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大学CCER微观经济学部分考试重难点
- 格式:pdf
- 大小:479.80 KB
- 文档页数:10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名词解释1.边际产品价值与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产品: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厂商追加的最后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
2、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替代率是指,在维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3、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量之差。
生产者剩余,是卖方在提供货品或服务,所愿意收取的最低的价格,与真正在市场所收取的价格之差额。
4、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5、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支持价格是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
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指排除任何价值判断,首先对研究的变量的含义作出明确规定,然后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提出假说,并依此预测未来,最后用经验和事实来验证预测。
实证分析的显著特点在于,它是对有关例题的逻辑推导,旨在理解经济过程“实际是什么”或“将会是什么”,而不涉及对结果好坏以及公平与否的判断。
规范分析: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经济分析法,首先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经济现象的准则,作为确立经济理论的前提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规范分析的特点是:回答诸如经济过程或经济政策“应该是什么”之类的问题;结论不能由经验事实直接检验。
2、二级价格歧视与三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根据不同的购买量和消费者确定的价格。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一、引言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让读者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二、需求和供给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在不同价格下购买商品数量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下降趋势反映了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的现象。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代表了生产者在不同价格下供应商品数量的关系。
供给曲线的上升趋势反映了价格上升导致生产者积极增加供应的现象。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发生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点上,此时市场上商品的需求量等于供给量,价格稳定。
市场均衡的调整机制能够自动使市场向均衡状态靠拢。
三、弹性和边际效用1.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描述了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量变化较大时,价格弹性大;反之,价格弹性小。
了解价格弹性对企业制定价格和政府进行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2.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的是消费者在消费一单位商品后额外获得的满足感。
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减小。
边际效用理论对消费者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优化具有指导作用。
四、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化,市场进入和退出自由。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和产量由市场竞争自发决定。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下,只存在一个生产者或卖家,其对市场产量和价格具有较大控制力。
垄断市场的运行机制与完全竞争市场有很大不同,并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市场下,少数卖家对市场具有较大控制力,但市场上仍有多个竞争者存在。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1.外部性外部性指的是市场交易对第三方产生的非交易成本或收益。
正的外部性带来社会效益,负的外部性则会导致社会成本。
了解外部性有助于制定政府政策和调控市场。
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并不会减少其他人的消费机会。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2014年北京大学CCER 考研模拟题(二)微观部分1.一退休老人有一份固定收入,他现在需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之间选择一城市去居住。
假设不考虑地理、气候与文化因素,他只按消费的效用来选择居住城市。
已知:他的效用函数为21x x u =,221,+∈R x x 北京的物价为),(21a ap p ;上海的物价为),(21b b p p ;广州的物价为2,2(2211b a b a p p p p ++又已知b b a a p p p p 2121=,且0,0,0,02121>>>>b b a a p p p p 问:他会选择哪个城市去居住?假设任意的一个固定收入为m(m>0),求解最优化问题mx p x p t s x x u =+=221121..max 解得在各个城市的消费选择和效用a a a p mp m u 2122=b b b p mp m u 2122=)()(2211b a b a c p p mp p m u ++=由b b a a p p p p 2121=知北京和上海的效用一样如果b a p p 11=,则c b a u u u ==,北、上、广3个城市效用都一样,老人任选其一如果b a p p 11≠b b a a a b b a a a a b b a b b a a b a b a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21212121212121212122114422))((==+>+++=++b ac u u u =<,老人会选择北京或上海2.一名赌徒准备参加一场赌博。
赌博的规则是,赌徒抛掷一枚均匀硬币,若正面朝上,他便得到1美元,若反面朝上,则他获得3美元。
微观经济学考点难点1:导论发布人:圣才学习网发布日期:2010-07-25 11:07 (一)考试要求了解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理解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分类、不同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其特点;掌握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等基本概念。
(二)考试要点1.经济学研究对像(1)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①经济资源的希缺性与选择行为经济资源的希缺性含义及选择行为的必然性。
②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及何时生产。
③经济学的定义(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①选择与机会成本②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学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法则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与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
(3)资源的配置、利用与经济体制①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②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各自特点。
(4)经济学分类①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②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2.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经济学的基本假设:理性人假设(2)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3)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4)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5)经济模型微观经济学考点难点2: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考试要求了解需求和供给的含义及影响需求和供给的各种因素;掌握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概念及政府税收对经济的影响;熟练掌握均衡价格理论,并能运用其解释和预测价格变动的方向;对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及其与销售收益的关系也要求熟练掌握并运用。
(二)考试要点1.需求和需求变动(1)需求的概念①需求的定义需求与欲望的区别②需求的表示方式需求表、需求曲线与需求函数③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表述和需求曲线的基本特征(2)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预期其他因素(3)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不同含义及其在需求曲线图形上的不同表现。
微观经济学重难点分析一需求和供给曲线本章主要内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内容较简单,大家只需掌握基本概念即可。
以下术语可能会考名词解释: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弹性(包括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弹性,恩格尔定律,等等,但考试几率较小,不过这些概念都比较基本,所以掌握也比较容易。
同时要了解影响需求,供给弹性的因素。
总体上来说,本章考点不多。
二效用论(重要)本章重要知识点较多。
(1)如下术语容易出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约束线,补偿预算线三个曲线(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三个曲线容易出名词解释] 回答时要把曲线画出来,直观清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吉芬物品(2)常见的问答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比较(区别和联系)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需求曲线的推导(序数效用论由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基数效用论由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和边际效用递减来推导)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由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推导需求曲线的过程可知,需求曲线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上追求最大效用的结果,因而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水平下对应予市场价格选择最大效用的商品数量。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画曲线)注:回答名词解释时遇到有曲线的最好把曲线画出来!三生产论本章也比较重要,复习的时候要与下一章成本论结合起来,相互对照,相互比较。
(1) 重要概念:生产函数(包括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TP, MP, AP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注意与边际替代率递减对照记忆)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比较对照记忆,把类似的概念对比记忆)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斜线,扩展线(考试时最好把曲线画出来,清晰明了)规模报酬递增,递减,不变(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2)以下重要知识点容易出问答题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与利润最大化的关系,利润函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既定成本下的产量最大化,既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化的条件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期间)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理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见课本本章结束语)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学会用图表分析,那书本上相联系的曲线都画出来,由曲线再联系到相关的原理,图表曲线可以把所学知识系统的串起来。
微观经济学重点复习资料整理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调节机制的学科,包括供求关系、消费者决策、厂商行为、市场竞争、市场失灵等内容,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需要掌握一些重点知识点和方法,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
一、供求关系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它是指在某种物品的市场上,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形成一种关系,同时,随着需求与供给条件的变化,这种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在学习供求关系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供求图形的解释:供求图形通常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组成,通过交点分析供需关系。
•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产量、技术、商品替代、人口增长和财富等因素,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市场平衡与价格调整:当供需关系达到平衡时,市场价格也就确定了。
二、消费者决策消费者决策是指人们在有限的收入和需求之间做出选择的过程。
在学习消费者决策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是指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量,通过边际效用的分析,可以找出最优的消费量。
•预算约束条件的分析: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通常需要考虑价格和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就需要运用预算线来分析。
•消费选择的影响因素:消费选择的影响因素包括价格、收入、品味等,了解这些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消费者决策。
三、厂商行为厂商行为是指生产商为了获得最大化利润而采取的决策。
在学习厂商行为时,需要掌握以下内容:•利润的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厂商决策的核心,了解成本、生产函数、市场价格等因素,可以帮助厂商做出最优的决策。
•市场型态的分析:市场型态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不同的市场型态对厂商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市场失灵的分析: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引导资源分配和生产行为,了解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影响,有助于减少市场失灵的损失。
四、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第1章引论1.1增长点难点归纳1.1.1提纲挈领经济学的起因:由于人类欲望无穷,而资源有限古典学派历史学家反古典学派社会主义学派边际效用学派新古典综合派新剑桥学派经济学的发展过程凯恩斯学派第1章引论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存量与流量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重要名词区别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1.1.2考点难点归纳一、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的科学。
自从莱昂内尔·罗宾斯于1936年对经济学下了上述定义以来,这个定义就一直在英美等国教科书中占统治地位。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
二、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和“完全信息”假设,前者假设人总以利己作为其行为的基本动力,具体而言是指人们要么在给定的经济代价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要么是寻求在给定经济利益下所付出的经济代价的最小化。
“完全信息”假设是指经济行为主体对相关经济情况具备完全的信息,在古典价格分析中往往隐含这点假设,但在后面的相关章节中这一假设条件被极大地放松了。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规范分析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微观经济学1.判断正误1)垄断竞争市场中,固定成本为零的厂商,在长期内不可能有超过边际成本的价格溢价。
2)追求期望利润最大化的厂商,相比于在要素价格为期望值的情况下,更偏好于要素不确定的情况。
3)一个消费者在价格为p=(2,1)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束x=(4,2),在价格为p=(1,4)的情况下选择的消费束x=(2,4)。
则此消费者此种行为与效用最大化行为一致。
2.有如下一个经济ε={X,Y,ω}。
此经济主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其消费和生产分别满足如下的集合:X=(x1,x2)∈R++2x1≥2,x2≥0Y=(y1,y2)∈R++2y2≤2(−y1)2,y1≤0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 x1,x2=x1−2x2,该经济的初始禀赋为ω=(4,0)。
1)若价格分别为p1,p2,则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时,则生产者决策y1,y2。
2)若消费者的初始财富为w,且w>2p1,则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的x1,x2。
3)若消费者的初始财富取决为生产利润和初始禀赋,则求均衡的价格,令p1=1。
4)求经济ε的瓦尔拉斯均衡,令p1=1。
3.有两个产品A,B市场,相同的企业进入自由,且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A,B只能同时生产,且典型企业生产的成本函数为:C q A,q B=q A2+q B2+1市场对A,B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 A=30−p A,Q B=40−p B求市场长期均衡时的价格p A,p B。
4.某理性人为风险厌恶者。
若此人要去开一个会。
一种方案是坐地铁,需要花费60分钟。
一种方案是开车,但是有可能遇到堵车。
因此可能花费20分钟或者98分钟,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都是0.5。
若两种方式给人带来的舒适度一样。
你能确定此人采取哪种方式吗?并给出理由。
宏观经济学宏观一共两道题:要求是,答案必须简洁,内容冗长的扣分,字迹潦草0分。
一、仍然考的QE,今年综合在关于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里面考了短中长期经济,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理性预期,货币政策的区别。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微观经济学重点内容复习提纲第一章实证分析:表示客观事物是怎样的命题称为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涉及到客观事物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称为规范分析。
*第二章一、需求理论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水平;4.消费者的嗜好或喜好;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斜率为负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Q=a—bP。
需求法则: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下降而增加。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需求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时,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二、供给理论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出售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数量的决定性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相关商品的价格;3.生产技术和生产要素的价格;4.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5.政府的税收政策。
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的,斜率为正值。
表示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Q=-a+bP。
供给法则: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随商品本身价格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身下降而下降。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不变时,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是指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三、均衡价格理论供求定理: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机制会使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逐步消失,并自动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考点(重大微观经济学教研组)第二章供求理论学时分配:4学时供求原理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贯穿全书始终。
本章首先研究需求、需求法则和需求曲线,然后研究供给、供给法则和供给曲线,最后研究需求与供给如何形成市场均衡,共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供求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政府管制对市场均衡的制约,以及均衡价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
一、知识点·需求:需求是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量 = 愿意购买 能够购买。
·需求法则:在特定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成反向变动。
·需求曲线:以纵轴表示价格,以横轴表示数量,消费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对某种产品需求量的轨迹。
·供给:供给是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产品能够并且愿意提供的数量。
供给量=能够销售 愿意销售。
·供给法则:在特定时间内,生产者对某种产品的供给量,与其愿意售出的最低价格成正向变动。
·供给曲线:以纵轴表示价格,以横轴表示数量,生产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对某种产品供给量的轴迹。
·均衡价格:市场上某种产品的需求量恰好等于供给量时的价格(又称结清价格),所有愿意以需求价格购买这种产品的买者都能买到,所有愿意以供给价格售出这种产品的卖者都能卖掉。
·均衡变动:如果需求、供给或两者同时发生变动,市场均衡状态将相应发生变动。
·管制价格:运用政府权力,直接规定某些产品的价格及其浮动范围,以保持物价稳定。
二、重点·市场机制:市场供求就像一把剪刀的两个刀刃,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市场价格,反过来,市场价格又可以调节市场供求。
市场的这种调节功能叫市场机制。
·市场均衡:市场供求相等,既无短缺,又无过剩,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和数量将保持稳定的一种状态。
·供求变动与供求量的变动:供求变动是指,价格以外其他影响供求的因素发生变动,导致整个供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章需求、供给、均衡价格一、需求:(一)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它包括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两层含义。
只有购买欲望而没有购买能力,或者只有购买能力而没有购买欲望,都不能算做需求。
(二)需求量: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某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与需要的区别:——需要仅仅是一种愿望,而需求不仅是一种愿望,并且要有支付能力。
——需要可以是无限的,但需求一定是有限的。
需求3个要点:需求与价格密切相关意愿的购买量相关时间相关注意:需求反映的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当用表格表示时,需求是一组数据。
二、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价格需求与价格的关系有如下四种表示方法:1需求表利用表格的形式表明价格与需求量的一种关系。
个人需求表、市场需求表个人需求表市场需求表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千克) 50 40 30 20 10 价格(元) 1 2 3 4 5 需求量(千克) 5万 4万 3万 2万 1万2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表明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正确和错误图形)PQ 0QDD2 D13需求函数–表示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之间的这种依存关系的数学关系式。
dY,f(P,Q eP)T,P,X——简化后:将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仅看作是其本身格的函数Q d = f(P)——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线性需求函数的通常形式为:Q d = α-β·P4需求定理(需求法则)(1)定义:——对绝大多数商品而言,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因而需求曲线是一条自左上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dP dQ D (2)需求定理的3种表达:文字表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商品的价格高则需求量小,价格低则需求量大。
图像表示:(前面需求函数图像)数学表达:(3)需求定理的解释或原因第一:商品降价后,会吸引新的购买者,从而使需求量增加。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市场需求与供给-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供给曲线表示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市场平衡在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市场价格和数量等因素决定市场的均衡状态。
2.市场结构和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有很多买家和卖家,没有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在市场竞争中决定。
-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只有一个卖家,有很大的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由垄断者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由少数几个卖家垄断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3.供给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生产数量无关,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随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等。
-厂商的生产决策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收益。
4.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行为对非直接参与者产生的外部效应。
正外部性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负外部性对社会福利产生损害。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不排他且无法排斥他人消费的商品,给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存在困难,需要政府提供。
-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垄断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通过反垄断法和监管机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5.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资本市场是指买卖资本的市场。
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资源的买卖市场。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水平。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重点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和行为、供给与生产成本、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等内容,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微观经济学重点难点总结总计:151=1.8+2.22+3.23+4.18+5.10+6.9+7.1+8.26+9.11+10.11+12.12第⼀章绪论8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途之间进⾏合理配置以满⾜⼈们⽆限需要的⼀门科学。
1、资源稀缺(有限)性Scarcity——经济学的出发点2、选择时出现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定义3、与机会成本概念密切相关的⼀个概念:⽣产可能性边界的定义4、经济学的组成(定义、研究对象、解决问题、核⼼理论)5、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条件——理性⼈的特征6、经济学的研究⽅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定义7、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P9:地理范围、产品范围8、实际价格与名义价格的定义P12第⼆章供需理论和弹性221、需求的定义2、影响需求(需求量)的因素3、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定义及图⽰4、供给的定义5、影响供给(供给量)的因素6、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定义及图⽰7、市场均衡的定义及均衡变动分析8、需求价格弹性定义及公式9、需求价格弧弹性分类及图⽰10、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分类及图⽰11、需求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图⽰分析的结论12、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五种类型及图⽰13、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14、弹性与收益的关系15、需求收⼊弹性定义及分类16、需求交叉弹性定义及分类17、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及公式、分类18、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及公式19、供给(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法(⽅法同需求价格点弹性的⼏何测定)、分类20、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21、短期的需求弹性和长期的需求弹性的分析及图⽰22、长短期收⼊弹性的分析及图⽰第三章效⽤论231、总效⽤、边际效⽤的定义及公式2、边际效⽤递减规律的内容3、货币的边际效⽤的定义及公式4、基数效⽤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马歇尔需求曲线的推导6、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及计算7、⽆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定义8、⽆差异曲线的特征9、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的内容10、完全替代品的⽆差异曲线11、完全互补品的⽆差异曲线12、中性商品⽆差异曲线13、厌恶品的⽆差异曲线14、预算线的定义15、序数效⽤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及计算应⽤16、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推导及计算应⽤17、价格效应(PE)=替代效应(SE)+收⼊效应(IE) 的定义18、实际(真实)收⼊不变的含义Hicks的定义、斯勒茨基的定义19、正常品、低档品、吉芬商品的(希克斯和斯勒茨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的分析及结论对⽐20、直接显⽰偏好的图⽰分析21、间接显⽰偏好的图⽰分析22、显⽰性偏好弱公理(WARP)的内容23、显⽰性偏好强公理(SARP)的内容第四章⽣产论18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2、⽣产函数的定义3、短期⽣产函数的公式4、总产量(total product)、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 )和边际产量的定义5、TP、AP、MP三条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6、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内容7、可变投⼊要素的合理区间的判定8、最优要素的投⼊量的确定9、等产量曲线定义10、等产量线的特征11、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12、固定投⼊⽐例等产量线13、完全替代型等产量线14、企业预算线的定义15、⽣产者均衡——⽣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定义16、等斜线的定义及图⽰17、扩展线的定义及图⽰18、规模报酬的三种类型及计算应⽤第五章成本论101、沉淀成本的定义及应⽤2、显成本、隐成本的定义3、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正常利润的区别4、TC、TFC、TVC、AC、A VC、AFC、MC的定义及关系5、边际报酬与成本的关系6、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的定义7、规模经济通常是以成本—产出弹性(E C)来计量的,E C的公式8、长期与短期成本曲线的关系9、从STC曲线推导出LTC曲线10、从SMC曲线推导LMC曲线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9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2、完全竞争⼚商的收益曲线:TR、AR、MR的定义及三者关系3、⼚商实现利润最⼤化的条件4、完全竞争⼚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的图⽰分析及应⽤5、完全竞争⼚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图⽰分析6、⾏业的短期供给曲线与⼚商短期供给曲线的关系7、⽣产者剩余的定义及图⽰分析8、完全竞争⼚商的长期均衡的条件及图⽰分析9、成本不变、成本递增、成本递减⾏业的长期供给曲线的图⽰分析及结论第七章完全竞争市场的福利分析1价格⾼于(低于)市场出清价格时的福利损失分析第⼋章不完全竞争市场261、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2、完全垄断⼚商的收益曲线:TR、AR、MR的定义及三者关系3、MR、价格和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4、完全垄断⼚商的短期均衡:五种情况MR=SMC5、垄断⼚商的长期均衡条件:MR=LMC=SMC6、垄断定价的⼀个经验法则:(P-MC)/P = -1/E d 也可以写成:P = MC / [1+(1/E d)]7、勒纳的垄断势⼒度(Lerner’s Index of Monopoly Power):L = (P - MC)/P8、价格歧视的条件9、⼀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的定义及与垄断定价相⽐,社会福利有何变化?10、⼆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分析11、三级价格歧视的定义及分析12、跨期价格歧视和⾼峰负荷定价的定义及分析13、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14、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的定义及图⽰分析15、垄断竞争⼚商的短期均衡的图⽰分析16、垄断竞争⼚商的长期均衡的图⽰分析17、垄断竞争⼚商所采⽤的竞争⽅式18、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对⽐19、寡头市场(oligopoly)的特征20、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的定义21、古尔诺模型的假设、图⽰分析及结论22、伯川德Bertrand model模型的假设、分析及结论23、囚徒困境的分析24、斯威齐模型的假设、图⽰分析及结论25、主导⼚商定价模型的图⽰分析及结论26、欧佩克的定价分析第九章要素市场均衡121、⽣产要素需求的特点2、⼚商使⽤⽣产要素的原则3、(使⽤⽣产要素的边际收益)MRP的定义4、(使⽤⽣产要素的边际成本)ME的定义5、要素需求者⾯临的需求曲线的推导6、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关系7、从⼚商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的分析过程8、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9、劳动市场均衡⼯资的决定10、地租(R)的决定及经济租⾦11、衡量社会收⼊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定义及分析第⼗章⼀般均衡理论和经济效率111、局部均衡与⼀般均衡的定义2、帕累托最优标准的定义3、帕累托改进的定义4、交换的帕雷托最优条件5、Edgeworth盒形图的定义及交换的帕累托最优分析6、纯交换中的契约线的分析7、⽣产的帕雷托最优条件8、⽣产中的契约线的分析9、交换和⽣产的帕雷托最优条件10、边际产品转换率[⽣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的定义及公式11、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原因第⼗⼀章市场失灵及其表现12“看不见的⼿”只有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中才能有效1、市场失灵的定义2、外部性的定义及分类3、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定义4、负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过度的分析过程5、正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不⾜的分析过程6、外部性的解决思路7、科斯定理的内容8、公共物品的特征9、“免费搭车”问题10、不完全信息与信息不对称的定义11、信息不对称产⽣的问题及其解决12、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定义。
微观经济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24分〕1、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剩余是一种物品的总效用及其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它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置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为之支付的那局部额外效用。
2、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技术和一定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从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中,获得一样的满足程度的曲线。
3、预算线〔budget line〕预算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置到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4、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增加1单位的该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
5、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所获得的产出增量越来越少。
6、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constant, increasing and de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是指所有的要素按一样比例增加时,产出一样比例、更大比例或更少比例增加的现象。
7、最低本钱原那么〔least-cost rule〕要以最低的本钱生产既定的产量,厂商应当购置各种投入〔例如劳动力和资本〕直到花在每一种投入上的每一美元的边际产量相等。
8、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需求的价格弹性指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反响程度的指标。
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9、生产函数〔the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是指在既定的工程、技术和知识条件下,一定量的要素投入及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间的函数关系。
10、完全竞争市场〔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s〕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构造。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
3.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应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应函数供应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应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与市场供应量相等时的价格。
7.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供应量的变动与供应的变动供应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应数量的变动。
供应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应数量的变动。
9.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0.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响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1.供应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应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响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应量变化的百分比。
12.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能够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那么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13.互补品假设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那么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互补品。
14.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响程度。
微观经济学知识要点回顾
陈真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2014年12月10日
1个人决策
1.1偏好和选择
弱偏好具有完备性和传递性,严格偏好具有非自反性和传递性,无差异偏好具有完备性(自反性)和传递性。
完备性和传递性在理论的假设中貌似是最简单的推定,但是现实情况却复杂的多,很少有人能在每天作出数百上千决策的同时使得自己的偏好始终遵循这样的假定。
孔多塞悖论与阿罗的不可能定理。
效用函数,效用函数是一个严格递增的函数。
效用函不随任何严格递增变换而改变的性质称为序数性质。
与之相反,基数性质无法再这种变换上保持不变,是备选方案在效用度量上的差别。
显示弱偏好公理若x显示出至少和y一样好,则y不可能显示出优于x。
1.2消费者选择
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面临的决策问题是,选择市场上可买到的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水平。
我们把这些商品和劳务统称为商品。
消费者的选择常受到一些物理约束的限制。
所以消费集是商品空间上的一个子集,其元素为个人在他所处的环境强加给他的物理约束给定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消费束。
{
x∈R L
+:p·x≤ω
}
(1) 1。
《微观经济学》供求变动(一)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表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I、P s、E、T)图形表现(图2-2)需求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需求变动 D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需求量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上点A→B→C→D,表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即需求线上点沿着需求线向下移动表示需求量增加,而向上移动表示需求量的减少;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1中需求线d0→d2表示需求的增加,而d0→d1表示需求的减少,即需求线向右平移表示需求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需求减少。
图1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比较(二)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表2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比较变动主体价格P 其他因素(P s、C、E、T)图形表现(图2-5)供给量变动Q 变化不变曲线上点的移动d0 供给变动S 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平移Note:供给量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上点A→B→C→D,表示供给量的不断增加,即供给线上点沿着供给线向上移动表示供给量增加,而向下移动表示供给量的减少;供给的变动表现在图2中供给线s0→s2表示供给的减少,而s0→s1表示供给的增加,即供给线向右平移表示供给的增加,而向左平移表示供给减少。
图2 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比较一、市场均衡分析(一)市场均衡1、市场均衡经济事物中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表示各位经济参与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不再有调整愿望或动力的状态。
2、分类——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一般均衡:一个社会中所有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所处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形成1、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⑴含义均衡价格P: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Q: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⑵几何意义一种商品市场的均衡点为该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的交点上。
育明教育【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2014年北京大学CCER 微观经济学部分考试重难点一、《微观经济学》内部资料考情分析:微观经济学部分在历年的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一般以一道名词解释的题目出现,另外近几年的考试更多的出现在市场失灵跟博弈论部分,在大题方面只出现过有关公平效率的一个选做题。
因此在这里我们就只列出一个纲要性质的各个专题的框架。
专题一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本专题知识框架⎧⎪⎪⎪⎧⎪⎨⎪⎨⎪⎪⎪⎩⎪⎪⎩需求与需求函数供给与供给函数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供给弹性有关本专题的名词解释:弹性的相关概念,替代品与互补品、恩格尔曲线。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定律、供求定理、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专题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本专题知识框架⎧⎪⎪⎪⎨⎪⎪⎪⎩基数效用论:总效用、边际效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不确定情况下的消费者行为相关的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剩余、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吉芬物品。
消费者偏好的假定。
专题三生产者理论知识框架⎧⎧⎪⎪⎨⎪⎪⎪⎩⎪⎪⎪⎧⎪⎨⎪⎨⎪⎪⎪⎩⎪⎪⎪⎪⎪⎩总产量短期生产函数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生产要素报酬递减规律: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等产量线长期生产函数生产者均衡等成本线规模报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短期成本长期成本相关概念:C-D 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替代率与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生产的经济区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交易成本、沉没成本、规模报酬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跟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辨析。
专题四市场理论知识框架⎧⎧⎪⎪⎪⎪⎨⎪⎪⎪⎪⎪⎩⎪⎧⎪⎪⎪⎪⎪⎨⎪⎪⎪⎪⎩⎪⎨⎧⎪⎪⎪⎨⎪⎪⎪⎩⎪⎧⎪⎪⎪⎪⎪⎪⎪⎨⎪⎪⎧⎪⎪⎨⎪⎪⎩⎩⎩特点短期均衡的必要条件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的四种情况长期均衡特点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势力差别价格的三种类型特点垄断竞争市场没有被利用的超额生产力:价格超过边际成本而带来的效率损失非价格竞争:产品变异、广告、售后服务特点寡头垄断市场模型纳什均衡博弈论初步占有策略均衡相关概念:停止营业点、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消费者统治与生产者统治、价格歧视、占有均衡、纳什均衡、囚徒困境专题五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知识框架⎧⎧⎪⎪⎪⎪⎨⎪⎪⎪⎪⎪⎩⎪⎪⎪⎨⎪⎪⎪⎪⎪⎪⎪⎪⎩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价格的决定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劳动供求与均衡工资的确定、工资差异的原因资本供求与利息率的确定地租、级差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欧拉定理(了解)相关概念:边际产品价值、地租、租金、准租金、经济租金、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专题六一般均衡与效率知识框架⎧⎪⎪⎪⎧⎪⎪⎪⎨⎪⎪⎪⎩⎪⎧⎪⎪⎪⎪⎪⎪⎨⎨⎪⎪⎪⎪⎩⎧⎪⎧⎪⎪⎪⎨⎪⎨⎪⎪⎪⎪⎪⎩⎩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存在的条件一般均衡理论帕累托最优状态边际条件:交换上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生产上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上边际替代率等于边际转换率。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效应可能性边界平等主义效率与公平罗尔斯主义公平的分类功利主义效率原则或禀赋标准⎪⎪⎪⎪⎪⎪⎪⎪⎪⎪⎪⎪⎪⎪⎩相关的概念: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和替换1、完全竞争与经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任何竞争性市场都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
就完全竞争经济的消费者而言,任意一个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同样的,其他消费者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也是如此。
于是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满足。
而就完全竞争的生产者来看,任意一个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任意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这两种要素的价格比率,同样的,其他生产者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也是如此。
于是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满足。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的比率,由于完全竞争中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产品的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而消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价格的比率,所以边际转换率与边际替代率相等,于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满足。
总体评价:该定理以严格的证明褒扬了完全竞争市场在效率上的优越性,揭示了市场经济在信息方面的优越性;但是其前提假设是市场必须完全竞争,而这与现实是严重不符的。
所以在承认市场机制的种种优越性的同时,必须看到政府调控的必要性。
2、效率和均衡—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如果个人偏好是凸型的,则每一个帕累托有效配置对于商品的某个初始禀赋来说,是一个竞争性均衡。
也就是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任何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通过适当的财富再分配,有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总体评价:推崇市场经济的人认为,第二定理表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反映社会意愿的任何一个帕累托最优配置。
但是收入的再分配或者财产的再分配是无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尤其是对于人力资产的再分配问题。
专题七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知识框架⎧⎧⎪⎪⎨⎪⎪⎪⎩⎪⎪⎧⎪⎪⎪⎪⎨⎪⎨⎪⎪⎪⎩⎪⎪⎧⎪⎪⎪⎧⎨⎨⎪⎪⎩⎩⎪⎪⎩税收、补贴外部性及其解决措施内部化科斯定理特征分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公共物品市场失灵:搭便车、公共地悲剧公共物品的生产信息不完全信息经济学逆向选择 信息传递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激励机制公共选择:阿罗不可能定理、投票悖论(了解)相关概念: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委托人-代理问题、外部性、庇古税、搭便车、寻租、帕累托定律、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
【育明小陈提醒大家】专业课复习一定要赶早,不要在起跑线上就输给对手。
复习要有针对性,在备考复习过程中,考研信息的收集很重要,信息是第一位的:你信息收集的越多,越充分,你的认识就会越全面、正确。
要尽全力收集到目标院校专业课的笔记、课件、讲义、历年真题等资料。
特别是历年真题要认真研究几遍,因为历年真题考查的重合率是很高的。
往往一道题目三四年前考过,现在又会以其它形式变相的来考查!将历年真题与笔记、课件、讲义等结合学习,这样才能够做到更有重点的复习。
最后,要有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时间安排计划。
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而留的!育明教育:考研专业课答题攻略(一)名词解释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名词解释一般都比较简单,是送分的题目。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重点名词夯实。
育明考研专业课每个科目都有总结的重要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很多高校考研名词解释会重复,这就要考生在复习的同时要具备一套权威的、完整的近5年的真题,有近10年的最好。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案例——》总结/评价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
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
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它的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
第三,总结,可以做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第一,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这是答案的核心)第二,它的几个特征,并简单做一下解释。
第三,和职能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等进行对比。
4.危机应对如果出现没有遇到的名词解释,或者不是很熟悉的名词解释,则尽量把相关的能够想到的有条理的放上去,把最有把握的放在第一部分,不要拘泥于以上的答案框架。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
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育明教育【喜报】38人考研状元集训营,20人考上北大、人大、清华、复旦。
【喜报】36人考研冲刺集训营,16人考上北大、清华。
【喜报】“三跨”学员隋JiaLun(378分)36天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378分)、城环(409分)、政管(402分)共11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外汉教、翻硕、法语等6个专业状元。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共有126人考上北大、人大、中财、贸大、五道口经济金融类研究生,众多学员成绩400+,最高分464分。
【喜报】2013年,育明教育包揽北大(402分)、人大(396分)、北师大(378分)等6大名校行政管理状元。
【喜报】“三跨”学员马Lin(402分)以第一名考上对外经贸大学翻译硕士国际会议传译。
(二)简答题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察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
难度中等偏低。
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
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
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定义——》框架——》总结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1-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
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
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
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教育答题示范例如:简析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的定义。
第二,区别第三,联系第四,总结。
4.危机应对当遇到自己没有见过,或者复习时遗漏的死角。
这个时候不要惊慌。
只要你平时认真复习了,基本你不会的,别人也基本如此。
首先要有这个自信。
其次,无限的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有条理的全部列出来,把困难抛给改卷老师。
5.育明考研温馨提示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10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三)论述题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