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⒈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概括地说,地球上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海陆分布不均匀。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2.无论我们怎样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是太平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大西洋(形状如同“S”)、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全在东半球)。
(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5.全球陆地被海洋包围,并分割成大大小小许多块,其中面积广大的叫大陆(共六块大陆:亚欧大陆、南美洲大陆、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南极洲大陆),面积较小的是岛屿。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半岛则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6.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排列: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洲)。
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非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和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被三大洲(亚洲、北美洲、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和亚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7.大洲的分界:亚欧两洲的分界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里海、土耳其海峡、黑海;亚非两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北美两洲的分界是白令海峡;北美、欧两洲的分界是丹麦海峡;南美、南极两洲的分界是德雷克海峡;欧、非两洲的分界是直布罗陀海峡。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海域陆地,气候与天气资料归纳随着中考临近,考生在地理学科信息量缺失,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的问题更加凸显。
每次模考都不尽人意,这是考生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小编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归纳,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2、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②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中考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陆地和海洋刚升初三的学生在期待与喜悦之余内心会有一丝沉重,因为摆在眼前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对自己的初三学习有个科学的规划,二是在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下文为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的内容。
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⑴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⑵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⑶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19.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19.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19.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⑴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学说名称学说内容主要证据大陆漂移学说①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
②后来,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①大陆轮廓的吻合性②拼合大陆几种古地层的相似性③拼合大陆几种生物的相近性板块构造学说①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各大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缘交界处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①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②东非大裂谷,红海的形成与变化。
③大西洋的扩张。
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为大家推荐的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初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初中地理《世界的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1、地球表面的水陆面积比例:海洋71%,陆地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图上准确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北美洲:白令海峡。
4、陆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类。
5、在地形图上能找出喜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
6、阅读大洲地形图,判断大洲的地形大势。
7、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边缘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自然地理要素1. 陆地和海洋: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无水地面部分,海洋则是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部分。
地球上陆地分布不均匀,绝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半球。
海洋呈现出广阔连绵的特点,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1%。
2. 山脉和河流:山脉是地球表面两个或两个以上山峰连绵而成的地形体,河流是水流不断地流向海洋或湖泊的自然水道。
世界上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著名的河流有尼罗河、长江等。
3. 气候和气温: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候和气温密切相关。
气温是空气中的温度,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大,冷暖空气相遇形成气温梯度,导致气候带的形成。
4. 大气层和水循环:地球的大气层是由大气组成的气体包围的地壳外部环境,它起到保护地球生物和保持稳定温度的作用。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等。
5. 地震和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板块发生破裂和相互移动而引起的地壳振动,火山则是地球表面喷发岩浆和释放火山气体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活动常常发生在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的构造活动。
二、人文地理要素1. 居民点和人口分布:居民点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地方,人口分布则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数量和分布不均匀,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
2. 城市和农村:城市是人类聚集居住、工作和交流的地方,以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为标志。
农村则是相对城市而言,人口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3.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交通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移动方式,通信则是信息的传送和交流。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5. 文化和旅游: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具有特定内涵和特色的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
七年级上册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不规则的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经线与纬线的特点,经度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
4.地球自转、公转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5.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6.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
7.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二、海洋与陆地1.海陆分布:(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海陆变迁:(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三、天气与气候1.多变的天气:(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的变化:①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小时左右(14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会计算气温日较差)②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
七年级陆地与海洋知识点
陆地与海洋是地球表面两个最广阔的领域,涉及到各种天文、地理、物理、地质等方面的知识点。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于陆地与海洋的基本知识。
本文将从地球、海洋、陆地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球
地球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也是地球人所在之处。
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外核、内核组成。
地壳分为地表岩石和海底岩石两种类型。
地球上有各种类型的地形和气候。
同时,我们也需要掌握一些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点,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
二、海洋
海洋覆盖着地球表面的3/4以上,是地球生命的摇篮。
海洋由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及北极洲洲际等五个海洋组成。
海洋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浮游生物、鱼类、海豚、海
龟等。
同时,海洋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与陆地的
气候紧密相连。
三、陆地
陆地是地球表面的另一半,是地球上陆域生物的主要栖息地。
陆地上分布着不同的地形,包括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等。
陆
地生物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等。
同时,陆
地上也分布着各种类型的植被,如雨林、草原、沙漠等。
四、其他知识点
除地球、海洋、陆地外,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比如环境保护问题、地理知识、通讯技术等。
这些知识也与我们
的生活联系紧密。
总之,七年级的陆地与海洋知识点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大家
认真学习掌握。
只有将这些知识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更好
地了解和利用我们的地球资源。
八年级地理海陆分布知识点地球是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总体上被大片陆地和广阔海洋所覆盖。
在这两者之间,有一条线,将海洋和陆地分开。
本文将介绍八年级地理学科中与海陆分布有关的知识点。
一、海洋分布1. 海洋面积海洋面积是指地球表面上被海洋覆盖的总面积,也是地球水面面积的总和。
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70.8%。
2. 海洋分布特点海洋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南北分布的特点。
南半球的海洋面积比北半球大,而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则大于南半球。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东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而西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东半球的陆地面积大。
3. 海洋的分区海洋按照地理位置和水深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
- 大洋区分:全球分成了4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极洲洋。
- 海洋水深分区:根据海水深度将海洋分成5个区域,分别是近海、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和深海平原。
二、陆地分布1. 陆地面积陆地面积是指地球表面除去海洋部分所剩余的面积,总面积约为1.48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29.2%。
2. 陆地的分布特点陆地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东西分布的特点。
欧亚大陆是全球最大的陆地,跨越了从欧洲到亚洲的广大地域。
此外,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北半球少,而北半球则拥有更多的陆地。
3. 陆地的分区陆地按照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
- 大陆区分:全球分成了7个大陆,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气候区分:按照常见的气候类型将陆地分为寒冷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热带气候带。
三、海陆分布的影响1. 经济活动海洋和陆地在经济活动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海洋可用于渔业、贸易和旅游等领域,而陆地则用于农业、工业和建设等方面。
2. 自然环境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也对自然环境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海洋和陆地在气候、水文、生态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必须通过科学管理和保护,保证生态平衡。
总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是地球地理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地理大陆与海洋知识点整理大陆与海洋是地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初中地理学习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地理中关于大陆与海洋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讲解。
地球是蓝色星球,其中约71%的面积被水覆盖,被称为海洋。
剩余的29%是陆地,被称为大陆。
大陆和海洋是地球上两种主要的地貌类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陆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大陆主要由岩石构成,岩石分为三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大陆上的岩石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而地壳又可以分为陆壳和海壳。
地球上最大的陆壳是古老的古生代陆壳,包括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等大陆板块。
大陆的形成是经历了长时间的地质变化和构造演化的结果,包括地壳运动、火山喷发、地震等。
大陆的特征也与其地势、地貌、气候和生物等因素密切相关。
大陆上的地势高低不平,包括平原、山地、高原和山脉等不同的地形特征。
大陆上的地形会直接影响到水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河流的形成、湖泊的形成以及地下水的形成等。
大陆的地貌也非常复杂,包括丘陵、峡谷、台地、流动沙丘等。
此外,大陆的气候也多种多样,包括寒冷地区的极地气候、温带气候以及热带气候等。
这些气候差异直接影响到大陆上的植被和动物分布。
有些地区的植被茂密,动物丰富,而有些地区则荒漠化严重,植被贫瘠。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海洋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海洋主要由水组成,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海洋非常深远而神秘,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深处达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约11034米。
海洋中的生物非常丰富多样,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以及鱼类、海豚、鲸鱼等。
海洋中的生物链起着重要的作用,维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海洋也受到了人类的影响。
过度捕捞、过度工业化以及海洋污染等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变得尤为重要。
另外,海洋也承担着重要的经济功能。
海洋是全球贸易和交通的重要通道,约80%的国际贸易是通过海洋方式进行的。
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总结七年级地理期末知识点一、陆地和海洋1、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表71%是海洋,29%是陆地。
地表海陆分布是不均匀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海洋的面积都大于陆地的面积)。
2、陆地和海洋的类型:(阴影为陆地)A是大陆,的大陆是亚欧大陆B是半岛,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C是岛屿,的岛屿是格陵兰岛D是大洋E是海峡F是海湾3、七大洲的分布(按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4、四大洋,太平洋:、海水最深、岛屿最多,跨东和南北半球;大西洋:第二、呈“S”形状、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印度洋:大部分在南半球;北冰洋:海冰覆盖,海水浅,位于北半球,跨经度360°。
5、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南北美洲的界线:巴拿马运河。
南半球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初一地理知识点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
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
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
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陆地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②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③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海陆变迁:
(1)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b)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3)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