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效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4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花生叶斑病的药效试验邓丽1 殷君华1 李阳1 任丽1 李杰2 郭敏杰1(1.河南省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开封市农业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 开封475004;2.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开封475100)摘要:为验证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在开封地区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2014-2015年安排此试验。试验每年均设6个处理,分别在播后50d、播后65d、播后80d进行初次喷药。2014年播后65d、80d初次喷药情况下,收获前防效分别达32.83%、39.57%,与对照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2015年播后65d初次喷药情况下,收获前防效达19.16%。关键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花生;叶斑病;药效花生叶斑病是我国花生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花生受叶斑病危害,生长中后期常造成叶片提前脱落,导致花生单株结果量小,荚果饱满度差,一般可使受害花生减产10%~20%,重者达40%以上[1],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开封市花生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是传统花生种植区,有效地防治花生叶斑病,对提高本地区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试验,明确了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对叶斑病的防治效果及最佳初次喷药时间。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田间药效试验于2014-2015年在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花生试验地进行。试验地砂质壤土,试验地是花生连作地。1.2 试验药剂及品种供试药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德国巴斯夫)。供试花生品种:开农69。1.3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随机区组法排列,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3次重复,每小区面积13.34m2,长6.67m,宽2m。每小区5行,行距0.4m,穴距0.167m,每穴2粒种子。1.4 施药时间和方法2014年在花生播种后50d、65d、80d分别进行初次喷药,之后分别每间隔7d喷施一次。2015年在花生播种后50d、65d、80d分别进行初次喷药,之后分别每间隔10d喷施一次。药水用量30kg/亩,进行正反面叶面喷雾至药液滴下。1.5 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病情调查: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下次施药前、末次施药后及收获前进行病情调查。每小区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取6个植株,每小区调查30个植株。病情级别依据国际半干旱所(ICRISAT)九级标准[2],以株为单位,具体标准见表2。产量调查:每小区单收、单晒、称取荚果重量。
基金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61100111000);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CARS-14);开封市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502007)。作者简介:邓丽(1981-),女,河南通许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遗传育种与新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