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杯说课比赛一等奖作品共45页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45
全国“创新杯”语⽂说课⼤赛课件⼀等奖作品:《⾃我介绍》说课稿语⽂综合实践活动《⾃我介绍——亮出精彩⾃我》说课稿安徽芜湖师范学校崔莉各位评委、各位⽼师:⼤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是《⾃我介绍——亮出精彩⾃我》,我将从使⽤的教材、活动⽅案、活动调控、活动评价以及教学反思五个部分,来说说这次语⽂综合实践活动。
⾼教版中职语⽂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三单元表达与交流安排的⼝语交际训练是⾃我介绍,但是课本中内容较少,只有⼀个可供学⽣借鉴的实例,⽽本单元的语⽂综合实践活动《认识⾃我》也是以⾃我介绍的形式展开的,这样,我就结合课本中的⼝语训练和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我设计了⼀次以⾃我介绍为主题的语⽂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提⾼⼝语表达能⼒,强调实践、注重应⽤。
本次活动的主体是刚刚⼊学不久的幼师班学⽣,她们对⾃我介绍的认识很模糊,也没有⾃信在众⼈⾯前展⽰⾃⼰,但是作为幼师⽣,她们迫切渴望提升⾃⼰的⼝语表达能⼒,希望尽快融⼊到新的学习环境中去。
结合教材和学⽣特点,我制定了三个教学⽬标:⼀是通过⽹络和博客平台⾃主学习,能够联系个⼈特点进⾏⾃我介绍;⼆是通过情境模拟,尝试结合⾃⾝特长进⾏个性化的⾃我介绍;三是在活动中增强勇于展⽰⾃⼰、推荐⾃⼰的信⼼。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能够联系个⼈特点进⾏⾃我介绍,难点是能结合⾃⾝特长进⾏个性化的⾃我介绍。
语⽂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语⽂性、综合性、实践性,为了调动学⽣学习兴趣,我采⽤她们喜欢的博客形式建⽴学习交流平台,让学⽣通过⾃主学习了解⾃我介绍的要求,特别是在语⾔上的规范、准确、得体。
在具体活动实施中,注重学⽣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的实践体验,让学⽣通过不同形式的“说”来提⾼⼝语表达能⼒。
具体活动流程安排如下:活动准备阶段教师上传学习资料,学⽣进⾏⾃主学习,分4个⼩组录制⾃我介绍视频并选出优秀作品博客交流;课堂活动阶段分三步:说出我⾃⼰、亮出我⾃⼰、展望我⾃⼰,逐步帮助学⽣从能说会说到说好说精彩,提⾼⼝语表达能⼒;课后延伸阶段填写个⼈活动反馈表和⼩组活动评价表,完成拓展作业并共享。
创新杯说课课件一等奖篇一:说课稿(2017创新杯一等奖作品)说课稿各位专家、评委: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X型连衣裙款式设计》,下面我将从岗位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这6大方面解说本课题教学设计。
●中职学校以培养适应现代化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如何让学生技能与岗位职业能力相适应是教师应先于教学所思考的问题,为了上好本堂课,我首先进行岗位分析。
一、岗位分析服装设计师助理是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之一。
岗位标准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如下四大方面能力,所以专业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我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走是要求学生走进市场了解市场需求;引是引进企业任务,规范教学过程。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校了解岗位流程,毕业能胜任岗位工作。
●了解完岗位,下面,我说说教材。
二、教材分析本课题出自《服装设计》这本教材,由高教社出版,于国瑞老师主编,是服装设计方向的主要课程,教材章节设置非常合理,适合模块化教学。
第二章从服装造型、款式要素论述了服装设计的一般规律和要点。
本课题是第二节和第四节内容的拓展教学,我将教材知识与企业任务相结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这将为学习服装分类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1.教学目标根据上述课题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好雪片片》说课稿品读经典,光亮人生。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都说大雪无痕,好雪片片却能落进每个人的心田。
林清玄用一个温馨的故事讲述深奥的禅趣与人生的关系,这样的散文历久弥新,也留给我们许多教学创新的空间。
今天我的说课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展示流程图1)一、因“材”施教——说教材、说学情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板块”上册第一单元选取的课文都是写人的文章,其中,《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截取横截面”的方法来刻画“母亲”这一形象,而《好雪片片》则是通过选取“几个生活片断”的方式来刻画一位卖奖券的流浪老人。
作者林清玄运用“由表及里”、先抑后扬的手法来表现老人鲜为人知的善良、感恩的好本质,结尾议论处引用庞蕴禅师的话“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将普通的人和事升华到一个至高的境界,提升了文章内涵,也启发了读者用“禅眼去看世界”,感知生活中的“片片好雪”。
散文易读却难教,大凡学习此类文章,学生往往难以“沉得下来,读得进去”。
我所任教的是财会专业新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较浓,但思维比较单一。
通过教学《我的母亲》和《卖白菜》,我发现学生基本能够感知文章中的人物和事件,但对于作者是采用“怎样的方式”去写“普通人”的“不平凡”,缺乏必要的“学习关注”。
另外,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学生对禅语、禅趣内容很是陌生,可谓知之甚少。
二、“匠心”独运——说教法有鉴于此,经过不断的思考,我在散文阅读教学法中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以猜想、表达、阅读为核心的猜读教学法。
在课前我不告诉学生新课的内容,也就是学生对文本是一无所知的。
在课堂中先只抛出故事的开头,吸引学生猜想文本的内容,然后通过多媒体分部分呈现文本,再请学生从不同角11度去细读。
这样教把课堂的时间还给了学生,促使学生调动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来触摸作者的思想,表现文本丰富的可能性,让学生的思维在阅读中灵动起来,飞舞起来。
三、有“的”放矢——说目标散文文本一般来说有四个要素:文脉、构思、情感和语言,结合单元学习要求以及本篇课文的散文体裁,我制定了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全国“创新杯”语文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荷塘月色说课稿定稿《荷塘月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上午好!今天我汇报的课题是《荷塘月色》。
清塘荷韵情悠悠,千载月色意朦朦。
一曲《荷塘月色》是文,是诗,也是歌。
今天就请您随我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感受荷塘月色之美。
下面,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四个部分对我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荷塘月色》选自高教社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位于“散文欣赏”单元的首篇。
此文是朱自清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文章脉络清晰、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出色运用决定了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2.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中职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情感细腻,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有较好的阅读理解力。
由于独特的专业素养,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耐心和探索精神,对文章的优美的写景技巧难于发现,情景交融的感悟体会不深。
而他们的年龄、心理和认知特点都决定了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的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教学目标分析据此,结合大纲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梳理全文脉络,把握作者复杂的感情基调。
(2)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通过品味文章语言,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3)学习文中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提高写景抒情的能力。
4.教学重难点分析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1)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意境。
(2)通过知人论世,学会分析作者不平静心情的原因。
把难点放在:领略“通感”的运用这一手法,并能完成简单的片段写作。
二、教学策略本课遵循体验、探究、应用的教学思路,在校园智慧教室内授课,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和交流共享平台,改变语文课堂“读——讲——析”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情境教学,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我具体用到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法: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演示法学法:诵读品味法、合作讨论法、自主探究法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学生结合班级QQ群上发送的预习要求,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自读课文、观看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MV等预习工作。
全国“创新杯”语文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美国哲学家爱默生曾经这样评价:“孔子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中心;孔子是世界各国民族的光荣,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
”(课件展示)而他的思想,则集中体现在传世的《论语》中,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感受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与追求。
课件展示)课题: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教材]本课选自高教版中职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六单元,根据我的理解,把本课内容定位为:一席话,几个人,理想的碰撞,智慧的交融。
说学情]课件展示调查问卷及分析表)通过课前的调查,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论语》的理解,大多数的仅限于《论语十则》,基于此,我设计如下教学原则:还原对话,激发兴趣。
立足文本,文道相融。
说目标]1、知识能力——理解文言字词的意义,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范读、诵读,教师引导,使学生生成对人物个性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相识本文展现的儒家思想和人生寻求,体悟儒家文化内涵。
说教学重、难点]基于目标设定重难点:1.文言字词的理解。
2.人物性格的把握。
3.孔子思想的内涵。
说教法]文言——解读文本——品读文化——悟读学法指导】1.学生经由过程收集、读书等方式相识与文本相关的内容。
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的视频。
南怀瑾编著的《论语别裁》2.引导学生合作探讨的小组研究方式。
教学课时】2课时。
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用一首打油诗架构整个授课过程的起承转合:邻家一老翁,淡然问前程。
四子言其志,“哂”“叹”显真情。
一、起——“邻家一老翁”对于中职生来讲,孔子这样的先哲圣人,不仅历史久远,而且高居圣坛,远离他们的生活。
所以在本课中我的愿景就是拉近孔子与学生的距离,让孔子和当代中职学生穿越时空进行对话。
所以这节课,我从孔子的形象切入:有这么一位挺和蔼的邻家老大爷,他是个老师。
想跟着这位老大爷上学,你只需要交十条腊肉的膏火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