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基本原理超声检查是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检查的一种诊断技术,它通过探头产生的超声波,经过人体组织的反射来形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图像。
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结构、大小及内部的异常改变,如胰腺的水肿、增大、坏死等,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
1. 早期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早期症状常常不典型,不易被患者和医生所察觉。
而超声检查可以在疾病早期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异常改变,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2. 诊断准确性高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可以清晰地显示胰腺的水肿、增大、坏死等特征,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其诊断准确性更高,有助于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3. 无创性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患者没有任何副作用和痛苦,特别适合于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的使用。
4. 监测疗效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超声检查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和评估治疗效果,指导临床治疗的进行。
5. 术中引导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检查可在手术期间实时引导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尽管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超声检查受肠气和腹壁脂肪的影响,有时会影响到胰腺的成像质量。
对于一些深在和局部解剖困难的病变,超声检查也存在一定的盲区。
在临床诊断中,医生需要结合超声检查的结果,综合考虑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方法的结果,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它具有早期诊断、准确性高、无创性、监测疗效和术中引导等优点,对于医生准确诊断、及时治疗急性胰腺炎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局限性,避免盲目依赖,应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将会得到更好的发挥,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6-05-27T11:35:15.620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5期作者:刘红桃[导读] 急性出血坏死型7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
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刘红桃甘肃省渭源县人民医院甘肃定西 7482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对26例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进行测量、分析,并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对照。
结果:26例中,超声诊断为急性胰腺炎24例,漏诊2例。
其中,急性水肿型19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减低;急性出血坏死型7例,超声表现为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减低且不均匀,胰腺周围积液。
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方法直接、简便、无痛、无创、迅速,对制定治疗方案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之一。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54-01急性胰腺炎(AP)是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情较轻,预后好;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则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多个脏器[1],如果处理不当可发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提高诊断率,及早治疗,减少误诊,对于临床意义重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本院的2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男17例,女9例,年龄为23-68岁,平均为(35.5)岁,大部分有烟酒不良嗜好或高脂肪饮食,发病时间为2小时-3天。
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
体征主要表现为低血压,肠鸣音减弱,上腹压痛及黄疸。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与鉴别价值。
方法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4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均采用超声诊断,并与手术病理相对比,探讨应用价值。
结果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检出情况与手术病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66.7%,准确性为95.0%,与手术病理诊断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高,还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提升疾病的检出价值。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超声;诊断价值;鉴别价值急性胰腺炎属于常见的临床急症,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获得明确的诊断。
但由于实验室检查耗时长,因此寻找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式进行明确诊断,可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超声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超声技术不断进步,该影像学诊断方式也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了依据。
本次研究对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
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3.3)岁。
纳入标准:均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一种或几种症状;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飞利浦公司生产的IU22、GE公司生产的Vivid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将探头频率设置为3.5-5MHz,患者保持仰卧位或者半卧位,部分不明发病部位的,需要采取卧位、坐位及饮用500ml水后进行检查。
超声探头对患者腹腔组织进行探查,观察胰腺形态及大小,对内部回声及胰周组织关系进行观察,并观察肝胆脾及周边腔隙是否存在积液。
1.3 观察指标评估50例患者超声诊断结果;评估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
本文将对其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超声检查通过对胰腺进行实时观察,可以直观地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和内部结构。
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超声检查可以判断胰腺是否肿大。
急性胰腺炎常常导致胰腺发生明显的肿胀,超声检查可以直接测量胰腺的大小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胰腺肿大的情况。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是否异常。
急性胰腺炎一般会导致胰腺发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从而引起胰腺结构的变化。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胰腺周围的液性积聚物、囊性变或假囊肿等异常结构,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及其发展情况。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胰腺炎的后果及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可引起胰管狭窄、胆道梗阻及升压等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在超声检查中也可以得到显示。
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胰腺内的钙化灶、胰管扩张、胰腺假性囊肿等病变,从而帮助医生评估炎症导致的胰腺损伤程度及后果。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该检查,医生可以判断胰腺的肿胀程度、形态异常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超声检查无辐射,无损伤,操作简便,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CT或磁共振成像进行综合评估。
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医生提供直观的胰腺形态及结构信息,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及其后果。
对于某些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表现在临床上当怀疑有急性胰腺炎时应常规行超声检查。
但轻度胰腺炎在超声上显示是困难的。
伴有麻痹性肠梗阻的急性胰腺炎超声也难以显示,只有在肠梗阻解除后,超声才能发现胰腺本身情况。
在急性胰腺炎中,超声的作用除了显示胰腺的异常外,还可评价胆结石、残余积液或炎性肿块。
应用实时超声技术仔细观察胰腺情况往往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部分急性胰腺炎的声像图可以是正常的。
早期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难以发现轻微的胰腺大小和回声变化,也可能系因少数轻症胰腺炎的声像图本身无明显改变所致。
虽然这种最初的声像图无确定诊断的价值,但随诊急性胰腺炎进行性的声像图改变有一定的动态参考价值。
通常,可能在血、尿淀粉酶升高之后,才有可能出现各种胰内、外的声像图改变,其典型表现及动态变化如下:1 胰腺大小的变化有超过50%的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有不同程度的胰腺肿大。
一般为轻到中度肿大,以前后径即厚度肿大为主。
多数呈弥漫性肿大,少数呈局限性肿大。
甚至个别形成局限性炎性肿块。
但急性胰腺炎复发时,胰腺大小可以正常,因此超声诊断胰腺炎其敏感性较低,尤其是在早期。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胰腺肿大程度较水肿型更为严重,有的肿大胰腺的前后径可达到5 cm。
2胰腺形态、边界的变化急性胰腺炎的胰腺形态可表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和饱满,可呈腊肠甚至呈球形或椭圆形。
这时的下腔静脉形成压迹,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受压不易显示。
在检查胰腺时,探头加压,胰腺区有明显的压痛反应。
水肿型胰腺炎大多数边界光整、清晰;而出血坏死型大多数边界毛糙、不规则,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晰。
若有炎性渗出、出血和粘连,其边缘可有许多毛刺状突起,胰腺有时无法分辨清楚。
3胰腺内部回声的变化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时,由于它的病理变化以水肿和充血为主。
因而胰腺内部回声减弱、减少,声像图上呈典型的低回声型,其后方组织回声无变化或略有增强。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因有出血、坏死以及脂肪坏死后的皂化等各种混杂的病理变化,形成了胰腺及其周围组织的不均质改变,内部回声增强、增多。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分析和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均与CT、检验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急性胰腺炎声像特点表现为:胰腺大小肿大或正常;包膜光滑或毛糙;实质回声减低、增强或无明显异常;胰管扩张有或无;胰周可见液性暗区或包块回声;下腹腔积液有或无;上腹部气体全反射回声有或无。
结论超声与CT对比仍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要检查,并在有些方面占其优势。
标签:急性胰炎;超声;诊断分析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是胆囊结石和外伤,胰腺缺血。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险恶,死亡率高,它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到全身的多个组织,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对其愈后有很大的意义。
对近3年来,选取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20例,男92例,女28例,年龄14~76岁,平均45.3岁,发病就诊时间3h~5d。
其中有不同程度的左上腹,中腹及腰背部持续性疼痛的患者65例。
胆源性患者可有右上腹痛,个别局限性胰尾部炎症也可仅表现为左下腹疼痛。
患者疼痛多较为剧烈常伴恶心呕吐,腹胀,烦躁,坐卧不安。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超声和CT确诊。
采用超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
常规取仰卧伴,对显示不清者取侧卧位,坐位,立位或饮水500ML后再检查,探头行上腹部扫查,测量胰腺大小,观察其周边及内部回声,同时注意下腹腔有无积液和探头有无压痛。
充满液体作透声窗,并采用半坐位、腹卧位探查,加压侧动探头,力求显示整个胰腺,减少误漏诊;了解胰腺周围脏器及血管情况,有无转移、受压、移位;了解胰腺周围腹腔淋巴结有无增大。
2结果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声像图特点分析如下:2.1胰腺大小100例胰腺肿大,其中9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8例胰头肿大,42例胰体尾部肿大,20例胰腺大小正常。
2.2包膜回声30例包膜光滑,呈细线状,连续性好,94例包膜毛糙,轮廓不清。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现状黄㊀飞㊀龚㊀兰(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湖北㊀荆州㊀434020)㊀㊀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治疗花费高,医疗负担重,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的诊断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现状进行综述.1㊀急性胰腺炎概述及诊断胰腺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的器官,其因各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组织内激活后发生胰腺自身消化水肿㊁出血甚至坏死,成为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胆石症㊁胆道蛔虫㊁十二指肠乳头缩窄引起梗阻,胆汁逆流;大量饮酒以及暴饮暴食引起胰酶大量分泌引起胰腺导管内压力骤然上升,引起胰腺泡破裂,同时饮酒和高脂饮食引起高脂血症,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释出游离脂肪酸而损害胰腺;外伤㊁感染㊁药物过敏㊁遗传因素等也可引起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㊁恶心㊁呕吐㊁发热,重型胰腺炎时可出现休克㊁高热㊁黄疸㊁肠麻痹等,治疗花费高,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急性胰腺的诊断除通过病史㊁症状㊁体征判断外,还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血尿淀粉酶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h 开始升高,48h 开始下降,持续3~5天,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确诊为本病.血清脂肪酶常在起病后24~72h 开始上升高,持续7~10天,对病后就诊较晚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有诊断价值,且特异性也较高.血常规多有白细胞计数增多及中性粒细胞核左移㊁生化中血糖以及胆红素升高也可见于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检查如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㊁腹部C T ㊁M T I 等也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本文将重点对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胰腺炎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2㊀急性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水肿㊁胀大,在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胰腺发生形态和体积的改变,胰腺表现为弥漫性肿大,少部分患者为局限性肿大.胰腺体积增大是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急性胰腺的重要表现.目前广大学者认为测量胰腺的厚度,结合测量上下径判断胰腺是否肿大.当胰头>25mm或胰体>20mm 或胰尾>23mm 时认为胰腺肿大[1].不同类型的急性胰腺炎超声表现也有不同.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病理表现为充血和水肿,因此在超声多普勒超声下胰腺边缘整齐,形态较规则,胰腺实质回声减弱㊁变少,呈现均匀性的低回声,后方组织回声无变化或略有增强,周围无积液或少量积液[2];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时胰腺出现出血㊁坏死或脂肪坏死引起造皂化,胰腺在超声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㊁边缘不整齐,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胰腺实质和胰腺周围因有出血㊁坏死等,呈现回声增强㊁增多,内有不规则暗区,成斑点状不均匀的混合回声,可见主胰管扩张[3],周围可见较多积液,是诊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敏感指标[4].因胆石症等梗阻性原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在超声检查时部分患者可发现胆总管结石等.因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中,胰腺的厚度以及胰腺周围积液情况是较标准㊁敏感的指标,同时结合实验室检查,询问病史,对急性胰腺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能力将大大提高.3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目前胰腺的诊断方法主要如前述,多种方法结合诊断急性胰腺炎难度并不大,但仍有约30%~40%的漏诊率[5].急性胰腺炎可发生病情急剧恶化,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对急性胰腺炎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钟红梅[6]对超声检查急性胰腺的临床价值进行了观察分析,将20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超声诊断和腹部C T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胰腺脓肿和坏死组织以及轻型胰腺炎的准确率方面不如腹部C T ,但对急性重型胰腺炎和腹腔积液方面则优于腹部C T ,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重型胰腺炎的诊断价值高于急性轻型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腹部C T 相比,对单元形胰腺炎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彩色多普勒超声也能够较准确的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临床上主要参考A P A C H E I I 评分判断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对11项临床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进行判断评分,分值越高表明胰腺炎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在有关彩色多普勒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研究[7]中发现,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急性胰腺炎评分越高,患者的住院天数㊁A GP A C H EI I 评分越高,说明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客观反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且弥补了A P A C H EI I 评分不能评价胰腺局部变化的不足.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直观的观察胰腺大小形态㊁胰腺实质回声的改变㊁胰腺与周围组织的关系㊁胰腺周围腹腔积液㊁假性囊肿以及脓肿等,根据不同表现判断急性胰腺炎类型及严重程度.另外,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仪器与技术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分辨率提高,且具有操作简便㊁无创伤.价格低廉㊁可重复性高等特点,成为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4㊀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及误诊、漏诊原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由于急性胰腺炎的表现不一㊁并发症多,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限制,常需与多种疾病进行鉴别,尽量减少误诊㊁漏诊.4 1㊀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常需与胰腺肿瘤鉴别,尤其是急性胰腺炎为局限性肿大时,胰腺癌在超声下主要表现为轮廓不清,与周围边界不清,内部回声呈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可见肿瘤周围及肿瘤内部有丰富的血流信号,同时结合肿瘤标志物如C A 19-9等,能够较容易鉴别,少数情况下急性胰腺炎周围淋巴结肿大,则需要与弥漫性胰腺癌鉴别,弥漫性胰腺癌的胰腺边缘不规整,呈锯齿状浸润至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且胰腺周围无液体积聚.慢性胰腺炎虽也存在胰腺炎症反应,但胰腺内回声可见不均匀增强,可发现假性囊肿㊁胰管囊状扩张㊁胰管内结石㊁钙化形成,而急性胰腺炎则无上述表现,但慢性胰腺炎反复发作时与急性胰腺在超声下较难鉴别.4 2㊀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㊁漏诊原因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在于早期发现,早期给与禁食㊁抑制胰酶分泌,减少胰腺组织自身消化从而缓解胰腺炎症的发生,因此对急性胰腺炎的准确诊断是及时给与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总结前人对急性胰腺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漏诊㊁误诊原因,能够提高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是经腹壁肌肉㊁脂肪㊁肠道等组织观察胰腺,因此容易受胰腺以外的组织影响.胃肠道积气积液,导致气体全反射,胰腺显示不清,但也可间接反映可能存在急性胰腺炎引起肠麻痹.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胰腺无水肿或水肿不明显,胰腺大小㊁形态㊁实质内回声变化小,在超声下不易察觉容易造成漏诊.老年患者因胰腺纤维组织增生引起胰腺萎缩变薄或者回声增强,胰腺肿胀与回声减低相对不均,因而多普勒超声容易漏诊[8].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医师对急性胰腺的超声表现掌握不准确,尤其是对需与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的疾病了解不够,导致不能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并进行鉴别.由于引起急性胰腺炎的最常见原因为胆石症,超声多普勒超声检查医师在进行操作时常将注意力集中于检查胆道结石的存在,忽略了对胰腺的仔细观察.因此,在临床超声检查中,应加强超声医师的急性胰腺炎临床知识,同时向超声医师提供详细可靠的病史㊁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证据,帮助其判断,但应避免对超声医师的意向性引导,以免干扰超声检查结果.5㊀结语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急性胰腺炎在超声下有不同表现,且各具特点,需与多种疾病鉴别,以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胰腺诊断的准确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重型胰腺炎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在急性轻型胰腺炎中的诊断尚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促进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更加广泛的应用于急性胰腺的诊断中.参考文献[1]㊀R a m o sR ,A r e i a M ,R o s a A ,e ta l .A c u t er e c u r r e n t p a n c r e a t i t i sd ue t o a n i n t r a d u c t a l p a p i l l a r ym u c i n o u s t u m o r o f t h e p a n c r e a s [J ].R e v E s p E n f e r m D i g,2011,103(4):221-222 [2]㊀洪琼.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04-105[3]㊀陈果.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512-513[4]㊀任珊瑛,阿地来 马合木提.腹部超声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J ].新疆医学,2011,9(25):854-855[5]㊀朱利飞,陈英,雷涛,等.急性胰腺炎C T 与超声对比分析[J ].现代医学影像学,2011,20(3):159-162[6]㊀钟红梅.超声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7):892-894[7]㊀陈素贤,崔乃强,王光霞.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5):482-485[8]㊀宋宏伟.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1(7):64-65323 世界中医药2017年6月第12卷第S 1期。
2023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及超声诊断分析•急性胰腺炎概述•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方法目录•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预后01急性胰腺炎概述定义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分类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定义与分类发病机制胆总管结石、胆道感染等引起胰管梗阻,导致胰液排出受阻。
胆道疾病酒精饮食因素其他因素长期饮酒可导致胰液分泌亢进,同时酒精在胰液中不能被消化,导致胰液自我消化。
高脂饮食、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可诱发胰液分泌过多。
十二指肠降段疾病、外伤、手术等也可导致急性胰腺炎。
临床表现疼痛多位于中上腹部,可向背部放射。
上腹部疼痛患者常出现频繁的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升高。
发热严重的情况下,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和休克表现。
低血压和休克02急性胰腺炎的病理生理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细胞由于多种机制引起损伤,导致胰酶释放和激活,进一步加重病情。
胰腺病理改变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炎症反应导致胰腺微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胰腺血流量减少,引起胰腺缺血和坏死。
胰腺微循环障碍急性胰腺炎时,腺泡细胞可发生凋亡,导致胰液分泌减少和腺体萎缩。
腺泡细胞凋亡胰腺外分泌异常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导致消化不良、腹泻、营养不良等。
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胰腺炎时,炎症因子释放入血,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
胰腺外并发症急性胰腺炎可引起多种胰腺外并发症,如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休克等。
胰腺外病理改变起始阶段急性胰腺炎的起始阶段是由于胰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腺腺泡细胞损伤和胰液分泌增加。
坏死感染阶段急性胰腺炎的坏死感染阶段是由于胰腺组织缺血坏死,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受损。
修复阶段急性胰腺炎的修复阶段是胰腺腺泡细胞再生和修复的过程,可导致胰腺纤维化和瘢痕形成。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一、背景介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其影像学诊断是临床上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内容。
二、影像学检查方法1.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性的检查方法,常用于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以及胰腺周围是否存在积液、坏死等病变。
2.腹部CT检查腹部CT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CT检查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坏死等病变,同时还可以评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MRCP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胰腺及胆道系统的详细信息。
MRCP可以观察到胰腺的形态、大小、胰管的梗阻情况等。
三、影像学表现1.腹部超声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超声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边缘模糊、回声不均匀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等。
2.腹部CT检查表现急性胰腺炎的CT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密度增加、边缘模糊、坏死组织的形成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胰腺周围的积液、坏死组织、血管情况等。
3.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表现急性胰腺炎的MRCP检查表现主要包括胰腺增大、胰管的梗阻、胆管的扩张等。
四、影像学诊断评估根据以上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做出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诊断。
同时还需要评估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有无并发症等信息。
五、附件本文档未涉及附件。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急性胰腺炎!不同时期下的声像图差很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跟我们前面讲的胆石症有很大的关系,占60%以上;另外酒精中毒、胰腺外伤、暴饮暴食都可以引发胰腺炎。
急性腹痛是急性胰腺炎最突出的症状,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
我们知道胰腺炎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那急性胰腺炎你知道它还能往下怎么划分吗?不同类型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他们的超声表现有什么不同?一、急性胰腺炎分型我们首先来看看急性胰腺炎的分型。
按病理改变过程分类分为下面这两种类型,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是同一病变的两个阶段。
1、水肿型占绝大多数,约85% 。
病变轻,多局限在体尾部;胰腺肿大,间质水肿,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会出现度的脂肪坏死但无出血,被膜紧张,胰周可以出现积液。
2、出血坏死型较少见,但病变严重。
胰腺实质坏死;水肿,出血,血栓;脂肪坏死;伴随的炎症性反应。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变,我们看名字就知道它是以胰腺实质出血、坏死为特征的;胰腺肿胀,呈暗紫色,分叶结构模糊,坏死灶呈灰黑色,严重者整个胰腺变黑。
知道了急性胰腺炎的分型,下面我们来看看在超声下,他们是怎样的吧!二、超声表现1、水肿型形态边界:胰腺弥漫性肿大,形态饱满膨出,尤以前后径明显,可≥3.5cm,轮廓线光整,清楚。
局限性肿大,局部有少数的患者是看见局部的胰腺肿大,多见于胰头和胰尾,跟胰头副胰管或胰尾胰管梗阻形成局限性炎症有关。
内部回声:胰腺回声减弱内有分布较均匀的低回声点,水肿严重的胰腺可呈无回声表现,似囊性结构。
胰腺透声性好,后方回声较清晰或增强。
如图1。
周围组织关系:胰腺明显肿大和炎性浸润的时候,对周围的血管有压迫征象,会导致胰腺后面脾静脉、门静脉这些血管受压,显影不清。
图1:急性胰腺炎(水肿型)A. 胰腺肿大,胰头可疑钙化点(↑);B.横旋转扫查为肝外胆管内小结石(↑)2、出血坏死型:形态边界:胰腺肿大,边缘显示不规则,境界多不清晰。
如图2、图3.图2: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图3: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内部回声:由于组织水肿、坏死、出血,胰腺呈弥漫分布的致密而不均匀的粗大强回声斑点;或呈强回声、弱回声以及无回声区混合型。
急性胰腺炎的B超检查急性胰腺炎是一种胰腺发炎性疾病,常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
其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腰背疼痛等症状。
诊断急性胰腺炎需要进行多种检查,其中B超检查是一项重要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B超检查原理B超检查是通过高频声波的反射来成像的一种检查方法。
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生会在患者腹部涂上一层凝胶,然后用一个装有高频声波传感器的探头轻轻地按压和移动患者的腹部。
声波会经过患者的皮肤、脂肪和肠管等组织,被内部的组织和器官反射回来。
计算机将这些反射信号转化为图像,供医生进行评估。
B超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B超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病因、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发现并区分化脓性胰腺炎、胆囊炎以及胆管狭窄等相关病变。
病因诊断B超检查可以显示胰腺的大小、形态、表面轮廓等信息,帮助医生确定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例如,B超检查可以检测出胆囊结石、胆管梗阻或胰管结石等胆道系统病变,发现胰腺内有明显的液体积聚或坏死等病变,从而为病因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病情评估B超检查可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
例如,B超检查可以显示胰腺周围组织的病变及其程度,确定胰腺坏死的范围和程度,确定存在液体积聚的部位和数量,评估病变严重程度等。
区分化脓性胰腺炎B超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区分急性胰腺炎和化脓性胰腺炎。
化脓性胰腺炎通常伴随有大量脓液积聚,而急性胰腺炎则通常表现为液体积聚较少或不存在。
通过B超检查可以明确胰腺内的液体组成,确定其是否为化脓性胰腺炎。
发现其他相关病变B超检查还可以发现其他与急性胰腺炎相关的病变,例如胆囊炎以及胆管狭窄等。
通过B超检查可以发现这些病变的存在和程度,帮助医生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总结B超检查是一项非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诊断急性胰腺炎及相关病变,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在进行B超检查前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例如禁食、口服清水等,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患有急性胰腺炎或相关病变的患者,定期进行B超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急性胰腺炎的超声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分析和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均与CT、检验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急性胰腺炎声像特点表现为:胰腺大小肿大或正常;包膜光滑或毛糙;实质回声减低、增强或无明显异常;胰管扩张有或无;胰周可见液性暗区或包块回声;下腹腔积液有或无;上腹部气体全反射回声有或无。
结论超声与CT对比仍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要检查,并在有些方面占其优势。
标签:急性胰炎;超声;诊断分析
急性胰腺炎常见病因是胆囊结石和外伤,胰腺缺血。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腹症,特别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情险恶,死亡率高,它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到全身的多个组织,因此早期明确诊断,对其愈后有很大的意义。
对近3年来,选取我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共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120例,男92例,女28例,年龄14~76岁,平均45.3岁,发病就诊时间3h~5d。
其中有不同程度的左上腹,中腹及腰背部持续性疼痛的患者65例。
胆源性患者可有右上腹痛,个别局限性胰尾部炎症也可仅表现为左下腹疼痛。
患者疼痛多较为剧烈常伴恶心呕吐,腹胀,烦躁,坐卧不安。
全部病例均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超声和CT确诊。
采用超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5MHZ。
常规取仰卧伴,对显示不清者取侧卧位,坐位,立位或饮水500ML后再检查,探头行上腹部扫查,测量胰腺大小,观察其周边及内部回声,同时注意下腹腔有无积液和探头有无压痛。
充满液体作透声窗,并采用半坐位、腹卧位探查,加压侧动探头,力求显示整个胰腺,减少误漏诊;了解胰腺周围脏器及血管情况,有无转移、受压、移位;了解胰腺周围腹腔淋巴结有无增大。
2结果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声像图特点分析如下:
2.1胰腺大小100例胰腺肿大,其中98例胰腺弥漫性肿大,8例胰头肿大,42例胰体尾部肿大,20例胰腺大小正常。
2.2包膜回声30例包膜光滑,呈细线状,连续性好,94例包膜毛糙,轮廓不清。
2.3腺体实质回声①回声减低:110例腺体实质回声减低,光点粗,分布不均或均匀。
实质内可见液性暗区的有75例。
85例实质后方回声增强。
②回声增强,92例实质回声增强,光点粗,分布不均。
③回声未见明显异常,20例实质
回声中等,光点细,分布尚均匀,未见异常回声。
2.4胰管扩张40例主胰管扩张,80例胰管未见扩张。
2.5胰腺周围声像改变95例胰周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10例可见无回声包块,14例见杂乱团块回声。
2.6下腹腔积液60例下腹腔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其内透声欠佳,可见光点回声。
2.7气体全反射回声30例上腹压痛明显,不能探到胰腺声像,可见气体全反射回声。
3讨论
3.1超声特征急性胰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起病急,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声像特点表现为:①胰腺大小的改变:?訩多明显肿大,可呈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
?訪可正常。
②包块回声:?訩光滑,连续性好。
?訪毛糙,胰腺轮廓不清。
③实质回声:?訩可呈弥漫性均匀性减低,后方回声增强,亦可局限性回声减低。
?訪回声增强,光点分布不均。
?訫实质回声无明显异常改变,光点分布尚均匀。
④胰管扩张:胰管扩张均为主胰管扩张,扩张的胰管石,追踪扫查壶腹部,可见结石嵌顿,因下端梗阻,胰管内压力升高,胰液外溢导致急性胰腺炎。
⑤胰周声像改变:最为常见的为胰腺前方的小网膜囊积液,小网膜囊是一位于胃与胰腺之间的潜在间隙。
当发生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时,血性渗出液常积聚在小网膜囊内。
有时小网膜囊积液可作为胰腺炎诊断的最重要的依据。
近来值得关注的是肾前旁间隙积液。
肾前旁间隙正常时超声很难显示,但在胰腺炎性渗出时可扩散积聚在肾前旁间隙,且多位于左侧。
在肾前旁间隙积液的显示中,患者体位十分重要,取患者向对侧卧位,经肾冠状断面扫查能很好地显示肾前旁间隙与胰尾的关系。
胰腺假性囊肿多发生于病后2~4w,其中最早1例于发病后6d出现。
早期囊肿边界模糊不清,内部透声差。
典型的假性囊肿多为单房无回声区,壁光滑,后方回声增强。
急性胰腺炎因渗出可并发胰周积液,甚至并发感染形成脓肿,应与胃溃疡慢性穿孔所致的炎性包块相鉴别。
⑥盆腔积液:可有或无,急性胰腺炎分为急性水肿性和急性出血坏死性,前者病情相对较轻,无出血,渗出较少,而后者病情重,胰腺广泛坏死,出血,渗出较大。
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中,多数下腹腔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因其为血性腹水或血性渗出,所以液性暗区内透声欠佳,可见光点回声,应注意与消化道穿孔时的漏出物相鉴别。
⑦气体全反射回声:急性胰腺炎时,因胃肠胀气,蠕动减慢,因而上腹部不能显示胰腺声像,仅探到气体全反射回声。
3.2临床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理过程是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引起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
病例中主要合并胆道结石、胆道蛔虫、脂肪肝、饮酒史及上腹部外伤史。
分析相关资料,体会如下:①胆道疾病患者为急性胰腺炎最主要致病因素,因此进行超声检查发现胰腺呈炎症声像改变时,应追加胆道等其他脏器的检查,以避免其相关脏器病变的漏检,为临床明确病因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诊
断资料;②当临床疑为急性胰腺炎时,检查者除常规检查胰腺外,还应行下腹腔检查以了解有无积液,这将有助于诊断的提高及其初步的病理分型;③急性胰腺炎多数临床症状典型,结合血尿淀粉酶检查,一般即可作出正确诊断。
然而极少数重症病例,临床诊断较为困难。
重症胰腺炎患者,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血尿淀粉酶降低,临床缺乏诊断依据,而超声却可清晰地显示胰腺呈急性炎癥声像改变,因而超声检查应作为诊断急性胰腺炎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之一;④虽然超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敏感性较高,然而某些病例声像改变不明显时,则需检查者认真,仔细,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样才可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漏诊、误诊。
目前认为CT增强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最敏感有效的方法。
对于急性轻型的水肿型胰腺炎超声容易漏诊,但对于胆源性胰腺炎,超声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并发脾静脉,门静脉,肠系膜血栓时,超声更具优势。
虽然CT可以全面显示胰腺及周围组织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临床经验认为增强CT扫描不宜过早进行,除非诊断不明确,至少在发病后2~3d进行,CT检查准确率较高,早期用造影剂可能加重胰腺的缺血坏死和肾脏的功能障碍。
虽然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常伴有严重的胃肠气干扰,胰腺显示不清,对超声的检查有一定影响,但作为快速,廉价,无创等特点,仍作为胰腺炎的首要检查。
可以帮助寻找病因,如胆源性胰腺炎。
通过随访,治疗前后对比,可以评价临床转归情况,对于胰周积液及假性囊肿形成的患者,可以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介入治疗。
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可以了解肿瘤内部及周边血管的分布情况,可以区分血管和胆管、胰管,可以了解胰腺周围血管变形、弯曲及狭窄情况。
测量血管的管径、走行,血流速度及血流方向等。
彩色多普勒检查胰腺囊性肿块,对并发的胰腺假性动脉瘤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超声较CT和X线胆囊造影更易准确,敏感地发现胆囊结石并发的急性胰腺炎。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对有临床指征的局限性胰腺肿大,假性囊肿,脓肿等,具有一定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之,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检查能迅速直接发现病变部位及程度,为临床提供有效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束中玉.超声检查对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及随访价值[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6).
[2]孔祥海,杨迎青,杨媛,等.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分析[J].安徽医学,2010(11).
[3]许永强,李松年,马素平.高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