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96细菌测定系统SOP文件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5
细菌测定系统(D1∙96∏)技术参数1适用范围:用于进行临床病原菌(细菌、真菌)的鉴定和体外抗菌药物MIC半定量分析。
2 .检测方法:鉴定:采用双岐矩阵及生化酶反应结合显色法;药敏:试验采用比浊法。
3 .★鉴定种类:提供临床常见11大类,超过500种病原菌,包含肠杆菌、非发酵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微球菌)、真菌、棒状杆菌、奈瑟氏球菌/嗜血杆菌等。
4,药敏种类:提供临床常见2200种抗生素,根据C1S1标准、EUCAST标准及相关指导性文件分析MIC能够报告M1C和S、I、R敏感度。
5.★准确率:对常见致病菌的鉴定准确率295%(投标中提供发表的文献作为佐证材料)6.仪器基础功能:6.1 ★仪器开机自检,采用高精度图像识别技术,通过图象处理器检测测试卡反应情况,上传数据库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6.2 仪器具备自动检测与手工录入功能,用户可查询和修改报告,并可以自定义报告单尺寸。
7.统计分析:软件可实现综合数据统计分析,预置220余项临床检测针对细菌抗菌药物的常用统计分析,可根据医院需求增加统计项目。
8.管理系统:具备院感系统,有院内微生物感染管理功能及STD性病分析管理系统,实现标本信息录入、查询和统计。
9.高级专家管理系统:9.1可提示超过20种特殊耐药表型,如MRSA>MRCNS>ESB1>β-1AC›ICR、H1ΛR.CRECRKPN>CRAB、CRPAE、VRE等。
9.2专家注释可提示药敏报告中不合理现象以及检验者如何正确操作、临床医师用药时要注意的问题等。
9.3抗生素优化组合,根据C1S1制定的临床用药标准,将抗菌药物分A、B、C、U、0.Inv组报告药敏结果。
10,共享数据:鉴定药敏数据可直接导出dbf格式,直接上传WHoNET,无需格式转换。
I1网络功能:仪器可与医院11S系统和/或H1S系统联网。
12.运行环境:WirIdoWS系统,全中文操作界面。
DL-96试剂SOP文件第 1页,共4页【目的】规范DL-96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操作规程,保证检验质量。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程序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原理】试剂板由生化反应孔和抗菌药物MIC测定孔组成。
在生化反应孔中加入细菌悬液,经35-37℃孵育,在细菌代谢作用下生化反应直接颜色变化或经加入显色剂后产生颜色变化;抗菌药物MIC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加入还有细菌的MH肉汤培养基,经35-37℃孵育,根据试验孔是否出现浑浊(沉淀)确定细菌是否生长。
测定系统采用比色法对各项生化反应进行结果判定,根据细菌生化反应的概率来完成细菌的鉴定;测定系统通过比浊法对抗生素进行MIC半定量测定分析MIC值。
【操作程序】1 使用本试剂板的基本要求:1.1无特殊营养要求的革兰氏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等病原菌1.2 18-24小时分离培养的单个纯菌落(或纯培养物)。
2 随机试剂板的选择:2.1根据待测菌的培养特性、菌落特征、氧化酶实验、触酶试验结果以及革兰染色情况,选择好相应的试剂板。
2.2试剂板的选择DL-96E 、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NGUS3试剂板的接种3.1 菌悬液与药敏液的配置菌悬液制备:挑取纯培养单个菌落于稀释液瓶内壁研磨呈细菌悬液,要求如下:DL-96E 、DL-96NE、DL-96STAPH的菌悬液都制备0.5麦氏单位;DL-96STREP菌悬液制备2麦氏单位;DL-96FUNGUS菌悬液都制备1麦氏单位;药敏液的配置:具体请见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使用说明书3.2 试剂板的接种3.2.1 DL-96E试剂板:适用于氧化酶试验阴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鉴定和抗菌药物MIC测定。
3.2.1.1菌悬液制备:挑取纯培养单个菌落于稀释液瓶内壁研磨呈细菌悬液(0.5麦氏单位)。
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试剂板示意图与附表【产品名称】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试剂板 【包装规格】DL-96NE 【示意图】DL-96NE 示意图VP IND PHE MLT GEL ONPG MDG SAL 4IPM81CTXC1/4SXT42C +8ATM1632FD640.061CIP4161632PIP64D L -96ECIT C LYS ARG ORN URE H 2S GLU ESC RAF INO RHA 816CTX328CFZ16MEL SUC LAC ARA 1816CAZ32MAL ADO SOR CAZC1/44MRP8832PTZ6481616AMP324NOR8FEP1616CPS32AMS32816AMC328CRO32CEC1688GEN16AMK32416TET8LEV442CEL 2CT48CXM162PB484MI8【生化反应表】附表A 生化反应结果判读标准【抗菌药物表】注:A组:为一级试验的首选药物,必须常规报告其敏感度,若敏感,治疗时应优先选用。
B组:也为一级试验的首选药物,但可以有选择地报告,当细菌对A组同类药物耐药或其他原因不能使用及无效时,可以选用于治疗。
C组:替代性或补充性药物,有选择地报告,在细菌对A、B组药物耐药或不适用时,可选用本组替代。
U组: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其他感染部位分离的病菌不必报O组:对该组细菌有临床适应症但一般不允许常规试验与报告的药物。
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试剂板示意图与附表【产品名称】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试剂板 【包装规格】DL-96STREP 【示意图】DL-96STREP 示意图PGT TRE RAF SUC PGR ARA RIB VP ARG PYR 816PEN1684C +16.5NC 2TET16LEV82FD64SXT28HLS10000.06AMP168442HIP BE ESC INULAC 0.1210.5CHL32ERY80.254VA1628410.5FEP4210.5CTX40.50.25CLI140.50.25HLG500MAN SOR GLY 320.5168TEC32MDGCRO20.51AMC422OFL40.5AZI11CIP20.250.120.060.030.0150.0070.0030.250.120.060.030.0150.007D L -96S T RE P【生化反应表】附表A 生化反应结果判读标准【抗菌药物表】附表B 药敏试验抗菌药物注:NCCLS分组说明:A组:为一级试验的首选药物,必须常规报告其敏感度,若敏感,治疗时应优先选用。
安顺市平坝区人民医院检验科编写:蒋可乾、黄维华制定日期:2016、06、05平坝区平黎大道审核:蒋可乾修订日期:2016、06、200851- 核准:谭桂林执行日期:20016、06、20DL-96细菌测定系统标准操作程序1.目的规范DL-96细菌测定系统的操作程序,保证检验质量。
2.授权操作人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原理DL-96细菌测定系统,就是对已分离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MIC的专用设备。
细菌测定系统由检测装置、嵌入式控制装置组成,测定系统采用比色、比浊法判定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微量反应孔阴阳性结果进行检测与分析,并自动生成细菌种类与抗菌药物MIC半定量分析结果。
试剂板由生化反应孔与抗菌药物MIC测定孔组成。
在生化反应孔中加入细菌悬液,经35-37℃孵育,在细菌代谢作用下生化反应直接产生颜色变化或经加入显色剂后产生颜色变化;抗菌药物MIC半定量测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加入含有细菌的M-H肉汤培养基,经35-37℃孵育,试验孔就是否出现浑浊(沉淀)确定细菌就是否生长、测定系统采用比色法对各项生化反应进行结果(阴性或阳性)判定,按照细菌生化反应的概率来完成细菌的鉴定;测定系统通过比浊法对抗生素进行MIC半定量测定分析MIC值。
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 5℃~40℃; 相对湿度: ≤80%;大气压力: 76 kPa~106 kPa; 电源电压: AC220V+22V, 50Hz+1Hz; 光照度: 应避免阳光直射。
5.操作程序5、1 使用试剂板的基本要求5、1、1无特殊营养要求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与真菌等病原菌;5、1、2 经18-24小时分离培养的单个纯菌落(或纯培养物);5、2随机试剂板的选择5、2、1根据待测菌的培养特性、菌落特征、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结果及革兰染色情况,选择好相应试剂板。
5、2、2试剂板的选择:DL-96E、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GNUS。
DL-96细菌测定系统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编号:XXJYCZXJXXX版本:生效日期:共4页1.目的规范DL-96细菌测定系统的操作程序,保证检验质量。
2.授权操作人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原理DL-96细菌测定系统,是对已分离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MIC的专用设备。
细菌测定系统由检测装置、嵌入式控制装置组成,测定系统采用比色、比浊法判定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微量反应孔阴阳性结果进行检测和分析,并自动生成细菌种类和抗菌药物MIC半定量分析结果。
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 5℃~40℃;相对湿度: ≤80%;大气压力: 76 kPa~106 kPa;电源电压: AC220V+22V, 50Hz+1Hz;光照度: 应避免阳光直射。
5.操作程序5.1使用试剂板的基本要求5.1.1无特殊营养要求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等病原菌;5.1.2经18-24小时分离培养的单个纯菌落(或纯培养物);5.2试剂板的选择5.2.1试剂板的种类:DL-96E、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GNUS。
5.2.2根据待测菌的培养特性、菌落特征、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结果及革兰染色情况,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择相应试剂板。
5.3试剂板的接种5.3.1菌悬液与药敏接种培养液的配制5.3.1.1菌悬液的配制:挑取纯培养单个菌落于稀释液瓶内壁研磨并制备细菌悬液要求如下,DL-96E、DL-96NE、DL-96STAPH的菌悬液为0.5麦氏单位;DL-96STREP菌悬液制备为2麦氏单位;DL-96FUGNUS的菌悬液制备为1个麦氏单位。
上述菌悬液可使用DL-ZD浊度计进行测定。
5.3.1.2药敏接种培养液的配制:DL-96E、DL-96NE、DL-96STAPHDL-96、DL-96STREP吸菌悬液50μl,加至肉汤培养基内,充分混匀。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自动化系统取代传统手工操作已成为当代临床微生物检验进步的标志之一。
目前国外产品占据了国内微生物自动化检测系统的主要市场。
其优良的性能毋庸置疑,但昂贵的价格让许多基层医院望而却步。
该院自2011年引进珠海迪尔半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应用一年多来受到微生物检测人员及临床医生的广泛好评,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 系列鉴定条及相应ATB 板条,珠海迪尔公司生产的系列微生物鉴定药敏板条。
1.2质控菌株及检测菌株选用ATCC25922、ATCC25923和ATCC27853。
检测菌株选用2010—2012年南京军区室间质评菌株20株,该院2012年1—5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临床分离常见致病菌株20株。
1.3准确率和符合率试验M 采用比浊仪制备所需麦氏单位菌悬液,与法国梅里埃API、ATB 板条平行试验。
1.4分析系统及统计方法上海科华齐效检验信息系统,DL-96细菌测定系统,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相关性使用χ2检验。
2结果使用DL -96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结果准确率为100%,API 鉴定系统检测一株葡萄球菌错误,DL-96微生物检测系统对常见致病菌鉴定准确率为100%;与梅里埃API 鉴定系统相比符合率为95%,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因无链球菌和真菌API 鉴定系统产品而缺乏此类细菌的比对数据,见表1。
表1不同鉴定系统细菌鉴定准确率3讨论3.1DL-96微生物检测系统工作原理DL-96微生物检测系统根据各类细菌的不同理化性质设计相应的检测板,每快板含约28种生化反应孔和不同抗菌药物MIC 测定孔,在各鉴定孔中加入菌悬液,药敏孔中加入含菌培养基,经35~37℃孵育过夜。
采用比色法检测经细菌代谢作用下产生的直接生化反应颜色变化或加入显色剂后的颜色变化,抗菌药物MIC 测定试验以比浊法判定是否出现浑浊确定细菌是否生长,将细菌快速、准确地鉴定到种属,同时分析抗菌药物MIC 值,经权威专家系统自动生成细菌鉴定和抗菌药物MIC 半定量分析结果[1]。
天隆核酸纯化仪___ 96 SOP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天隆核酸纯化仪GeneRotex 96的操作规程(SOP)。
该仪器是一种高效且可靠的核酸纯化系统,适用于实验室中的DNA和RNA纯化。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天隆核酸纯化仪___ 96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眼镜。
2.确保仪器周围的工作区域清洁、整洁,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
3.在操作仪器时,避免接触热表面以防烫伤。
4.在打开或关闭仪器盖子时,小心防止手指夹到。
实验准备在进行天隆核酸纯化仪___ 96的操作前,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准备:1.检查核酸纯化仪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连接电源线。
2.准备所需的试剂盒和实验材料。
3.根据试剂盒说明书准备工作缓冲液和样本。
操作步骤1.开启天隆核酸纯化仪,确保设备处于待机状态。
2.打开仪器盖子,将待纯化的样本载入96孔板中,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3.关闭仪器盖子,确保盖子完全闭合。
4.在操作仪器面板上选择所需的核酸纯化程序和相关参数。
5.开始核酸纯化程序,等待程序运行完成。
6.程序运行完成后,将纯化好的核酸样品保存或进一步处理。
维护和清洁在使用天隆核酸纯化仪___ 96之后,请进行维护和清洁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1.关闭电源并拔出电源线。
2.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干净的纸巾擦拭仪器的表面和内部。
3.定期检查仪器的滤网和排水管道,清除任何堵塞或杂质。
请按照本操作规程的步骤进行天隆核酸纯化仪GeneRotex 96的操作,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如有任何疑问或故障,请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
珠海迪尔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使用说明书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细菌测定系统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包装规格】DL-96FUNGUS【预期用途】用于真菌的鉴定和抗菌药物MIC测定。
【适用仪器】DL-96细菌测定系统。
【原理】试剂板由生化反应孔和抗菌药物MIC测定试验孔组成,在生化反应孔中加入细菌悬液,抗菌药物MIC测定试验孔中加入培养基,经35-37?孵育.生化反应在细菌代谢作用下直接产生颜色变化或经加入显色剂后产生颜色变化,抗菌药物MIC测定试验根据试验孔是否出现浑浊(沉淀)确定细菌是否生长,通过细菌测定系统分析从而将细菌快速、准确的鉴定到种属同时分析抗菌药物MIC值。
【主要组成成份】1.DL-96FUNGUS试剂板 10块2.稀释液、同化稀释液、药敏稀释液 10人份3.说明书 1份【样本要求】使用本试剂板的被测菌应符合以下要求:?新鲜分离的单个纯菌落(或纯培养物);?培养物经显微镜检查为酵母样真菌;【检验方法】1.菌悬液制备:挑取纯培养单个菌落于稀释液瓶内壁研磨呈菌悬液(为1个麦氏单位)。
2.用连续移液器(配无菌吸头)吸取菌悬液100μl加到同化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加到试剂板C1-C11孔和D1-D12孔,每孔100μl。
3.从药敏稀释液中取100μl加入E12。
4.再从菌悬液中吸取菌悬液20μl加入药敏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后,分配到E1-E11及F2-F12,每孔100μl。
5.撕开不干胶的纸对齐贴于试剂板,30?湿盒内孵育。
6.从菌悬液2滴置小试管内,加入0.5ml羊血清(小牛血清也可),35?孵育3小时,立即用显微镜检查芽管形成。
7.试剂板孵育24—72小时,每日观察,当F12阳性对照孔明显变浊时,立即判读结果。
【结果判读】将试剂板放进细菌测定系统分析,分析完毕后,自动判定细菌种属和抗菌药物MIC半定量结果,并打印报告单(细菌测定系统的详细操作另介绍)。
表A 抗菌药物MIC测定试验抗菌药物表缩写代号药物名称FLU 氟胞嘧啶 FlucytocineFLZ 氟康唑 FluconCzoleITR 伊曲康唑 ItrCconCzoleVRC 伏力康唑 VoriconazoleAMB 两性霉素 Amphoterricin B【主要性能指标】1、准确率试剂板对质控菌株鉴定的准确率为100%;试剂板对质控菌株抗菌药物MIC测定的准确率为100%。
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下发的30株室间质控菌株(2016年~2018年)作为检测对象,运用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与API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将结果与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种检测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和DL-96II系统的药敏结果符合率。
结果:DL-96II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为86.67%,API系统的菌种鉴定符合率为96.67%,二者没有明显的差异(p值>0.05),DL-96II系统的药敏结果符合率为97.83%。
结论: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的菌种鉴定准确率与API系统的相近,且药敏结果符合率很高,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关键词】:DL-96II微生物检测系统;应用效果;API微生物鉴定系统前言: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微生物检测系统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运用,尤其是国产的微生物检测系统以其良好的检测性能及亲民的价格受到了基层医院的青睐[1]。
本文旨在分析DL-96II半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药(械)准字:粤械注准20152400595,生产公司:珠海迪尔生物有限公司)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资料选取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于2016年~2018年下发的30株室间质控菌株作为检测对象,它们分别属于28个菌属。
1.2 方法1.2.1 仪器与试剂分别为DL-96II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API微生物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生产公司: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
1.2.2 细菌鉴定30株细菌通过分纯培养后,分别用DL-96II及API两种鉴定系统及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及接种,接种及判定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如果两个系统的鉴定结果不一致,则按照临床检验操作流程重新进行鉴定,并将其鉴定结果与卫生部临检中心回报的结果(以此为准)进行比较。
某医院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及耐药性结果分析,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
方法:应用DL-96细菌测定系统,对544株送检标本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544株送检标本,共检出克雷伯菌127株,检出率为23.2%,肺炎克雷伯菌54株检出率为42.5%,检出产EsBLs菌株7株,检出率为12.9%。
抗生素敏感率最高的是:美罗培南(100%)、亚胺培南(100%)、和头孢哌酮/舒巴坦(92.6%),耐药率最高的是哌拉西林(87.0%),头孢噻肟(81.5%)、环丙沙星(77.8%)。
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均已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临床应提高微生物病原学送检率,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耐药细菌监测,有效地减少耐药菌株产生,控制耐药菌株的蔓延和扩散,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药敏试验【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36-02肺炎克雷伯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常寄居于呼吸道和肠道,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可以引起伤口创面、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以及败血症,甚至脑膜炎和腹膜炎[1]。
为了了解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流行状况以及耐药情况,防止细菌耐药性的发展和发生,更好的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来我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54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菌株来源: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来我院住院患者标本,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54株,产EsBLs菌株7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菌株。
2.仪器:DL-96型微生物分析仪3.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细菌培养和鉴定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采用DL-96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按CLIS2011年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测定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及耐药率。
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分析及药物治疗【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以此来为新生儿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17年储存的30例耐药菌株标本,总结了耐药菌株标本病原菌类型。
结果:在本次实验分析的30例耐药菌株标本中,有25例革兰氏阳性菌和5例革兰氏阴性菌。
在革兰氏阳性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亚胺培南、阿莫西林;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亚胺培南、阿莫西林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红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
在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的敏感度最高,其次是舒巴坦、阿米卡星、庆大霉素。
结论:针对新生儿科室患者应用治疗药物时,需要考虑到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以此来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关键词】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耐药相关因素;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应用一项是临床医学上的问题之一,多重耐药菌是近年来医院常见感染的致病菌种,再加上新生儿的体质较弱,此时为了确保新生儿用药安全性,主治医师需要分析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用药。
为此,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17年储存的30例耐药菌株标本,分析了新生儿科多重耐药菌的耐药相关因素。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科在2017年储存的30例耐药菌株标本,其中有25例革兰氏阳性菌(占比83.33%)和5例(163.67%)革兰氏阴性菌;有25例痰液耐药菌株标本,5例痰液耐药菌株标本;25例痰液耐药菌株标本中有15例咽拭子耐药菌株标本,10例支气管吸入物耐药菌株标本;12例耐药菌株标本从普通病房检验出来,18例耐药菌株标本从重症监护室检验出来。
1.2实验方法本次实验总结了耐药菌株标本病原菌类型,具体如下。
1目的建立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 X围适用于本厂质监科化验室对本厂生产的固体制剂及物料进行微生物限度的检查。
3 责任化验员有责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检验、判定,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4 定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
5内容5.1总则:5.1.1供试品应随机抽样。
一般抽样量为检验用量(2个以上最小包装单位)的3倍量。
5.1.2 供试品在检查前不得开启,检查全过程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严防再污染。
5.1.3 控制菌的污染检查应做相应的已知菌对照试验,对照菌株为大肠杆菌[CMCC(B)44102],每批试验已知菌加入量为50-100个。
5.1.4 染菌量的检查或控制菌的检查均应做空白对照试验。
5.1.5 供试品稀释成稀释液后应在均匀状态下取样,凡有抑菌成份或防腐剂的供试品应做特殊处理后进行检验。
5.1.6 供试品稀释后应在1小时内操作完毕。
第2页/共6页5.1.7 除另有规定外,细菌培养温度为30-35℃,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5-28℃,控制菌培养温度为36℃±1℃。
5.1.8细菌、霉菌检验结果的报告以1g、1ml或10cm2为单位;控制菌检验报告以每1g、每1ml或每10cm2为单位报告“检出”或“未检出”。
5.2仪器、用具恒温培养箱、隔水式生化培养箱、电子天平,移液管(1ml、10ml)、试管、离心管、双碟、镊子、剪刀、不锈钢吸管筒、酒精灯、取样勺、称量纸、研钵一个、不锈钢双碟筒。
5.2.1用具的包扎移液管:用纱布包住移液管,然后放入不锈钢灭菌筒内。
试管、双碟:试管在管口塞上纱布棉塞、双碟放入不锈钢双碟筒内。
无菌衣、裤、帽、口罩:用布口袋将洗净的衣裤、帽子、口罩配套后装入,扎紧袋口,再用牛皮纸包好。
5.2.2用具的灭菌将包扎好的用具,在121±0.5 ℃蒸汽灭菌柜中灭菌30 分钟,物品取出时切勿立即置冷处,以免急速冷却灭菌物品内蒸汽凝造成负压,易致染菌,应置烘箱烘干。
免疫室实习⾃我鉴定毕业实习总结报告姓名班级时间飞逝,三年的在校⽣活结束了,20。
年。
⽉,我来到。
医院实习,在检验科主任和各科室⽼师的带领下,将4年来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习环境。
医院是。
市最⼤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院内,外急救为⼀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现代化综合医院。
医院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各⽅⾯的条件都很好,为病⼈提供了良好的就医环境。
检验科的⽼师们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分⼯明确,⼯作认真、负责,为学⽣树⽴了很好的榜样。
⽼师们严格要求学⽣,认真耐⼼的指导学⽣,使我们受益匪浅。
医院检验科共分为九个科室,⾎液化验室属于⾎液科。
从。
年⽉。
⽇⾄。
年。
⽇,我依次到体液化验室,采⾎室,发光免疫室,免疫室,细胞室,微⽣物,⽣化,⾎常规,病区化验室,⾎液化验室进⾏学习。
1. ⽣化 2.⾎液化验室在⾎液化验室,我学会了使⽤凝⾎四项分析仪,了解了凝⾎四项中各项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d-⼆聚体的检测⽅法。
⾎⽚和⾻髓⽚都是由医⽣⾃⼰采集、⾃⼰染⾊、⾃⼰分类,因此看的机会不多,但基本上可以认识粒系、红系各阶段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巨核细胞。
3.病区化验室病区化验室中尿液与⾎液检测的仪器与尿常规和⾎常规中的⼀样,除此之外还学会了脑脊液、浆膜腔积液的检测及如何⽤⾎沉管加⾎沉 4.采⾎室在采⾎室,我掌握了静脉采⾎的⽅法,各检测项⽬应该⽤哪种真空采⾎管,各个真空采⾎管所含的抗凝剂不同。
红⾊采⾎管不含抗凝剂,⼀般⽤于⽣化项⽬和免疫⾎液学试验;绿⾊采⾎管含肝素钠、肝素锂抗凝剂,⼀般⽤于⽣化项⽬的检测;紫⾊采⾎管含有edta-k,⽤于⾎液学和免疫⾎液学试验;浅蓝⾊采⾎管的抗凝剂为枸盐酸钠:⾎液=1:9,⽤于凝⾎试验;⿊⾊采⾎管的抗凝剂为枸缘酸盐:⾎液=1:4,⽤于红细胞沉降率试验。
5.⾎常规在⾎常规,我熟练掌握了微量吸管的使⽤,末梢⾎采集的⽅法,学会了使⽤ xs-800i⾎液分析仪和全⾃动⾎沉分析仪,了解了各项⽬的临床意义。
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细菌生物膜的方法步骤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细菌生物膜的方法步骤(protocol)摘要: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法(polystyrene microtiter plate assay)检测细菌生物膜有着许多优势。
一方面,在对大批样品快速操作时能保持试验的一致性。
另一方面,微量板定量检测法不仅能对细菌形成生物膜定性,而且还能定量计算细菌形成生物被的能力,因此96孔微量板法被广泛应用于定量检测细菌生物被膜的方法。
关键词:生物膜, 菌膜相对于其它细菌生物膜体外培养方法而言,微孔板法有着当然的批处理优势,尤其是在对大批样品快速操作时还能保持试验的一致性,使得96孔板,乃至384孔板检测法大量应用于细菌生物膜的研究。
微量板定量检测法(polystyrene microtiter plate assay)不仅能定性细菌能否形成生物膜,而且和不同染色方法结合,还能定量计算细菌形成生物被的能力,这对实验室生物被膜研究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96孔微量板定量检测法是目前实验室广泛应用的定量检测细菌生物被膜的方法。
主要试剂和仪器:聚苯乙烯96孔板、PBS缓冲液、甲醇、1%结晶紫溶液、33%冰乙酸溶液、酶标仪或分光光度计。
实验步骤:(1) 在96孔聚苯乙烯微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0μl培养液,接种10μl过夜培养菌液,37°C静置孵育36h;(2)将培养液吸出,每孔加入200μl无菌PBS缓冲液清洗板孔3次;(3) 每孔加入100μl甲醇固定15min,然后吸出培养孔中的甲醇,自然风干;(4) 每孔加入100μl 1%结晶紫溶液,室温下染色5min;(5) 吸出培养孔中的结晶紫染色液后,用流水把多余的染料冲洗干净;(6) 把培养板倒置在滤纸上除去残余的水,并在37°C烘箱中烘干或室温凉干;(7) 完全干燥后,每孔加入100μl 33%冰乙酸溶液,在37°C培养箱中作用30min以溶解结晶紫;(8) 590nm条件下,用酶标仪测定培养孔中溶液的OD值;(9) 每次试验每种菌株做3个孔的重复,试验数值取3次平均值(D值);(10) 以未接种菌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阴性值的2倍作为界限值(Dc)。
细菌室工作守则1.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2.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4.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5.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6.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7.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3%来苏儿溶液中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8.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9.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0.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1.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2.爱护仪器设备,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细菌室消毒隔离措施1.每天工作前用消毒液消毒工作台,上班前、下班后开紫外灯(最少半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2.非必要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3.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4.试验后的血液标本用消毒液浸泡后煮沸消毒,所有用于试验的反应板、吸头等用消毒液浸泡(至少24小时以上)后清洗或丢弃。
5.所有微生物培养物(细菌、支原体、真菌等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DL-96细菌测定系统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XXJYCZXJXXX
版本:
生效日期:
共4页
1.目的
规范DL-96细菌测定系统的操作程序,保证检验质量。
2.授权操作人
经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微生物实验室工作人员。
3.原理
DL-96细菌测定系统,是对已分离培养出来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进行种、属鉴定,并同时测定该菌对各种抗菌药物MIC的专用设备。
细菌测定系统由检测装置、嵌入式控制装置组成,测定系统采用比色、比浊法判定随机体外诊断试剂板微量反应孔阴阳性结果进行检测和分析,并自动生成细菌种类和抗菌药物MIC半定量分析结果。
4.工作条件
环境温度: 5℃~40℃;相对湿度: ≤80%;大气压力: 76 kPa~106 kPa;
电源电压: AC220V+22V, 50Hz+1Hz;光照度: 应避免阳光直射。
5.操作程序
5.1使用试剂板的基本要求
5.1.1无特殊营养要求的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和真菌等病原菌;
5.1.2经18-24小时分离培养的单个纯菌落(或纯培养物);
5.2试剂板的选择
5.2.1试剂板的种类:DL-96E、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GNUS。
5.2.2根据待测菌的培养特性、菌落特征、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结果及革兰染色情况,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选择相应试剂板。
5.3试剂板的接种
5.3.1菌悬液与药敏接种培养液的配制
5.3.1.1菌悬液的配制:挑取纯培养单个菌落于稀释液瓶内壁研磨并制备细菌悬液要求如下,
DL-96E、DL-96NE、DL-96STAPH的菌悬液为0.5麦氏单位;
DL-96STREP菌悬液制备为2麦氏单位;
DL-96FUGNUS的菌悬液制备为1个麦氏单位。
上述菌悬液可使用DL-ZD浊度计进行测定。
5.3.1.2药敏接种培养液的配制:DL-96E、DL-96NE、DL-96STAPHDL-96、DL-96STREP吸菌悬液50μl,加至肉汤培养基内,充分混匀。
DL-96FUGNUS吸取菌悬液20μl加入药敏培养液中,充分混匀。
5.3.2试剂板的接种与孵育
5.3.2.1生化反应孔和抗菌药物MIC测定孔按照试剂板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用连续移液器(配无菌吸头)吸取菌悬液与药敏液加入各孔,每孔100μl,试剂板的接种也可以采用SCAN-10自动加样仪自动接种.
5.3.2.2撕开不干胶的纸对齐贴于鉴定板,35-37℃孵育(DL-96FUGNUS试剂板放置30℃湿盒内孵育)。
5.4 试剂板的检测
5.4.1试剂板孵育培养18-24h后(个别生长缓慢者可延长至36—48小时)检测试剂板,按照使用说明的要求向DL-96E、DL-96NE、DL-96STAPHDL-96、DL-96STREP测试板加入辅助试剂;
5.4.2打开细菌测定系统电源开关,待系统启动完毕;
5.4.3打开细菌测定系统检测软件,选择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认并登录;
5.4.4录入标本编号及患者信息资料。
选择菌落种类及测试板类型后,按“判别”键,系统会自动伸出试剂板托盘,将试剂板置入托盘中,按“是”,系统自动判读试剂板,读板完毕取出试剂板,点击“确定”,系统自动弹出判读结果;
5.4.5肉眼核对试剂板及判读结果无误后,如遇到必做项,则填入结果后,点击“判定”,系统自动弹出鉴定细菌的种属,对鉴定结果无异议,则点击“确认”;
5.4.6点击“结束”,系统弹出选择打印药物框,如需对打印的药物种类进行调整,则调整后点击“确认”,系统自动生成报告单。
5.5报告的查询与统计
5.5.1按“查询”键进入查询界面:输入查询条件,按“查询”键,观察结果。
5.5.2按“统计”键进入统计界面:输入统计条件,按“统计”键,在微生物专家系统中统计,观察结果。
6.质量控制
6.1 质控方法:
6.1.1DL-96E、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GNUS为鉴定与药敏复合试剂板,因此对其鉴定与药敏一起进行质控。
6.1.2鉴定与药敏的质控:每新进一批试剂板做一次质控:每一新生产批号试剂板需用相应质控菌株做质控以检测生化鉴定和抗菌药物MIC测定的可靠性。
材料和试剂批号必须记录并保存。
6.2质控菌株
试剂板种类质控菌株
DL-96E ATCC25922 大肠埃希氏菌
DL-96NE ATCC27853 铜绿假单胞
DL-96STAPH ATCC25923 金黄色葡萄球菌
DL-96STREP ATCC29212 粪肠球菌
DL-96FUGNUS ATCC90029 白色念珠菌
6.3质控步骤
6.3.1使用6.2的质控菌株制备DL-96E、DL-96NE、DL-96STAPH、DL-96STREP、DL-96FUGNUS试剂板;
6.3.2使用细菌测定系统检测制备好的试剂板,对比厂家提供的质控标准,观察质控是否失控。
6.4失控原因分析和处理
6.4.1如果失控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初步分析与处理:
1)错误使用质控菌株;
2)没有按照标准操作程序操作;
3)试剂板超出有效期;
4)测定系统严重误差。
6.4.2无上述因素失控应进一步分析与处理:
1)重覆实验以确认误差结果;
2)确认比浊仪校正在有效期内,功能正常;
3)确认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并妥尚保存(注:试剂板2-8ºC 储存;开启封后立即使用,辅助试剂常温保存);
4) 确认培养箱温度是否正常;
5) 确认标准菌株是否污染;
6) 确认菌悬液浓度符合要求;
7) 确认标准菌株接种平板正确、孵育时间正确;
8) 确认无菌操作下打开试剂板,以防空气杂菌污染。
6.4.3 如误差无法解决,应联系厂家的技术支持人员。
7.维护与保养
7.1日常保养:检查测定系统开机和关机以及功能是否正常, 仪器表面如有污迹,沾少量纯净水擦拭或可用干净软布沾清洁膏清洁。
7.2 定期保养:
7.2.1应定期用干净软布沾少量纯净水或可用干净软布沾清洁膏清洁检测托盘。
7.2.2长时间不使用本系统,应用软布或仪器套覆盖仪器防止灰尘进入并定期保养。
7.2.3细菌测定系统为复杂精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误差需要校准的,其校准工作需由厂家专业工程师进行校准。
8.校正
8.1年度校正:细菌测定系统为复杂精密仪器,其校准工作一年一次需由厂家专业工程师进行校正。
8.2严重误差、故障、搬迁校正:细菌测定系统为复杂精密仪器当出现严重误差、故障、搬迁应由厂家专业工程师进行校正。
8.3校正后验证:校正后的测定系统,微生物室负责人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的验证,达标后方可投入临床使用,并做好相关登记。
9.应急处理
9.1细菌测定系统出现开机异常的情况,关闭系统并切断电源半小时后,再观察。
9.2细菌测定系统出现故障无法解决时,应及时报告负责人并联系厂家技术人员处理。
9.3出现影响检验质量而又不能及时维修的故障,应立即停止仪器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其他仪器设备或方法替代试验。
10.注意事项
10.1仪器需放置在坚固台面上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强光直射。
10.2试剂板使用时应防止试剂液体以及其他液体溅到仪器上,避免污染和腐蚀。
10.3检测托盘未有放置随机试剂板,请勿检测使用。
10.4系统使用完毕需将仪器擦拭干净,测定系统表面严禁用腐蚀性清洁剂清洗。
10.5工作结束后应关闭电源,用软布或仪器套覆盖仪器防止灰尘进入。
10.6用户使用测定系统之前,请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
参考文献
[1]细菌测定系统说明书
[2]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4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
[3]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CL02: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