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接管验收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83.50 KB
- 文档页数:30
物业接管验收物业接管验收是指业主或业主委员会与物业公司之间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目的是确保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以及物业管理公司的工作能力、服务水平和专业性能够达到约定的标准,从而保证业主及物业的共同利益得到最大的保障。
一、验收内容及流程1. 资料审核在物业接管验收前,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应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物业管理合同、物业管理费用清单、上一年度物业费用统计报表等。
物业公司应根据这些材料进行核查。
2. 工作准备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应根据合同约定和管理要求,整理开展验收相关的工作准备,包括场地准备、相关设备的检测、模拟业务流程等。
3. 现场验收现场验收是物业接管验收的主要环节,主要包括对物业服务现场设施设备的检查、模拟业务流程的测试、现场业务操作及管理过程的收集等。
4. 检查成果评估通过以上步骤的实际情况检查,评估物业管理公司的能力和服务质量,并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
二、验收重点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在进行物业接管验收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考核:1. 物业公司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
2. 物业公司与业主或业主委员会签订的物业管理服务合同是否一致、有效、规范,服务费用是否按合同约定收取。
3. 物业公司是否按照管理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如物业管理、安防服务、环境卫生、供电供水等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否符合要求。
4. 物业公司的基础设施、物业管理服务设施是否保养、维修完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安全标准。
三、验收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在物业接管验收过程中,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1. 强化管理要求物业公司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开展工作,并定期进行绩效考核,确保物业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符合业主的要求。
2. 透明公开重点考核物业公司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使用权利、管理费用分配、资产投资等方面进行透明公开,为业主和物业公司进行双向评价积累经验提供保障。
3. 主动沟通业主或业主委员会要加强对物业公司的工作支持与基金保障,与物业公司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4年小区物业接管验收方案____年小区物业接管验收方案一、前言在小区建设完工后,为了保障小区物业管理的顺利运营,需要进行物业接管验收工作。
本方案旨在明确小区物业接管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并规范验收标准和要求,以确保物业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接管主体小区物业接管工作由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共同参与。
业主委员会代表小区业主的利益,物业公司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
三、接管时间和地点接管时间为小区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接管地点为小区物业管理办公室。
四、接管内容1.人员配备物业公司需提供接管工作所需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维修人员、保洁人员等。
各岗位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并按规定穿戴物业公司统一的工作服装。
2.设备设施物业公司需提供接管工作所需的设备和设施,包括办公用品、办公设备、清洁用具等。
所有设备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转状态,并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3.档案文件物业公司需提供小区物业管理的相关档案和文件,包括小区规划图、建筑图纸、业主名册、物业费收费记录等。
所有档案文件应齐全、完整,并保证资料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4.信息系统物业公司需提供适用于小区物业管理的信息系统,包括小区门禁系统、车辆管理系统、消防报警系统等。
所有系统应能正常运行,操作简便,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接管流程1.准备工作业主委员会应在小区竣工前与物业公司进行协商,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并签订相关的接管协议。
2.接管准备物业公司应在接管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培训、设备维护、档案整理等,确保接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接管验收3.1 业主委员会组织相关部门和物业公司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组成员应包括业主代表、物业公司代表和相关部门代表。
3.2 验收标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进行,包括小区环境卫生、设施设备运行状况、管理制度等方面的评估。
3.3 验收结果应由验收组成员共同签字确认,标明接管工作是否合格。
4.接管公告接管验收合格后,业主委员会应向小区业主发出接管公告,公告内容包括接管时间、地点和接管工作安排等。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1.引言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旨在规范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交接工作,确保交接过程顺利、透明,并保证物业公司及业主委员会对接手的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有清晰的认知和责任划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接管验收流程、验收标准以及验收结果的记录方法。
2.接收方案2.1 接收程序1.物业公司应在接手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前与业主委员会进行沟通,并确定交接时间和地点。
2.在交接现场,由业主委员会指定一名代表与物业公司共同完成接收工作。
2.2 接收内容1.区域交接:包括社区大门、道路、花园、公园等公共区域的接收。
2.设施设备交接:包括消防设备、电梯、照明设备、供水设备等各类设施设备的接收。
2.3 接收标准1.区域交接标准:交接的公共区域应符合建设规范和设计要求,没有明显的损坏、安全隐患等。
2.设施设备交接标准:设施设备应正常运行,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3.验收方案3.1 验收流程1.进行接收前,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代表共同清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数量和现状,并制定验收计划。
2.物业公司应提供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相关证件、合同、运行记录等资料供业主委员会审查。
3.验收过程中,业主委员会代表可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并与物业公司商讨解决方案。
3.2 验收标准1.区域验收标准:区域无明显的破损、脏污、劣质材料等问题。
2.设施设备验收标准:设施设备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无异常声音、漏水、闪烁等问题。
4.验收结果4.1 验收合格1.若经业主委员会代表确认,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收合格,双方应签署接收证明,并确认接收日期。
2.物业公司将依据接收证明履行相关维护、保养和管理职责。
4.2 验收不合格1.若经业主委员会代表确认,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存在问题,应在验收记录中详细描述问题,并要求物业公司限期整改。
2.物业公司应在限期内整改问题,并重新发起验收流程。
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一、接管验收目的为了保证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管理,确保业主和租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建立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
二、接管验收程序1. 事前准备物业管理方应提前做好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的清单和记录,包括设备名称、品牌型号、数量、规格、使用年限等。
2. 验收时间一般在业主或租户入住前进行验收,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3. 验收人员业主、租户、物业管理方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第三方验收单位参与验收。
4. 验收内容验收公共区域设施设备的完好情况,包括但不限于电梯、消防通道、停车场、楼道、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供水供电设施、照明设备、安全出口标识等。
5. 验收流程(1)验收前,现场工作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验收过程中的安全;(2)对每个设备和区域进行逐项检查,确认其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和缺陷;(3)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和维修;(4)验收结束后,进行验收记录和报告的填写和归档。
三、验收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法规、规范和物业管理合同约定为验收标准,对设施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外观、维护情况等进行细致的检查和核实。
四、验收责任(1)业主、租户应当全程参与验收过程,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确认及时反馈;(2)物业管理方应当保证验收过程的合法、公正和透明,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处理。
五、验收报告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编制验收报告,明确设施设备的接管情况和遗留问题的整改措施及时限,由物业管理方和验收单位共同签字确认。
六、验收后的跟进工作验收结束后,物业管理方应建立健全的设备巡检维护体系,对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设备的长期安全和正常运行。
七、其他事项对于特殊设施设备,如游泳池、健身房等,需设立专门的验收程序,并在验收报告中特别加以记录和确认。
以上为物业公共区域及设施设备接管验收方案,希望能够为物业管理方、业主和租户提供便利和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物业接管验收标准及方法一、主体结构1、外墙不得渗水;2、屋面排水畅通、无积水、不渗漏,出水口、檐沟、落水管安装牢固、接口严密、不渗漏。
3、内墙面:(1)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
无面层剥落,无明显裂缝,无污渍;(2)块料(如瓷砖)面层: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顺直。
二、梁柱、板主体1、按图纸设计逐间检查无变形、弓凸、剥落、开裂、倾斜、移位和非收缩性裂缝;2、无钢筋外露。
三、顶棚1、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脱皮;2、无裂纹、无霉点、无渗水痕迹、无污渍。
四、墙面1、抹灰面平整,面层涂料均匀、无漏刷、无面层剥落、无裂缝、无污渍;2、块料(如瓷砖)面层:(1)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2)面层裂纹、损伤、色泽一致;(3)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须直;(4)外墙面无裂纹、起砂、麻面等缺陷,无渗水现象。
五、地(楼)面1、毛地面:平整、无裂纹;2、楼地面面层与基层粘结牢固,不空鼓;整体面层平整,无裂缝,无脱皮,起砂;3、块料(如瓷砖)面层:(1)粘贴牢固,无缺棱掉角;(2)面层无裂纹、损伤、色泽一致,对缝线条须平直;(3)对缝砂浆饱满,线条须直。
4、水泥砂浆面层:抹灰平整,压光均匀无空鼓、无裂纹、无起泡等缺陷。
5、卫生间、厨房和前后阳台地面:(1)用小桶、塑料胶管向地面冲倒水,观察水流向准确到地漏,不应有积水,倒泛水。
(2)第二天到楼下检查楼面无渗漏。
六、门窗1、开启自如,手轻摇晃门窗与墙面接触牢固,无晃动和裂缝出现;目视零配件装配齐全,位置准确,无翘曲变形。
2、从室内轻摇晃门锁与门连接牢固,开启灵活。
3、木门油漆均匀,观察门缝线条均匀,不掉角,无变形。
4、单指轻击玻璃安装牢固,无轻微晃动现象,玻璃胶缝密实,玻璃面层无裂缝,无损伤和刮花痕迹。
5、电子防盗门开启灵活,可视通话器完好无损,通话清楚。
6、不锈钢门无刮花痕。
7、防盗铁门无锈迹和刮花痕迹。
8、窗台无泛水,无向室内倒流等缺陷。
物业交接验收方案一、背景介绍物业交接验收是指在物业管理责任转移时,由原物业管理方向新物业管理方移交物业管理权并进行资产清查、接管手续办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为保证物业交接的顺利进行,确保双方权益,制定一套完整的物业交接验收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确保物业交接的顺利进行,保持物业全面、无遗失的交接,并落实新物业管理方的管理责任;2.原则: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双方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
三、交接前准备工作1.背景了解:双方了解房屋、场地、设备设施等信息,明确权责范围;2.验收清单准备:编制一份详细的验收清单,包括房屋、设备、物品等,以确保全面而系统地验收;3.验收团队组建:指定验收负责人,并组建相应的验收团队,包括相关技术人员等,以确保验收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四、实施步骤1.物业交接通知:新物业管理方向原物业管理方发出物业交接通知,确定交接时间、地点等;2.双方现场人员到位:交接当日,双方派出相应的人员到达现场,进行验收工作;3.资产清查:按照验收清单,对所有的房屋、设备、物品等进行清查和验收,将遗失或破损的物品记录下来;4.双方签署确认书:在验收完毕后,由双方负责人签署交接确认书,确认交接工作已完成;5.其他手续办理:根据交接情况,办理相关手续,包括账单转移、设备维护合同转移等。
五、交接后工作1.资产记录更新:将验收清单上的资产记录更新到物业管理系统中,保持系统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2.问题整改和修复: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修复,确保交接后的物业能够正常运行;3.新物业管理方接管:新物业管理方按照合同要求履行管理职责,确保物业的正常运营;4.对接与指导:原物业管理方根据需要对新物业管理方进行一定时间的指导和协助,确保交接后的顺利进行;5.定期沟通和评估:双方定期进行沟通,评估交接后的物业管理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六、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1.资产损失风险:为避免资产损失,进行严格清查,并由双方代表签署确认书;2.纠纷风险:加强沟通,明确双方权益,对于无法解决的纠纷,可以通过仲裁或法律途径解决;3.工作延迟风险: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加强协调和督导,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物业接管验收服务方案范本物业接管验收服务方案一、概述物业接管验收是指物业公司接收业主委托,对业主共有部分的公共设施、设备、装修以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测试、评估和验收的过程。
物业接管验收服务旨在确保业主共有部分的设施、设备和装修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以实现业主的利益最大化。
二、服务内容1. 设施设备验收(1)公共区域设施:包括大堂、走廊、电梯、楼梯、停车场等公共区域设施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寿命符合要求,并提供使用说明和维护指南。
(2)公共设备设施:包括电梯、二次供水设备、消防设备等的运行试验并出具相应报告,确保其达到安全、有效和可靠的要求。
2. 装修验收(1)公共区域装修:对物业公司负责的公共区域装修进行检查,包括装修材料、造型、工艺等方面,确保其符合业主委托的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2)业主个性化装修:对业主委托的个性化装修工程进行验收,核实装修工程的合规性、质量及安全性,并出具验收报告。
3. 配套设施验收(1)绿化设施:对绿化带、草坪、花坛等绿化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景观设计要求,并提供保养维护指导。
(2)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核对配套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及不合理现象,并提供日常维护和保养建议。
三、服务流程1. 筹备阶段(1)制定项目计划:根据业主需求和项目情况,制定详细的接管验收计划。
(2)确定验收标准: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确定验收标准和测量方法。
2. 实施阶段(1)前期准备:组织验收人员,编制验收表格及相关文件。
(2)检查和测试:对公共设施、设备、装修及配套设施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估。
(3)核对资料:核对施工方和设计单位提供的相关验收资料和证明材料,如装修工程报告、设备设施合格证明等。
(4)撰写验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和验收结果,撰写详细的验收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总结阶段(1)验收会议:组织业主代表、施工方、设计单位等参加验收会议,就验收结果进行沟通和反馈。
商业物业接管验收方案一、前言在商业地产运营管理中,物业接管验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接管验收方案能够确保物业的顺利交接和运营,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商业物业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从物业接管的流程、验收标准、问题处理等方面,提出一套完善的商业物业接管验收方案。
二、物业接管流程1. 组建验收小组首先,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验收小组,包括运营方代表、物业管理公司代表、工程质检人员等。
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经验和技能,确保对物业设施设备的全面了解。
2. 验收前准备在正式验收之前,应提前准备验收清单、验收标准、相关资料等。
明确每一项验收内容并制定详细的验收流程,以确保验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实地验收验收过程中,验收小组成员应实地踏勘各个区域,逐项检查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运行状态、安全性等,并记录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4. 编制验收报告验收结束后,验收小组应编制详细的验收报告,列出各项问题和建议处理方案。
报告应准确反映物业设施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为后续问题解决提供依据。
三、验收标准1. 设备完好性各项设备设施应保证完好无损,无异常噪音、漏水等现象,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2. 安全性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不存在安全隐患,各项安全措施应齐全并正常运行。
3. 运行状态各项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达到相应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商业运营需求。
四、问题处理在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应根据验收报告及时制定处理措施。
对于紧急问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确保商业物业的正常运转。
五、结语商业物业接管验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需要各方密切配合,确保物业的顺利运营。
通过合理的接管验收方案,能够提高物业管理效率,保障商业物业的长期发展。
希望本文提出的商业物业接管验收方案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实现更高效的物业运营管理。
物业接管验收方案一、项目背景及目标二、接管验收前期准备1.确定接管验收范围:包括物业本体、公共设施、绿化环境、安全保卫等方面。
2.收集相关资料:包括物业图纸、验收标准、法律法规等。
3.成立验收小组:由项目管理、工程技术、安全保卫等相关部门组成。
4.验收人员培训:对验收人员进行业务知识、验收标准等方面的培训。
三、接管验收流程1.现场踏勘:验收小组对物业本体、公共设施、绿化环境等进行现场踏勘,了解实际情况。
2.检查资料:验收小组对照收集到的资料,检查物业本体、公共设施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规范。
3.评定等级:根据现场踏勘和资料检查情况,对物业本体、公共设施等进行等级评定。
4.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
5.整改落实:物业公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工作。
6.复验:验收小组对整改情况进行复验,确保整改到位。
四、接管验收标准1.物业本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建筑结构、设施设备等进行检查。
2.公共设施:检查公共设施是否齐全、完好,运行是否正常。
3.绿化环境:检查绿化是否达标,环境是否整洁。
4.安全保卫:检查安全保卫设施是否完善,保卫人员是否配备齐全。
五、接管验收注意事项1.验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2.做好验收记录,保存相关资料。
3.及时沟通,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4.注重验收质量,严把验收关。
六、接管验收后期工作1.签订接管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双方签订接管验收报告。
2.移交资料:物业公司向验收小组移交相关资料。
3.建立档案:验收小组将验收资料整理归档。
4.跟踪服务:验收合格后,对物业公司的接管工作进行跟踪服务,确保接管效果。
本方案旨在为物业接管验收工作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操作流程。
通过严谨的验收流程和标准,确保接管过程的顺利进行,为业主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验收小组要充分发挥专业素养,严把验收关,确保接管验收工作的质量。
同时,加强与物业公司的沟通与协作,共同为业主提供优质服务。
物业管理验收与接管方案一、前言为了保障物业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物业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物业管理方需对新接手的物业项目进行验收与接管。
只有通过严谨的验收流程和规范的接管方案,物业管理方才能更好地开展后续的管理工作,并为业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专业的服务。
本方案将从物业管理验收的流程、验收标准和接管方案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建立一套完善的物业管理验收与接管体系,为物业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物业管理验收流程1. 告知在开始进行物业管理验收之前,物业管理方需提前向原物业管理方发出通知,说明验收的目的、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流程,以便双方协商好验收细节和安排。
同时也要通知当地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备案工作。
2. 人员调配在确定验收时间后,物业管理方需调配相关人员参与验收工作。
通常包括物业管理公司领导、财务人员、工程人员、安保管理人员等。
这些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职能和责任分工,在验收过程中各司其职,共同完成验收任务。
3. 验收准备在验收前,物业管理方需准备好所需的验收工具和文书,包括验收记录表、现场勘察工具、相机等。
同时也要准备好相应的物业管理规章制度,以便在验收过程中进行比对和审查。
4. 现场勘察物业管理方在验收过程中,需对物业项目进行现场勘察。
主要包括建筑物外观、内部设施、室内装修、电路设备、给排水系统、通风系统、安全消防系统等的检查。
同时需要对环境卫生、绿化、设施维护等方面进行检查,并记录下各项细节情况。
5. 文件审查除了对物业项目本身的现场勘察外,物业管理方还需要对原物业管理方提供的相关文件进行审查。
这些文件主要包括物业管理规章制度、维修记录、保洁记录、安保记录、财务报表等。
物业管理方需逐项核对,确保文件齐全、准确,并与现场情况相匹配。
6. 结案会议验收结束后,物业管理方需召开验收结案会议,对验收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会议需要明确验收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后续的物业管理工作做好准备。
2024年小区物业接管验收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了解小区基本情况:包括小区的规划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人口数量、楼栋数量、单元数量、户数等基本信息。
2.查看小区的相关资料:包括小区物业管理协议、小区平面图、小区规划图纸、小区建设相关合同等。
3.与原物业公司进行沟通:了解现阶段的物业管理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后续接管工作做好准备。
二、组织验收团队1.成立验收团队:由小区业主委员会代表、物业管理委员会代表、相关部门代表(如城市规划、房屋建设等)、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代表等组成。
2.确定团队职责:包括负责审核物业管理协议、查看小区公共设施和场地维护情况、检查物业管理人员素质及工作业绩等。
三、验收范围和内容1.小区公共设施:包括道路、照明、绿化、健身设施、停车场、门禁系统、消防设施等。
2.小区配套设施:包括垃圾处理设施、供水设施、供电设施、供气设施等。
3.小区管理工作:包括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
4.业主委员会组织和运作情况:包括业主大会的召开情况、业主代表选举情况、业主大会决议执行情况等。
5.物业管理协议和相关合同:包括协议的合法性、明确性、条款执行情况等。
四、验收流程1.准备工作:验收团队对小区的基本情况做简要介绍,明确验收目的和意义,确保每位团队成员了解验收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
2.现场检查:由验收团队成员分组对小区的公共设施、配套设施和管理情况进行逐一检查,记录问题和不足之处。
3.情况汇报:验收团队成员根据各自所负责的区域和内容撰写报告,并将问题与不足之处进行分类整理。
4.问题处理:验收团队成员针对报告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与原物业公司进行沟通,商讨解决方案,并确保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
5.验收结论:根据现场检查和问题处理结果,验收团队汇总总结出小区物业管理的优势、不足之处和改进方案,对接下来的物业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五、验收结果与改进措施1.验收结果:通过对小区物业管理的全面检查和评估,确定物业管理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总结出适合小区的改进方案。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物业管理成为了一个日益重要的行业。
物业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业主生活的质量和幸福感。
因此,在物业接管前期进行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物业前期接管验收方案的目的是确保物业管理公司能够顺利接管物业项目,并对物业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为物业的后期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验收内容1.主体结构验收:包括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检查,如房屋结构、承重结构、防火设施等方面的检查。
2.装修验收:对于已装修的房屋,需进行装修质量的验收,检查各种管道、电器、门窗等部位是否安装合格,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环境卫生验收:对外部环境和公共区域的清洁程度进行评估,如道路、绿化、垃圾处理等方面的检查。
4.设备验收:对物业项目中的各种设备进行验收,如电梯、空调、供暖系统、消防系统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安全性等。
5.安全隐患验收:对物业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和整改,如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电路是否正常、防盗设备是否完好等。
6.服务质量验收:对已开展的服务进行评估,如物业公司的管理制度、人员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7.公共设施验收:对公共设施的完好性进行评估和维修,如公共照明、娱乐设施、停车场等方面的评估。
三、验收流程1.制定验收计划:根据物业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物业前期接管验收计划,包括验收的内容、时间节点等。
2.组建验收小组:成立由物业管理公司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负责具体的验收工作。
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3.开展相关准备工作:准备验收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测量仪器、验收表格等。
对物业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归档整理,为验收工作提供依据。
4.逐项进行验收:按照验收计划的要求,对各项内容依次进行验收,并记录下相应的结果和意见。
5.整理验收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将所有的验收结果整理成报告,详细描述每一项工作的情况,包括合格、不合格、需要整改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
物业管理接管验收方案一、前言物业管理接管是指由原物业管理方向新的物业管理方转交物业管理权和责任,双方经过书面协商后,接管方对原物业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物业各项设施设备的状况,并签署接管手续。
为了确保物业管理接管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验收方案。
二、接管前准备2.1 确定接管方与原物业管理方的协商时间和地点,书面通知接管方和原物业管理方全体工作人员到场;2.2 要求原物业管理方提供物业设备设施清单、维修记录、设备保养维护记录等相关资料;2.3 接管方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了解原物业的管理情况、设施设备情况等;2.4 接管方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和检查,对接管的物业进行全面了解和评估。
三、检查范围3.1 建筑结构:包括建筑外观、主体结构、地下室、屋顶、外墙等;3.2 电气设备:包括照明设备、电线电缆、电力设备等;3.3 水暖设备:包括给排水系统、水泵、管道等;3.4 空调设备:包括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等;3.5 安防设备:包括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消防设备等;3.6 绿化设施:包括园林绿化、草坪、景观设施等;3.7 生活设施:包括游泳池、健身房、会所、停车场等;3.8 公共设施:包括电梯、楼道、门禁系统等;3.9 管理制度:包括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运行管理等。
四、验收流程4.1 报到:接管方和原物业管理方全体人员到达验收点,并进行报到;4.2 交接资料:原物业管理方提交物业设备设施清单、维修记录、设备保养维护记录等相关资料;4.3 巡查检查:接管方组织相关人员对物业进行巡查检查,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生活设施、公共设施等;4.4 检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包括问题的具体描述、照片或视频等相关资料;4.5 沟通交流:接管方和原物业管理方现场沟通交流,双方就发现的问题协商解决办法;4.6 确认接管:接管方和原物业管理方签署接管手续,确认物业管理接管完成。
五、验收标准5.1 完好无损:物业建筑结构、设备设施、生活设施、公共设施等应完好无损;5.2 运行正常:电气设备、水暖设备、空调设备、安防设备等应运行正常;5.3 整洁有序:生活设施、公共设施等应整洁有序,无乱丢、乱放等现象;5.4 规章制度完备:物业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运行管理等应完备,并得到有效执行。
物业接管验收方案物业管理接管验收方案-7 2010-9一、建议原则本建议主要是依据建设部与重庆市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文件的要求,和我司多年来积累的物业管理经验对接管验收提出的顾问建议,由于目前规范版本有所改动,因此,我司将参照现行验收规范及物业项目实际情况对验收接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
XXX公司提供之建议仅为我司管理经验之总结,不代表或代替国家有关规范和法规。
接管验收的相关表格,需根据施工图纸与现场具体情况进行重新修订。
由于我司尚未接到物业项目竣工的图纸资料,因此,此接管验收表格针对性需进一步完善,现仅供参考。
二、物业项目管理部接管验收程序(一) 目的接管验收是物管企业在接管物业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物业接管验收工作得到有效控制,保证物业入伙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
接管验收是指:物管单位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规范对物业规划、设计的执行,单位工程质量的竣工验收情况和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环境卫生设施以及绿化建设等进行整体和全面性的验收。
(二) 行为对象接管验收是建设单位向物管企业移交物业的过程。
接管验收(三) 接管验收的作用1、明确交接双方的责权利关系;2、确保物业具备正常的使用功能,充分维护业主的利益;3、确保物业使用的安全功能,保障业主的生命财产安全;4、为日后物业的管理创造条件。
(四) 接管验收的分类1、新建物业的接管验收;(五) 职责1、项目物业管理处接到总公司物业竣工验收的通知报告后,公司总经理指定项目主管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验收小组。
2、验收小组负责对物业原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竣工图和设备出厂合格证书,设备和建材的试验报告书,设备运行记录等技术检验资料进行验收。
3、验收小组按移交设备清单的要求,对清单上的设备,按规格型号、容量及设计要求进行验收,并对设备的安装数量、安装位置及竣工图验收。
4、验收小组对物业按运行系统验收,详见系统验收内容。
5、验收小组负责对本公司所承接的物业进行验收并向公司各业务管理部门办理移交工作。
物业接管验收方案1.1 接管验收准备工作1.1.1物业服务公司接到业主物业接管验收的通知后,及时组建物业接管验收小组,并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对物业接管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和接管验收应提交的资料等条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应在15日内与业主约定验收时间并签发验收复函,在业主的组织下对所接管的物业进行综合性的查验、接管,以保证所接管物业基本合格,确保业主顺利入住,满足业主的质量要求和使用要求。
1.1.2成立物业接管验收小组物业接管验收小组由总经理和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组长,并根据接管项目的具体情况抽调相关部门经理和业务技术骨干组成接管验收专业小组,必要时可聘请相关专家。
1.1.3接管验收小组分工:a.组长/副组长——负责物业接管验收的策划方案、组织、协调工作;——负责物业接管验收合格凭证及物业接管文件的签发;b.资料查验组——负责物业建设资料、工程技术资料、设施设备资料、产权资料、客户资料等查验和接收;c.房屋及设施设备查验组——负责房屋、道路、绿化及设施设备的查验、运行测试;d.综合组——负责资料组、房屋设备组查验记录和移交资料的接收、整理归档;——根据各专业小组写出的单项验收报告,出具综合性验收报告及评定意见;——负责对遗留问题(包括资料、设备设施等)登记和确认;——负责跟进遗留问题的整改和再验证;——负责物业接管验收小组后勤保障工作和移交物质及钥匙的接收。
1.1.4接管验收前期工作接管验收实施之前,应做好以下工作:a.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驻接管项目现场,或向业主申请参与竣工收尾的监理工作,主要是参与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了解整个楼宇内所装配设备设施的基本情况;b.与业主沟通,征询业主对交接时间、进度,交接方案、验收标准等事项的意见,并向业主提供需移交的资料清单;c.针对接管项目编制物业接管验收实施方案,呈报业主审批;d.对接管验收小组人员进行分工职责和操作培训;e.准备好接管验收记录表格:——《物业设施移交书》——《物业工程移交项目表》——《物业接管资料移交清单》——《接管物业移交清单》——《房屋接管验收表》;——《房屋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统计表》——《公共配套设施接管验收表》;——《公共配套设施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统计表》——《机电设备接管验收表》;——《机电设备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统计表》;1.2 接管验收的工作程序1.2.1各项资料的接管验收,参照建设部房屋接管验收标准 ZBP 30001-90(1991年7月1日)向业主提交需移交资料清单;移交的资料应由业主和接管小组共同在移交记录上签字确认,对缺失的资料应记录在案,并同业主确定具体的补齐日期。
物业接管验收方案
兴蒙财富大厦物业接管验收方案
二0一一年五月
<接管验收方案> (02)
<物业接管验收程序> (06)
<物业接管验收标准及方法> (08)
<产权和技术资料交接单> (14)
<资料接管验收遗留问题登记表> (16)
<资料接管验收遗留问题整改表> (17)
<机电设备/设施移交单> (18)
<接管验收机电设施/设备遗留问题登记表> (19)
<接管验收机电设施/设备遗留问题整改表> (20)
<房屋本体现状接管验收单> (21)
<房屋本体接管验收问题登记表> (22)
<房屋本体接管验收问题整改表> (23)
接管验收方案
(一)成立物业接管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下设三个分小组:
1、文件资料接管小组
责任人:管理处经理、客户服务组主管
职责:负责接管物业的产权、工程、设备资料的验收移交工作;业户资料的验收移交以及协助楼宇的验收移交工作;
2、现场验收接管小组
责任部门:工程部、保安部、客服部;
责任人:
职责:负责房屋本体、公共设施和机电设备的验收移交和钥匙接管工作。
3、财务接管小组
责任部门:财务部;
责任人:XXX;
职责:财务资料的交接。
(二)接管验收前的准备
1、与开发商联系好交接事项、交接日期、进度、验收标准等。
责任人:
2、派出先头技术人员前往物业现场摸底,制定好接管验收计划。
责任人:
3、提前参与发展商申请的竣工验收和机电设备最终安装、调试工
作。
责任人:
(三)接管验收内容
一、资料的接管验收
A、物业产权资料;
1、项目开发批准报告;
2、规划许可证;
3、投资许可证;
4、土地使用合同;
5、建筑开工许可证;
6、用地红线图。
B、综合竣工验收资料:
1、竣工图(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建筑、结构、水、暖、电、气、
设备、附属工程各专业竣工图及地下管线综合布置竣工图);
2、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3、建设消防验收合格证;
4、公共配套设施综合验收合格书;
5、供水合同;
6、供电协议书、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