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许可的适用范围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作业许可管理,保障作业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高空、受限空间、动火、爆破、吊装、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作业许可,是指对特定作业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并经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的作业活动。
第四条作业许可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三)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四)公开透明、便于监督。
第二章管理范围第五条作业许可管理范围包括以下作业:(一)高空作业:指在离地面2米(含2米)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如高空作业平台、吊装作业、高处维修等。
(二)受限空间作业:指进入或接近容器、槽、坑、井、池等有限空间进行作业,如管道清洗、设备检修等。
(三)动火作业:指使用明火、电弧、火花等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作业,如焊接、切割、打磨等。
(四)爆破作业:指使用炸药、雷管等爆炸物进行的作业,如拆除、挖掘等。
(五)吊装作业:指使用起重机械、吊车等设备进行物体搬运、安装、拆卸等作业。
(六)临时用电作业:指使用非固定电源进行的电气作业,如移动式电动工具、临时照明等。
(七)其他需要实行作业许可管理的作业。
第六条以下作业不属于本规定管理范围:(一)日常生产、维修、保养等一般性作业;(二)非危险作业场所的短时作业;(三)紧急抢修、事故处理等特殊情况下的作业。
第七条对于涉及多个作业许可管理范围的作业,按照最高级别的作业许可管理要求执行。
第三章作业许可申请与审批第八条作业单位应提前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作业许可申请,申请内容包括:(一)作业单位名称、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二)作业人员名单、安全技能及培训情况;(三)作业现场安全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四)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五)作业结束后安全检查及清理措施。
危险作业许可制度内容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单位组织实施的建设、检维修、改造等项目中的动火作业、吊装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动土作业、临时用电作业、转动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危险作业项目。
第三条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由项目实施部门负责。
公司及所属单位安全管理部门根据实际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危险作业许可范围第四条危险作业许可范围包括:(一)动火作业:指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生产、输送或储存设备上以及在符合火灾危险分类为甲、乙类的区域进行的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作业。
(二)吊装作业:利用各种吊装机具将设备、工件、器具等吊装到指定位置的作业。
(三)高处作业:凡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其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四)受限空间作业:指进入生产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进行的作业。
(五)动土作业:指在地面或者地下进行挖掘、填埋、钻孔、打桩等可能影响地基稳定性和地下设施安全的作业。
(六)临时用电作业:指在生产过程中,为满足临时用电需求而进行的接电、用电作业。
(七)转动设备检维修作业:指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停机、解体、检查、维修、试运行等作业。
第五条项目实施部门应根据作业类型、作业环境、作业风险等因素,确定危险作业许可的具体要求。
第三章危险作业许可程序第六条项目实施部门应在危险作业前,向安全管理部门提出危险作业申请,并提交以下资料:(一)危险作业实施方案:包括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
一、总则为加强公司作业许可安全管理,确保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需要进行作业许可管理的作业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危险性作业:1. 动火作业;2.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3. 高处作业;4. 吊装作业;5. 动土作业;6. 断路作业;7. 设备检修作业;8. 高温作业;9. 抽堵盲板作业;10. 其他危险性作业。
三、职责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作业许可安全管理制度;2. 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作业许可管理工作;3. 各级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负责遵守作业许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安全。
四、作业许可申请与审批1. 作业单位在开展危险性作业前,应进行作业风险分析,填写《作业许可申请表》;2. 《作业许可申请表》应包含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等信息;3. 作业单位将《作业许可申请表》报送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审批;4. 安全管理部门对《作业许可申请表》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对符合条件的作业予以批准;5. 作业单位根据批准的《作业许可申请表》组织作业。
五、作业许可执行与监督1. 作业单位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作业许可要求,落实各项安全措施;2. 作业单位应指定专人担任作业监护人,负责监督作业过程,确保作业安全;3. 作业单位应定期对作业许可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4. 安全管理部门对作业许可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六、作业许可变更与撤销1. 作业过程中如需变更作业内容、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等,作业单位应重新填写《作业许可申请表》并报送安全管理部门审批;2. 作业过程中如需撤销作业许可,作业单位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安全管理部门;3. 安全管理部门对作业许可变更与撤销进行审批,对符合条件的作业予以批准。
作业许可管理规定作业许可管理规定1 范围与应⽤领域1.1 ⽬的为控制和削减临时性作业活动风险,保护员⼯健康安全,预防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1.2 适⽤范围本规定适⽤于公司、直属企业和基层单位以及⼯程服务承包商。
1.3 应⽤领域本规定应⽤于新、改、扩建⼯程项⽬,油库、加油(⽓)站等场所操作规程未涵盖的临时性作业,如⼯程施⼯、检维修作业、清罐作业等,同时包括特殊作业,如受限空间、挖掘动⼟、⾼处作业、吊装、临时⽤电、动⽕及其它需作业许可证的作业。
⾮⽣产性场所的特殊性作业参照本规定执⾏。
2 参考⽂件作业许可管理规范(中国⽯油天然⽓集团公司)3 术语和定义3.1 申请⼈是作业单位现场负责⼈,负责填写作业许可证,并向批准⼈提出⼯作申请。
如新建⼯程项⽬现场负责⼈,停业改、扩建项⽬的⼯程现场负责⼈、发⾏版本: A 修改码: 1⽂件编码: XJXS/HSE.GL.ZAHC.26-2009检维修项⽬作业单位负责⼈、库站现场负责⼈。
3.2 批准⼈负责审批作业许可证的负责⼈或其授权⼈,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员。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常是直属企业部门主管领导、业务主管部门负责⼈、库站负责⼈或建设项⽬负责⼈等。
3.3业务主管部门是指直属企业具体⼯作业务管理部门,如⼯程建设、库站管理、营销等职能管理部门。
3.4⼯作安全分析通过事先或定期对某项⼯作任务进⾏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最⼤限度消除或控制风险⽬的的⼯作⽅法。
4 职责4.1质量安全环保处是作业许可的归⼝管理部门。
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并提供咨询和技术⽀持。
4.2 公司相关职能管理部门协助对所管辖业务范围内的作业许可管理进⾏监督。
4.3 直属企业负责本单位作业许可的审批。
4.4直属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作业许可的监督管理。
4.5 直属企业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所管辖业务范围内作业许可的审批和监督。
4.6 油库、加油(⽓)站按要求执⾏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高处作业许可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高处作业的管理,保障高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适用范围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高处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章高处作业许可的原则第三条高处作业许可的原则是安全第一,防范和控制风险,合理安排和使用工器具,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四条高处作业许可的程序第四条高处作业许可须经以下程序:(一)申请:高处作业单位需向所在地的安全管理部门提交高处作业许可申请,需提供作业计划、作业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记录、工器具的检验和维护记录等相关资料。
(二)审批: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申请人的资质和作业计划进行审批,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现场检查和核查。
(三)许可:安全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颁发高处作业许可证,并告知许可有效期和作业条件。
(四)备案:安全管理部门需将发放的高处作业许可证备案,并定期进行检查,确保作业单位的合规性。
第五条高处作业人员的要求第五条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备相关岗位资质和证书;(二)经过高处作业的培训和考核;(三)有良好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四)了解高处作业的风险和安全措施;(五)必要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第六条高处作业的安全措施第六条高处作业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明确作业的范围、时间和人员;(二)检查作业地点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三)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工器具,并确保其经过检验和维护;(四)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安全带、安全网等;(五)严禁饮酒、吸烟或使用易燃物品等危险行为;(六)遵守高处作业的规章制度,严禁擅自改变作业计划或工艺流程;(七)监督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状况,并及时处理紧急情况。
第七条高处作业的监督和检查第七条对高处作业的监督和检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定期检查高处作业的许可证情况和作业计划的执行情况;(二)抽查高处作业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三)检查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和工器具的使用情况;(四)记录和分析高处作业事故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作业许可制度1. 介绍作业许可制度是一种组织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组织内部的作业和项目能够有序进行,并确保安全和合规性。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作业许可制度的目的、适用范围、执行程序以及相关责任和义务。
2. 目的作业许可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所有作业和项目在进行前经过合理的控制和批准,以确保它们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并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通过引入作业许可制度,可以达到以下目标:- 提高组织内部作业的质量和可靠性。
- 防止未经控制和批准的作业和项目,从而减少安全和法律风险。
- 明确作业的责任和权力,减少管理上的混乱和冲突。
- 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
3. 适用范围作业许可制度适用于所有组织内部的作业和项目,包括以下方面:- 设备维护和保养作业。
- 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
- 高风险作业,如焊接、建筑施工等。
- 系统或设备的操作和维修作业。
4. 执行程序作业许可制度的执行程序应包括以下步骤:4.1 作业计划和准备在进行作业之前,负责人应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并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方面:- 确定作业目标和需求。
- 评估作业所需的资源和人员。
- 制定作业计划和时间表。
- 识别和评估安全和法律风险。
4.2 作业许可申请负责人应向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提交作业许可申请,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文件,以便获得作业许可。
申请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作业的描述和目的。
- 预估完成时间和资源要求。
- 安全和法律风险的评估报告。
- 相关许可证和资质证明。
4.3 作业许可批准上级领导或相关部门应根据作业许可申请的内容,评估作业的合规性和安全性,并决定是否批准作业许可。
如果批准,应将许可书面通知负责人,并确保负责人了解许可的条件和要求。
4.4 作业执行和监控负责人在获得作业许可后,应按照许可的要求和条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作业执行。
同时,负责人应定期监控作业的进展,并确保其符合许可要求和安全标准。
4.5 作业验收和总结作业完成后,负责人应与相关人员一起进行作业验收,并评估作业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作业许可制度1作业许可制度1 目的为规范公司内作业的安全管理, 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实现安全生产, 制订本制度。
2 适用范围2.1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车间。
2.2 申办厂内安全作业许可证的项目2.2.1 厂内动火作业: 在公司内进行的电焊、气焊、气割、切割、磨光等产生明火的作业。
2.2.2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进入设备内部; 进入专用管道、地沟、地井、烟道; 进入专用贮料池等, 进行检验、检测、维修、养护等。
2.2.3 破土作业: 公司内进行的内部地面开挖、掘进、钻孔、打桩、爆破等。
2.2.4 临时用电作业: 企业内一切临时用电的作业。
2.2.5 高处作业: 按照《高处作业分级》( GB/T3608-93) 标准规定的各种作业。
2.2.6 起重吊装作业: 在企业内进行安装、拆除、维修等作业。
2.2.7 抽堵盲板作业: 因检修或其它作业须抽堵盲板的作业。
22.2.8 断路作业: 生产区域内的交通道路上进行施工及吊装吊运物体等影响正常交通的作业。
2.2.9 企业内部规定的其它需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的项目。
3 职责与分工主管部门: 安全环保部。
负责公司内各项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相关部门: 生产部; 协助主管部门监督各项作业中的安全工作。
行政办公室; 负责规定职责内的各项安全作业工作。
各部门、车间。
认真贯彻执行本制度, 保障各项作业安全实施。
4 内容与要求4.1 各项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许可证。
4.1.1 申办厂内安全作业许可证的程序4.1.1.1 由作业或被作业部门提出指定专人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4.1.1.2 安全作业许可证由安全环保部或相关部门签发并进行监督, 注重时效性。
4.1.2 安全作业许可证的内容4.1.2.1 安全作业许可证应注明作业内容和作业的起止时间。
4.1.2.2 应规定具体的防范措施和作业区域。
4.1.2.3 需通知的相关部门和具体的防护要求。
34.1.2.4 作业负责人和作业监护人。
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是指用于规范危险作业许可程序,并确保危险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的一套规定。
本文将为您介绍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定义、适用范围、管理程序、责任分工与授权等。
一、定义危险作业许可是指在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境下,为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需要经过管理部门批准的许可程序。
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是指管理部门对危险作业许可进行监督与管理的规定。
二、适用范围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适用于下列情况:1. 所有危险作业环境,如火药库、化工厂、危险品运输等。
2. 所有进行危险作业的单位与个人,包括工人、技术人员等。
三、管理程序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的管理程序主要包括如下环节:1. 危险作业申请:工作人员在进行危险作业前,必须向管理部门提交危险作业申请。
申请中应包含作业日期、作业内容、安全措施等信息。
2. 审批与许可:管理部门根据危险作业的性质与环境情况,审查申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许可与批准。
审批与许可的过程应记录并留存备查。
3. 安全措施:在申请获得许可后,工作人员应按照许可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4. 监督与检查:管理部门对危险作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与检查,确保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有效执行。
四、责任分工与授权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分工与授权:1. 申请人:负责提交危险作业申请,并按照许可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
2. 管理部门:负责审批与许可危险作业申请,并监督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执行。
3. 执行人员:负责按照许可要求进行危险作业,并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执行。
4. 安全监督员:负责对危险作业进行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给管理部门。
五、其他规定危险作业许可安全管理规定还包括了其他一些规定,如:1. 紧急情况的处理:危险作业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应当立即处理,并报告给管理部门。
2. 记录与档案:对危险作业许可过程中的相关文件、记录与档案进行保存,并定期进行审核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