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微创手术
- 格式:docx
- 大小:57.51 KB
- 文档页数:3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通过人工开口或经自然腔道进入胸腔进行手术治疗肺癌的方法。
该技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肺癌是老年人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中的肺癌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免疫功能下降,相较于年轻患者,老年患者在手术治疗中面临更多的风险。
选择一种有效且创伤较小的手术方法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尤为重要。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
这些优点使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成为老年患者首选的手术方法之一。
一项针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老年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可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媲美。
该研究中,将一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等指标。
结果显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在手术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而在术后并发症和生存率方面,胸腔镜组患者表现出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较长的生存时间。
这些结果显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还可用于老年患者中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指肿瘤仅限于肺组织,没有侵犯到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该类型肺癌的治疗首选是手术切除,且术后生存率较高。
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原因,一些老年患者不能接受传统的开胸手术。
对于这类患者,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一项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表明,在老年患者中使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其术后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这一结果显示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一、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特点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其发病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伴随多种基础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肺癌的特点。
老年患者的非小细胞肺癌通常发现较晚,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较为常见,这给手术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开展研究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方案的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优势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相比传统开胸手术,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种手术方式尤为适合,能够减轻患者手术的创伤和恢复的压力。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更清晰地观察肿瘤的情况,有利于控制手术范围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四、手术前的完善评估和严密术后监护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时,除了手术本身的技术要求外,手术前的完善评估和严密术后监护也显得至关重要。
在手术前,通过对患者的全面评估,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而在手术后,对患者的严密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并发症,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完善的手术前评估和严密的术后监护是保证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效果的关键。
五、患者术后的恢复与康复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恢复与康复。
一方面是要进行身体功能的恢复,另一方面也需要对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进行严密的监测。
患者在术后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恢复训练和康复护理,定期复查以及遵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只有在术后的恢复期间患者能够正确地配合医生的安排和建议,患者的康复和生存率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临床探索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李维洁 (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目的: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6例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例。
实验组给予微创胸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胸腔镜手术用于肺癌患者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关键词:肺癌;微创胸腔镜;传统开胸手术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1]。
近年来随着生活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肺癌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多于女性。
有研究表明,肺癌与吸烟、空气污染、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而吸烟是肺癌死亡率进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长期吸烟人群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显著提高[2]。
早期肺癌无明显不适,多数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且病变已经发生多处转移,给治疗增加了较大的难度[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中,既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又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对患者的损伤。
本研究分析微创胸腔镜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肺癌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我院行手术治疗的26例肺癌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例。
实验组男10例,女3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3.05±1.54)岁;肿瘤类型:鳞癌7例、腺癌3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1例;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6例。
对照组男9例,女4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52±1.24)岁;肿瘤类型:鳞癌7例、腺癌2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癌2例;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7例。
肺癌微创手术伤口痛是怎么回事?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等多种方式。
而在手术治疗中,微创手术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医生和患者的选择。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有着更小的切口、更少的创伤、更快的恢复等优势。
一些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伤口疼痛的情况,那么,肺癌微创手术伤口痛是怎么回事呢?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微创手术的原理。
微创手术是通过小切口或穿刺口进行手术,通过内窥镜等器械进行操作,其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
微创手术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其中之一就是手术时间较长,操作难度较大,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
伤口疼痛是微创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创伤:微创手术虽然创伤较小,但是仍然需要在患者体内进行操作,因此仍然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
手术后,患者的身体会产生炎症反应,导致伤口疼痛。
2.神经因素:手术过程中,切除肺部组织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损伤,导致伤口周围的神经末梢过度敏感,从而引起疼痛。
3.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出现感染、血肿等并发症也会导致伤口疼痛。
4.个体因素:不同的人对疼痛的敏感度不同,因此有些人在手术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疼痛,而有些人则不会。
针对肺癌微创手术伤口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药物治疗:可以通过口服或注射药物来缓解疼痛,常用的药物包括止痛药、非甾体抗炎药等。
2.物理治疗:可以通过热敷、冷敷等物理治疗来缓解疼痛,这些方法可以减轻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
3.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缓解疼痛。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伤口疼痛,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神经阻滞等。
肺癌微创手术伤口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治疗方法也有很多种。
对于患者来说,在手术前应该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同时在手术后要注意伤口的护理和疼痛的缓解,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
肺癌微创手术伤口痛的发生原因主要有手术创伤、神经因素、术后并发症和个体因素等多种因素。
肺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与趋势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肺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与趋势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一、肺癌手术治疗的新进展1.微创手术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选择进行微创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通过小切口或胸腔镜等技术,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并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例如,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肺楔形切除术在特定患者群体中已经成为较为常见的治疗选择。
2.增强复发监测的技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影像学的不断进步,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复发监测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例如,循环肿瘤DNA检测技术可以通过血液样本监测术后肿瘤复发情况,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此外,影像学技术如PET-CT扫描在术后复发监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3.精准化治疗的不断突破肺癌的发展与多个基因异常和信号通路异常相关,因此精准化治疗成为一个热点领域。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效果,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新药的不断开发和临床试验的进行,使肺癌手术治疗进入了个体化和精准化的时代。
二、肺癌手术治疗的趋势1.多学科团队治疗肺癌治疗从传统的单一学科发展为多学科团队治疗,包括肺癌外科医生、放疗专家、化疗专家、放射科医生等的合作。
多学科团队治疗强调了不同专家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个体化治疗策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体化治疗策略成为肺癌手术治疗的趋势。
通过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可以筛选出适合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的患者群体,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治疗效果。
3.靶向药物的研发和应用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将为肺癌手术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通过针对特定的肿瘤分子靶点,靶向药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技术,通过小切口和肺腔内镜操作,可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康复时间,对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手术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很多优势。
在手术创伤方面,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只需要几个小切口,而传统开胸手术需要较大的切口,因此术后疼痛明显减少,术后恢复快。
在手术可视化方面,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通过肺腔内镜直接查看肺部,并操作器械完成手术,不需要开胸,因此手术野清晰,操作精细,能更好地保护肺组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还具有较少的术中出血量、较低的手术禁忌症、较少的术后并发症等优势。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首先需要评估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人群,多数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术前评估对于手术的选择和术后康复非常重要。
在评估完分期和身体状况后,如果患者符合手术适应证,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成为治疗的首选。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可以通过肺腔内镜清除肿瘤,并切除相关淋巴结,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
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在手术效果方面并无差异,根治率高,具有与传统手术相当的随访结果。
一项研究报道,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五年生存率可以高达85%以上,与传统开胸手术的效果相当。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还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由于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可以更快地从手术中康复过来。
患者可以更早地开始活动和进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
一项研究发现,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率相对较低,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胸腔积液和呼吸道感染。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它具有减少手术创伤、保护肺组织、手术可视化等优势,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当的治疗效果,并且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
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患癌症的比例逐渐增加。
肺癌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又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已成为治疗NSCLC的常规手术方式之一。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耐受力较差,传统手术对其会存在较大风险,因此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是否适用于老年NSCLC患者仍存在争议。
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优势1. 微创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胸腔镜下手术无需大幅度开放胸腔,而是通过数个小孔进入胸腔进行手术,减少了创伤和出血,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2. 术野清晰胸腔镜下手术使用高清摄像头,医生可以清楚地观察肺部情况,有利于术野的清晰操作。
3. 减少合并症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减少了术后感染、呼吸系统并发症等合并症的发生。
4. 美容效果胸腔镜下手术创伤小,对患者的外观影响较小,术后美容效果好。
三、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1. 术后生存率研究表明,老年NSCLC患者中接受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其术后生存率优于接受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
微创手术的优势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手术的创伤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有利于术后身体的快速康复。
2. 术后生活质量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相比传统手术对患者的身体损伤更小,更有利于术后身体功能的恢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老年NSCLC患者中,胸腔镜下手术常常能够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四、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注意事项1. 术前评估对于老年NSCLC患者,应当在进行手术前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全身状况,确保患者具备手术的耐受性。
还需要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选择最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团队。
2. 术中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控制手术时间,避免术后出现并发症。
对肿瘤的清除范围和淋巴结清扫等手术操作要做到慎重、完整,确保手术的彻底性和安全性。
肺癌还有这样的治疗——微创介入治疗01、什么是肺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发病率位居男性恶性肿瘤首位,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
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称为支气管肺癌,包括了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等病理类型。
02、肺癌分期怎么分?根据肿瘤大小、有无浸润周围组织、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远处转移等情况把肺癌分为早期、中期、中晚期、晚期4个期,不同分期会影响治疗方法、效果、预后。
早期(Ⅰ期):有肿瘤,但无浸润、无转移;中期(Ⅱ期):肿瘤最大径≤7cm,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中晚期(Ⅲ期):出现颈部、纵膈、肺门等处淋巴结转移;晚期(Ⅳ期):出现脑、骨、肝、肠等远处转移。
03、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微创介入治疗、中药治疗等。
外科手术适用于早期、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中将肿瘤所在肺段或肺叶切除并常规清扫纵隔淋巴结,在术后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放、化疗等相关抗肿瘤治疗。
肺癌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刺激性干咳、胸痛、痰中带血、咯血等明显症状,往往此时患者大多已为肺癌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
放、化疗很少作为根治性治疗方法,常常作为外科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放疗可针对单一原发病灶或转移瘤病灶进行治疗缓解临床症状,化疗常作为中晚期肺癌姑息性治疗方案。
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往往较大,可导致脱发、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患者均适合。
能否服用靶向药物治疗,需先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介入诊断性手术),取出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及基因检测,明确肿瘤为哪一种病理类型和有无特定的基因突变及对应的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治疗,部分患者效果较好,但治疗费用高昂,此外部分患者易产生耐药性,影响长期疗效。
微创介入治疗,相当于“不用开刀的手术”,微创介入治疗有其独特的治疗优势,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有“微创、精准、安全、高效”的优点。
超声内窥镜在肺癌微创手术中的指导作用评价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高度恶性、病程进展快、预后差等特点而闻名。
手术切除是治疗早期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存在创伤大、复苏慢、术后并发症多等问题。
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微创手术成为替代传统手术的重要选择。
在肺癌微创手术中,超声内窥镜的引入为手术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本文将对超声内窥镜在肺癌微创手术中的指导作用进行评价。
首先,超声内窥镜在肺癌微创手术中可为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信息。
超声内窥镜结合超声技术可以直接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特征,并对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评估。
这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和手术范围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通过超声内窥镜可以取得肿瘤的组织标本,通过细胞学和病理学的检查,可以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类型、分期以及预后情况,为术前对病情的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其次,超声内窥镜在手术中的实时导航作用不可忽视。
在肺癌微创手术中,精准的切除肿瘤组织并确保手术边缘的清晰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超声内窥镜通过实时引导,可以帮助外科医生明确肿瘤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重要组织结构的关系,从而避免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此外,超声内窥镜还可以通过实时的超声影像引导术中的切除或热消融实施,确保手术的彻底性和精确性。
再次,超声内窥镜在术后评估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术后的核查和评估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治疗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超声内窥镜可以通过实时的超声检查,观察手术区域的愈合情况、排除术后并发症以及指导患者术后的生活护理。
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为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术后情况调整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此外,超声内窥镜的应用在肺癌微创手术中也存在一些挑战与局限性。
首先,技术操作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经验和超声技术的熟练掌握。
其次,超声内窥镜在观察淋巴结转移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于微小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较低。
肺癌微创手术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最近几年在临床肺癌手术治疗中微创手术日益重要。
是因先前的传统肺癌手术创伤很大,手术后患者疼痛严重,上肢及肩部活动障碍,极大影响了术后康复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所以不论患者还是肺科大夫都关注肺癌微创技术,未来,微创成肺癌外科治疗发展方向,鉴于此,药代邮将肺癌微创手术的相关知识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肺癌微创手术
微创手术治疗主要有胸腔镜手术及不损伤性肌肉的小切口开胸手术等方式,胸腔镜手术只需在胸部做一个4~6厘米的切口和2~3个1厘米的切口就能完成肺癌切除手术。
肺癌微创手术治疗的适应人群
一、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直径<5cm;未侵犯胸壁或支气管;
二、没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
三、肺部恶性疾病(如肺转移癌的姑息治疗);
四、肺良性疾病(肺大泡、支气管扩张、肺囊肿、肺良性肿瘤等)。
肺癌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势
一、微创手术胸壁孔仅厘米左右,所以手术创伤小,与常规手术30cm切口相比较可明显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手术危险性。
二、术后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
三、绝大部分有手术指征的肺癌,不但能彻底切除原发病灶,还能进行彻底的纵隔淋巴结清除。
肺癌微创手术的局限性
肺癌微创手术在切除标本较大如肺切除时需要辅助小切口完成,遇到严重的胸腔粘连或肿瘤外侵或较大出血时要中转开胸。
肺癌微创手术的价格
每个人的病情不同,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中所采用的药物也是不同的,产生的费用也不同,不同医院费也可能不同,正常收费应该是大概一万人民币左右。
肺癌微创手术分类及特点
肺癌的微创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分为主要有胸腔镜治疗和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治疗。
(1)胸腔镜治疗优点是创伤小,但有其局限性,主要适用于癌肿非常小且位置比较靠周边的早期肺癌病人。
(2)肺癌微创肌肉非损伤性手术治疗,就是在不损伤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同时,保证有一个安全的手术视野,其切口长度仅为传统手术方法的三分之一。
肺癌切除术和肺癌微创术
肺癌切除术是大型的外科手术,对心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传统的胸部后外侧切口对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大,术后明显疼痛,影响术后咳嗽排痰,甚至导致术侧运动功能障碍。
肺癌微创术可以狭义的理解为是指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切除术(VATS),该术式相对传统的肺癌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但要严格把握其手术适应症。
特别注意:目前还没有将电视辅助胸腔镜肺癌切除术(VATS)作为标准手术方式,但为明确诊断常用该手术直接观察纵隔、肺及获取活组织检查,诊断胸腔积液的原因并行胸膜固定术。
具体做法是全麻后在术侧胸壁取2到3个小切口,并由此置入胸腔及其他手术器械,有时也需与小切口联合使用。
术毕同样要放置胸腔引流管。
药代邮提示:肺癌微创手术治疗,对于病程病情不同的患者,发挥的作用并不一样。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进展和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治疗方式,进行肺癌微创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