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鉴赏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11
动画赏析教案1. 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赏析动画片,帮助学生发展对动画的鉴赏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辨、批判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3. 教学内容1. 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分析动画的元素和技术特点3. 赏析并讨论不同类型的动画片4. 阅读与动画相关的文章和评论5. 创作简单的动画片段或场景4. 教学流程第一课: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导入:介绍动画的基本概念和普及率- 探究:讨论动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总结:总结动画的发展阶段和重要人物第二课:动画的元素和技术特点-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探究:分析动画的元素和技术特点,如画面、声音、剧情等- 比较:对比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如剪纸动画、手绘动画等- 总结:总结动画的元素和技术对作品的影响第三课:赏析不同类型的动画片- 导入:介绍几种不同类型的动画片- 观看:观看并赏析一部动画片,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分析:分析该动画片的主题、表现手法等- 讨论:小组讨论其他不同类型的动画片,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第四课:阅读与动画相关的文章和评论- 导入:介绍与动画相关的文章和评论- 阅读:阅读一篇关于动画的文章,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分析:分析文章中对动画的评价和观点- 总结:总结不同观点对动画的影响和意义第五课:创作简单的动画片段或场景-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自己喜欢的动画片段或场景- 分组:分组进行动画创作的讨论和准备- 创作: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内容创作简单的动画片段或场景- 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5.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考察学生对动画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和表达能力6. 教学资源- 动画片资源- 文章和评论资源- 创作工具和设备以上为动画赏析教案的基本内容,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流程和教学资源。
幼儿园电影天地:经典动画赏析及创作教案一、经典动画赏析1. 美术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典动画是一种高效的美术教育形式。
通过观赏动画片,幼儿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画面风格和色彩运用,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
《小猪佩奇》采用简约可爱的画风,色彩明快,非常适合幼儿园孩子的审美观。
对于幼儿园教师而言,可以根据不同的动画特点,设计相应的美术教育课程,引导孩子进行绘画创作,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情感交流经典动画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简单明了,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中的温馨友爱、《熊出没》中的幽默搞笑等都能让幼儿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对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动画片引导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各种情感,培养良好的情感表达能力。
3. 思维启发许多经典动画片在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上都有着独特的设计,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寓意。
《疯狂动物城》通过城市动物的故事探讨了社会平等和多元共存的议题,《冰雪奇缘》则表达了姐妹之间的情感和勇敢面对内心的故事。
教师可以在观赏这些动画片的过程中,针对其中的一些深层意义进行启发式的讨论,引导幼儿进行思维拓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二、创作教案在幼儿园教学中,创作教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基于经典动画的赏析,可以设计以下创作教案:1. 彩虹画根据观赏经典动画《彩虹小马》中的彩虹元素,引导幼儿进行水彩或手工彩虹画创作。
在绘画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在彩虹上飞翔的场景,引导他们进行情感表达。
2. 角色扮演选取动画片中的经典角色形象,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扮演并模仿动画片中的人物,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3. 写故事根据观赏的动画片内容,引导幼儿进行动画故事创作。
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写下自己的动画片情节,并辅导他们进行简单的绘画或手工制作。
课程名称:动画鉴赏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学时:2学时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鉴赏和分析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优秀动画作品的鉴赏和分析。
教学难点:1. 对动画艺术多样性的理解和把握。
2. 对优秀动画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动画片吗?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及原因。
3. 教师总结:动画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受大家喜爱。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动画鉴赏的世界,了解动画艺术,感受动画的魅力。
二、动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1. 教师讲解动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动画的定义、类型、制作手法等。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动画艺术的起源、演变和特点。
三、优秀动画作品的鉴赏和分析1. 介绍几部国内外优秀动画作品,如《千与千寻》、《疯狂动物城》、《大闹天宫》等。
2. 邀请学生分组,针对所选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
3. 每组选派代表分享鉴赏成果,包括作品的主题、人物、画面、音乐等方面的特点。
4. 教师点评各组鉴赏成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讨论与总结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你认为哪部动画作品最具艺术价值?为什么?2.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对动画艺术的感悟。
3.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动画艺术的重要性和魅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鉴赏和分析,使学生了解了动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2. 在鉴赏和分析优秀动画作品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关注动画艺术的多样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鉴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动漫鉴赏课教案15篇第一篇,《动漫鉴赏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动漫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培养学生对动漫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激发学生对动漫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1.动漫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动漫作品的审美特点和创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动漫作品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如何激发学生对动漫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内容。
1.动漫鉴赏的基本概念。
动漫是指以动画形式表现的视听作品,是一种集绘画、音乐、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艺术作品。
动漫作品通常包括动画片、漫画、游戏等形式,是一种受众广泛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动漫鉴赏的方法。
动漫鉴赏的方法主要包括对动漫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
在鉴赏动漫作品时,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画面表现、音乐配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动漫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
3.动漫作品的审美特点。
动漫作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动漫作品的画面表现和音乐配乐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能够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愉悦。
4.动漫作品的创作技巧。
动漫作品的创作技巧包括故事编排、人物设计、画面表现、音乐配乐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创作技巧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动漫创作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动漫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动漫作品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优秀的动漫作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欣赏动漫作品的艺术魅力。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动漫作品的鉴赏和评价,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播放一些优秀的动漫作品片段,引发学生对动漫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动漫鉴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对动漫作品的审美观念和鉴赏能力。
初中动画欣赏教案模板年级:八年级学科:美术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提高对动画艺术的认识。
2. 通过欣赏优秀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关注动画中的角色设计、情节安排、画面表现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动画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欣赏优秀动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3. 分析动画中的角色设计、情节安排、画面表现等方面,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 动画制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动画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动画作品素材,包括国内外经典动画片段、动画制作相关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画笔,用于记录和绘制心得体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动画片,如《西游记》、《黑猫警长》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画艺术。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的认知和喜爱程度。
二、动画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流程。
2. 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步骤,如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分镜头、动画制作等。
三、欣赏优秀动画作品(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经典动画短片,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闹天宫》等。
2. 学生欣赏动画作品,注意观察画面、角色、情节等方面的特点。
四、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动画作品中的角色设计、情节安排、画面表现等方面。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他人交流讨论。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画艺术的价值和鉴赏方法。
2. 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动画角色,下节课进行展示。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展示(5分钟)1. 学生展示上一节课完成的作业,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动画创作技巧与实践(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如角色设计、情节编排、画面表现等。
教案标题:初中动漫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动漫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动漫的兴趣和爱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动漫作品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鉴赏方法评价动漫作品。
3. 德育目标:通过国产精品动画片的欣赏,提升学生对国产动画产业的信心和对民族元素的深层理解。
教学重点:动漫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发展历程;动漫作品的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动漫作品的深入分析和评价。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动漫作品、图片、资料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漫作品,引起学生对动漫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漫的了解和喜好。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动漫的基本概念,包括动画和漫画的关系。
2. 教师介绍动漫的类型,如科幻、奇幻、冒险、喜剧等。
3. 教师讲解动漫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国产动画的发展现状和民族元素的重要性。
三、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国产精品动画片,如《大闹天宫》、《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2. 学生观看动画片,感受动漫的魅力。
3.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片中的艺术手法、故事情节、角色塑造等方面。
四、作品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观看的动画片进行深入分析,如故事情节的创新发展、角色形象的生动刻画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进行交流讨论。
五、鉴赏方法学习(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漫作品的鉴赏方法,如关注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角色形象的鲜明性、艺术手法的独特性等。
2. 学生学习并掌握鉴赏方法,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六、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部动漫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2. 学生运用所学鉴赏方法,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各组分享自己的分析成果,进行交流讨论。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对动漫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幼儿园动画片欣赏——小马宝莉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动画片欣赏——小马宝莉教案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小马宝莉动画片欣赏与主题教育教学目标:1.了解小马宝莉这一经典动画片;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3.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倡导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
教学准备:1.小马宝莉动画片剪辑片段;2.教学PPT;3.教学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的主题——小马宝莉动画片欣赏。
2.引导学生回忆已经观看过的动画片,询问学生对于动画片的印象,并予以记录。
3.通过记录,了解学生对于动画片的认知程度,便于后面开展讨论活动。
二、教学主体(40分钟)1.小马宝莉故事情节简介(10分钟)通过PPT向学生播放小马宝莉动画片的剪辑,可选择播放不超过五分钟的片段,先引导学生积极观察与思考。
2.欣赏与观察(15分钟)播放完成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片段中有哪些人物?他们的形象、性格特点如何?剧情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故事情节?从中找出启示点。
3.讨论与分享(10分钟)教师利用黑板或者白板整理学生的讨论内容,理清学生思路,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想象和思考,构建对于动画片的共同认知。
4.价值观引导(5分钟)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渐引导学生理解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注课程中的道德教育部分,教师需要简单地概括一下:事情要合理、做人要讲义气,尊重他人。
5.简短结论(3分钟)结束讨论和欣赏环节,再通过简短的讲话,帮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体验和感悟。
三、教学总结(5分钟)1.对于小马宝莉动画片的认知程度之后再次调查,看看今天的课程是否对学生产生了影响,并记录反馈结果;2.布置下一次课程内容:小学生活礼仪。
教学评价:1.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色;2.通过训练,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3.成功实现了以观察、思考为基础的小马宝莉动画片教学过程。
4.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教学设计课题: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重点:赏析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优秀作品难点:对中国动画发展概况的了解掌握授课方式:ppt辅助教学,在赏析经典作品的同时穿插讲述中国动画的发展概况。
夹杂提问与最后的主题思考或是创作的方式结束课堂。
教学过程程:一、导入课堂提问:很多同学都说“中国的动画很差劲”、“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那么我想问下大家“中国的动画差在哪里?”“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看中国的动画?“中国的动画大家看过哪些?”那么我给大家介绍几部,看看你们看过没有?这些作品是不是很差劲?二、作品介绍从1922年始到2002年,中国共生产动画片1168部。
(1)、《铁扇公主》第一个时期:1922-1945年万氏兄弟的年代——中国动画萌芽与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动画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动画片着迷。
抱着创造中国人自己的动画片的信念,以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动画人应运而生,成为中国动画片的开山祖。
经过他们艰苦的探索与研制,1922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28年迪斯尼第一部有声动画片《汽船威利号》,日本1937.7.7卢沟桥全面侵华开始)。
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动画片《铁扇公主》(1938年《白雪公主》)(对手冢的巨大影响)。
在拍完《铁扇公主》之后策划《大闹天宫》但由于种种原因停拍。
(1943年《桃太郎的海鹫》37分钟号称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大川博1958年《白蛇传》,日本第一部长篇动画片)问题:万氏兄弟有几个人?(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2)、《没头脑与不高兴》——讲述理想与能力的差异故事1946-1956年是中国动画片的稳定发展时期——总结与学习探索发展的时期。
在毛泽东的领导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动画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动画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和分析动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动画文化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分析动画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动画作品的分析。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2. 动画作品集(如《大闹天宫》、《千与千寻》、《狮子王》等)。
3. 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常见的动画形式,如动画片、电影、电视剧等。
2. 教师简要介绍动画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1. 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静止画面,使画面产生连续运动效果的艺术形式。
2. 动画的类型:根据表现手法,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三维动画、定格动画等。
3. 展示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类动画的特点。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播放动画作品《大闹天宫》,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声音、角色等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大闹天宫》的动画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动画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动画基本概念和类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画作品,激发学生对动画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1. 动画的发展历程:从传统动画到数字动画,了解动画技术的发展。
2. 动画制作过程:介绍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如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等。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播放动画作品《千与千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声音、角色等元素。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千与千寻》的动画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