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纵膈淋巴结图谱
- 格式:doc
- 大小:784.50 KB
- 文档页数:11
重要图文:纵隔淋巴结的分区(IASLC)肺友交流群、同行交流群1、纵隔淋巴结图谱IASLC lymph node map 20092、纵隔淋巴结分区IASLC map(1)第1组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low cervical, supraclavicular, and sternal notch nodes )为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切迹淋巴结。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和胸骨柄的上缘,气管中线作为1R和1L的边界。
IASLC map(2)第2组淋巴结(上气管旁淋巴结,upper paratracheal)。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延伸至气管左侧边界。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交叉点的横截面。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2L)位于气管左侧边界左侧。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缘。
气管左缘的失状平面可以区分左、右第2组淋巴结IASLC map(3)第3组淋巴结分为前部的血管前淋巴结(3A,pre-vascular)和后部的气管后淋巴结(3p pre-trotracheal)。
3A:不与气管紧邻,位于血管前。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气管隆突。
3p:不与气管紧邻,位于食管后、脊椎前。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气管隆突IASLC map(4)第4组淋巴结(下气管旁淋巴结,lower paratracheal)和第2组淋巴结相似,同样位于气管周围,但是在主动脉弓平面的尾侧。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延伸至气管左侧边界。
上界:无名(左头臂)静脉尾缘与气管交叉点的横截面,下界:奇静脉下缘。
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位于气管左侧边界左侧,包括所有位于肺动脉韧带内侧的气管旁淋巴结。
上界:主动脉弓上缘,下界:左主肺动脉上缘。
气管左侧的矢状面是左侧第4组淋巴结(4L)与右侧第4组淋巴结(4R)的分界线IASLC map(5、6)第5、6组淋巴结(5组为主动脉弓下淋巴结,subaortic;6组为主动脉旁淋巴结,para-aortic) EBUS-TBNA不能够探及。
为便于了解肺癌淋巴引流和手术准确记录以及癌灶由近及远情况,对肺癌胸腔内淋巴结进行了分区和淋巴结划线。
淋巴结分区:
l区最高位纵隔气管前淋巴结
2区气管旁淋巴结
3区气管前、后或后纵隔(3P)和前纵隔(3a)淋巴结
4区气管与支气管交界处淋巴结
5区主动脉或Botallo淋巴结
6区主动脉(升主动脉)旁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隆突下食管旁淋巴结
9区下肺韧带淋巴结
10区肺门(主支气管)淋巴结
11区肺叶间淋巴结
12区叶(上、中、下叶)支气管淋巴结
13区段支气管淋巴结
14区段以下远支气管淋巴结
淋巴结划线
淋巴结划线是指淋巴结距原发灶越近者为1线,依次为2 线、3线乃至4线。
l线包括12、13和14区淋巴结
2线包括10和门区淋巴结
3线包括4和7区淋巴结
4线1、2.3、5.6.8和9区淋巴结
一般右侧开胸时,能对上纵隔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和下纵隔淋巴结进行彻底地探查和清扫。
左侧开胸,由于主动脉弓的遮挡,难以接近上纵隔淋巴结,可作取样活检,不作常规清扫。
能清扫的区域主要是主动脉弓旁和弓下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及下纵隔淋巴结。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纵膈淋巴结图谱
一、总论
1区:锁骨上淋巴结。
下颈部、锁骨上与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自环状软骨下缘至锁骨、胸骨柄上缘。
气管中线是1L与1R的分界线。
2-4区:上纵隔淋巴结。
2R:上气管旁
2R淋巴结向气管左外侧缘延伸。
自胸骨柄上界至无名静脉尾缘与气管交汇处。
2L:上气管旁
胸骨柄上缘至主动脉弓上缘。
2L淋巴结位于气管左外侧缘的左侧。
3A:血管前。
这些淋巴结不像2组中的淋巴结一样相邻气管,它们的前方是血管。
3P:椎前淋巴结。
椎前淋巴结不像2组中的淋巴结一样相邻气管,而是位于食道的后面,也即椎前。
4R:下气管旁。
自无名静脉与气管交界区至奇静脉下界。
4R淋巴结自气管的右侧至气管左侧缘。
4L:下气管旁。
自主动脉弓上缘至左侧主肺动脉上缘。
5-6区:主动脉淋巴结。
5区:主动脉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位于主肺动脉窗肺动脉韧带外侧。
这些淋巴结不位于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之间,而是位于这些血管旁。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
他们是升主动脉或膈淋巴结(phrenic nodes),位于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前方和侧边。
7-9区:下纵隔淋巴结。
7区:隆突下淋巴结。
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以下。
9区:肺韧带淋巴结
位于肺韧带区。
10-14区:肺门、肺叶及(亚)段淋巴结。
属于N1淋巴结。
10区:肺门淋巴结,
包括临近主支气管与肺门血管淋巴结。
在右侧自奇静脉下缘
至叶间区域,左侧自肺动脉上缘至叶间区域。
二、各论
1.锁骨上淋巴结:包括下颈部、锁骨上、胸锁颈静脉切迹区域。
上界:环状软骨下缘,下界:锁骨与胸骨柄上缘。
气管中线:1R与1L的分界线。
2R区. 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淋巴结延伸至气管左侧旁。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无名静脉尾缘与气管交汇处。
2L区.左上气管旁。
上界:胸骨柄上缘,下界:主动脉弓上缘。
气管前第二区淋巴结之左侧,即是2R淋巴结。
也存在一个小的血管前淋巴结,即3A淋巴结
3区.血管前与椎前淋巴结,
第三区淋巴结不像第二区淋巴结那样靠近气管,它们位于:3A在血管前而3B在食管后,即椎体前。
纵隔镜对第三区的淋巴结不易操作,食管超声较易发现3B淋巴结。
(图有误,写成3P)
3A淋巴结位于血管前间隙左侧,请注意右侧下气管旁淋巴结,即4R淋巴结。
4R区:右侧下部气管旁。
上界:无名静脉尾缘与气管交界区,下界:奇静脉下界。
4R淋巴结可以延伸至气管左侧。
在左侧可见4R气管旁淋巴结,另外尚有主动脉弓外侧淋巴结,即第六区淋巴结。
4L区.左侧下部气管旁。
4L淋巴结位于下部气管左侧缘,水平上界为主动脉弓上缘,在左上叶支气管上缘延伸至左侧主支气管。
包括位于动脉韧带内侧气管旁淋支气管。
包括位于动脉韧带中间的气管旁淋巴结。
5区(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的侧面。
肺动脉干水平显示下气管旁淋巴结,左右均存在。
尚存在3区和5区淋巴结。
图像为隆突上下气管水平。
气管左侧是4L淋巴结。
注意4L淋巴结位于肺动脉干和主动脉之间,不位于主肺动脉窗内,因为他们的位置是动脉韧带的中间。
肺动脉干旁是5区淋巴结。
5区:主动脉弓下也叫主肺动脉窗淋巴结,位于动脉韧带或主动脉、左肺动脉外侧,接近左肺动脉第一分支,并且位于纵隔胸膜内。
6区.主动脉旁淋巴结,位于升主动脉前方或侧面,主动脉弓上下缘之间。
7区.隆突下淋巴结,
这些淋巴结尾部朝向气管隆突,但与肺内下叶支气管、动脉无关。
在右侧其尾部向下延伸至中间段支气管,在左侧其尾部延伸至下叶上界。
图示第七区隆突下淋巴结位于食管右侧
8区.食管旁淋巴结
位于隆突下淋巴结之下延伸至横膈
食管右侧是一枚8区淋巴结
左图PET显示一枚8区淋巴结对FDG 的摄取。
相应的强化CT显示淋巴结不大(蓝箭头)
因为PET的特异性对未肿大淋巴结远教肿大淋巴结为高,所以该枚淋巴结是转移性淋巴结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9区.肺韧带淋巴结,
肺韧带淋巴结位于肺韧带内,包括下肺静脉后壁及下方淋巴结。
肺韧带是围绕肺门的纵隔胸膜反折向下延伸所致。
10区.肺门淋巴结
肺门淋巴结临近肺叶淋巴结,在纵隔胸膜反折的远端,在右侧临近中间段支气管。
10-14区淋巴结不位于纵隔内,因此均为N1期淋巴结。
三、纵隔镜和超声内镜
传统纵隔镜
下述各区淋巴结可以经颈纵隔镜活检:左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L和2R)、左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L、4R)和隆突下淋巴结(7区)
1区位于胸骨上切迹以上,故不常规使用纵隔镜。
扩展纵隔镜
左上肺叶肿瘤可能转移至主动脉下淋巴结(第5区)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第6区)。
这些淋巴结无法通过经颈常规纵隔镜活检。
扩展纵隔镜是替代前第二间隙纵隔切开术的且较为常用的探查纵隔淋巴结的的一种方法。
此过程非常不容易,因此经常比传统纵隔镜更少应用。
超声内镜—抽吸细针
超声内镜细针穿刺可以对所有的纵隔淋巴结进行抽吸,故可以经食道评估。
此外,还可以看到左肾上腺和肝左叶。
超声内镜对下纵隔淋巴结(7、8和9区)特别易于操作。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