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讲解2
- 格式:doc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5
作业讲解教学设计一、引言作业讲解是教师在课堂外向学生解释和讲解课堂作业的过程。
作业讲解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高效的作业讲解教学设计,以帮助教师提升作业讲解的效果和质量。
二、作业分析在进行作业讲解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对作业进行分析。
通过作业分析,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作业分析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分析出学生的错误类型和薄弱环节,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作业讲解。
三、概念解释在作业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概念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
概念解释可以通过实例、图表等形式呈现,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将新概念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四、示范演示有些作业可能需要一定的技巧或操作方法才能完成,因此在作业讲解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示范演示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正确的操作步骤,避免犯错和迷失方向。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示范演示过程,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五、问题讨论在作业讲解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学习动力。
问题讨论可以通过个别讨论、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形式进行。
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他们对作业的见解和体验,提高彼此的学习效果。
六、巩固扩展作业讲解的最后一步是巩固扩展。
巩固扩展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同时也可以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扩展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完成更多的拓展题目,或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七、总结作业讲解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
通过作业讲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堂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在作业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作业分析、概念解释、示范演示、问题讨论和巩固扩展等环节,以提高作业讲解的效果和质量。
擒敌术摔擒技术示教作业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擒敌术摔擒技术示教作业目的:通过示教作业,使同志们学会组织摔擒技术教学的方法,提高组织训练的能力。
内容:一、作业准备二、作业实施三、作业讲评示教重点:作业实施时间:方法:讲、做、研、练要求: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注重效果、确保安全;2、熟记作业程序,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3、相互研究、共同探讨、努力掌握新时期下进行擒敌训练的方法。
对以上要求同志们能不能做到?(能!)为了便于训练,前四名、后四名各为一小组,每组第一名为小组长。
我们现处中队擒敌训练场,设有沙袋、挂图等器材方便我们开展训练。
同志们,我们在理论课已经进行讲解,示范作业包括作业准备、作业实施、作业讲评。
那么我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研究第一个内容:作业准备一班长,你来说说什么是作业准备呢?(报告,通俗来讲:作业准备就是作业前所进行的充分细致的准备工作,他是完成好教学的前提和保证。
通常包括清点人数,检查着装,介绍清理场地,活动身体,宣布作业提要等,完毕。
)(七班长:“报告,我补充,因为摔擒训练要求高、难度大、危险性也大,所以在作业准备中做好充分的发动,才能有利于训练任务的完成。
完毕。
)刚才两名同志的发言都比较好,基本上说出了作业准备的实质内容,但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有些时候班长在作业准备中,对活动身体、清理场地、保护措施这个环节不够重视。
大家知道前不久,我总队连续发生多起训练伤亡事故,究其原因,是组织者在这个环节疏忽了,也就埋下了事故的隐患。
所以在此提醒同志们注意,工作要实,不能浮于表面,走过场,马虎不得。
明确没有?(明确!)好,此内容我们就不过多的研究,但班长们在组织训练中一要将工作做实。
接下来我们研究第二内容作业实施作业实施是教学的重点阶段,是完成教学目的的唯一途径,也是我们这次研究的重点,在理论知识中我们就已经讲解过作业实施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操作系统第二章作业讲解第二章习题讲解1、进程之间存在着哪几种制约关系?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列活动分别属于哪种制约关系?(1)若干同学去图书馆借书;(2)两队举行篮球比赛;(3)流水线生产的各道工序;(4)商品生产和社会消费。
答:进程之间存在着直接制约与间接制约这两种制约关系,其中直接制约(同步)是由于进程间的相互合作而引起的,而间接制约(互斥)则是由于进程间共享临界资源而引起的。
(1)若干同学去图书馆借书,是间接制约,其中书是临界资源;(2)两队举行篮球比赛,是间接制约,其中蓝球是临界资源;(3)流水线生产的各道工序,是直接制约,各道工序间需要相互合作,每道工序的开始都依赖于前一道工序的完成;(4)商品生产和社会消费,是直接制约,两者也需要相互合作:商品生产出来后才可以被消费;商品被消费后才需要再生产。
2、试写出相应的程序来描述下图所示的前趋图vara,b,c,d,e,f:semaphore:=0,0,0,0,0,0;begin S1; signal(a); signal(b);signal(c); end;begin wait(a); S2; end;begin wait(b); S3; signal(d); end; begin wait(c); S4; end;begin wait(d); S5; signal(e); signal(f); end; begin wait(e); S6; end;begin wait(f); S7; end;3、已知一个求值公式(A2+3B)/(B+5A),若A、B已赋值,试画出该公式求值过程的前趋图,并使用信号量描述这些前趋关系。
答:根据求值公式,假设:S1: X1=A*AS2: X2=3*BS3: X3=5*AS4: X4=X1+X2S5: X5=B+X3S6: X6=X4/X5var a,b,c,d,e:semaphore:=0,0,0,0,0;begin S1; signal(a); end;begin S2; signal(b); end;begin S3; signal(c); end;begin wait(a); wait(b); S4; signal(d); endbegin wait(c); S5; signal(e); endbegin wait(d); wait(e); S6; end4、桌上有一只能容纳一个水果的盘子;爸爸专向盘子中放苹果(apple),妈妈专向盘子中放桔子(orange),一个儿子专等吃盘子中的桔子,一个女儿专等吃盘子里的苹果,1)试用信号量实现他们的同步关系;2)如果有两个家庭的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和二只盘子呢?会需要专门的实现吗?var empty,apple,orange:semaphore:= 1,0,0;说明:empty与apple表示盘子为空与盘子中放入了苹果,用于表示爸爸与女儿间的同步关系;empty与orange表示盘子为空与盘子中放入了桔子,用于表示妈妈与儿子间的同步关系;答案:1)使用记录型信号量father:beginrepeatproducer an apple;wait(empty);Put an apple to the dish;signal(apple);Until falseend daughter:beginrepeatwait(apple);Get an apple from dish;signal(empty);Eat an apple; Until falseendmother:beginrepeatproducer an orange;wait(empty);Put an orange to the dish;signal(orange); Until falseend son:beginrepeatwait(orange);Get an orange from dish;signal(empty);Eat an orange; Until falseend2)使用记录型信号量varmutex,empty,apple,orange:semaphore:=1,2,0,0;dish: array[0,1] of fruit;in, out:integer:= 0,0;father:beginrepeatproducer an apple;wait(empty);wait(mutex);if dish[in]==apple or dish[in]==orange thenin:=(in+1) mod 2;disk[in]:=apple;in:=(in+1) mod 2;signal(mutex);signal(apple);Until falseend daughter:begin repeatwait(apple);wait(mutex);ifdish[out]==orange thenout:=(out+1) mod 2;get an apple from dish[out];out:=(out+1) mod 2;signal(mutex);signal(empty);Eat an apple; Until falseEndmother:beginrepeatproducer an orange;wait(empty);wait(mutex);if dish[in]==apple or dish[in]==orange thenin:=(in+1) mod 2;disk[in]:=orange;in:=(in+1) mod 2;signal(mutex);signal(orange);Until falseend son:beginrepeatwait(orange);wait(mutex);ifdish[out]==apple thenout:=(out+1) mod 2;get an orange from dish[out];out:=(out+1) mod 2;signal(mutex);signal(empty);Eat an apple; Until falseend5、试用信号量实现课件92页,司机与售票员进程的同步关系var stop, door :semaphore:=0,0;driver:beginrepeatdrive a bus; arrive at bus station; signal(stop);rest;wait(door);Until falseend conductor:begin repeatsell tickets;wait(stop);Open the door;Close the doorsignal(door); Until falseend6、试用信号量解决读者—写者问题,使得写者与读者优先级根据到达顺序确定。
(单选题)1: 我国小学教育之开设 ,始于A: 1896年B: 1897年C: 1898年D: 1899年正确答案:(单选题)2: 2001 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发表了(),规划中提出了四大战略目标,其中战略目标一就是“为所有儿童的学习建立一个坚实的基础”。
A: 《关于美国初等教育的报告》B: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C: 《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D: 《2001—2005年战略规划》正确答案:(单选题)3: 2004年,日本中教审提出要将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一体化的建议,并具体提出了建立A: “教育结构计划”B: “总纲计划”C: “追求卓越的城市教育”计划D: “幼小一贯学校”计划正确答案:(单选题)4: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于A: 1997年B: 1998年C: 1999年D: 2000年正确答案:(单选题)5: 2000年10月4日,俄联邦政府推出教育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规划文件A: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B: 《俄联邦教育发展纲要》C: 《俄联邦国民教育要义》D: -正确答案:(单选题)6: 《教师法》通过的时间是A: 1992年B: 1993年C: 1994年D: 1995年正确答案:(单选题)7: 1993年,在新德里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的口号。
A: “大众教育”B: “普及教育”C: “终生教育”D: “全民教育”正确答案:(单选题)8: 1991年,美国总统布什签发了(),提出了2000年全美六大教育目标,这是美国教育走向未来的纲领性文件。
A: 《关于美国初等教育的报告》B: 《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C: 《国家处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D: 《2001—2005年战略规划》正确答案:(单选题)9: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于A: 1997年B: 1998年C: 1999年D: 2000年正确答案:(单选题)10: 国外最早的小学是A: 埃及古国王时期的宫廷学校B: 印度的古儒学校C: 日本的寺子屋D: 日本的乡学正确答案:(多选题)11: 下列学制中属于清政府颁布的是A: 《钦定学堂章程》B: 《奏定学堂章程》C: 《壬子学制》D: 《壬戌学制》正确答案:(多选题)12: 课程改革的内容 .A: 课程目标的确定B: 课程结构的优化C: 课程内容的更新D: 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正确答案:(多选题)13: 初等教育可以表现在 .A: 身体发展的基础性B: 习惯发展的基础性C: 知识、智力发展的基础性D: 道德品质的基础性正确答案:(多选题)14: 我国初等教育不平衡主要表现在:A: 《义务教育法》贯彻不平衡B: 城乡发展速度、入学机会、教育资源、男女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平衡C: 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之间、贫困地区与一般农村相比,发展亦不平衡D: 各省区之间,各省内部的发展不平衡。
小学初中作业讲解教案大全年级学科:小学初中全科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作业中的重点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
教学内容:
1. 作业讲解技巧;
2. 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3. 学生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
2. 提问学生作业中遇到的困难。
二、讲解作业(20分钟)
1. 针对作业中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
2. 分析常见题型和解题方法;
3.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解答疑问(10分钟)
1. 学生提出作业中的疑问;
2. 老师解答疑问,引导学生理解;
3.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老师总结讲解内容和解答过程;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作业中的表现和收获;
3. 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作业质量。
五、课后作业(5分钟)
1. 根据讲解内容,布置适量作业;
2. 强调作业要求和完成时间;
3.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评价:
1. 学生作业完成质量;
2.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反馈和意见。
教学反思: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业中的重点知识点,提高作业完成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提高课堂氛围。
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1. 将一枚均匀的硬币抛两次,事件C B A ,,分别表示“第一次出现正面”,“两次出现同一面”,“至少有一次出现正面”。
试写出样本空间及事件C B A ,,中的样本点。
解:{}反正正、正反、反正、反=Ω{}正正、正反=A ,{}正正=B ,{}正正、正反、反正=C 2.设31)(=A P ,21)(=B P ,试就以下三种情况分别求)(A B P :(1)AB =∅,(2)B A ⊂,(3)81)(=AB P解:(1)5.0)()()()()(==-=-=B P AB P B P AB B P A B P(2)6/13/15.0)()()()()()(=-=-=-=-=A P B P AB P B P AB B P A B P (3)375.0125.05.0)()()()(=-=-=-=AB P B P AB B P A B P3.某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随机的拨号,求他拨号不超过三次而接通所需的电话的概率是多少?如果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那么此概率是多少?解: 记H 表拨号不超过三次而能接通。
Ai 表第i 次拨号能接通。
注意:第一次拨号不通,第二拨号就不再拨这个号码。
103819810*********)|()|()()|()()()(2131211211321211=⨯⨯+⨯+=++=∴++=A A A P A A P A P A A P A P A P H P A A A A A A H 三种情况互斥如果已知最后一个数字是奇数(记为事件B )问题变为在B 已发生的条件下,求H 再发生的概率。
)|||)|(321211B A A A B A A B PA B H P ++=)|()|()|()|()|()|(2131211211A A B A P A B A P B A P A B A P B A P B A P ++= 53314354415451=⨯⨯+⨯+=4.进行一系列独立试验,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均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五次作业中文2-39 在温度为912℃时,铁从bcc 转变到fcc 。
此温度时铁的两种结构的原子半径分别是0.126nm 和0.129nm ,(1)求其结构变化时的体积变化V/O 。
(2)从室温加热铁到1000℃,铁的体积将如何变化?(1) 以四个Fe 为例, 即两个bcc 晶胞变为一个fcc 晶胞, bcc 时体积 V =2 a bcc =2 × (0.126×4/√3)3 =0.0493 nm 3fcc 时体积 V = a fcc = (0.129×4/√2)3 =0.0486 nm 3ΔV / V = (0.0486-0.0493)/0.0493 = - 0.014 = - 1.4%33(2) 室温至912℃, 体积增大;[热胀冷缩] 912℃, 体积减小;【结构改变】912℃至1000℃, 体积增大【热胀冷缩】2-40固体材料存在哪些结构转变类型?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同素异构转变【改变温度或压力等条件,可使固体从一种晶体结构变为另一种晶体结构】: 温度压力非晶态的晶化【非晶态是亚稳态,通过成核和晶核长大过程可以发生晶化具体见书p82】: 温度扩散相分离【当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变化时,多组元体系有时会分离成具有不同组分和结构的几个相】: 温度结构弛豫【在外界因素影响下,一个偏离了原来平衡态或亚稳态的体系回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非晶态的许多性质将随时间或退货温度的不同而改变】【该过程总伴随着体系各物理性质的改变,为了获得性能稳定的非晶材料,必须研究最佳的退火工艺,以改善和稳定材料的性能】: 温度2-41某熔化的Pb-Sn焊锡具共晶温度,假设此焊锡50g加热到200℃,则有多少克的锡能熔进此焊锡中?(参见图2-112)2-43 为什么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机化合物(氮化物等)具有高的表面能,而有机物(包括高聚物)表面能很低?书p94-95金属:自由电子,正离子。
题 2.4.2 分析计算如题图2-4-2所示各电路中三极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
已知:
3.0=CES V V ,7.0=BE V V 。
50
=100
=β30k
500k
3k
1k
(c ) (d )
题2.4.6 已知三极管的输出特性如题图2-4-6(a )所示,此三极管组成电路如图2-4-6(b )所示。
图中,已知2=C R kΩ,20=B I μA ,12=CC V V ,用图解法求静态工作点Q 。
并在(a )图中画出。
I C
CC
V A μA μA
μA μA
μI CE V (mA)
(V)
(a ) (b )
题图2-4-6
题2.4.8 题图2-4-8给出了某固定偏置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发射极电压60.V BE =V ,
输出特性和交、直流负载线,求:
(1) CC V 和静态工作点。
(2) B R ,C R 的值。
(3) 在此静态工作点下,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值是多少?对应的基极电流的幅值为多少?
(4) 若静态工作点可调,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值是多少?
A
A A A A
1
CE V (V)
题2.4.11 画出题图2-4-11所示电路的H 参数小信号等效电路。
i
v
CC
V +
(a)
v
R
(b)
C
C
R
R
(c)
2
B R 1
B R v
R
(d)
C
R
B
R B
R
题图2-4-11
题2.4.11解:
b
I V
V
R
o
V b
I βV
(a)
(c)
B
R
题2.4.12 共射极放大电路如题图2-4-12所示。
已知:200=B R k Ω,2=C R k Ω,
10=L R k Ω,100=s R Ω,6=CC V V 。
三极管为PNP 锗管,2.0-≈BE V V ,50=β,
200='bb r Ω试计算:
(1) 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 电压增益v A 及源电压增益vs A 。
(3) 输入电阻i R 及输出电阻o R 。
o
v s
v
题2.4.18 放大电路如题图2-4-18所示。
已知晶体管参数为:7.0=BE V V ,50=β,试计算:
(1)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电压增益v A 、源电压增益vs A 、输入电阻i R 、输出电阻o R . (3)若温度升高,定性说明工作点的变化。
o
v s
v s R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