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饲料真菌毒素限量规定及评析_陈茹
- 格式:pdf
- 大小:829.67 KB
- 文档页数:5
国内外玉米糁中金属污染物、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比对分析张利真1 汪 滨1 张 明1* 周坤超2 于立梅1 李 菁1(1.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摘 要:农产品的安全是人类健康的保证,农产品在出口时都面临着严格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本文选取玉米糁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欧盟、日本、韩国、美国等五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对于玉米糁中金属污染物、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规定指标,并就进一步完善我国玉米糁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限量标准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我国玉米糁的国际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重金属,真菌毒素,标准,比对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8.018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he Limit Standards of Metal Pollutants and Mycotoxins in Corn Grits at Home and Abroad ZHANG Li-zhen1 WANG Bin1 ZHANG Ming1* ZHOU Kun-chao2 YU Li-mei1 LI Jing1(1.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2. Quzhou Huayou Cobalt New Material Co., Ltd.)Abstract: The safe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is the guarantee of human health.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facing strict standards and regulations when they are exported. This paper selects corn gri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limit standards of metal pollutants and mycotoxins in corn grits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ropean Union, countries including Japa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 It also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limit standards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mycotoxins in corn grits in China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international trade.Keywords: heavy metals, mycotoxin, standard, comparison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标准适用性技术研究(二期)”(项目编号:2017YFF0209500)的研究成果。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一、引言
食品安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真菌毒素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重点探讨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以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二、真菌毒素简介
真菌毒素是由某些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主要存在于谷物、坚果、干果等食品中。
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酮、玉米赤霉烯醇等,它们对人体肝脏、免疫系统等器官具有潜在的危害。
三、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国家制定了一系列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同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谷物及其制品
–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赤霉酮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2.坚果及其制品
–赤霉酮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玉米赤霉烯醇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3.干果
–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玉米赤霉烯醇的限量标准为:XXXμg/kg
四、真菌毒素检测方法
为了有效监控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科学家们发展了各种检测方法,其中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吸附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并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五、结语
食品安全是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管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的食品。
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饲料是畜禽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它直接关系到畜禽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然而,由于饲料原料的多样性和保存条件的不同,饲料中往往会存在着各种霉菌毒素,它们对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着严重的危害。
因此,各国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就各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标准进行介绍和比较。
首先,美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规定,玉米和小麦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玉米和小麦中的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中的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10ppb。
此外,美国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与此同时,欧盟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根据欧盟的规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
此外,欧盟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除了美国和欧盟,中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也有着严格的标准。
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规定,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B1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赤霉素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玉米赤霉烯醇的含量不得超过5ppb。
此外,中国还对其他饲料原料中的霉菌毒素含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饲料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各国对饲料中的霉菌毒素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禽养殖户在生产和使用饲料时,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以确保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饲料,以保障畜禽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标准比对中国、塔吉克斯坦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检测国家标准对比研究■ 何海宁1,2 李倩1,2* 洪霞1,2 安小苹1,2 李娇龙1,2 杨光瑞1,2(1.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2.甘肃中商食品质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摘 要: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容易污染食物和饲料,具有强毒性,甚至能够致癌、致畸、致突变,对人和家畜危害极大。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的食品和饲料真菌检测国家标准,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塔吉克斯坦,食品,饲料,真菌毒素,标准对比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0.07.032Comparative Study on Standards of Food and Feed Mycotoxin Detection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HE Hai-ning1,2 LI Qian1,2 HONG Xia1,2 AN Xiao-ping1,2 LI Jiao-long1,2 YANG Guang-rui1,2(1. Gansu Busin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 Co., Ltd.;2. Gansu Zhongshang Food Quality Test and Detection Co., Ltd.)Abstract: Mycotoxins are secondary toxic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fungus, which,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 can easily contaminate food and feed and have strong toxicity, and even can cause cancer, teratogenesis and mutation and do great harm to people and livestock.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national standards of food and feed mycotoxin dete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ajikistan, a country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which aims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remove trade barrier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hina to promot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Keywords: China, Tajikistan, food, feed, mycotoxin, standards comparison1 引 言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种类多、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容易污染谷物和食品[1],且具有高毒性,对人和家畜能产生急性、慢性毒作用,甚至能产生“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2, 3],对食品和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受到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及玉米赤霉烯酮的限量作了规定。
常见真菌毒素的解读及其检测方案真菌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数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25%的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每年由于霉变污染导致真菌毒素引起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损失达数百亿美元。
由此可见,真菌毒素会对谷物类食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造成巨大损害。
我国谷物霉变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地区,每年约使粮食减产3%~7%。
据调查,除粮食、饲料外,在油料作物、种子、水果、干果、蔬菜、调味品、烟草、麻类、乳和乳制品、发酵产品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其引起的疾病及伤害可以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 什么是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适宜温度、湿度条件下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粮食和饲料卫生安全领域又俗称为霉菌毒素。
真菌为喜好氧气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几乎不能生存,因此谷物贮存时使用抽真空或充氮气等方法都能有效避免真菌毒素的滋生。
目前,己经分离和鉴定出400多种真菌毒素,而在粮食行业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主要有4种,即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赫曲霉毒素A。
2 来源及特点2.1 真菌毒素的来源真菌毒素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即收获前真菌毒素的来源与收获后真菌毒素的来源。
2.1.1 收获前真菌毒素的来源任何生长中的农作物,包括饲草和谷物等,都容易在受到真菌污染时产生真菌毒素。
真菌在随农作物由田间向饲料加工厂再向饲料槽的转换过程中可能不会存活,即使有些真菌毒素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但饲料原料看上去颜色及外观都不错,常见指标检测分析结果也不错,而往往就是这些“不错”的原料可能早就已经成为真菌毒素的避风港。
2.1.2 收获后真菌毒素的来源收获后的农作物如果其贮存、运输、加工、保藏的外部环境满足真菌的生长条件,则真菌会继续生长产毒。
粮食饲料在收获时未被充分干燥或贮运过程中温/湿度过高,粮食饲料上污染的真菌就会迅速生长,此时真菌毒素会一直积累叠加,最终危害动物机体而不自知。
2.2 真菌毒素的特點2.2.1 高效性较低毒素浓度(μg/kg)的真菌毒素即能产生明显毒性。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最高限量国家标准
对养猪生产影响较大的毒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猪食用之后会扰乱生殖内分泌平衡,引起流产、受胎率下降及仔猪阴门红肿等病症。
除以上两种,对我国养猪业影响较大的还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
伏马毒素的主要靶器官为肺脏,造成免疫抑制,使猪群对呼吸道病原抵抗力下降。
呕吐毒素因大量情况下会引起呕吐而得名,主要损害猪的消化道,影响饲料适口性和采食量。
国标中关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最高限量
霉菌毒素单位的理解:
ppm = 百万分之一
1 ppm = 1 吨饲料中含有1g毒素ppb = 十亿分之一
1 ppb = 1吨饲料中含有1mg毒素
饲料中毒素检测不超标未必一定安全
由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产生和分布不均匀,所以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多种毒素往往同时存在,不同毒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导致单一毒素不超标也可能致病
所以企业在制定现场标准时宜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级原料中被限量的霉菌毒素种类有关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和监控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Fumonisin),植物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呕吐毒素(DON)、T-2毒素、HT-2毒素等。
目前,我国、欧盟及美国颁布的相关法规均未覆盖所有真菌毒素的种类。
如美国主要关注的是强制性的黄曲霉毒素,欧盟所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中也有叫指南限量和建议限量,这是国外对霉菌毒素的一些限量标准(陈茹2013),详见表1。
中国限量标准我国颁发的国家标准GB13078-2001,GB13078.2-2006,GB13078.3-2007,GB21693-2008和农业行业标准NY5072-2001,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T-2毒素进行了限量规定,详见表2。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美国限量标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主要关注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
FDA制定了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执行限量(FDA,1994),详见表4。
对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分别提出了指南限量(FDA,2001)和建议容忍限量(FDA,2010),详见表5和表6。
FDA对于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尚未制定饲料中的具体限量要求。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2003年全世界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粮农组织食品和营养论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罗马,2004年目录插图表格缩略语致谢前言特别说明引言影响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构成的要素危害确定和危害定性暴露评估取样程序分析方法贸易联系食品供应概要2003年已有的和正在制定的真菌毒素法规从2002至2003年的国际调查总体情况每一区域的具体情况非洲亚洲/大洋州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种真菌毒素或每一类真菌毒素的特定情况全世界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全世界其他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统一法规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联盟南方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食品法典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致谢附录2:表格封底1.引言在日益变化的当今世界上,总体而言,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依然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确保食品安全始终是国际和国家行动的主要重点之一。
微生物和化学有害物均令人关注。
在化学有害物中,真菌毒素(真菌有毒代谢物)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藻类毒素(藻类产生的毒素)对水产品的污染以及植物毒素对可食用植物的污染,近来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根源(世卫组织,2002年a)。
在这三大类的自然毒素中,迄今为止最引人注重的还是真菌毒素。
在世界许多地方,目前真菌毒素已经构成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可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一认识导致了许多国家在近几十年来制定了诸多有关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法规,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并保障生产者和贸易商的经济利益。
制定真菌毒素法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诸多的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方。
真菌毒素的第一个限量标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制定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到2003年末,大约有100个国家已经为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制定了各种特定的限量标准,而且该数目还在继续增加之中。
现有大量的出版物均将重点置于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法规(Krogh,1977年;Schuller等人,1983年;Stoloff等人,1991年;Gilbert等人,1991年;Resnik等人,1991年;V an Egmond 等人,1991年;Van Egmond和Dekker,1995年;Boutrif和Canet,1998年;Rosner,1998年;V an Egmond,1999年)。
2003年全世界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粮农组织食品和营养论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罗马,2004年目录插图表格缩略语致谢前言特别说明引言影响食品和饲料真菌毒素法规构成的要素危害确定和危害定性暴露评估取样程序分析方法贸易联系食品供应概要2003年已有的和正在制定的真菌毒素法规从2002至2003年的国际调查总体情况每一区域的具体情况非洲亚洲/大洋州欧洲拉丁美洲北美洲每种真菌毒素或每一类真菌毒素的特定情况全世界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标准全世界其他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统一法规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联盟南方共同市场东南亚国家联盟食品法典结论参考文献附录附录1:致谢附录2:表格封底1.引言在日益变化的当今世界上,总体而言,食品安全和粮食安全依然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在过去的几年中,确保食品安全始终是国际和国家行动的主要重点之一。
微生物和化学有害物均令人关注。
在化学有害物中,真菌毒素(真菌有毒代谢物)对食品和饲料的污染,藻类毒素(藻类产生的毒素)对水产品的污染以及植物毒素对可食用植物的污染,近来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根源(世卫组织,2002年a)。
在这三大类的自然毒素中,迄今为止最引人注重的还是真菌毒素。
在世界许多地方,目前真菌毒素已经构成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真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健康可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一认识导致了许多国家在近几十年来制定了诸多有关食品和饲料中真菌毒素的法规,以保护人类的健康,并保障生产者和贸易商的经济利益。
制定真菌毒素法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包含诸多的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方。
真菌毒素的第一个限量标准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制定的黄曲霉毒素限量标准。
到2003年末,大约有100个国家已经为食品和饲料中的真菌毒素制定了各种特定的限量标准,而且该数目还在继续增加之中。
现有大量的出版物均将重点置于真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和法规(Krogh,1977年;Schuller等人,1983年;Stoloff等人,1991年;Gilbert等人,1991年;Resnik等人,1991年;V an Egmond 等人,1991年;Van Egmond和Dekker,1995年;Boutrif和Canet,1998年;Rosner,1998年;V an Egmond,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