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加成定价法
- 格式:ppt
- 大小:731.00 KB
- 文档页数:13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一、概述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
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二、计算公式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移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 000元,产品销售收人为5 000 000元。
定价的主要方法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定价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准确的定价可以帮助企业在市场中稳定地运营,获取更高的收益。
定价的主要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常见的定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将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加上一定的利润率来确定售价。
成本加成定价法适用于经济稳定,市场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适用于成本相对稳定的产品。
售价=成本+成本×预定利润率成本包含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间接成本是与产品或服务生产间接相关的成本,如水、电、房租、管理费用等。
在确定利润率时,需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市场需求、行业竞争情况等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般情况下,行业内的企业都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利润率。
在制定售价时,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并且能够确保公司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开销和承担风险。
成本加成定价法忽略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市场价格,如果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很难通过该方法来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二、市场定价法市场定价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定价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市场上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来确定售价。
市场定价法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敏感的行业,如电子产品、旅游业、餐饮业等。
市场定价法的计算公式为:售价=市场平均价格×预定溢价率市场平均价格是指同类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实际售价的平均水平。
预定溢价率是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预估的利润率,一般超过市场平均利润率。
市场定价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有利于企业结合市场情况来制定差异化的售价。
该方法需要企业对市场情况的了解和预估,如果分析不准确,很容易导致定价失误,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边际成本定价法是一种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进行定价的方法。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额外成本,来决定下一单位产品的售价。
(完整版)市场定价相关计算公式引言市场定价是指决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水平的过程。
在市场经济中,正确的定价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个市场定价的相关计算公式,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定价策略的制定。
1. 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加成率,然后将成本和加成率相乘得出最终的价格。
计算公式如下:最终价格 = 成本 × (1 + 加成率)其中,成本是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总和,加成率可以根据企业的利润目标、市场规模等因素来确定。
2. 市场容量定价法市场容量定价法是根据市场的容量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市场容量是指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也可以理解为企业在市场上能够销售的数量上限。
计算公式如下:每单位价格 = 总成本 / 市场容量其中,总成本是指制造、运输、市场推广等与产品相关的全部成本。
3. 竞争定价法竞争定价法是根据市场竞争对手的价格来决定自身产品或服务的定价。
常见的竞争定价方法包括市场领先定价、市场跟随定价和市场挤压定价。
计算公式如下:自身价格 = 竞争对手价格 × (1 ±价格调整系数)其中,价格调整系数可以根据企业的定位、产品特点等因素来确定。
4. 价值定价法价值定价法是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所提供的价值来决定价格。
价值是指顾客认为产品或服务所具有的价值。
计算公式如下:价格 = 价值比例 ×索价其中,价值比例是指产品所提供的价值相对于市场价格的比例,索价是指市场价格。
结论以上介绍的市场定价相关计算公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定价策略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和产品价值等因素,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并获得良好的利润回报。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目录1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概述2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3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4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与成本加成比例定价法的比较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概述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Ω旱5钠诩浞延茫 ノ幌 鬯敖穑 ノ徊 废 劾 螅降ノ徊 分圃斐杀荆 ノ徊 废 劾 螅 龀Ъ鄹瘛粒ㄆ诩浞延寐剩 鬯奥剩?移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总成本加成定价法公式
1. 基本公式。
- 产品价格 = 单位产品总成本×(1 + 成本加成率)
- 其中,单位产品总成本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
即单位产品总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 成本加成率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目标利润、市场竞争状况等因素确定的一个比率。
例如,如果企业希望在成本的基础上获得20%的利润,那么成本加成率就是20%(0.2)。
2. 推导示例。
-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0元,预计产量为1000件。
企业确定的成本加成率为30%。
- 首先计算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固定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预计产量 = 10000÷1000 = 10元。
- 然后计算单位产品总成本:单位产品总成本 =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 10 + 10 = 20元。
什么是供应商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供应商的定价策略和方法,选购人员才能胸有成竹地跟供应协商价。
通常,供应商会基于企业的定价方法和原则来报价。
一般而言,供应商的定价方法可分为5种:成本加成定价法、竞争性市场定价法、夕阳产业市场定价法、跳动定价法和社会责任定价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肯定比例的利润来定价。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率来确定所加利润大小,即“价格=单位成本×(1 +成本利润率)”。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企业常用的定价方法。
这里的成本是经过财务人员的理论分析综合核算后得出的,利润则是依据公司商定来确定的,有肯定的任意性。
成本加成定价法基本不考虑外部市场。
这种方法常用于垄断市场或新产品的市场。
地产企业较常用这种方法来定价。
生产金属生活制品的A企业,常常购买3种不同的金属板材,分别是铁板、铝板和不锈钢板。
加工行情如下:铁板由厚钢带压成薄板,一般压延含退火约330元/吨,精拉含退火约430元/吨(以前是600~800元/吨);铝板由铝锭加工而成,加工费约2 200元/吨(以前是3 000多元/吨);不锈钢厚带压延成薄板的加工费约1 200~1 450元/吨含退火(以前是2 000多元/吨)。
上述都是加工费用,原料按市场每天的网上价格计算。
生产企业不仅要负担材料到企业的运费,还要负责在企业中加工原料。
电费占比大、场地位置也有很高要求。
采纳该定价方法后,加工费比以前降低了,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竞争导致同类企业增多,价格竞争激烈,另一方面是由于加工量增长,导致单位成本降低。
此外,设备产能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人娴熟程度提高、单位产出增加等因素,也会导致加工费降低。
但是,由于加工企业在原料方面没有选购定价权,加工企业对下游企业依旧采纳成本加成法进行报价,在成本肯定的状况下,综合考虑买方的市场地位、付款方式、订单量、双方关系、自身市场地位等因素,确定利润空间后进行定价。
成本加成定价法税率6%
(实用版)
目录
1.成本加成定价法简介
2.税率对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影响
3.6% 税率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应用
正文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简介
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常见的商品定价策略,其基本原理是在产品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比例,以达到预期收益。
这种定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为它简便易行,有助于企业确保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实现盈利。
二、税率对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成本加成定价法受到税率的影响。
税率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财政收入,对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征收的税费。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影响到成本加成定价法的运用。
三、6% 税率下的成本加成定价法应用
以 6% 的税率为例,企业需要考虑这一税率对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影响。
假设企业的产品成本为 C,期望利润率为 R,税率为 6%,则企业的销售
价格 P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 C * (1 + R) * (1 + 6%)
其中,(1 + R) 表示利润率,(1 + 6%) 表示税率。
通过这个公式,
企业可以在满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合理制定产品价格,确保盈利。
综上所述,成本加成定价法在 6% 的税率下,仍然可以有效地帮助企
业实现盈利目标。
成本加成定价法简介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的定价方法:第一步: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如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第二步: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预期产量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第三步: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1]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目录1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概述2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3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缺点4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与成本加成比例定价法的比较概述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以全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首先要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然后再估计固定费用,并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最后再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率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公式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制定产品价格的方法。
大多数企业是按成本利润串来确定所加利润的大小的。
即:价格=单位成本十单位成本×成本利润率=单位成本(l十成本利润率)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移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计算公式一、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概述成本加成定价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定价方法,通过将产品的成本与一定的加成比例相结合,计算出产品的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适用于成本分析清晰、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
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售价 = 成本 + 加成额其中,成本是指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各项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加成额是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盈利目标确定的一定比例的附加费用。
三、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具体计算步骤1. 确定产品的成本需要明确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可以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或者通过成本会计的方法进行核算,得出产品的成本。
2. 确定加成比例根据企业的盈利目标和市场需求,确定产品的加成比例。
加成比例一般由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企业利润目标进行设定。
3. 计算售价将产品的成本与加成额相加,即可得到产品的售价。
售价的确定应考虑到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的定价、产品质量等因素,确保产品的售价具有市场竞争力。
四、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应用举例以某公司生产的某种产品为例,假设产品的成本为100元,加成比例为20%。
根据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该产品的售价为100元+ 20% × 100元 = 120元。
五、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优缺点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适用于成本结构清晰、市场需求稳定的情况下。
同时,该方法能够保证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能够覆盖产品的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然而,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该方法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弹性,可能导致产品定价过高或过低。
其次,该方法没有考虑到产品的附加价值,可能无法体现产品的真实价值。
最后,该方法对于企业的盈利目标依赖较大,可能会忽视市场竞争情况。
六、成本加成定价方法的适用范围成本加成定价方法适用于成本结构较为清晰、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成本加成定价算法成本加成定价算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企业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加成,从而获得产品或服务的最终价格。
这个加成部分可以包括企业的利润、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能够覆盖其生产、运营和销售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一定的利润。
在使用成本加成定价算法时,首先需要计算出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管理费用、设备折旧费用等。
通过准确计算和分析这些成本,企业可以得出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在确定加成的具体金额时,企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企业的预期利润率。
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预期利润率可能存在差异,这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企业的品牌价值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企业的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等间接成本。
这些费用通常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估算和分摊的。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加成的具体金额。
例如,对于高附加值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加成金额,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而对于低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企业可能需要降低加成金额,以保持竞争力。
除了成本加成定价算法,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定价方法,如市场定价、竞争定价等。
每种定价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劣势。
因此,在实际运营中,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选择最适合自身情况的定价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算法是一种常见的定价方法,它基于企业的成本情况来确定产品或服务的价格。
通过合理计算成本和加成,企业可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然而,企业在使用成本加成定价算法时,还需要考虑市场需求、竞争情况等多个因素,以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
只有在合理把握这些因素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成本加成法
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
间费用+单位销售税金+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单位产品销售利润+出厂价格×(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移
项得:产品出厂价格=(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单位产品销售利润)/(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1+成本利润率)/(1-期间费用率-销售税率)例:某企业
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
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 000元,产品销售收
入为5 000 000元。
分析:由此可见,在产品单位成本一定的条件下,制定产品价格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利润率。
不同的产品加成比例不同,企业一般以同类产品的加成比例为参考依据进行加成。
2)根据完全成本定价,能够保证企业所耗费的全部成本得
到补偿,并在正常情况下能获得一定的利润。
4)同一行业的各企业如果都采用完全成本加成定价,只要
加成比例接近,所制定的价格也将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
成本加成定价法缺点2)以完全成本作为定价基础缺乏灵
活性,在有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3)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