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干出厂检验报告及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2
葡萄干的制作
原料:500克红提。
工具:剪刀、晒盘、烧杯。
工艺流程:原料选择―剪串―浸碱处理―干制―包装。
制作步骤:
1.原料选择:制干的红提应选择皮薄、果肉丰满柔软、外表美观、含糖量高的品种,果实要充分成熟,又不可太熟。
2.剪串:剪去太小和损坏的果粒,果串太大的要剪为几小串,在晒盘上铺放一层。
3.浸碱处理:为加速干燥,缩短水分蒸发时间,可采用碱液处理。
在浓度为4%,温度为30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渍5分钟,原料浸碱处理后去皮,立即放到清水里冲洗干净,直至原料表面无滑腻感为止。
4、去籽:用小刀将原料对半切开,去籽,均匀铺在晒盘上。
5.烘干:将晒盘放入温度为90度左右的烘箱中,当表面有一部分干燥时,可以全部翻动一遍,湿一点的放在表层继续烘干,至三分之二的果实呈干燥状,用手捻果实无葡萄汁液渗出时,即可将葡萄干收起。
(在烘箱内的时间为3个小时)
6.包装:袋装,密封。
结果不足与分析:
粒大、壮实、味柔且糯;色泽均匀透彻;口味甜蜜鲜醇,不酸不涩。
不足:葡萄干成品太湿,捏紧后放开,颗粒不能迅速散开。
分析:烘干时间太短,导致葡萄水分不能充分逸出。
解决办法:适当延长烘干时间。
质量标准:
1.以粒大、壮实、味柔糯者为上品。
2.干燥度掌握成把捏紧后放开,颗粒迅速散开的为干燥
3.口味甜蜜鲜醇,不酸不涩。
葡萄干引用标准:GB16325-1996 1感官要求:234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水分、总酸)5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5.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外观、气味、滋味、组织状态5.2检验方法:目测外观和色泽,颗粒不应有破损,无虫蛀,无霉变,手感较柔软,品尝滋味,具固有醇甜味,并略带酸味,鼻闻其味,不应有异味。
小枣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果形饱满,具本品种应有的特征,个头均匀;肉质肥厚,身干;手握时不粘个;无霉烂,无浆头,无不熟果,无病虫。
炒馅枣要求不空,不烂,核小,应做到基本无杂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虫果、破头)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组织状态、手感、杂质4.2检验方法:(1)感官检验:目测外观,果形、个头大小等;用手握时不粘个,身干,不应有霉烂,浆头,不熟果等。
(2)杂质检验:人工挑选杂质如树叶,砖瓦片等,计算杂质率是否符合要求;同样计算虫果、破头率。
花生仁引用标准:GB1533-861注:(1)纯质率:指花生净仁重量(其中不完美粒折半计算)占试样重量的百分率。
(2)不完美粒:指以下有食用价值的颗粒:未熟粒、破碎粒、虫蚀粒、生芽粒、损伤粒及超过规定限度的整半粒。
(3)杂质包括筛下物(通过直径3.0mm圆孔筛的物质)、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砖瓦块及其他无机物质)、有机杂质(无食用价值的花生仁、异种油料及其他有机物质)。
3需检项目:感观要求、理化指标(杂质、水分)4入库检验项目及推荐检验方法:4.1入库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滋味、杂质4.2检验方法:4.2.1色泽、气味、滋味检验:在自然光下,目测产品应具有的色泽,鼻闻其味,有无哈喇等异味;品尝滋味。
4.2.2杂质检验:选用直径3.0mm圆孔筛进行筛选,判断筛下物、无机杂质、有机杂质是否符合要求。
白芝麻仁及水洗芝麻引用标准:1感官要求:色泽鲜亮而纯净;籽粒大而饱满,皮薄,嘴尖而小,籽粒呈白色;具有芝麻固有的纯正香气和固有滋味。
葡萄酒检验报告模板篇一:葡萄酒的分析与检验感官要求理化要求葡萄酒的分析与检验葡萄酒的感官分析就是利用感官对葡萄酒进行观察、描述,并与已知的标准进行比较,对品尝结果进行分析,最后对所品尝的葡萄酒的质量给出评语,做出评价。
葡萄酒的外观特性主要指酒的澄清度、颜色、气泡及流动性等。
衡量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澄清度和颜色。
澄清度葡萄酒的澄清程度是葡萄酒外观特性的重要方面。
酒的澄清程度与其口感有密切联系。
澄清程度差的葡萄酒其口感质量一般也较差。
衡量葡萄酒澄清程度的指标有透明度、浑浊度等,与之相关的指标还有是否光亮、有无沉淀等。
优良的葡萄酒必须澄清、透明(色深的红葡萄酒例外)、光亮。
1.澄清:是衡量葡萄酒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
澄清表示的是葡萄酒明净清澈、不含悬浮物。
通常情况下,澄清的葡萄酒也具有光泽。
2.透明度:是葡萄酒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白葡萄酒的澄清度和透明度呈正相关,即澄清的白葡萄酒透明。
但对于红葡萄酒来讲,如果颜色很深,则澄清的葡萄酒就不一定透明。
3.浑浊度:表示的是葡萄酒的浑浊程度,浑浊的葡萄酒含有悬浮物。
葡萄酒的浑浊往往是由微生物病害、酶破败或金属破败引起的。
浑浊的葡萄酒其口感质量也差。
4.沉淀:指的是从葡萄酒中析出的固体物质。
沉淀是由于在陈酿过程中,葡萄酒构成成份的溶解度变小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葡萄酒的质量。
描述澄清程度的词汇:澄清度:清亮透明,晶莹透明,莹澈透明,有光泽,光亮;浑浊度:略失光,失光,欠透明,微混浊,极浑浊,雾状混浊,乳状混浊;沉淀:有沉淀,纤维状沉淀,颗粒状沉淀,絮状沉淀,酒石结晶,片状沉淀,块状沉淀。
颜色决定于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酒龄的葡萄酒颜色,在外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对颜色的观察有助于品尝员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
1.颜色能反应葡萄酒的种类如根据颜色不同,葡萄酒分为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红葡萄酒。
2.葡萄酒的颜色可反应出葡萄酒的成熟程度葡萄酒的颜色受酒龄影响,新红葡萄酒由于源于果皮花色素苷的作用,通常颜色鲜艳,为紫红色和宝石红色,带紫色色调;在葡萄酒的成熟过程中,丹宁逐渐与游离花色素苷等结合而使成年葡萄酒带有黄色色调。
吐鲁番市葡萄干质量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吐鲁番地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10.09•【字号】吐鲁番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施行日期】2020.1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吐鲁番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6号)《吐鲁番市葡萄干质量管理条例》已由吐鲁番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于2020年5月10日审议通过,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0年9月19日审查批准。
现予公布,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吐鲁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0年10月9日吐鲁番市葡萄干质量管理条例(2020年5月10日吐鲁番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通过2020年9月19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吐鲁番市葡萄种植、葡萄干加工和经营管理,保障葡萄干质量,促进葡萄干产业发展,保护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葡萄种植,葡萄干加工、经营,提供相关服务及其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葡萄干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葡萄干质量监管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保障葡萄干质量安全。
第四条市、区(县)林业和草原、农业农村、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境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葡萄干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第五条葡萄干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行业规范,发挥服务协调作用,依法为葡萄干生产经营者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
第六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建立葡萄干质量管理投诉举报制度,公布举报方式,受理举报,并依法予以处理。
第二章葡萄种植管理第七条市、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葡萄种植业的扶持力度,鼓励葡萄种植者实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鼓励葡萄种植者申请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食品安全报告干果中的霉菌检测结果食品安全报告:干果中的霉菌检测结果一、引言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干果作为一种常见的零食,其品质和安全性尤为关键。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对干果中霉菌的检测结果,以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干果的食品安全状况。
二、方法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样品选取:从市场上随机采集了10个常见干果品种作为样品。
2. 检测标准: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我们检测干果中的霉菌含量。
3. 检测方法:采用蘑菇菌落计数法,将样品进行培养,并统计出霉菌菌落的数量。
三、结果经过检测,以下是我们对10个常见干果样品中霉菌含量的统计结果:1. 花生:霉菌含量为每克3个菌落。
2. 杏仁:霉菌含量为每克2个菌落。
3. 核桃:霉菌含量为每克5个菌落。
4. 腰果:霉菌含量为每克4个菌落。
5. 榛子:霉菌含量为每克1个菌落。
6. 葡萄干:霉菌含量为每克8个菌落。
7. 李子干:霉菌含量为每克6个菌落。
8. 枸杞:霉菌含量为每克2个菌落。
9. 青提干:霉菌含量为每克3个菌落。
10. 菠萝干:霉菌含量为每克7个菌落。
四、讨论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合格的干果霉菌含量应该在每克10个菌落以下。
根据我们的检测结果,大部分样品的霉菌含量低于或接近标准要求,属于合格范围。
然而,个别样品如菠萝干和葡萄干的霉菌含量稍高,超出了合格范围。
这可能是由于采集、储存和加工环节中的卫生问题导致的。
消费者在购买这些干果时应格外谨慎,注意选择有信誉的品牌和生产商。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霉菌并不仅仅是细菌的存在,有些霉菌产生的毒素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即使干果的霉菌含量在合格范围内,消费者仍应注意适量食用,不可过量摄入。
五、结论通过对10个常见干果样品的霉菌检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部分样品的霉菌含量在合格范围内,属于安全食品。
2. 菠萝干和葡萄干的霉菌含量超出合格范围,消费者需谨慎选择品牌和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