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06.10 KB
- 文档页数:2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急性阑尾炎是由于阑尾腔内黏膜淋巴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急性疾病。
准确诊断急性阑尾炎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发生至关重要。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是一种常用的超声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可以清晰显示阑尾及其周围结构的细微变化。
其优势在于能够观察到阑尾的径向厚度、周径厚度和腔内液体的情况等。
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包括局部脂肪积液、局部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等。
这些特征有助于确定阑尾炎的程度和是否需手术治疗。
1. 显示阑尾的位置和外形:超声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阑尾的位置和外形特征,包括厚度、外径、局部变形等。
异常阑尾的外形特征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有重要意义。
2. 观察阑尾周围的脂肪积液:急性阑尾炎可导致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积聚液体。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阑尾周围的脂肪积液,进一步支持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3. 评估腔内液体:急性阑尾炎时,阑尾腔内液体的积聚是常见的表现。
超声检查可以通过评估腔内液体的性质、形状和体积等来判断阑尾炎的程度和炎症的活动性。
4. 观察局部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急性阑尾炎引起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可导致肠壁充血和肠脂肪晚期灌注的改变。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这些变化,有助于确定炎症的程度和判断手术时机。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其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到阑尾的形态、位置和炎症程度,并评估阑尾周围组织的炎症情况,有助于确定阑尾炎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决策。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0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上第21卷第16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卢静(1977.08—),女,汉族,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腹部,浅表器官。
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卢静(安顺市西秀区人民医院超声科,贵州 安顺 561000)【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本院手术治疗的73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资料,为病患实施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检查。
将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视为金标准,对比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度。
结果:低频、高频超声诊断的检出率分别是84.93%、90.41%,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的检出率是100%,数据差值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病理结果显示,73例急性阑尾炎病患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2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16例。
在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病症类型判断中,高频联合低频超声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低频超声、高频超声(P <0.05)。
结论: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频超声;低频超声;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中图分类号】R57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6-0030-03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者多具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压痛及反跳痛等临床症状。
但是同时也有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故而可能会出现漏诊或者误诊的问题。
基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症特点差异,主要可以分为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或者是坏疽性阑尾炎等,需要在准确诊断的基础上,快速为病患实施手术治疗,进而预防患者病情恶化。
可是由于不同腹部急性病症之间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故而临床需要通过影像学技术辅助诊断。
超声为临床常用的急性阑尾炎诊断方式,可以清晰观察患者阑尾的大小、形态等。
【关键词】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阑尾炎诊断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超声诊断可进一步明确诊断,给外科医师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病变情况,对于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超声检查则在疾病的诊断中更有意义。
本次研究联合应用高、低频探头检查明显提高了阑尾炎诊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2006年10月至2008年4月间金华市文荣医院收治的80例各型阑尾炎病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6.01±5.63)岁。
临床均表现为转移性或非转移性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伴有发热,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10×109 /l),中性粒细胞比率增高(>75%)。
除3例阑尾摘除术后再发回盲部周围感染和4例穿孔形成包块和脓肿经保守治疗外,其余病例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
1.2 方法使用仪器为philips envisor chd或philips hdi 5000(由美国 atl uitrasound 生产),探头为c5-2低频腹部探头和l12-5高频浅表探头。
首先应用低频腹部探头扫查全腹,查看腹腔内基本情况,重点扫查右下腹麦氏点附近区域,然后改换用高频浅表探头扫查重点部位。
操作时综合使用加压、纵切、横切、斜切等手法[1],并根据病人腹壁的厚薄情况调整扫查深度,同时对重点部位可进行局部放大处理;力求缓慢而仔细,重复多次,尽可能排除肠道内容物及气体的干扰,获取最佳图像,并采图留存。
2 结果2.1 两种方法对单纯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检出率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联合使用l12-5高频浅表探头检查后,单纯性阑尾炎的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5);联合使用l12-5高频浅表探头检查后,化脓性阑尾炎的检出率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7,p<0.05);低频加高频探头检查的方法对急性阑尾炎的综合检出率87.50%(70/80)高于单独使用低频探头检查检出率63.75%(51/8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p<0.05)。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钟群锋;赖丽萍;肖维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8(022)019
【摘要】目的评估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行高、低频超声检查,对比高频超声检查、低频超声检查以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5.00%,明显高于低频检查(57.00%)和高频检查(69.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应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有助于提高符合率.
【总页数】2页(P2705-2706)
【作者】钟群锋;赖丽萍;肖维
【作者单位】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 342400;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342400;兴国县人民医院,江西兴国 3424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2.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3.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徐彩霞
4.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5.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一、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难点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黏膜充血、水肿、坏死所引起的急性炎症。
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中、右下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但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急腹症相混淆。
部分患者因年龄较小、疼痛感觉迟钝或局部症状不明显,使得临床诊断难度加大。
如何准确、迅速地诊断急性阑尾炎一直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安全、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其中高频超声能够用于深部组织的检查,而低频超声则适合用于腔隙和腔道的检查。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能够充分利用两种超声检查的优势,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有效性。
在进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时,医生首先利用高频探头对腹部进行扫描,以观察阑尾周围组织的情况,特别是检查有无腹腔积液或肠管扩张。
随后,医生使用低频探头对盲肠旁边的深层组织进行深入扫描,以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回声等情况。
通过高频联合低频超声的组合应用,医生能够更全面地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对急性阑尾炎进行准确、及时的诊断。
通过临床实践和大量研究发现,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能够充分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回声等情况,有助于早期发现阑尾炎的征象。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较高,能够明确地显示阑尾的位置及其病变情况,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起到关键作用。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简便快捷,无需放射线辐射,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患者。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显著,已成为目前临床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
同时也要注意,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检查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仍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全面判断患者病情。
希望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准确、及时的诊断与治疗。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诊断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林俊芳【摘要】目的:探讨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128例患者中,超声提示结石性胆囊炎1例,输尿管结石4例,黄体破裂出血1例,麦克儿憩室感染穿孔1例,漏诊1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60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33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例15例,阑尾周围脓肿3例,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2.19%.结论: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具有较高的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且可对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其他急腹症进行鉴别.【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7(023)014【总页数】2页(P3-4)【关键词】高低频超声联合;阑尾炎;临床价值【作者】林俊芳【作者单位】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四川乐山 61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急性阑尾炎是最多见的急腹症,由于其自身的解剖特点而易发生感染。
该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的检查结果[1]。
早期诊断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可以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是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腹痛特点,但是在临床上患者的症状各不相同,影像学表现并没有特异性,因此给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2-4]。
本研究探究了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于拟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断符合率及影像学表现,得出一些结论,归纳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60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为(38.21±9.45)岁;发病时间为3h~5d,平均发病时间为(20.44±7.08)h;所有患者均具有急性腹痛的表现,急查血常规显示有不同程度的中性粒细胞或者白细胞的增高,部分患者表现出恶心、呕吐及腹泻。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效果高频联合低频超声是指在超声检查中同时采用高频探头和低频探头进行检查的方法。
高频超声能够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灵敏度,适用于肠壁的细微病变和深部结构的显示。
而低频超声则能够更深入地观察到腹部深层的病变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结合使用高频和低频超声能够全面地观察到阑尾及其周围区域的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常规的超声检查主要包括B超和彩色多普勒超声。
B超主要能够显示阑尾扩张、壁增厚、周围脂肪浑浊、腹膜后渗出液等特征性表现,而彩色多普勒则能够观察到阑尾的血流灌注情况。
由于阑尾附近的结肠、脂肪和其他组织较多,加之阑尾位置不固定,传统的超声检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诊断的局限性。
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则能够克服传统超声的局限性,更好地显示阑尾病变和周围组织情况。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形态和结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传统的B超在显示阑尾时往往受到肠管气体和胃肠蠕动的干扰,容易出现肠管气体阴隐影等情况,影响了对阑尾的观察。
而采用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可以通过调节不同频率的探头,更好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和结构,明确显示阑尾的位置、大小、形状、腔内回声、腔内游离液性暗区等特征性表现。
这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并且在显示阑尾扩张、壁增厚、周围组织浑浊、腹膜后渗出等特征性表现方面也有显著优势。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的血流灌注情况方面也具有优势。
传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显示阑尾的血流情况时,受到深部结构的影响,容易出现血流信号的模糊和混杂,从而影响了对阑尾血流的观察和分析。
而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的血流情况时,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阑尾周围的血管分布和血流情况,进而分析阑尾的血供情况,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高频联合低频超声在观察阑尾周围结构和脏器的情况方面也有明显优势。
在传统的B 超检查中,往往受到阑尾周围结构的影响,难以清晰地显示出阑尾周围脂肪、肠管、输尿管等结构的情况。
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
于英;王宇
【期刊名称】《中国处方药》
【年(卷),期】2017(015)008
【摘要】目的分析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进行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做比较,分析高频超声与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结果低频联合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5.8%,高于高频超声诊断的88.3%和低频超声诊断的8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检查,能够有效提高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总页数】2页(P129-130)
【作者】于英;王宇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南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山东青岛 266002;青岛市中心医院(腹部)超声科,山东青岛 266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分析 [J], 陈惠
2.高频超声、低频超声联合用于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J], 包建文
3.高频超声结合低频超声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志华;朱策均;陈建成
4.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赵岚;曲虹;罗晓
玲;高晓军
5.高频超声结合低频超声用于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志华;朱策均;陈建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分别用3.5MHz普通腹部探头和7.0~10MHz的高频探头进行超声检查,并与经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118例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临床特征分析急性阑尾炎两种探头的声像图差异。
结果118例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109例,符合率92.4%,低频超声显示率为40.7%,高频超声显示率为92.4%,二者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高频超声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低频超声,二者联合应用可提高肿大阑尾的显示率,应作为急性阑尾炎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标签:高频超声;低频超声;急性阑尾炎/ 诊断急性阑尾炎是外科的常见病,居急腹症的首位。
既往常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但有时因为临床表现多变而误诊。
文献报道,急性阑尾炎仍有0.1% ~0.5%的死亡率[1]。
因此,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是提高阑尾炎诊治效果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超声仪器的出现,对病变阑尾可直观显示。
超声已成为急性阑尾炎的常规检查手段[2]。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的118例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高低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18例中男67例,女51例,年龄9-85岁,平均年龄37.5±3岁。
118例均有腹痛史,病程8h ~10d,其中转移性右下腹疼痛91例。
恶性呕吐94 例,右下腹压痛118例,麦氏点压痛90例,反跳痛112例。
白细胞总数在10x109/L以上115例,其中14x109/L以上82例。
1.2方法:使用美国GE VIVID3型和韩国MEDISON SONOACE X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3.5MHz,高频探头7.0~10MHz进行检查。
患者取仰卧位,在右下腹或腹部压痛最明显处作纵、横断面连续扫查,探头适当加压排除肠腔内的气体,首先使用低频探头,然后改用高频探头,仔细寻找阑尾的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回声、管壁有无增厚、周围有无炎性渗出液及包裹,肠管有无扩张等。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阑尾腔黏膜血供不足或堵塞导致细菌感染,引起阑尾组织发炎、坏死和穿孔。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低、病情严重等特点。
针对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超声检查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具有很大的价值。
一、高、低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优势在确定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有无并发症方面,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无放射线、易操作、安全可靠的检查技术。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可以准确地确定阑尾位置、形态和大小,判断周围组织是否受累、有无穿孔和脓肿等并发症。
其主要优势如下:1.高频探头的优势:高频探头可以提供清晰的图像,适用于浅表解剖结构。
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高频探头可以显示阑尾的外形、大小、壁厚度和腔内液体,对于轻微的黏膜水肿、病变局限等较小的异常变化可以被更好的发现。
2.低频探头的优势:低频探头可以用来进行深度的检查,对于层次较深的组织可以取得较好的分辨率。
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低频探头可以显示阑尾的完整性和炎症的范围,尤其在脓肿和穿孔时,低频探头可以更好的识别区域。
二、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方法在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中,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的方法如下:1.先用高频探头扫描全腹部:方法是将探头放置在右下腹部,以测量阑尾的大小、外形和位置,检查是否存在肠梗阻、腹壁内血肿、输尿管阻塞、急性胆囊炎等原因引起的下腹部疼痛。
2.使用低频探头进行深度扫描:方法是将探头放置在阑尾位置,全面观察阑尾的轮廓和纹理,以确定是否有阑尾肥大和周围区域炎症的情况。
3.辅助扫描:辅助扫描包括腹膜后阑尾位置的探测,以及穿孔、脓肿和肠梗阻等情况的识别。
4.比较扫描:比较扫描是指,在进行急性阑尾炎超声检查时,对比对侧的正常阑尾,以明确检查结果。
5.动态观察:动态观察是指在检测过程中,通过改变体位或受检者的体位,以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引言急性阑尾炎是指由于未知原因导致盲肠内的细菌感染而发生的急性炎症,可能会威胁生命。
精确的诊断是保证炎症及时治疗的前提,但是传统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超声诊断准确。
因此,本文探讨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背景超声诊断原理超声有物理学和生物学两个重要特征,即具有机械波的物理特性和生物组织的声学特性。
利用超声探头发射的高频(3.5-10MHz)声波,经过组织和器官反射,最后由探头接受并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显示成像,最终得到图像。
超声诊断是利用不同部位的声速和组织反射率比较不同的原理,进行组织断面成像,进而判断组织形态、大小及内容物。
传统超声诊断的问题传统超声诊断只采用单一的高频探头进行检查,对于深部或难以到达的部位,如盲肠、输尿管、血管等,诊断效果往往不理想,存在易误诊的情况。
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探头介绍以传统的超声探头为基础,加入低频探头(1-5MHz)拓展了覆盖范围及可视化角度,同时提高了实时成像的信噪比。
应用价值提高诊断准确率通过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可以获得各自的优势,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近表面和小量结构,而且对于深部结构的浸润等也能够敏感地检出,增加了阑尾周边组织的鉴别度,从而在提高诊断准确度的同时,简化了手术中的操作难度,降低了手术风险。
增加检出率在低频探头的辅助下,超声检查能够检出更多难以检出的阑尾炎早期病例。
一些阪尾炎早期病例常难以确定识别,甚至根本不呈现典型表现,以致被漏顶或误诊。
而这时,低频探头就可以派上用场,它的低穿透能使炎症部位细节清晰,从而增加检出及确诊率。
总结通过高、低频探头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探头的优势,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检出漏诊率,加速病人的治疗进程,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李红艳;戴雪艳;黄晓珊;李青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16(032)028
【摘要】目的:分析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
方法:收治
急性阑尾炎患者95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高频超声诊断,研究组接受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比对两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以及不同阑尾炎诊断数据。
结果:研究组病理诊断符合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坏疽阑尾炎的壁厚与阑尾横径
高于急性单纯阑尾炎、急性化脓阑尾炎(P<0.05)。
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可有效提高病理诊断结果,并准确诊断出各类型急性阑尾炎的壁厚与阑尾横径。
【总页数】2页(P118-119)
【作者】李红艳;戴雪艳;黄晓珊;李青
【作者单位】221700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221700江苏省丰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2.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萍萍;赵国君
3.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徐彩霞
4.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5.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J], 李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用高低频探头在急性阑尾炎超声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价刘芳【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临床价值及评价.方法将200例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行高频探头超声检查,给予研究组行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检查;比较分析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及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结果研究组诊断总符合率、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而且阑尾肿大、管腔积液、包块、粪石发现率高,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26【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高低频探头超声;临床价值【作者】刘芳【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第四人民医院电诊科,吉林四平 1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属于急腹症之一。
以往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主要依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表现、体检结果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近年来,临床超声技术快速发展,超声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提高该疾病确诊率[1]。
本次研究工作为进一步探讨分析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高低频探头超声的临床价值及评价。
现报道如下。
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高度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挑选200例纳入研究,根据就诊时间的先后次序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有56例男性,44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6.25±10.35)岁;平均病程为(2.15±0.55)d;疾病症状:转移性腹痛57例,高热26例,低热17例,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研究组有54例男性,46例女性;平均年龄为(36.18±10.41)岁;平均病程为(2.09±0.68)d;疾病症状:转移性腹痛59例,高热24例,低热17例,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
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最常见、最多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
该症往往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对于急性阑尾炎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年来,具有简便、易行、实时等优点的超声检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阑尾的检查,国内外学者也在不断地探索与改善超声的检查方法。
本文就超声检查技术在急性阑尾炎诊疗中的实用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探讨。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1~2014.10诊治的经外科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164例急性阑尾炎的超声声像图资料。
164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中,男97例,女67例,男女比例约1.4:1。
病人年龄12~64岁,平均35.43 +/-5.24岁。
1.2仪器与方法采用GE730, ALOKA a10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10~12MHz,低频凸阵探头频率2~5 MHz。
确定阑尾的方法1、和盲肠相连续;2、探及盲端;3、没有蠕动。
正常阑尾表现为管腔通畅,张力不高,腔内可无内容物呈闭合状态,也可有少量气体、液体及粪渣等,探头加压可致阑尾滑动、横断面变扁,内径47mm。
扫查方法:病人取平卧位,首先采用低频探头于病人右下腹等压痛最明显处多切面扫查并向周围扩大范围扫查,适当加压,然后改用高频探头扫查。
发现异常阑尾结构后,观察其位置、边界、横断面直径、管腔内回声情况、管壁的厚度及各层结构以及周围组织回声情况,如有无肠腔扩张、肠壁增厚,有无网膜脂肪组织回声增强、淋巴结肿大及积液等。
1. 3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 12. 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2. 1高、低频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三种检查方法两两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中15例病人未探及病变阑尾,4例右下腹出现盲肠管壁增厚或肠管扩张、蠕动减弱,3例右下腹少量积液、系膜淋巴结肿大并局部压痛反跳痛,8例阑尾周围网膜脂肪组织回声增强、增厚,超声提示急性阑尾炎可能0 8例病人漏诊(漏诊率4.8%),超声提示未见明显异常。
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26T05:27:58.62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5期作者:韩婷婷[导读]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用高、韩婷婷广水市中医医院湖北广水 432700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采用高、低频超声检查联合使用的效果。
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疑似5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2019年11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开始/结束),所有患者均行高、低频超声检查,观察高、低频超声检查急性阑尾炎诊断效能。
结果手术验证56例患者中有急性阑尾炎患者34例,非急性阑尾炎患者22例。
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高于单一诊断方式,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诊断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单一诊断方式,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Youden指数较高。
结论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可以采用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方式,准确鉴别患者是否患有急性阑尾炎,避免漏诊等,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低频超声;高频超声;Youden指数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此病发病率有所升高。
急性阑尾炎发病后会出现明显的腹痛,对患者生活与心理影响大。
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鉴别,以便于结合患者情况,制定后续针对性治疗方案。
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常用诊断方式,此种方式可以借助专业仪器获取患者阑尾影像,准确鉴别患者病情[1]。
本文研究以我院收治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联用高、低频超声检查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于2019年11月10日~2021年12月30日急性阑尾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低频超声检查。
56例患者分布情况,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49.28±8.23)岁。
所有患者自愿入组,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已经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的应用意义探究李觅,张罗颖重庆市沙坪坝区人民医院超声科 重庆 400030[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的应用意义。
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所有患者同时采用高频和低频超声进行检查。
结果 联合超声的诊断符合率高于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从手术病理上看联合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创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诊断符合率均高于低频超声(P <0.05)。
而联合超声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诊断符合率均和高频超声无显著差异(P >0.05),而急性坏疽创孔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高频超声(P <0.05)。
结论 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高频与低频超声联合检查有利于提高诊断的符合率,并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分型,从而为患者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该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高频;低频;超声;联合检查[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high-frequency and low-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Methods 10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high-frequency and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simultaneously. Results The ltrasound (P < 0.05).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combined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P > 0.05), while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acute gangrene invasive appendicit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high frequency and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acute appendicitis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diagnosis, and help clinicians to carry out diagnostic classification, so as to provide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acute appendicitis; High frequency; Low frequency; Ultrasound; Joint inspection. 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0.S2.0031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发病率高,起病急,进展迅速[1]。
2014.11临床研究47近年来,随着超声诊断检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频超声和低频超声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
笔者对我院接收治疗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诊断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男89例,女70例,年龄12~83岁,平均年龄(32.1±2.4)岁;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伴有非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等临床症状。
1.2 方法用西门子、飞利浦新非凡及迈瑞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腹部凸阵和高频线阵探头,诊断频率设置为3.6MHz7.0~13MHz ;首先取患者仰卧位,对患者腹部使用低频探头进行常规检查,找到大体病变位置后,排除伴有泌尿系统、妇产科疾病等患者;然后对患者可疑位置采用高频探头局部加压,将肠管内气体驱赶后,放置探头于右下腹比较敏感的麦氏点或压痛点,进行多个方位多切面加压的连续性扫描检查,检查过程中,着重对阑尾位置、大小、形态、管腔回声、彩色血流及和周围脏器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检查;另,仔细观察回盲部位是否存在肠管扩张、包块,肠间隙或盆腔是否存在积液及淋巴结肿大等现象。
2 结果本组159例患者中147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病理结果证实为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8例误诊;病理结果证实为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8例误诊,在13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其中,34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6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9例坏疽性以及穿孔性阑尾炎;8例误诊患者中, 1例回盲部平滑肌肉瘤,1急性阑尾炎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张 静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 重庆市 409600【摘 要】目的: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进行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联合低频超声检查诊断。
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中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7-03-28T15:34:35.87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4月第7期作者:祝宇[导读] 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时,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方法,可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
(广汉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300)【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先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低频腹部扫查,进而联合采用高频超声作对比扫查,结合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分析不同超声频率诊断的准确率差异。
结果:结合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可知,64例患者经低频彩超检查确诊患者共计44例,临床确诊率71.87%,经低频超声联合高频超声检查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56例,临床确诊率87.51%,组间差异对比,联合检查准确率相应优于单纯低频超声检查准确率(P<0.05)。
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时,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方法,可有效提升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临床综合抉择应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效果【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00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joint using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diagnosis value. Methods From May 2014 to February 2015 admitted during the period of 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as object of clinical diagnosis, first give color ultrasonic frequency abdominal scan, of ultrasonic diagnosis accuracy. Results combined with clinical surgical results comparison, the 64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low-frequency to exceed examination, a total of 44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the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is 71.87%, for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the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is 87.51%, to the corresponding simple low-frequency ultrasound accuracy (P<0.05). Conclusion The reality, in view of the light whe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appendicitis, 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referenc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worthy of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Key words】Acute appendiciti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Joint diagnosis; The effect 急性阑尾炎是当前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发病诱因多是由于大肠杆菌合并厌氧菌感染所致阑尾病理性改变,患者通常具有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等典型特征,若不能够及时对患者作出诊疗干预,极易诱发坏疽穿孔等严重情形,而威胁患者机体健康,因此临床针对急性阑尾炎患者主张在科学诊断前提下,尽早给予治疗干预[1]。
本研究为选取适宜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应用的技术方案,强化患者预后治疗效果,系统纳入了我院2014年5月以来收治的64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诊断对象,依次给予了低频超声及高、低频超声联合诊断方案,进而参照临床手术病理结果,对不同超声诊断方案下的64例患者检查准确率差异实施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6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诊断对象;6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27例,年龄区间16~64岁,平均(41.5±12.2)岁;所有患者检查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转移性或持续性右下腹疼痛情况,部分患者并发存在恶心、呕吐、发热情况,均为知情自愿纳入本研究。
依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法,将64例患者划分为低频超声组与低高频超声联合组两组,对比不同超声检查方式下64例患者的检查准确率差异。
1.2 方法本研究64例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前禁食12h,于次日清晨采用飞利浦EPIQ5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实施检查,合理设置腹部凸阵探头频率为3~5MHz,高频探头频率为8~10MHz。
先以低频探头实施患者右下腹扫查,采取纵切、横切、斜切等多角度扫查,待查至阑尾后以逐步加压方式予以病灶影像确认,选取最佳图像冻结,依次记录阑尾直径、长径,检查过程中,医师需督促患者保持均匀呼吸,避免检查结果准确度的影响[2]。
其后,选择高频探头实施患者扫查,采取相同检查操作方式选取最佳图像冻结,记录患者阑尾壁厚度、层次结构,并记录患者阑尾血流特征,进而作周侧肠管、淋巴结的逐一探查[3]。
2项检查结束后,由检查医师详细分析、统计记录患者急性阑尾炎影响诊断特征。
最后,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实施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差异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有数据纳入SPSS 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对比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本研究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7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28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9例。
低频超声检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7例、化脓性阑尾炎21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6例,诊断准确率71.87%。
高低频联合检出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3例,化脓性阑尾炎25例,坏疽性阑尾炎患者18例,诊断准确率87.51%。
综上可知,采用高低频超声联合检查相比单纯采用低频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急性阑尾炎的影像特征(1)单纯性急性阑尾炎:低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阑尾稍增粗,阑尾直径0.6~0.8cm,内部回声偏低,腔内积液不多,纵切呈“双边”征,横切呈“同心圆”征。
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阑尾直径0.6~1.0cm,阑尾壁增厚、粘膜下层回声较强,中央阑尾腔内无回声,阑尾腔周围绕以肿胀阑尾壁,纵切呈腊肠样盲端结构,探头加压不变形,可见星点状、细条状血流。
(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低频超声影像学表现为患者阑尾明显肿大,直径0.9~1.4cm,腔内回声不均,腔内伴有强光团,周围可见少量渗出液无回声暗区。
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患者阑尾壁增厚明显,解剖层次较为模糊,粘膜下层回声相应增强,连续性较好,腔内可见大量脓性物质所形成的光斑、光团,纵切阑尾呈腊肠样盲端结构,探头加压不变形,腔内可见点状、絮状回声,阑尾壁上及周围组织血流信号丰富。
(3)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低频超声影像学表现为患者阑尾腔内压增高明显,阑尾直径1.3~1.6cm,腔内呈现不均匀低回声,穿孔患者右侧髂窝可见游离液体。
高频超声影像学表现为患者阑尾解剖层次不清,粘膜下层部分中断,回声稍强,右侧髂窝内液体透声差,呈密集点状回声,据此可判断为脓性液体,阑尾及周围组织无明显血流信号。
3.讨论伴随国内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部超声检查普及度日趋广泛,且仪器分辨率也不断提高,目前已逐步成为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首选方法。
从低频及高频超声应用层面来讲,高频超声具有着分辨率较高的显著特征,能够有效增加近场分辨率,从而强化局部组织结构显示率,促进患者的病情分析。
契合本研究结果来看,针对低频探头难以检出的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高频探头联合检查即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且对体瘦患者更加适用。
而低频超声检查,对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显示较好,对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患者诊断则相对较差,且同高频超声相比其对坏疽性、化脓性阑尾炎检查准确率也稍逊色,因为高频超声可以比较清晰显示阑尾壁由内向外(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呈低一高一低一高回声,所以可以更好的发现患者是否存在阑尾管壁连续性,对阑尾炎穿孔引起周侧积液的患者,高频超声相比低频超声可以更好的发现积液透声性,加之高频超声血流显像要比低频超声更为敏感,通过判断阑尾壁供血高低,也有助于阑尾炎疾病类型的诊断[4]。
高频超声对小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显示良好,对回肠末端尤为明显,可有效地对儿童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鉴别诊断。
虽然以上综合分析了高频超声的应用优势,但并不代表高频超声能够完全替代低频超声,因为低频超声对肥胖患者的检查更为有利,也可大范围显示腹部盆腔内病变,且显示深度也比高频超声较强,尤其对部分较深的阑尾周侧脓肿情况,也需应用低频超声方能探查触及。
综合上述研究可知,针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超声检查时,能够先行低频超声发现局部病灶,再以高频超声观察病灶细微结构,通过逐级加压形式进行,以更好的强化肿大阑尾显像率,提升患者检查准确率。
另外,超声检查过程中,检查医师还需保持足够的耐心及负责的态度,因为阑尾位置较深且长短不一、时有弯曲,加之肠气干扰,当患者阑尾形态正常时,超声很难有效显示,而对阑尾炎症肿胀患者则较易显示。
譬如,本研究中出现的4例单纯性阑尾炎漏诊患者中,3例患者因为病程时间较短,炎性反应未达到脓肿病变层次、1例患者肥胖患者腹壁较厚呈像不佳,超声显示即呈假阴性,而发生漏诊。
另外,针对阑尾炎症肿胀患者,检查医师也并不能放松警惕,本研究即出现了3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漏诊情况,其中2例患者因阑尾周侧肠管明显扩张,遮掩了原发病灶的显示而出现漏诊,1例患者术中探查为盲肠后位阑尾,由此提示了超声对盲肠后位阑尾的显示率较低。
因此,基于阑尾位置的复杂性,医师需注意阑尾病变程度主要同横径相关,检查时需注意横切面观察,以减少漏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