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场营销概念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 格式:ppt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57
请简述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过程
大部分国家都注意到市场营销的作用和重要性,市场营销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从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到客户价值主导的策略性营销观念,再到以支持和服务为主导的营销服务观念,以及最后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成整体营销观念。
一、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
20世纪60年代,传统概念意识流行,许多企业认为商品是最重要的,将营销的把握定义为把最佳的产品销往最合适的市场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营销的核心任务就是生产出好的产品,通过广告推广,到达消费者而获得收益的理念,称为“产品主导的营销观念”。
到20世纪70年代,产品主导思维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转变,当时,营销观念由产品主导移转到客户价值主导,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基本出发口,不仅要研究市场,还要研究客户。
它注重研究对客户价值,瞄准市场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任务,把营销活动的中心转移到客户利益的一边,通过此努力提高客户的价值,使客户满意,这就是客户价值主导的策略性营销观念。
从90年代开始,众多企业开始注重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产品和价值,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和市场需求,在市场营销过程中把客户利益处于决策中心,关注客户关注点和有效沟通,并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将营销与服务相结合,营造客户满意的环境,这就是以服务为主导的营销服务观念。
四、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成整体营销观念:
20世纪末,营销观念以客户视角和企业社会责任两方面双向发展,市场营销更加注重客户体验,提升客户品牌忠诚度,着重企业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发展社会市场,加强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多种活动手段建立新消费者文化,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激发消费者情感,以贴近生活的方式实施,把营销发展成一种文化,并以此做出更积极的影响,这就是与现实世界联系合发展的整体营销观念。
第一章导论1. 市场.答案:市场是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市场由三要素组成:市场 = 人口 + 购买力 + 购买欲望知识点:市场难易度:22. 顾客价值答案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拥有和使用某产品中所获得的价值与为取得该产品所付出的成本之差。
顾客并非能经常准确客观的来判断产品价值,他们是根据自己所理解的价值来行事的。
知识点:顾客价值难易度:33. 关系营销答案:关系营销是指企业与其顾客.分销商.经销商.供应商等相关组织或个人建立.保持并加强关系,通过互利交换及共同履行诺言,使有关各方实现各自目的。
知识点:关系营销难易度:4第二章市场营销哲学的演变1. 市场营销观念。
答案: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实现企业各项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者更有效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的物品或服务,进而比竞争者更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
市场营销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核心思想:1.注重顾客需求;2.坚持整体营销;3.谋求长远利益。
知识点:市场营销观念难易度:32. 顾客让渡价值。
答案:.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
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因此,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知识点:顾客让渡价值难易度:33. 客户观念答案:所谓客户观念,是指企业注重收集每一个客户以往的交易信息.人口统计信息.心理活动信息.媒体习惯信息以及分销偏好信息等,根据由此确认的不同客户终生价值,分别为每一个客户提供各自不同的产品或服务,传播不同的信息,通过提高客户忠诚度,增加每一个客户的购买量,从而确保企业的利润增长。
知识点:客户观念难易度:34. 绿色营销观念答案:绿色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顺应时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注重地球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协调统一。
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课件 (一)市场营销是指企业通过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渠道建设等一系列活动,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中心的综合管理活动。
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市场营销的概念和观念也在不断演变。
一、市场营销概念的演变:1.生产导向阶段:二战后,生产力发展迅速,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十分显著,以生产出优质产品为主导思想的生产导向时期开始。
2.销售导向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价格成为消费者主要关注的点,企业的销售导向逐渐被引入,在销售力度上下了很大功夫,但是忽略了产品质量和客户服务的重要性。
3.市场导向阶段:市场导向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再单纯满足,而是开始注重购买体验,越来越强调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满意为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业务导向阶段:随着互联网、智能化裹带领的新技术的发展,21世纪初期,企业开始逐渐从市场导向发展为业务导向,强调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处理所有产品和服务之间的交叉性关系,将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策略。
二、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1.产品为王:营销的初期阶段,所有法则都是从产品变化发展而来的。
因此,这个时期被称为产品为王的时期,即企业单纯以生产产品的量和质量之间的竞争模拟来获取市场份额。
2.卖点为王:在工业体系初步集成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期,产品为王的观念被逐渐取代了。
企业走向竞争不只是单纯依靠产品质量和种类,而呈现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因此营销观念也逐步地朝着产品售卖的策略倾斜。
3.顾客为王:20世纪六、七十年代呈现了新兴的市场经济体制,一种新型的市场秩序正在形成。
因此在这个时代,营销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推崇企业要以顾客为中心。
实现顾客需求是企业经营的核心,这也成为了企业全面发展的根本。
4.品牌为王:新世纪开始,随着时代和市场的变化,品牌的意义变得格外显著。
营销观念的演变一、市场营销观念 - 什么是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观念是指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也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
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一种企业思维方式。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以市场为出发点”的经营指导思想。
营销观念认为,实现组织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与欲望,并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
二、市场营销观念 -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与发展1、生产观念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该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随处买到和价格低廉的商品,企业应当组织和利用所有资源,集中一切力量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分销范围,增加产量,降低成本。
显然,生产观念是一种重生产、轻营销的指导思想,其典型表现就是“我们生产什么,就卖什么”。
以生产观念指导营销活动的企业,称为生产导向企业。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制造的汽车供不应求,亨利-福特曾傲慢的宣称:“不管顾客需要什么颜色的汽车,我只有一种黑色的”。
福特公司1914年开始生产的T型车,就是在“生产导向”经营哲学的指导下创造出奇迹的。
使T 型车生产效率趋与完善,降低成本,使更多人买得起。
到1921年,福特T型车在美国汽车市场上的占有率达到56%。
中国香港HNH国际公司营销它的耐克斯(Naxos)标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当代生产观念的例子。
耐克斯标签是在当地市场用低成本销售经典音乐磁带的供应品,但它迅速走向了世界。
耐克斯的价格比它的竟争者(宝丽金和EMI)便宜1/3,因为它的管理费只有3%(大音乐制作公司为20%)。
耐克斯相信,若它比其他公司的价格低40%的话就有利润。
它希望用低价与削价政策来扩大市场。
2、产品观念产品观念是与生产观念并存的一种市场营销观念,都是重生产轻营销。
产品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
因此,企业管理的中心是致力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精益求精,日志完善。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①生产观念(工业革命---1920年)背景:产品严重供不应求观念:消费者喜欢价格低廉的产品目标:获得高生产效率和广泛的销售覆盖营销战略特征:致力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消费者主要对以低价格可以买到产品感兴趣。
成立条件:对某个产品的需求大于供应,因而顾客最关心的是能否得到产品。
于是,供应者将要集中力量想方设法扩大生产。
产品成本很高,必须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市场。
营销近视症:往往注重规模和生产过程,而没有顾及顾客的需求(细分〕和产品开发②产品观念(1920年代末)背景:产品供不应求观念:消费者喜欢高质量、多功能、具有某种特色的产品目标:生产优质产品,不断改进产品缺点:未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营销战略特征:致力于生产优质产品,并不断地改进产品,使之日臻完善。
消费者欣赏精心制作的产品,他们能够鉴别产品的质量和功能,并且愿意出较多的钱买质量上乘的产品。
营销近视症:从技术出发,从产品出发。
③推销观念(1930年代-1950年)背景:买方市场逐渐形成观念:消费者存在购买惰性或抗衡心理目标:积极推销和促销营销战略特征:致力于主动销售和积极促销消费者通常表现出一种购买惰性或者抗衡心理,故需去劝说或刺激他们多买一些。
应用领域:在销售非渴求型商品时,往往使用各种推销技巧来寻找潜在顾客,并用高压式的方法说服他们接受其产品。
在产品过剩时,也往往奉行推销观念。
营销近视症:它们的目标是销售它们生产出的产品而不是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
④营销观念(1950年开始)背景:产品供过于求观念:实现组织诸目标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有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产品。
基本宗旨:顾客是中心;竞争是基础;协调是手段;利润是结果。
营销战略特征:从消费者需要出发,通过市场细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利用4P营销手段,满足顾客需要。
消费者愿意购买满足它们需要或欲望的产品,同时消费者的需要或欲望是有差异的。
第一章市场营销学概述 --市场营销管理任务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有关市场营销的概念,了解市场营销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历程,明确市场营销管理任务。
第一节市场与市场营销一、市场的概念与分类(一)市场的概念市场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由于市场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产品有了剩余后才出现的,所以最初的市场也就是狭义的市场概念,是指买卖双方进行货物交换的场所。
《易经•系辞下》中所讲的“日中为市,至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就是这种狭义市场的真实写照。
广义的市场概念正如美国的市场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所说的那样:“市场由一切具有特定需求或欲望,并且愿意和可能从事交换,来使需求和欲望得到满足的潜在顾客所组成。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市场(Market)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
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二)理想市场的特征企业的产品在那些具有高的销售潜量、能够较早地进入、具有竞争吸引力、能产生规模经济、需要投资少而回报很大、风险较低的市场里更容易取得成功。
因此对于企业而言,理想的市场应该具有以下特征:1、增长潜力大市场潜力即市场潜量,是未来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特定市场上购买某种商品可能达到的最大货币支付能力。
它是按照市场的销售额和增长率来衡量的,是识别市场新机会的关键因素。
市场增长潜力的大小直接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和边际利润,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2、赢利空间大市场的顾客数量及购买力,要足以使企业有利可图,能够实现一定的规模效益,同时能够适应企业今后发展扩大的需要,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经济效益。
3、竞争能力强虽然市场正在增长,进入者也不多,存在规模经济,但如果处于敌对性的竞争环境中,使企业的产品无法获得高份额的市场地位,这个市场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市场。
在美国成熟的汽车市场上,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很容易受到质量更高且更省油的日本和欧洲汽车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