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4.50 KB
- 文档页数:3
对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细菌性疾病南美白对虾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虾类养殖品种,由于其肉质鲜美、产量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受到了众多养殖户的青睐。
由于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常常会出现各种细菌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充分了解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白对虾嗜水气单胞菌病白对虾嗜水气单胞菌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
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虾体出现溃疡和坏死,严重时会导致虾只死亡。
疫情期间,虾体表皮出现白色﹑黄色或红色病斑,严重者出现虾体溃疡。
这些病斑是由于嗜水气单胞菌在虾体组织内繁殖而分泌的代谢产物与宿主组织的细胞间质相互作用形成的。
预防措施:1. 保持养殖水质清洁;2. 采用合理的饲料,提高虾体免疫力;3. 定期加入活性碳和定期更换养殖水;4. 加强养殖环境管理,保持合适的pH值和温度。
二、白对虾细菌性坏死病白对虾细菌性坏死病是由于副溶血弧菌引起的一种虾类疾病,该病主要在高温、高盐度的水体中发病较多。
病菌引起虾体内异物的消化不良,以及细菌分泌的毒素的影响,使得虾只体色发白,出现虾头和虾尾的坏死现象。
预防措施:1. 控制水质,避免水体污染和滋生有害细菌;2. 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繁殖;3. 清理养殖池底,预防底泥积聚导致细菌滋生;4. 保持水温和盐度适宜,避免极端环境的影响。
革兰氏阴性菌病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另一种重要细菌性疾病,它是由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虾类疾病。
该病症的主要特点是侵袭虾的全身,引起虾体全面发白,虾只体表出现白斑,虾脚出现坏死等症状。
四、白对虾肝胰腺炎肝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虾类疾病,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起。
肝胰腺炎主要表现为虾只体色发白,虾只死亡率显著升高。
病原引起的虾体的溃烂与坏死,使虾只很快死亡。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细菌性疾病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养殖户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来防止这些疾病的发生。
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研究进展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是革兰氏阴性杆菌,隶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广泛存在于淡水、污水及土壤中[1]。
其能引发多种水生动物的传染病,导致水产动物出现出血症,给养殖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尤为严重,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传染病的主要病原[2]。
此外,嗜水气单胞菌还是人、畜、鱼共患的致病微生物,不仅能引起动物的全身性败血症或局部感染,而且也能引起人的急性胃肠炎、败血症及伤口感染、中耳炎、腹膜炎等,因而受到水产学界、兽医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3]。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对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及病害控制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研究进展,该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致病因子嗜水气单胞菌产生危害的毒力因子主要有外毒素(exotoxin)、胞外蛋白酶(extracelluar protease)、S层蛋白(S-layer protein)、菌毛(fimbriae)、外膜蛋白(out-membrane pro-teins,OMPs)、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等[4]。
该文将这些毒力因子归纳为外毒素、胞外产物和粘附因子3类,现逐一论述如下。
1.1外毒素(exotoxin)1.1.1溶血素(hemolysin)。
出血是变温动物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普遍症状[5]。
由于在被感染鱼类的体内、体外均可检测到溶血活性,所以溶血素被认为是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
龚晖等[6]用纯化溶血素分别与1%欧洲鳗鲡血红细胞、1%兔血红细胞、1%羊血红细胞进行溶血特性分析,并利用单克隆抗体进行溶血抑制试验,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溶血素在单因子条件下与嗜水气单胞菌ECPs的溶血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嗜水气单胞菌ZN1-ECPs中存在多种溶血性毒素,这些毒素对不同宿主的溶血能力存在差异,同一嗜水气单胞菌菌株对不同的宿主起主要作用的溶血性毒素也不同。
Goswami et al[7]首次报道致病菌暴露在砷外源物质的情况下会抑制嗜水气单胞菌的溶血性和细胞毒性。
嗜水气单胞菌,人,胃肠炎一、水产动物嗜水气单胞菌感染1、鱼类引起多种淡水鱼类发生相应的细菌性败血症,在不同的文献中常根据病症将其称为溶血性腹水病、爆发病、出血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和出血性疾病等;危害鱼的年龄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危害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的一种鱼类细菌性病害。
该病害在早期及急性感染时,综合病症一般表现为病鱼的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类两侧轻度充血,严重时病鱼体表严重充血甚至出血、眼眶周围也充血(尤以鲢、鳙为甚)、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腹部膨大、腹腔内积有淡黄色透明或红色混浊腹水;鳃、肝脏、肾脏的颜色均较淡,且肝、肾常呈花斑状,病鱼严重贫血,肝脏、脾脏、肾脏肿大,脾脏常呈紫黑色;胆囊大、肠系膜、腹膜及肠壁充血,肠内没有食物、常有较多粘液,有的肠腔内积水或有气体、肠管被胀得较粗,有的病鱼鳞片竖起、肌肉充血、鳔壁充血、鳃丝末端腐烂。
病情严重的鱼,还出现厌食或不食,静止不动或发生阵发性乱游、乱窜,有的在池边摩擦,最后衰竭死亡。
陈翠珍等(1998、1999)分别研究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鲤体表出血感染症,由嗜水气单胞菌单独或与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混合感染引起的草鱼肠炎。
鲤体表出血感染症病鱼的主要病变为在鳞片上有点状或片状出血,刮取时可见出血常与体表粘液混合在一起形成红色粘胶状物、也见有充血迹象,多数鳞囊有同样的出血或充血现象亩多位于体侧散在出现;鳞囊下皮肤与肌层缺乏明显眼观病变,病变严重处在鳞囊下实质脏器无明显异常。
草鱼肠炎病例为2龄草鱼,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有的基本不摄食,体表色泽变黑、尤以头部明显;病死鱼腹部膨胀且有红色斑块,肛门红肿突出;剖检可见病鱼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内有许多淡黄色黏液。
王肇赣等(1985)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尼罗罗非鱼腐皮病,病鱼体表腐烂,可引起病鱼大量死亡。
在鳗鲡,陈会波等(1992)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所引起的鳗鲡赤鳍病,主要症状为各鳍部明显充血,肛门红肿,体表充血(尤以腹部明显),背部及两侧体表呈斑纹状,剖检可见胃肠红肿充血,肝脏局部淤血,部分鱼胆汁溢出胆囊;郑国兴(1999)报道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欧洲鳗皮肤溃疡,主要症状是厌食、反应迟钝,游动无力、偶尔窜至水面侧身作间隙性狂游,下颌处出现白色斑块、充血或溃疡穿孔,死后体僵直、头上扬、嘴张开。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吃什么药?
一、概述
人体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以后,会出现各种程度的症状。
主要的症状有急性胃肠炎还有外伤感染、败血症及其它地方的感染。
因为引发的症状比较急也比较严重,所以在治疗过程当中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显得就尤为重要。
大多数选用的都是庆大霉素和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都不会采用抗生素。
对于引发的特殊的感染还需要采取相应的其他药物治疗。
二、步骤/方法:
1、因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会引发急性的胃肠炎症状,很多患者
会有比较严重的腹泻和呕吐症状。
这个时候一般采用的都是庆大霉素或者妥布霉素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治疗肠道外的感染。
有的也可以采用诺氟沙星。
2、对于有外伤感染的患者,否则可能会发生皮肤溃烂的现象。
这些需要采用抗感染药物的治疗,而且还要注意避免与水的接触。
一旦伤口发生二次感染,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并且时间也比较长。
3、若引发其他感染比如说尿路感染或者肺炎的需要对症下药。
采取相应病症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不能单一依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治疗。
因此要明确自己的症状,并在医院进行各类检查,避免耽误病情。
三、注意事项:
因为气单胞菌主要都是经过水来传播的,所以在生活当中避免接
触脏水。
如果身体有伤口好及时消毒处理。
平时不要喝没有煮沸的水或者没有进行消毒的水。
嗜水气单胞菌你了解吗?嗜水气单胞菌你知道吗?【常见问题】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吗?【专家解答】嗜水气单胞菌只是一个命名而已,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大,这种细菌主要分布在水体及水产养殖业中,因此叫嗜水气单胞菌.像其他的在豚鼠体内发现的叫豚鼠气单胞,主要以腐生(但也可以致病)的叫温和气单胞,只不过是一个名字而已。
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等环境中广泛分布的常在菌,八十年代末以来在我国淡水养殖业大规模流行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造成极大经济损失.本项目对该菌的外毒素、蛋白酶、S层、外膜蛋白、菌毛等主要毒力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作用作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检测方法.提出并从理论上阐明了如下观点:细菌是否有致病性,主要取决于毒力因子,即取决于内因,受到了同行的普遍认同.为此类研究选择了正确的突破口。
【本人点评】本人为探索嗜水气单胞菌的你整理了《嗜水气单胞菌你了解吗?》,嗜水单细胞菌是弧菌科气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极端单鞭毛。
嗜水气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水体,是多种水生动物的原发性致病菌,为条件致病菌,是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病病原菌。
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在水温14.0~40.5℃范围内都可繁殖,以28.0~30.0℃ 为最适温度。
PH值在6~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PH值为7.27;嗜水气单胞菌可在含盐量0‰~4‰的水生存,最适盐度为0.5‰。
嗜水气单胞菌可以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如:溶血素、组织毒素、坏死毒素、肠毒素和蛋白酶等。
从实际病例分析,可推断其主要通过肠道感染,能否感染取决于菌体对鱼肠道组织粘附力的强弱,粘附力的强弱又与菌株和鱼的种类有关,通常具有高粘附力的嗜水气单胞菌株才能产生毒性很强的外毒素。
出血病病因的模型可以描述为:嗜水气单胞菌侵入鱼体后,先在肠道内增殖,再经门动脉循环进入肝脏、肾脏及其它组织,引起肝脏、肾脏等器官以及血液病变,继而出现全身症状。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症状,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治疗【专业知识】
疾病简介
亲水气单胞菌腹泻(aeromonas hydrophilia diarrhea)是由亲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引起的肠道感染性腹泻。
气单胞菌属目前共有10个菌种,常见的有亲水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AC)、淡色气单胞菌(A sobria,AS)和易损气单胞菌(A.trota,AT)。
其中致病性较强的是亲水气单胞菌。
疾病病因
一、发病原因嗜水气单胞菌属类弧菌科,革兰染色阴性,单鞭毛而有动力,无荚膜,不形成芽孢。
本菌对鱼、蛙等冷血动物和小鼠、豚鼠、家兔等温血动物均有致病性。
该菌的毒力因子主要是肠毒素,包括类霍乱毒素(CT)和类大肠杆菌耐热毒素(LT)。
某些菌株具有侵袭性。
二、发病机制
本菌对蛙及鱼等冷血动物和温血动物均有致病性。
可产生黏附因子,对肠上皮细胞具有粘附性,并可产生耐热和不耐热两种肠毒素以及和溶血素,细胞毒等毒力因子。
本菌还可产生一些蛋白酶使人致病。
动物实验表明,小鼠感染后可引起组织损伤、败血症、内毒素休克及死亡。
症状体征
一、症状急性胃肠炎潜伏期约1~2天,症状多较轻,低热或不发热,腹泻呈水样稀便,有腹痛而无里急后重,个别患者腹泻严重类似霍乱。
2岁以下儿童可表现为痢疾样症状。
大部分病例经2~5天自愈,重症可持续1~2周。
2.外伤感染因皮肤伤口接触河水、污泥而感染。
轻者仅有局部溃疡,重者可发生蜂窝织炎。
3.败血症患者有严重慢性疾病时,本菌可由伤口或肠道侵入血流。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败血症可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内眼病变和迁徙性脓肿等。
4.其他感染本菌偶可引起术后感染、尿路感染、褥疮感染、胆囊炎、腹膜炎、肺炎、脑膜炎、坏
死性肌炎和骨髓炎等。
二、诊断
根据腹痛、腹泻、低热等,参考流行病学资料,结合粪便培养亲水气单胞菌阳性,可作出诊断。
其他类型感染根据临床表现及血或分泌物等培养阳性作出诊断。
用药治疗
一、西医1、治疗嗜水气单胞菌胃肠炎多为自限性,一般不用抗生素。
重症腹泻或有基础疾病者,或肠道外感染者可选用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诺氟沙星等药物治疗。
对局灶感染应抽除脓液或切开排脓。
2、预后一般预后良好,但有严重慢性疾病发生肠道外病变者预后较严重。
预防和护理
一、预防一、预防气单胞菌主要经水传播,应避免接触污水和饮用未煮沸或消毒的水;受天然水污染的伤口及时清洁消毒;游泳时切勿呛咳;因本菌也存在于瓜果蔬菜中,食用之前要洗净;一旦发生流行要立即改水改厕,防止病原菌的进一步扩散。
二、护理预后:一般预后良好,但有严重慢性疾病发生肠道外病变者预后较严重。
并发病症
一、并发病症
并发症有重度脱水、肺水肿等。
饮食保健
一、适宜食物宜饮食清淡卫生为主,合理搭配膳食。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
相关药品盐酸环丙沙星胶囊0.25gx20粒/盒国药准字H32023169¥3.00乳酸左氧氟沙星片0.1gx6
片x4板/盒国药准字H20064117¥3.53盐酸环丙沙星片0.25gx9片/盒国药准字H37022727¥0.90乳酸左氧氟沙星片0.1gx6片/盒国药准字H20058704¥1.09“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健康是人最基本的,也是很难达到的目标。
今天,你能开口说话,能用眼睛、耳朵、鼻子去感知身边的一切事物,能正常地用双腿行走,无病无痛……这些看起来是很轻而易举的,但是你是否想过这些却是极度重要且来之不易的,如果某一天你失去了,怎么办?看到街上那些失明失聪、断手少腿的残疾人,
你是否在想:幸好我没有像他们那样,你错了,生命充满意外,谁能保证你明天不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呢?那你又是否因此更加懂得珍惜健康呢?那就请不要透支自己的身体健康,赶快行动起来,锻炼身体,让身心健康吧!要清楚意识到自己目前的健康状况是稍纵即逝的,明确健康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本钱,要懂得珍惜健康!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必要时请及时去医院咨询更专业的医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