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一位外国朋友不知道汉语里的“哪里,哪里”另 有自谦的意思。一次,他参加一对华侨的婚礼时,很有 礼貌地赞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 说:“哪里!哪里!”这位外国朋友听了大吃一惊:想不 到笼统地赞美,中国人还不过瘾,还非要我具体说明漂 亮在哪里。
于是,便用生硬的中国话说:“新娘的眼睛大大的, 嘴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眉毛弯弯的……多么漂亮 啊!”结果引得哄堂大笑,给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
是( )
(1)屈原披头散发,形容枯槁,神情悲怆,他
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
的人民。
(2)“天宫”一号进入太空轨道后,便自动开始
工作,可以
到来自各方面的信息。
(3)暑假里,和同事结伴去建德葫芦峡漂流,当
我
于两岸峡谷幽深的美景时,皮筏早已
经在激流中转过了数个弯。
A.徜徉 收集
沉湎
B.徘徊 收集
3.什么是多义词的比喻引申义?举例说明。 提示:多义词的“比喻引申”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 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 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的意义。 “迷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 “浓厚的雾”,二是“比喻叫人迷失方向的事物”,后 者就是这个词的比喻引申义。比喻义和修辞中的比喻 不同:比喻义已成为词的一个稳定的义项,在词典里可 以查到;而比喻则是临时的修辞手段,词典里没有这个 义项。
解析:B项中“松懈”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关系不 密切;动作不协调。而A、C、D三项中“松懈”的 意思都是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抓紧。 答案:B
5.歇后语分两种,一种是谐音,一种是喻意。喻意 歇后语就是利用词的多义现象来揭示其意义的。 指出下列歇后语中不同类的一项( ) A.大海里捞针——无处寻 B.下雨出太阳——假晴 C.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 D.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解析:B项是谐音,晴—情,其他是喻意。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