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试验法标准_7522
- 格式:pdf
- 大小:254.48 KB
- 文档页数:4
1.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处理以0.1ml(含青霉素20~50单位)的试验液皮内注射,根据皮丘变化及患者全身情况来判断试验结果【目的】通过青霉素过敏试验,确定患者对青霉素是否过敏,以作为临床应用青霉素治疗的依据【操作步骤】试验液的配制:以每ml含青霉素200~500u的皮内试验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试验方法:确定患者无青霉素过敏史;前臂掌侧下段皮内注射青霉素皮试溶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注射后观察20min,20min后判断并记录试验结果。
溶解:于内含80万u的青霉素小瓶内注入4ml生理盐水,每ml内含青霉素20万u稀释:“抽三推二”“抽1”取0.1ml加NS至1ml,1ml内含2万u青霉素“推1”弃去0.9 ml,余0.1ml,含2000u青霉素“抽2”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0u青霉素“推2”弃去0.9ml,余0.1ml,含200u青霉素“抽3”加生理盐水至1ml,1ml内含200u青霉素配制成功:每ml含200u青霉素,取0.1ml(内含 20u)做皮内试验。
结果判断:阴性(-):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l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注意事项】青霉素过敏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须按常规做过敏试验。
皮肤试验液必须临用时配制,浓度与剂量必须准确。
严密观察患者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相关文件上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以作对照,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为阴性方可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配制法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年月日项目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分值扣分及原因准备质量15分1、着装整洁,规范洗手,戴口罩(一项不齐扣1分)2、用物准备:注射盘:75%酒精、棉签、无菌注射器(1m1、5ml)、无菌生理盐水10ml、青霉素钠80万U、砂轮、启瓶器、弯盘、表、标识(少一项扣1分)3、检查物品是否符合要求582操作质量标准65分1、查对药物,检查药物质量、有效期2、常规开启药物中心铝盖并消毒,打开生理盐水安瓿3、取4ml生理盐水注入80万U青霉素钠内,摇匀,稀释为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万U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万U5、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00U6、取上液0.1ml或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溶液含青霉素钠200U或500U.皮内注入0.1ml含青霉素钠20U或50U7、每次配置时均需将溶液混匀并口述其浓度8、套上安瓿,在胶布上标记配置日期、时间,配置人全名,粘贴于注射器上5101010101055全程质量20分1、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2、配原液浓度正确(1ml含20万U)3、持注射器手法正确4、配制方法正确,未浪费药液5555操作时间()分钟总分100得分青霉素过敏试验液配制法一、目的准确配制试验液溶液,做青霉素过敏试验,防止过敏反应发生。
二、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配制皮试液需用无菌生理盐水;3、严格掌握配制方法,配制剂量要准确,现用现配。
护理学基础知识:青霉素过敏试验法具有杀菌力强、毒性低的特点,临床应用广泛。
但青霉素易致过敏反应,人群中有5%-6%对青霉素过敏,而且任何年龄,任何剂型和剂量,任何给药途径,均可发生过敏反应。
因此在使用各种青霉素前都应先做过敏试验,试验结果阴性者方可用药。
青霉素过敏试验法也是基础护理学中常见的考察内容,现将相关知识点整理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记忆。
1.青霉素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青霉素本身不具有免疫原性,其制剂中所含的高分子聚合物及其降解产物(青霉素烯酸、青霉噻唑酸等)作为半抗原进入人体后,可与蛋白质、多糖及多肽类结合而成为全抗原,引起过敏反应。
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预防(1)使用前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前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
有青霉素过敏史者应停止该试验,有其他药物过敏史或变态反应疾病史者应慎用。
(2)凡初次用药,停药3天后再用,以及在应用中更换青霉素批号时,均需按常规做过敏试验,试验阴性方可使用。
(3)试验液需现配现用,浓度与剂量需严格准确。
(4)首次试验后需观察30分钟,以免发生迟缓性过敏反应,注意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倾听患者主诉。
(5)试验前和注射前均需备好抢救用品:0.1%盐酸肾上腺素,抢救车,氧气,吸痰器等,做好急救准备工作。
(6)皮试结果阳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在疑问单、病历、医嘱单、床头卡醒目注明,同时将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7)如对皮试结果有怀疑,应在对侧前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0.1ml 做盐水对照试验,确认青霉素皮试结果阴性方可用药,使用青霉素过程中要继续严密观察患者反应。
3.青霉素过敏试验方法(1)皮试液为含200U~500U/ml的青霉素生理盐水溶液,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注射方式:皮内注射,注射剂量:0.1ml (20U~50U) ,20min后观察结果。
(2)试验结果的判断1)阴性:皮丘大小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无不适表现。
2)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0.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伴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皮试浓度:每1ml含青霉素500ū,取0.1ml(含50u)进行皮试。
配制方法:(一)青霉素80万U/瓶1、取生理盐水4ml加入80万u/瓶青霉素瓶内,每ml含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u。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二)青霉素160万u/瓶1、取生理盐水4ml加入160万u/瓶青霉素瓶内,每ml含40万u.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4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4000万u。
4、取上液0.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万u。
5、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三)长效青霉素120万u/瓶(即苄星青霉素)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120万u/瓶长效青霉素瓶内,每ml含20万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万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2000u。
4、取上液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万u。
即配成皮试液。
结果判断: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自觉症状。
2、阳性: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二、其它抗生素:(一)头孢呋辛钠0.75g/瓶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0.75g/瓶内,每ml含12500u。
2、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12500u。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1250u。
4、取上液0.4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每ml含500u。
即配成其皮试液。
(二)头孢呋辛钠1.5g/瓶1、取生理盐水6ml加入1.5g/瓶内,每ml含250000u。
青霉素过敏诊断标准青霉素过敏是指人体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性反应。
青霉素过敏是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之一,也是临床上常见的过敏反应之一。
青霉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其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青霉素过敏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和全身性症状等。
皮肤症状包括红斑、荨麻疹、水肿等;呼吸道症状包括喘息、哮喘、喉头水肿等;全身性症状包括发热、寒战、血压下降等。
如果患者在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为青霉素过敏反应。
2. 过敏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是判断青霉素过敏的重要依据。
如果患者曾经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后出现过敏反应,或者家族中有人对青霉素过敏,都增加了患者出现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
3. 皮肤试验:皮肤试验是诊断青霉素过敏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用的皮肤试验方法包括皮内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
皮内试验是将青霉素溶液注射到皮肤表面,观察是否出现局部红斑和水肿等反应。
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异性IgE抗体来判断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皮肤试验结果阳性可以作为青霉素过敏的诊断依据。
4. 挑战试验:挑战试验是诊断青霉素过敏的“金标准”。
挑战试验是将青霉素类药物重新给予患者,并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挑战试验需要在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并由专业医生进行监护。
如果患者在挑战试验中未出现过敏反应,可以排除青霉素过敏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诊断青霉素过敏需要综合临床表现、过敏史、皮肤试验和挑战试验等多方面的信息。
对于怀疑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避免再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以免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同时,对于确诊为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避免接触和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以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