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表
- 格式:pdf
- 大小:47.87 KB
- 文档页数:3
考试质量分析表学校年级一年级学科数学试题简析本卷共有六个大题,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实践操作题和解决问题。
填空题9个小题共25分,判断题5个小题共10分,选择题5个小题共10分,计算题又分成3个小题共20分,实践操作题4个小题共17分,解决问题4个小题共18分。
整份试卷基础性强,灵活多样,难易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全面考察学生掌握一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绩分析全镇共有人参加测试,总分分,平均分为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满分人,优秀人数人,优秀率%,合格人数人,合格率%,差生人,差生率%,得分率高的是计算题、选择题、填空题,其次是实践操作题和解决问题,得分率较低的是选择题。
其中选择得0分的有13人,其他题目没有得0分的同学。
典型错题一、我会填空。
错得最多的是第2小题和第4小题,第2小题主要是学生把数位顺序弄反了,87写成了78。
第4小题主要是对位置与方向知识掌握不牢。
二、我会裁判。
错题主要是第4、5两个小题,主要出错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牢固,题目意思理解不完整。
特别是第5小题“比20大得多,比100小的数是21。
”学生要么只是注意了最后一句,要么是把第一句理解为比20大。
本题中,有两个学生打了全勾。
三、我会选择。
出错最多的是第4小题“从8、3、5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的最大两位数是”学生也是只注意了最大两位数,没有注意前半部分。
另外老师们对选择题的训练不够扎实,出现好几个直接填结果不填序号的。
四、计算题。
第1题的最后一小题和第2题的第5、6、7小题,主要是对人民币的换算掌握不牢。
第3小题,主要是看图列式训练不扎实。
五、我会动手操作。
错题主要是第2小题和第3小题;弟2小题主要是时间的表示形式不规范,第3小题找规律主要是第2小题中学生找的规律中该涂黑的图形没有涂黑。
六、我会用数学。
错题主要是第2和第4小题;第2小题主要是多余条件给学生的答题造成一定的干扰。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本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范本一:本次三年级英语试卷紧扣教材,题量适中,难易适中,重点考查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保护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此次考试按照100分制记,检测时间为50分钟。
试题的设计较全面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认读图片为主,形成了图文并貌的特点,达到了形象生动的效果,充分适应了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征。
试卷知识面广,题型新颖活泼、灵活多样、富有童趣,题型难易程度及题材量适合大部分学生,不仅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应变能力等灵活运用的技能。
一.总体情况:本次考试全年级均分86.7分,及格率百分之92.83,优秀率61.09,综合分为84.11. 学生卷面书写较为工整,学生对单词的掌握运用情况较为扎实、灵活.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听力部分:听力部分一共有五项,以基础题为主,第一项考察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第二三四项考察学生对句型的理解与掌握。
第五项选出正确的应答,主要考察学生对句型的综合运用能力。
大部分题目在平时的练习中都有提及,大部分同学掌握得比较好。
在听力部分第三项中,出现了一个生词bus,有部分学生由于不认识这个单词,导致不确定robot这个答案,因此答错了。
这说明学生对于部分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
第五大项,选择正确的应答,题型基本是平时讲过的,只是稍微做了变动。
有的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说明知识没有灵活运用。
笔试部分:笔试部分共七项。
其中一到五项考察的是基础知识,最后两项排序和阅读理解是提高题。
在基础知识部分,第二大项填单词中,有很多同学单词填出来了,但是却在复数的地方没有加s,这个问题虽然老师平时课堂中经常强调,但同学们仍然掌握得不好,说明没有真正理解问题所在。
选择填空题当中,题目并不难,只是因为个别同学没有仔细读题,根据答句中的关键词来推断答案,缺少做题方法。
阅读短文的大部分答案都能够在__中找出答案,同学们没有多读几遍原文,去找出对应的句子,导致错误。
2015-2016年度一第二学期一年级数学期中试卷质量分析
1 •试卷分为四个板块。
涵盖了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知识。
难易程度中。
2•第二大题根据学生反映稍微有难度。
3.从知识覆盖面来看一至五单元中重点知识均在试卷中有体现。
4•试卷中主要以难度中等的客观题为主,难度较大的题目占有一定的比例。
5.分别有填空题,计算题,和实际应用题。
本次考试共有小学一年级考生 50人,总分3211分,总平均分64.22 分。
从中抽样50份试卷作如下分析:
表2:各分数段的情况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分数在70— 99的人数最多,16人不及格,后进率
比较小,及格的占68%中上等生居多,但低分突出,最低分只有11分。
试 卷 考 查 的
内
容 试 题
的 分 数
权 重
的差距仍较很大。
表1::基本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以看出,这套试卷的难度不大,但是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
表3:各题得失分情况统计表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课堂上尽量能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 内完成新课任务,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巩固,课后 留一定量的作业,对辅导材料进行定时的检查与抽查。
2•对一些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对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建议学校是否能用多媒体进行少量的历史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009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
改进方法与建议。
201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
课程名称历史授课班级七年级一班
学生人数41 任课教师张鑫愿制卷教师张鑫愿
参考人数41人及格人数7 人不及格人
数
34 人
60—90分7 人60分以下34 人平均成绩41分
试卷难易程度、题量、知识覆盖面、梯度、主客观题型比例、成绩的分析1.试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难易程度中等偏上。
2.题量根据学生反映稍大。
3.从知识覆盖面来看一至四单元中重点知识均在试卷中有体现。
4.试卷中主要以难度中等的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难度较大的题目和课外知识考查也在试卷是占有一定的比例。
5.客观题共三十道以单选题为主,主观题有改错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6.成绩中及格人数为七人,成绩分布在四十分至六十分之间的有十五人,整体较差。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答题情况来看,少数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未达到要求,而对通过基础知识来分析试题得出答案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绝大多数同学对书中所要求记忆的基础知识均达不到要求。
在该次考试的试卷中有大多数题目均为直接性的基础知识题目但很多同学仍然在这种题目上失分。
阅卷中发现的问题分析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课堂上尽量能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内完成新课任务,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巩固,课后留一定量的作业,对辅导材料进行定时的检查与抽查。
2.对一些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对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建议学校是否能用多媒体进行少量的历史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
课程名称历史授课班级七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42 任课教师张鑫愿制卷教师张鑫愿参考人数42人及格人数9 人不及格人数33人60—90分9人60分以下33 人平均分40.9分
试卷难易程度、题量、知识覆盖面、梯度、主客观体型比例、成绩的分析(态式分析曲线)1.试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难易程度中等。
2.题量根据学生反映稍大。
3.从知识覆盖面来看一至四单元中重点知识均在试卷中有体现。
4.试卷中主要以难度中等的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难度较大的题目和课外知识考查也在试卷是占有一定的比例。
5.客观题共五十道以单选题为主,主观题有列举题、材料分析题和问答题。
6.成绩中及格人数为九人,分布在四十分至六十分之间有十人,整体较差。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答题情况来看,少数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要求,而对通过基础知识来分析试题得出答案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绝大多数同学对书中所要求记忆的基础知识均达不到要求。
在该次考试的试卷中有大多数题目均为直接性的基础知识题目但很多同学仍然在这种题目上失分。
改进方法与建议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课堂上尽量能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内完成新课任务,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
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巩固,课后留一定量的作业,对辅导材
料进行定时的检查与抽查。
2.对一些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对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建议学校是否能用多媒体进行少量的历史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2009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质量分析表
课程名称历史授课班级九年级二班
学生人数45 任课教师张鑫愿制卷教师张鑫愿
参考人数45人及格人数7 人不及格人
数
38人
60—90分7 人60分以下38 人平均分44.5分
试卷难易程度、题量、知识覆盖面、梯度、主客观体型比例、成绩的分析(态式分析曲线)1.试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客观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
难易程度中等。
2.题量根据学生反映稍大。
3.从知识覆盖面来看一至四单元中重点知识均在试卷中有体现。
4.试卷中主要以难度中等的客观题和主观题为主,难度较大的题
目和课外知识考查也在试卷是占有一定的比例。
5.客观题共五十道以单选题为主,主观题有列举题、材料分析题
和问答题。
6.成绩中及格人数为七人,分布在四十分至六十分之间有十九人,整体较差。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答题情况来看,少数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达到了要求,而对通过基础知识来分析试题得出答案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
绝大多数同学对书中所要求记忆的基础知识均达不到要求。
在该次考试的试卷中有大多数题目均为直接性的基础知识题目但很多同学仍然在这种题目上失分。
改进方法与建议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通过课堂上的提问,课堂上尽量能在三十到三十五分钟内完成新课任务,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
练习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巩固,课后留一定量的作业,对辅导材
料进行定时的检查与抽查。
2.对一些学习方法上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对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4.建议学校是否能用多媒体进行少量的历史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生对历史课的兴趣。
5.本年初三并未安排自习辅导时间所以没有固定的时间对学生的
课程进行辅导,能否考虑安排一节辅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