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比内测验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38(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中国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属于的测验类型是(分数:2.00)A.学绩测验√B.能力测验C.能力倾向测验D.人格测验解析:解析:学绩测验是对个体在一个阶段的学习或训练之后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水平的测定。
它的特点是,经过相应的学习和训练,学绩测验的分数就高,没有经过训练,其测值应该几乎为零。
科举考试考查的是考生对于古代经典典籍的掌握,属于学绩测验。
因此,本题选A。
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编制于(分数:2.00)A.1895年B.1905年√C.1908年D.1911年解析:解析: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是比纳和西蒙出于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需要于1905年编制而成的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该量表分别于1908年和1911年作了修订。
因此本题选B。
4.关于中国比内测验描述正确的是(分数:2.00)A.可以进行团体施测B.智商类型是比率智商C.测验题目随机排列D.适用于2~18岁√解析:解析:1924年陆志韦在1916年斯坦福一比内量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中国比内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陆志韦和吴天敏发表第二次修订本,1978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中国比内测验》。
该测验共51题,由易到难排列,每题代表4个月的心理年龄,这样从2—18岁,每个年龄段有3道题。
但最后智力评定的指标并非智龄(比率智商),而是离差智商,这与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不同。
中国比内测验必须个别施测。
因此本题选D。
5.首先使用离差智商概念的是(分数:2.00)A.比内一西蒙智力量表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一比纳智力量表D.瑞文推理测验解析:解析:首先使用智龄(即比率智商)概念的是比内一西蒙量表,首先使用离差智商概念的是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中国比内测试标准分一、智力等级评定标准比内智力测试是一种评估智力的标准工具,根据中国比内测试标准,智力等级评定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非常优秀:智商在130分以上,表现出极高的智力水平,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2. 优秀:智商在120-129分之间,表现出较高的智力水平,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3. 良好:智商在110-119分之间,表现出一般的智力水平,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4. 中等:智商在90-109分之间,表现出一般的智力水平,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5. 中下:智商在80-89分之间,表现出较低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较弱,理解能力有限。
6. 智力缺陷:智商在70分以下,表现出极低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很弱,理解能力有限。
二、离差智商计算法离差智商计算法是比内智力测试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之一。
它通过比较被试者的成绩与同年龄组常模成绩的差异来确定其智力水平。
离差智商计算公式为:离差智商=(被试者的成绩-同年龄组常模成绩)÷同年龄组常模成绩的均方根。
三、智力缺陷等级划分根据离差智商的计算结果,可以将智力缺陷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 轻度智力缺陷:智商在55-69分之间,表现出较轻的智力障碍,学习能力较弱,但可以适应一定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 中度智力缺陷:智商在35-54分之间,表现出中度的智力障碍,学习能力很弱,需要特殊的教育和训练才能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
3. 重度智力缺陷:智商在34分以下,表现出重度的智力障碍,学习能力极弱,需要专业的康复和教育支持才能生存和发展。
四、健康指导建议对于智力缺陷的人群,需要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建议。
首先,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评估和诊断,确定其智力和其他发展障碍的程度。
其次,他们需要接受专业的康复和教育支持,以提高其学习和生活能力。
此外,家庭和社会也需要为智力缺陷的人群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同时,他们也需要接受定期的评估和监测,以便及时调整康复和教育方案。
2019年国家心理咨询《三级理论知识》职业资格考前练习一、单选题1.中国比内测验的智商是根据( ),从测验指导书的智商表中查到的。
A、总分B、实足年龄C、总分和实足年龄D、每题的答题质量>>>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2.1960年修订的斯坦福一比内量表使用了离差智商,其平均数为100,标准差为( )。
A、15B、16C、17D、18>>>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3.在( )中,首次采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并建立了测验常模。
A、1905年版比内—西蒙量表B、1908年版比内—西蒙量表C、1916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D、1960年版斯坦福—比内量表>>>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4.在CRT的实施过程中,如果受测者的人数超过30人时,除主测者外,应增加主测助理( )。
A、3~4人B、4~5人C、1~2人D、2~3人>>>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5.在WAIS-RC中,图画填充测验的主要功能是( )。
A、测量人的视觉辨认能力,以及视觉记忆与视觉理解能力B、测量处理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能力、概括思维能力、知觉组织能力以及辨别能力C、测量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与概括能力D、测量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的能力>>>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6.开放式询问的实施方法是( )。
A、带“什么”的询问可以获得一些事实、资料B、带“如何”的询问往往引出对原因的探讨C、带“为什么”的询问可以促使求助者自我剖析D、带“能不能”的询问往往涉及求助者的隐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7.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出现提问过多的错误,基本原因不包括( )。
A、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缺乏基本理解B、对求助者涉及的内容缺乏基本理解C、咨询师没有掌握言语交流的技巧D、咨询师青睐于使用言语来进行交流>>>点击展开答案与解析8.评估求助者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手段是( )。
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量表在儿科临床应用分析黎天桂陈智红许东亮摘要我们使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吴天敏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内智力测验量表”,于2005-2007年间对珠海儿科门诊264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和体格检查,结果表明:总体智力均值(IQ)91.36,均差(S)7.44,儿童智力发展水平在正常范围;幼儿智力发展与性别差别无显著性;幼儿智力发展随年龄增加而有增加趋势。
儿童智商与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密切相关,与广西煤矿区幼儿智商比较,有显著差异,这说明儿童智力发展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保健教育有关。
体检合格率为87%,患病者占13%,其中躯体治病占8%,心理行为故障占5%,分别给予及时的矫治,收到较好的效果。
说明智力测验与体检相结合更有利儿科临床工作的发展和保障儿童身心健康。
关键词:儿童,智力,影响身心健康的因素1、问题的提出1.1随着医学模式转换的需求,全方位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建议将儿童智力测验列为儿童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学习、成长的的定期监测,了解珠海市儿童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关系,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的影响。
1.2我们于2005-2007年对儿科门诊264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智力测验。
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为儿童身心健康和智力发展、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2、对象和方法2.1对象在儿科门诊应诊儿童中随即抽样264名儿童,进行健康体检和智力测验。
2.2以珠海市儿童体检统一要求进行检查,又以中国比内智力测验为工具测查智力,对全部被试逐个进行测验。
3、结果与分析3.1总体分析由表1可知珠海市264名儿童智商均值(IQ)91.36,均差(S)7.44,属中等智慧水平。
表1 264名儿童总体智商均值总体项目N=264 x=91.36 S=7.443.2性别分析由表2可知男女儿童智商均值比较,差异无显著行,P>0.05,这与测验项目设计缺乏特别显著的性别差异项目有关,或者与幼儿的性腺技能发育未成熟有关。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一、学习目标掌握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二、操作步骤㈠测验的实施1.测验材料比内测验首先由比内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我们这里选用的是吴天敏教授1982年完成的中文版第三次修订本,称《中国比内测验》。
本测验共包括51个试题,从易到难排列,均印在测验指导手册上,并准备下列必备的测验材料:⑴两个1寸半×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剪成两个三角形。
⑵黑(或灰色)钮扣13个。
⑶三张卡片分别写上桌子、饼、老鼠,汽车、工人河,妈妈、老师、我。
⑷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用一张)。
⑸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
⑹剪刀一把。
⑺铅笔两只。
⑻橡皮一块。
⑼小草稿纸若干张。
⑽跑表(或有秒镇表)一只。
⑾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为了节省时间,编制者在《中国比内测验》的基础上还制订了一份《中国比内测验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可用于对儿童智商的粗略估计。
2.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于2~18岁被试者,农村和城市被试共用一套试题。
3.施测步骤⑴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被试或替被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日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⑵施测时,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如2-5岁儿童从第一题开始作答,6-7岁儿童从第7题开始作答,等等,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⑶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⑷被试者连续有5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㈡测验的记分1.通过1题记1分。
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正确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有的则只是代表性答案,凡符合该答案含义的答案,即使语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比内-西蒙智力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中国比内测验一、学习目标掌握中国比内测验的实施、记分与结果解释方法。
二、操作步骤㈠测验的实施1.测验材料比内测验首先由比内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而成,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我们这里选用的是吴天敏教授1982年完成的中文版第三次修订本,称《中国比内测验》。
本测验共包括51个试题,从易到难排列,均印在测验指导手册上,并准备下列必备的测验材料:⑴两个1寸半×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剪成两个三角形。
⑵黑(或灰色)钮扣13个。
⑶三张卡片分别写上桌子、饼、老鼠,汽车、工人河,妈妈、老师、我。
⑷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用一张)。
⑸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
⑹剪刀一把。
⑺铅笔两只。
⑻橡皮一块。
⑼小草稿纸若干张。
⑽跑表(或有秒镇表)一只。
⑾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为了节省时间,编制者在《中国比内测验》的基础上还制订了一份《中国比内测验简编》,由8个项目组成,可用于对儿童智商的粗略估计。
2.适用范围本测验适用于2~18岁被试者,农村和城市被试共用一套试题。
3.施测步骤⑴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被试或替被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己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日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⑵施测时,先根据被试者的年龄从测验指导书的附表中查到开始的试题,如2-5岁儿童从第一题开始作答,6-7岁儿童从第7题开始作答,等等,然后按指导书的实施方法进行测验。
⑶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被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⑷被试者连续有5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㈡测验的记分1.通过1题记1分。
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正确答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有的则只是代表性答案,凡符合该答案含义的答案,即使语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作者: 王栋;齐澍平;陈祖培
作者机构: 天津医学院;天津医学院
出版物刊名: 心理科学
页码: 41-45页
主题词: 河北省;智力测验;地方性甲状腺肿;临床试用;心理学;非缺碘地区;科学地位;比内;非病区;历史原因
摘要: <正> 众所周知,我国心理学界老前辈陆志伟先生曾以斯坦福—比内量表为蓝本,于1924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到1936年又与吴天敏先生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套具有传统意义的智力测验濒于绝迹。
1978年,我国心理学恢复了它的科学地位后,吴先生以其“老骥伏枥”的可敬精神,于1981年完成了第三次修订工作,并定名为《中国比内测验》。
中国比内测验一、简介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年问世以后,相继发展了许多版本,其中1916年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最负盛名。
该量表在1937、1972、1986年先后作过几次修订,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智力测验工具。
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于1924年第一次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称做《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36年陆志伟与助手吴天敏对此测验作了再次修订。
1981年,吴天敏对该量表作了第三次修订,称做《中国比内测验》,对1936年版本增删了部分项目,测试对象扩大为2-18岁,每岁3个项目,共51个项目(表2-1)。
在结果解释上采用了将个人成绩和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相比较的离差智商。
表2-1 中国比内测验内容1.比圆形18.找寻数目35.方形分析(二)2.说出物名19.找寻图样36.记故事3.比长短线20.对比37.说出共同点4.拼长方形21.造词句38.语句重组(一)5.辨别图形22.正确答案39.倒背数目6.数钮扣十三个23.对答问句40.说反义词7.问手指数24.描画图样41.拼字8.问上午和下午25.剪纸42.评判语句9.简单迷津26.指出谬误43.数立方体10. 解说图物27.数学巧术44.几何形分析11. 找寻失物28.方形分析(一)45.说明含义12.倒数二十至一29.心算(三)46.填数13.心算(一)30.迷津47.语句重组(二)14.说反义词31.时间计算48.核正错数15.推断结果32.填字49.解释成语16.指出缺点33.盒子计算50.明确对比关系17. 心算(二)34.对比关系51.区别词义二、目的学习使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测查3-18岁儿童少年智力);重点掌握比内智力量表的使用技能。
三、器材中国比内智力量表(3-18岁)四、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1.一个学生作被试,两个学生作主试,模拟施测。
2. 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测验必备1.两个1寸半X 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对角剪成两个三角形。
人格测验
心理评定量表
1.凡是平均数为50,标准差为10的,一概称之为T分数。
2.标准九分是以5为平均数,以2为标准差的一个分数量表。
3.神经心理测验客观性最高,智力测验也较高,人格问卷次之,投射测验最低。
4.一般的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都在0.90以上,有的可达0.95;而人格测验、兴趣、态度、价值观的测验的信度一般都在0.80-0.85或更高些。
当r<0.70时,测验不能用于对个人或团体做出评价、预测和比较;当0.70≤r<0.85时,可用于团体比较;当r≥0.85时,才能用来鉴别或预测个人成绩或作为。
中国比内测验
一、简介
比奈-西蒙量表自1905年问世以后,相继发展了许多版本,其中1916年版的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最负盛名。
该量表在1937、1972、1986年先后作过几次修订,不断完善,成为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智力测验工具。
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于1924年第一次修订了斯坦福-比奈量表,称做《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36年陆志伟与助手吴天敏对此测验作了再次修订。
1981年,吴天敏对该量表作了第三次修订,称做《中国比内测验》,对1936年版本增删了部分项目,测试对象扩大为2-18岁,每岁3个项目,共51个项目(表2-1)。
在结果解释上采用了将个人成绩和同年龄组平均成绩相比较的离差智商。
表2-1 中国比内测验内容
1.比圆形18.找寻数目35.方形分析(二)
2.说出物名19.找寻图样36.记故事
3.比长短线20.对比37.说出共同点
4.拼长方形21.造词句38.语句重组(一)
5.辨别图形22.正确答案39.倒背数目
6.数钮扣十三个23.对答问句40.说反义词
7.问手指数24.描画图样41.拼字
8.问上午和下午25.剪纸42.评判语句
9.简单迷津26.指出谬误43.数立方体
10. 解说图物27.数学巧术44.几何形分析
11. 找寻失物28.方形分析(一)45.说明含义
12.倒数二十至一29.心算(三)46.填数
13.心算(一)30.迷津47.语句重组(二)
14.说反义词31.时间计算48.核正错数
15.推断结果32.填字49.解释成语
16.指出缺点33.盒子计算50.明确对比关系
17. 心算(二)34.对比关系51.区别词义
二、目的
学习使用中国比内智力量表(测查3-18岁儿童少年智力);重点掌握比内智力量表的使用技能。
三、器材
中国比内智力量表(3-18岁)
四、方法、程序和注意事项
1.一个学生作被试,两个学生作主试,模拟施测。
2. 按“测验必备”备齐物件。
测验必备
1.两个1寸半X 2寸半的长方形(最好用卡片纸),把其中一个对角剪成两
个三角形。
”…………………………………………………………………试题4
2.黑(或灰)钮扣13个。
……………………………………………试题9
3.三张卡片分别写上(1)桌子,饼,老鼠;
(2)汽车,工人,河;
(3)妈妈,老师,我…………………………试题21
4.3寸见方白纸若干张(每人用一张)………………………………试题25
5.五张卡片分别写上爱,残暴,光荣,狡猾,隆重…………………试题40
6.剪刀一把。
7.铅笔二支。
8.橡皮一块。
9.小块草稿纸若干张。
10.跑表(或有秒针表)一只。
11.记录纸若干份(每人一份)
3. 对照着记录纸,一个题一个题地,熟读各试题的指导语,要求能在指导受试做每个试题时,自然而然准确地说出,至少能在边读边说的情况下,不至张口结舌或自行编造。
张口结舌,势必削弱受试对主试的信心;自行编造指导语,必然导致不同的测验结果,破坏测验的科学性。
4.主试对受试必须保持一般的和善态度。
对于受试的有关试题内容的探索性问题,一概支吾过去,比如对他说:“你自已想一想”。
对于他的答案,不论对与不对,都不要表示肯定或否定的神态,以免影响他的测验效果。
5.除按指导语让受试回答试题外,凡属闲话,一概不说。
6.施测时主试受试对坐。
主试可将指导书立在面前,以免受试窥视主试的记录,思想受到扰乱。
7. 测验开始之前,主试让受试或替受试填明记录纸上的简历,并签上自已的姓名。
请主试签名是为了曰后遇有情况不清之处,好请主试协助解决。
8.根据受试年龄查附表一,找到开始的试题,就可以按照指导书进行测验了。
9.请把每一试题的分数(通过一题给一分。
不通过不给分)记在记录纸上各题后的( )里。
记录答案时请把答案记在题号之后——线上。
记录要尽量记录受试原话,以便根据真实材料核对分数或解决有关问题。
10.各试题附带的答案,有的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如第36、 43等题的答
案,是不能牵强附会的。
但例如第23题的答案,则只是代表性的答案。
当邻居家的老奶奶突然病了的时候,一个儿童或青少年是可能有所表现的:例如去请医生,去买药。
这是可行的,是可取的答案。
此外,如“告诉妈妈去”,“送她去医院”等,都是可以通过的答案。
至于“给她药吃”和“照顾她”一类的答案,则是不确切或不具体的,所以是不能通过的答案。
判断不在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之内的答案是否正确,主要应以试题后标明的答案为例,凡符合该答案的含义的答案,即使词句与它不同,也是可以通过的。
否则就是不可以通过的答案。
11.主试必须按照各试题的时限控制时间,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
时限不包括主试用的时间。
12.受试连续有五题不通过时,停止测验,并对他说:“好了,就到这儿吧,谢谢你”。
这句“谢谢你”很重要,它能解除受试的紧张情绪,也是对受试的礼貌。
13.为了查明受试的智商(1Q)请先按附表二算出他的实足年龄,记在他的记录纸
上,然后在智商表上,按他的实足年龄(岁,月)和总分,找到他的智商。
总分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受试答对若干试题的总分数,另一部分是根据附表一,承认他能通过的试题的分数,即,‘补加分’。
按一般习惯,智商在90—110之间,表示智力中等。
从本测验得到的智商,表明一个受试在同年岁的儿童或青少年中的相对智力水平。
五、结果
1. 主试将测试结果填入测验记分表。
2. 算出被试的原始总分,对照常模,得到被试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