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6.4 国家监察机关 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5
《国家监察机关》教学设计司法系统的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在监政府的公务人员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我们息息围之内,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问:还有那些人员在监察范围内?还有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板书设计学生将板书记在课本的空白处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便于记忆。
当堂检测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 A )A.监察机关B.行政机关C.权力机关D.公安机关2.以下对于监察委员会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B.调查是监察委员会的首要职责C.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D.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产生它的本级国家权力机关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负责3.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监察委员会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其监察覆盖了( B )A.全体共产党员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C.各级人大代表D.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4.《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依法监察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的情况,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将调认真完成老师所给出的题目。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学习成果。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知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但对我国的监察机关,很多同学都比较陌生,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学生学习监察制度。
效果分析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让学生了解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课时计划
二、实施目标
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主要问题
目标导学一:行使监察权的机关
1、探究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
2、我国国家监察机关的组织体系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基本要求:
快速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
并用笔在教材上划出问题要点。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我国监察委员会的组织体
系?
※国家监察机关是如何产生
的?
※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关系?
※监察机关的职责有哪些?
※监察委员会怎样履行监督
职责
※监察委员会的处置职责分
哪几种?
出示监察机关的图片,请思考
(1)监察机关的性质?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新增的,
专门机关,监察对象是所有行使
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2)我国监察机关的组织体
系如何?
教师出示组织结构图,理解
同学们认真阅读
教材,根据教材提
出的问题,在教材
中标记出。
之后在小组内交
流讨论,形成共识,
准备汇报。
以组为单位,汇
报自主学习的结
果:
预期引导:监察
委员会是行使国家
监察职能的专责机
关,对所有行使公
权力的公职人员进
行监察,调查职务
违法和职务犯罪,
开展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工作。
举手汇报:我国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
会和地方各级监察
委员会。
国家监察委员会
是最高监察机关,
领导地方各级监察
委员会的工作;上
级监察委员会领导
下级监察委员会的
工作;地方各级监
7’
8’。
教材版本课题预计课时实际完成人教版(部编)八年6.4国家监察机关1课时1课时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分析【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及《中小学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编写建议》的相应部分,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了解国家机构的职权”【教材分析】本课由两目构成,第一目“行使监察权的机关”,主要讲述了监察机关的性质、作用、体制、监察对象、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第二目“监察机关的职责”讲述了监察机关的三大职责。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五课的学习,了解了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
他们也许会追问:我们有哪些国家机关?他们各自有哪些职权?它们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在2018年,国家机构中又新增加了监察机关这一新成员,它是什么性质的机关?有什么职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基于这样的学情,第六课国家机构中设置了“国家监察机关”引导学生认识诸多政治现象背后的国家机关及其职权,认识国家监察机关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能和职权;知道国家监察机关的运作方式;明白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2.理清国家监察机关与全国人大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分工合作关系,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认识国家设立监察机关的重要意义,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机构的社会主义性质,自觉服从国家统一领导。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监察机关的职责。
难点:正确认识国家监察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教学方式及手段】实景教学(走访)、搜集查阅资料、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希沃软件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1.走访利通区监察委员会2.教师:利用希沃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3.学生:课前预习;画一张国家机构及监察机关组成组织图;提出问题并对本课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做深入了解。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2)监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3)监察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4)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社会团体、个人的关系监察机关的组成:活动四:观察漫画了解监察机关的职责在学生谈到监察机关的职责时:(1)监督职责问:监督谁?依据什么监督?监督的目地是什么?(2)调查职责问:调查谁?调查的作用是什么?(3)处分职责(出示漫画,启发学生结合漫画来谈)问:处分谁?怎么处分?活动五:感受监察机关的职责视频:新闻播报截取几个省、区自监察机关成立这一年以来的履职情况。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六课第四节国家监察机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国家监察机关》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初三下册第六课国家机构中第四框内容,主要是介绍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构成、产生、职责及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监察机关的职权和职责,理解监察机关在监督权力依法运行,在惩治腐败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分为两个层次,层次一“行使监察权的机关”,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监察机关的性质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监察机关的职权是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介绍了监察机关的设立和产生情况,以及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层次二“监察机关的职责”,主要介绍了监督、调查和处置三种职责,以及每种职责的内容和作用。
学情分析:八年级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意识和行为形成的重要时期。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他们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要求必须建立与之适应的经济、政治制度。
对学生进行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家制度如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构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
宪法规定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机构,有利于增强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养成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良好习惯,为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做合格的公民览定基础。
八年级学生对于国家机关的内容了解很少,更缺乏有关国家机关的生活体验和经历,所以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就要结合学情,设计一些真实的、具体的、直观的情景、案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体验和理解知识,从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1、感受监察机关的性质、职权,体会它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积极支持和配合监察机关的工作,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2、能够从生活现象中概括出监察机关的作用,并能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理解它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6.4 国家监察机关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单元第四课《国家监察机关》是学生在学习了国家机构的组成、职权及其运行机制后,对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权限和组成进行深入学习的课程。
本节课教材通过案例分析、问题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设置背景、监察范围、监察程序等内容,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学生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我国的国家机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权力运行机制、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等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国家监察机关的具体职能、监察范围、监察程序等可能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明确。
此外,学生可能对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解答。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权限和组成。
2.培养学生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法治意识。
3.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权限和组成。
2.教学难点: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权限和组成。
2.问题探讨法:引导学生探讨国家监察机关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六单元第四课《国家监察机关》。
2.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3.案例材料:收集国家监察机关的相关案例,用于分析讲解。
4.问题清单:制定问题清单,引导学生探讨国家监察机关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国家监察机关的标志,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监察机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框国家监察机关课型:新授主备教师:徐国友总第 4课时教学目标:树立国家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并理解这两者的关系。
职责: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
教学重点:监察机关的职责教学难点: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工作期间需要得到其他机关的协助。
课前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认知学习目标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教师解读。
二、预习成果展示(课件出示)1. 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的进行监察。
2. 是我国最高监察机关。
3.国家监察机关由产生,对它,受它。
4.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受、社会团体和的干涉。
5.的要求。
三、课堂学习研讨活动一、行使监察权的机关阅读教材第一目(88-90页),思考回答:1.说说监察机关的性质、构成及监查范围,是怎样产生的?2.监察机关如何行使监察权?学生读书解决,师友交流后全班交流。
3.合作探究:材料一:2018年3月11监察机关。
2018年3月17察委员会。
不再保留监察部、国家预防腐败局。
思考:监察机关与人大的关系是怎样的?Array活动二、监察机关的职责1.阅读教材第二目,结合材料思考:监察机关有哪些职责?如何行使职权?2.阅读P90哪些职责?四、当堂训练检测1.2018年3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作为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其监察覆盖了()A.全体共产党员 B.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C.各级人大代表D.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会是最高国家监察机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对涉嫌职务犯罪的,关依法提起公诉。
新组建的国家监察机关()①与我国各级人大平等行使监督权②属于国家行政系统内的监督部门③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④与司法机关、执法部门衔接贯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设立工作已全部完成。
第三单元第六课第四框国家监察机关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初步了解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职权。
”教材分析:“国家监察机关”,主要讲述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组织体系,监察机关与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关系,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监察机关的职责。
学情分析:本课学习国家监察机关,受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所限,学生对监察机关的认识还比较陌生,需要进一步学习。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国家机构的性质、职权,体会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支持和配合国家机构的工作;关注国家机构职权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2.能力目标: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国家机构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能够把学习到的有关国家机构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经济、政治问题;在“探究与分享”等栏目的学习中,培养和增进合作探究学习、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理解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责教学难点:能够区分监察机关的职权教法学法:讲授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的第三框:国家行政机关,一起回顾一下所学内容。
请同学们把下列基础知识补充完整,把补充的内容在互动面板上打出来。
1.行政机关的含义:行政机关是依据______设立的,依法行使国家_____职权,组织和管理国家_________事务的国家机关。
2.行政机关的组成:由_________及其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3.国务院的性质和地位:国务院即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________行政机关,统一领导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监察机关一、教学目标1.感受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权,关注监察委员会职责的依法行使,增强法治意识,形成法治思维。
2.能够从具体的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监察委员会在维护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作用;培养和增进合作探究学习、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3.了解监察委员会的性质、构成和监察范围;理解国家监察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了解监察委员会的职权;理解监察机关的职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监察委员会的性质。
教学难点:监察机关的职责。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均可)、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课程引入】资料卡片: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知识解析】漫画:监察机关与其他机关的关系、漫画: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思维导图:国家监察机关、资料卡片:监察委员会是政治机关;等等。
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时政导入:2018年3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在北京揭牌,举行新任国家监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宪法宣誓仪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席揭牌和宪法宣誓仪式,并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干部大会上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纪委副书记、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杨晓渡主持。
说一说:你了解国家监察委员会这一国家机构吗?教师点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本节课我们学习“国家监察机关”。
展示图片“【课程引入】资料卡片: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
(上图为资源“【课程引入】资料卡片: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产生”截图;如需使用,可下载展示。
)设计意图:了解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的历史大体脉络,让学生对这一个机关的产生有个清晰的历史线索和认识。
(一)行使监察权的机关1.行使监察权的机关性质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
2. 行使监察权的机关构成活动一:读图学新知思考:通过上图说一说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的任期是多少?我国最高监察机关是什么?与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关系是怎样的?教师小结:我国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4课时国家监察机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4课时《国家监察机关》的内容,主要围绕我国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能、设置和监察范围等方面进行介绍。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作用,增强法治意识,提高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国家机构和权力运行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对其职能和监察范围的认识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深入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相关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能、设置和监察范围,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能、设置和监察范围。
2.教学难点:国家监察机关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短视频,介绍国家监察机关的成立背景,引发学生对国家监察机关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家监察机关的性质、职能、设置和监察范围。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国家监察机关在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认识和体会。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明确国家监察机关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案
【巩固练习】
1.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对多部门联合办理职务违法犯罪的认识错误的是( D )
A.更有利于维护公平正义
B.有利于全面从严治党
C.有利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D.有利于打击各类犯罪
2.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将监察机关与人大、政府并列提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
以下对国家监察机关的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A )
A.办理国家公职人员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
B.依法行使国家行政职权
C.依法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
D.依法行使国家的审判权、检察权
3.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监督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这表明( B )
A.凡是国家工作信息都必须公开
B.公权力离不开宪法和法律的约束
C.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可以任性
D.制约和监督权力会阻碍司法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