉高压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目前国内,患儿都有条件早期根治,手术及体外循环技术的提高,改良超滤的应用,可以较好的解决。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34例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治疗,均采用胸部正中切口。
房间隔缺损(直径>1.5 cm)、室间隔缺损(直径>1. 0 cm)均采用涤纶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于导管置入Foley氏尿管注水暂时堵住血流,采用涤纶片修补或双头针褥式缝合。
术前给予吸氧、高压氧及前列腺素E1等治疗,术中应用抑肤酶及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等手段。
结果32例手术顺利,术后肺动脉压下降3.2~5.5kPa。
2例术后早期死于不可复性心功能衰竭。
死亡率5.9%。
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减少心肌及肺血管损伤,充分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ombined with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Methods 34 patients received surgical repairs und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Mid-sternal thoracotomy was performed in all cases. Atrial septal defect(ASD),more than a diameter of 1.5 cm) and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 more than a diameter of 1.0 cm) were repaired with dacron patch.With the arterial duct being patent and through the pulmonrary incision under parallel CBP,the blood flow was temporarily blocked by a Foley’s urinary catheter with water-infused balloon and the Dacron patch repair or mattress suture with double ended needle was made in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pre-operatively with oxygen inhalation therapy, hyperbaric oxygenation, prostaglandin E1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pulmonary hypertens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bypass, pulmonary artery perfusion was performed with protective solution containing aprotinin for lung protection.Vasoactive drugs were routinely administrated postoperatively. Results 32 cases underwent the surgical treatment successfully with their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 decreased by 3.2~5.5kPa and 2 cases died of heart failure. The mortality was 5.9%.Conclusion The key to this kind of surgical treatment is to define the surgical indications correctly,to reduce the intraoperative myocardial and pulmonary vascular injuries and to take good measures in perioperative treatment.【Key words】Congenital heart disease;Pulmonary hypertention;Surgical treatment肺动脉高压是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治疗中较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诊治进展肺动脉高压(PAH)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以肺血管床的进行性闭塞为主要特征,是限制CHD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随着CHD介入治疗的全面推广,尤其是多种PAH治疗药物的问世,CHD合并PAH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机制:许多CHD可引起PAH,但一般来说,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在8个月之前不易出现不可逆性的肺血管变化,而对于室间隔缺损或房间隔缺损同时并慢性肺部疾病更易早期出现PAH。
部分紫绀型CHD如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等,缺氧会加速PAH形成,另外通过增加肺血流的姑息性心脏病手术也会加速PAH发生。
由于肺循环血量增加,肺血流剪切力相应增加,从而损害肺血管内皮结构和功能,导致肺血管内皮功能失衡,可能是PAH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所在。
多种体液因子在调节肺血管舒缩和血管增殖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则通过代谢、生物合成、释放、转运和分泌这些因子而,肺血流量增加,肺血管内皮细胞代谢的体液因子失去正常的血管平滑肌的舒缩和增殖调控,导致缩血管物质分泌增加,继而启动血管重构,使肺动脉从反射性收缩转变为永久性狭窄,导致PAH向不可逆方向发展。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心悸和乏力,若口唇青紫,则表示已经形成Eisenmenger综合症。
大多具有比较典型的体征如右心室抬举样搏动,肺动脉瓣关闭激动,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分裂变窄甚至单一,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等,甚至出现右心衰体征。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分级和分期:CHD合并PAH由于存在心脏和大血管不同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单纯以肺动脉压力进行分级对CHD能否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因此临床上多用心导管检查结合左向右分流量和肺血管阻力进行分期。
1.左向右分流期:肺循环血流量与体循环血流量比值(Qp/Qs)≥1.5,为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期,压力和阻力可正常或升高,但肺总阻力多在10 wood单位以下,患者仍可以采用手术或者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乔建华;冯钢;杨桂英;任明明;李敬来;陈立波【期刊名称】《罕少疾病杂志》【年(卷),期】2006(013)006【摘要】目的探讨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117例合并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改进及围术期处理.结果存活116例,死亡1例.提示术前经治疗和吸氧状态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9 Kpa(67.5 mmHg)为手术禁忌;9 Kpa~11 Kpa之间(67.5~82.5 mmHg)可施术,但有一定风险;超过11 Kpa(82.5 mmHg)则可安全施行手术.结论某些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或早期艾森曼格综合征的先心病患者并不是绝对手术禁忌症,经过特殊的围术期综合治疗及改进的手术技术,大多数患者是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救治的,而且远期疗效满意,更长时间的远期疗效,还在临床随访观察中.【总页数】3页(P1-3)【作者】乔建华;冯钢;杨桂英;任明明;李敬来;陈立波【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深圳,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R543.2【相关文献】1.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J], 崔勤涛2.单向活瓣补片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J], 徐盛松;石开虎;张飞3.浅析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外科治疗 [J], 梁毅凡4.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J], 崔勤涛5.外科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J], 葛振伟;赵文增;杨志远;谢周良;张志东;王佳祥;程兆云;顾以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9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9例在体外循环下,采用根治性手术治疗。
围术期综合降肺高压,术中加强心肺保护,术后延长呼吸机使用时间,应用前列腺素e1,降肺动脉高压。
无1例死亡。
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完善的术前准备,正确的手术方法,有效的降地肺动脉压治疗及呼吸道管理,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肺动脉高压(pa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最常见的并发症,以肺血管床的进行性闭塞为主要特征,是围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一旦发展到重度肺动脉高压,临床处理就有一定的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1,2]。
尽早手术是彻底纠正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
本文回顾我院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52岁,病种包括室间隔缺损15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缺损3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4例;房间隔缺损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l例。
全组病例中按mpap标准,中度肺高压8例,重度肺高压4例。
术前心功
能:ⅱ级12例,ⅲ级7例。
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收缩压为41~96mmhg,心前区可触及震颤4例,有典型杂音者7例,杂音不典型12例。
术前血氧饱和度(sa02)75%~95%。
术前准备:19例均行常规心脏手术前检查,术前经1~3周的准备,包括氧疗,控制肺部感染,强心,利尿,扩张肺血管等治疗,对营养不良及贫血患者增加营养,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心衰者积极抗感染及抗心衰治疗。
对于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者,经外周静脉应用前列腺素e1 20μg/日,2周。
手术指征[3]:无静息紫绀,心前区可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左室大;胸部x线片显示肺血多,心影不小;心脏超声示:肺动脉收缩压/体循环收缩压值不大于1.0,左向右分流的流速、心动周期中所占时相、估测的分流量等均不低于右向左分流;股动脉血气分析:pao2≥60mmhg,sao2≥90%。
对于经吸氧、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后能达到上述水平者仍可考虑手术,本组19例全部符合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全组麻醉时予以适当过度通气,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麻醉诱导前常规放置肺动脉漂浮导管,体外循环采用中度血液稀释,hct在20%~25%。
13例使用膜肺,6例使用鼓泡氧合器,冷血心肌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
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部位采用右房、肺动脉或右房肺动脉联合切口予以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房间隔缺损予以缝闭,部分心内膜垫缺损予以修补缺损并二、三尖瓣成形,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的体外循环前游离结扎或转流后切开肺动脉缝闭。
术后处理:对于术前已有房室传导阻滞、术中心率缓慢或心律
不稳定者,在关胸前留置临时起搏电极。
适当延长呼吸机的使用时间,保持呼吸畅通。
拔管时考虑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
撤机后如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及时再次呼吸机辅助呼吸。
结果
无1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肺动脉漂浮导管泵入前列腺素e1和米力农,肺动脉高压得到控制,经积极处理痊愈。
其余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恢复顺利,均痊愈出院。
术后随访3个月~1年,心功能明显改善。
讨论
肺动脉高压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主要表现为活动后气促、心悸和乏力,口唇青紫。
肺动脉高压确诊依靠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
心导管检查可直接测得管腔内压力及血液动力学情况,其所测定的肺动脉压力被视为诊断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手术前如何评价肺血管的可复性程度,准确地选择手术适应证,是心脏外科治疗中的难点。
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处理非常重要。
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多数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及心功能不全,术前应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控制心衰。
术后早期应在监护室内行带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应用药物充分镇静,尽量减少不良刺激。
呼吸机应用高频率、低潮气量,使患者过度通气,保持pco2在30mmhg 以下,加强呼吸道管理定期拍背轻柔快速吸痰。
对于肺动脉高压手
术指征明确者可积极手术,若考虑为梗阻型肺高压,应禁忌手术。
本组资料中,患者经过积极的救治,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无1例死亡。
总之,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很常见,只有对这些患者术前进行仔细评估,对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制定合理的方案,才能提高手术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范文斌,乔建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j].罕少疾病杂志,2009,16(1):42-45.
2 汪曾炜,刘维家,张宝仁.心脏外科[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47-864.
3 乔建华,冯钢,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罕少疾病杂志,2006,13(6):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