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36.93 KB
- 文档页数:2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氯酸钠(NaClO3)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广泛用于水处理、漂白剂和消毒剂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氯酸钠的检测方法: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可行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取一定量的氯酸钠样品,用电子天平称量准确的样品质量。
接下来,将样品溶解在适量的水中,收集溶液并用热风干燥至恒定质量。
最后,根据样品质量的减少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二、酸碱滴定法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氯酸钠样品溶解在适量的去离子水中。
然后,加入一定量的酸性指示剂,如甲基橙。
接着,用酸性溶液(如硫酸)滴定氯酸钠溶液,直至颜色转变。
最后,根据酸性溶液的滴定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三、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准确测量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利用电解法可以将氯酸钠转化为氯气,在电化学反应中可以检测氧化还原电位变化。
首先,用氯化银电极作为工作电极,氯化银电极的电位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
接下来,将样品溶液与氯化银电极连接,通过电化学仪器记录氯化银电极的电位变化,根据电位变化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四、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于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无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氯酸钠溶液对特定波长的光线有吸收作用,通过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来判断氯酸钠的浓度。
例如,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测量氯酸钠溶液在波长为220 nm处的吸收率,并通过标准曲线来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综上所述,重量法、酸碱滴定法、电化学法和光谱分析法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检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氯酸钠一标识中文名氯酸钠;氯酸碱英文名sodium chlorate分子式NaClO3相对分子质量106.45CAS号7775-09-9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化学类别卤素含氧酸盐二主要组成与性状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
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四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闪点(o C)无意义爆炸下限(%)无意义引燃温度(o C)无意义爆炸上限(%)无意义最小点火能(mJ)无意义最大爆炸压力(Mpa)无意义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补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六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七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易燃或可燃物、还原剂、硫、铵化合物、金属粉末、硫酸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存混运。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八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 5美国TVL-TWA 未制定标准检测方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hlorat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分子式:NaClO 3分子量:106.45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
CAS No.:7775-09-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
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
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5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分析与检测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世界各领域的广泛关注,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需要进行可靠的检测和分析。
现阶段食品中检测出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含量,已经远远超过安全标准规定的阈值含量,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引发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应受到高度重视[1]。
在工业生产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作为助推剂被应用,随着工业排放量的增加,成为长期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大,具有稳定性高、扩散速度快和难降解的特点,可以通过水体、土壤和大气等媒介,污染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并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可以实现多目标物的同时测定[2]。
因此本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食品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含量进行检测,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 实验材料准备1.1 选择检测试剂和仪器本文的研究材料为随机选择的5种食品,主要检测试剂为甲酸、乙酸、浓氨水、乙腈和氯化钠,实验用水是超纯水。
实验检测仪器主要为TQ-XS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离心机、漩涡振荡仪、超声波清洗器和固相萃取柱等。
1.2 制备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称取适量的氯酸钠和高氯酸钠,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标准储备液,使用玻璃安瓿瓶密封,在4 ℃条件下避光保存[3]。
取标准储备液,加入超纯水稀释至氯酸根和高氯酸根的浓度分别为0.01、0.05、0.1、0.25、0.5、1.0、2.5 µg/mL和5 µg/mL,即得标准溶液。
称取1 g样品至100 mL容量瓶中,加入50 mL浓度为1%的乙酸溶液进行提取,旋涡振荡5 min,再加入10 mL乙腈,混合均匀后进行10 min高速常温离心,取上层清液过固相萃取柱净化,收集滤液以待检测。
2 设定色谱条件2.1 液相色谱条件由于氯酸根和高氯酸根离子具有很强的疏水性,离子交换树脂对其有很强的吸附性,AS20阴离子分析柱的亲水性更强,氯酸根和高氯酸根离子在色谱柱上更容易被洗脱[4]。
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蔬菜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蛋及蛋制品、乳及乳制品、调味品、饮料类、婴幼儿配方食品和婴幼儿辅助食品、茶叶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
2 原理试样中的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用酸化的乙睛水混合溶液提取,固相落取柱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串联质谱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
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本方法所有试剂均为色谱级,水为 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 1 试剂3. 1. 1 乙睛(CH3CN)。
3. 1. 2 甲醇(CH3 OH)。
3. 1. 3 甲酸(HCOOH)。
3. 2 试剂配制3. 2. 1 0. 1%甲酸水溶液:取1mL甲酸,用水稀释定容至1000mL,混匀。
3. 2. 2 乙睛- 甲酸水溶液:取 60mL乙睛,用 0. 1%甲酸水溶液定容至 100mL,混匀。
3. 3 标准品3. 3. 1 氯酸钠(NaClO3,CAS号:7775-09- 9):纯度>99%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品。
3. 3. 2 高氯酸钠(NaClO4,CAS号:7601-89-0):纯度>99% ,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标准物质证书的标准品。
3. 3. 3 18O3-氯酸盐(氯酸盐同位素内标):100 μg/mL(以18O3-氯酸根计)。
3. 3. 4 18O4-高氯酸盐(高氯酸盐同位素内标):100 μg/mL(以18O4-高氯酸根计)。
3. 4 标准溶液配制3. 4. 1 氯酸盐标准储备液(1. 0mg/mL,以氯酸根计):准确称取氯酸钠1. 2801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混匀。
2节~8节保存,有效期为 1年。
3. 4. 2 高氯酸盐标准储备液(1. 0mg/mL,以高氯酸根计):准确称取高氯酸钠1. 2300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混匀。
氯气、盐酸、氯酸钠、聚合氯化铝
申报、验收制度
一、申报制度
1、氯气申报时间:龙床矶水厂必须在剩余6吨前由分管厂长向行政科申报;五里界分公司必须在剩余2吨前由分管经理向行政科申报;郑店加压站必须在剩余1吨前由分管厂长向行政科申报(春节、国庆节由行政科另行安排采购计划)。
2、盐酸、氯酸钠申报时间:覃庙、山坡、舒安、法泗分公司应根据本单位剩余使用量5天前由分管经理向行政科申报。
3、聚合氯化铝申报时间:总公司六个水厂应根据本单位使用量3天前由分管经理(分管厂长)向行政科申报。
二、验收制度
1、氯气验收制度:签收的钢瓶数量与送货钢瓶数量相符,检查登记钢瓶包装:合格证(含:编号、毛重、皮重、出厂日期)、钢瓶接口装置无锈蚀、丝扣无损坏、氯气无泄漏,以上缺一项不得验收,由各分公司指定两人验收。
2、聚合氯化铝验收制度:每收一次聚合氯化铝,应在送
货单上计算出验收数量(1.26吨/m³),由各分公司指定两人验收(质量验收以水质检测中心检测为准,国标:氧化铝≥10.0;盐基度40-90;密度(20℃)≥1.12;PH值(10g/L 水溶液)3.5-5.0)。
3、盐酸验收制度:每收一次盐酸,应在送货单上计算出验收数量(1.15吨/ m³),由各分公司指定两人验收(质量验收以水质检测中心检测为准,国标:浓度含量≥31.0%)。
4、氯酸钠验收制度:每收一次氯酸钠(袋装),签收的数量与送货单相符,应检查产品的产地、包装上的参数与原来使用的产品一致,由各分公司指定两人验收。
上述申报、验收制度从2017年1月1日起执行。
武汉市江夏区水务总公司 2016年12月29日。
盐雾试验标准盐雾试验是一种主要利用盐雾试验设备所创造的人工模拟盐雾环境条件来考核产品或金属材料耐腐蚀性能的环境试验。
盐雾试验标准是对盐雾试验条件,如温度、湿度、氯化钠溶液浓度和PH值等做的明确具体规定,另外还对盐雾试验箱性能提出技术要求。
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方法有:评级判定法、称重判定法、腐蚀物出现判定法、腐蚀数据统计分析法。
需要进行盐雾试验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金属产品,通过检测来考察产品的抗腐蚀性。
目录•1盐雾腐蚀•腐蚀•盐雾•试验方法•参考标准•2实验分类•天然环境•加速模拟•试验液•试验准备•试验内容•试验观察•试验标准•3判定方法•评级判定•称重判定•腐蚀物•腐蚀数据•4试验产品•5处理方法•实验室•饱和桶•喷雾量•水位不足•空压机•无法喷雾•喷嘴阻塞•水槽•温度•6注意事项一、盐雾腐蚀腐蚀腐蚀是材料或其性能在环境的作用下引起的破坏或变质。
大多数的腐蚀发生在大气环境中,大气中含有氧气、湿度、温度变化和污染物等腐蚀成分和腐蚀因素。
盐雾腐蚀就是一种常见和最有破坏性的大气腐蚀。
这里讲的盐雾是指氯化物的大气,它的主要腐蚀成分是海洋中的氯化物盐——氯化钠,它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内地盐碱地区。
盐雾对金属材料表面的腐蚀是由于含有的氯离子穿透金属表面的氧化层和防护层与内部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引起的。
同时,氯离子含有一定的水合能,易被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孔隙、裂缝排挤并取代氧化层中的氧,把不溶性的氧化物变成可溶性的氯化物,使钝化态表面变成活泼表面。
造成对产品极坏的不良反应。
盐雾盐雾是指大气中由含盐微小液滴所构成的弥散系统,是人工环境三防系列中的一种,很多企业产品需模拟海洋周边气候对产品造成的破坏性,盐雾试验就是模拟这种现象的产生,所以检测设备--盐雾试验箱应运而生。
盐雾试验分为中性盐雾和酸性盐雾两种,其区别在于符合的标准与试验方法不同,又名“NSS”和"CASS"试验,是人工三防气候中最常见的一种测试方法。
沾化明珠化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氯碱生产中产品检验方法2006-10-6发布2006-10-6实施沾化明珠化工有限公司目录前言1、适用范围2、目的3、化验内容4、分析方法5、交接班内容6、安全注意事项前言为确保检验人员的正确操作,使用方便,保证分析数据准确,制定本检验方法。
本检验方法根据离子膜烧碱生产要求的中控分析项目和《氯碱生产方法》制定,做为《沾化明珠化工有限公司化验试运行检验方法》在试运行基础上,以后再对该版本进行修订。
本检验方法由化验室负责起草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本检验方法自 2006 年月日起实施检验内容精盐水PH测定方法(用PH计测定)超精盐水单槽淡盐水单槽碱液氯气氢气纯度、氢气中含氧、含氮的测定(色谱仪法)次氯酸钠盐酸含量的检验亚硫酸钠的测定方法氢氧化钠中氯化钠的检验(分光光度法)纯碱的检验三氯化铁的检验硫酸的检验液碱的检验盐泥中氯化钠的检验空气、压力容器内气体中含氢的检验(同氯气中含氢的检验) 天平日常维护保养方法化验室安全注意事项交接班制度化验、检验方法1.适用范围本检验方法适用于离子膜烧碱生产;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电解、氯氢处理、盐酸液氯生产、离子膜成品烧碱,以及离子膜烧碱生产中所需原料的化验分析。
2.目的及职责目的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技术指标得到及时准确地控制,确保生产的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化验员职责3.检验内容检验内容(见表一)表一化验室检验项目一览表精盐水盐水中NaCl含量的测定在中性溶液中,AgNO3与NaCl反应生成AgCl沉淀,用铬酸钾作指示剂,当NaCl反应完毕后, AgNO3与K2Cr O4生成淡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反应式如下:AgNO3+NaCl=AgCl↓(白) + NaNO32AgNO3+ K2Cr O4= Ag2CrO4↓(砖红色)+ 2KNO3AgNO3标准溶液:C(AgNO3)=L指示剂溶液:5%2CrO4溶液:C(1/2 H2SO4)= L2SO4`准确移取10ml盐水溶液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吸取该稀释液10ml于250ml锥形瓶中,滴加(1-2)滴%酚酞溶液,若溶液显红色,以L H2SO4中和至微红色,再加K2Cr O41ml ,加水约50ml,在充分摇动下,用 L 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稳定的淡砖红色,经充分摇动后不消失即为终点。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氯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无机盐,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冶金等领域。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或监控环境中氯酸钠的含量,在实验室中需要进行氯酸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氯酸钠检测方法,电位滴定法。
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方法,它通过滴定溶液中的化学物质,以测定其浓度。
在氯酸钠检测中,可以使用氯酸钠与还原剂亚硫酸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分析。
实验步骤如下:1.实验器材准备:-滴定量筒:用于溶液的分取和滴定。
-电位滴定仪:用于测定滴定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磁力搅拌器:用于搅拌反应溶液。
-盐酸:用于调节溶液的酸碱度。
-硫代硫酸钠溶液:作为还原剂。
2.标定电位滴定仪:-先将滴定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氯酸钠溶液。
-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其适合滴定反应进行。
-启动电位滴定仪,并将电位滴定电极插入溶液中。
-开始滴定过程,直到电位滴定仪显示出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3.开始正式滴定:-将待测氯酸钠溶液移入滴定量筒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调节酸碱度。
-启动电位滴定仪,并将电位滴定电极放入溶液中。
-开始滴定,同时启动磁力搅拌器。
-当电位滴定仪显示电位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并记录滴定量。
4.计算结果:-根据滴定量和反应计量关系,计算出氯酸钠的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氯酸钠检测时,溶液的酸碱度和温度对滴定过程有一定影响,因此要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并在滴定之前进行仔细的试验优化。
此外,电位滴定法还需要一些辅助试剂和仪器。
比如使用碘化钾作为指示剂,它能与亚硫酸钠反应产生显色反应,通过溶液颜色变化进一步判断滴定是否结束。
同时,为了保证溶液的均匀搅拌,可以使用磁力搅拌器。
电位滴定仪可以测量溶液中的电势差,从而确定滴定终点。
总之,电位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氯酸钠检测方法,通过滴定样品溶液的电位变化来测定氯酸钠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的氯酸钠分析。
药液配制标准1前言为了规范实验室药液配制标准,使之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使之符合教学的规定。
2合用范围本标准合用于公司生产检测及分析化验所用的化学试剂的配制。
3引用标准GB601-88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用标准药液的制备》《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查》附录指示剂的配制《制浆造纸分析与检查》附录不同pH值缓冲溶液的配制4药液配制标准4.1 0.5mol/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0.5mol/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是指1升中具有18.3g,3.65g HCl。
4.11盐酸体积的计算V HCl=G/(1.19×0.38)式中: G ——盐酸重量(g);1.19——浓盐酸比重;0.38——浓盐酸的百分含量。
4.12 0.5mol/L配制和标定方法配制方法:配制0.5mol/L盐酸标准溶液,量取840ml盐酸(比重1.19)稀释至20230ml,摇匀备用。
标定方法:称取1.0000g左右于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称准至0.000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显酒红色。
C HCl=m/(V × 0.05299)式中: m——基准无水碳酸钠量(g);V——盐酸标准溶液用量(ml);0.05299—与1毫升盐酸标准溶液相称的NaCO3的质量(g)4.13 0.1mol/L配制和标定方法配制方法:配制0.1mol/L盐酸标准溶液:量取0.5mol/L盐酸4000ml,用蒸馏水稀释至20230ml,摇匀待用。
标定方法:称取0.2023g左右已于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称准至0.0002g)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1~2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用待标定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恰显酒红色。
C HCl=m/(V×0.05299)式中: m——基准无水碳酸钠量(g);V——盐酸标准溶液用量(ml);0.05299—与1毫升盐酸标准溶液相称的NaCO3的量(g).4.2硫酸的配制2mol/L硫酸标准溶液是指1升中具有196g H2SO4。
离子色谱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崔艳梅【摘要】二氧化氯是饮用水消毒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净水剂,还具有良好的除臭与脱色能力、低浓度下高效杀菌和杀病毒能力。
现在我国很多水厂都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
然而,二氧化氯消毒剂和水中天然有机物、无机物反应可在制水过程中生成消毒副产物,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毒理学研究表明亚氯酸盐、氯酸盐会引起溶血性贫血,降低精子数量和活力。
2006年我国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将亚氯酸盐、氯酸盐列入了水质常规指标中的毒理指标,并做了限值规定,均为0.7mg/L。
本试验通过调整仪器条件,利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经试验,本方法测定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为99.9%,浓度均为0.200mg/L的亚氯酸盐、氯酸盐测定2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和1.7%,浓度均为0.040mg/L的亚氯酸盐、氯酸盐测定7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7%和9.2%,水样及加标量为0.300mg/L的加标水样测定7组,加标回收率为101.2%和101.3%。
由此可见,离子色谱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作为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理想方法。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5页(P47-51)【关键词】二氧化氯消毒;离子色谱法;亚氯酸盐;氯酸盐【作者】崔艳梅【作者单位】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良泉水业有限公司,北京 102488【正文语种】中文本试验通过调整仪器条件,利用离子色谱法,检测生活饮用水中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
经试验,本方法测定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为99.9%,浓度均为0.200mg/L的亚氯酸盐、氯酸盐测定20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和1.7%,浓度均为0.040mg/L的亚氯酸盐、氯酸盐测定7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9.7%和9.2%,水样及加标量为0.300mg/L的加标水样测定7组,加标回收率为101.2%和101.3%。
工业高氯酸钠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工业高氯酸钠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高氯酸钠。
注:该产品主要用于高氯酸及高氯酸盐的原料、火药工业、气象火箭,以及乳胶炸药、氧化剂、安全火柴、民用引火煤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90-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049-2006工业用化工产品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1,10-菲啰啉分光光度法GB/T3051-200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12268-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463-200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23769-2009无机化工产品水溶液中pH值测定通用方法HG/T3696.1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1部分: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HG/T3696.2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2部分:杂质标准溶液的制备HG/T3696.3无机化工产品化学分析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的制备第3部分:制剂及制品的制备JJG119-2018实验室pH(酸度)计JT/T617.1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所有部分)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式:NaClO4·nH2O(n=0或1)相对分子质量:122.45(n=0)或140.45(n=1)(按2022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5分类工业高氯酸钠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a)Ⅰ型为无水产品;b)Ⅱ型为一水产品;c)Ⅲ型为液体产品。
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摘要】本文介绍了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方法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通过详细介绍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概述和重要性,引出了对它们进行准确测定的必要性。
接着,分别阐述了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随后,对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测定误差的来源和如何降低误差。
总结了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技术,以及它们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关键词:亚氯酸盐、氯酸盐、测定方法、差异性分析、误差分析、环境监测、结论、未来研究方向、实际应用、重要性。
1. 引言1.1 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概述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是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亚氯酸盐是一种含有亚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亚氯酸盐包括亚氯酸钠、亚氯酸钾等。
而氯酸盐则是一种含有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常见的氯酸盐有氯酸钠、氯酸钾等。
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用作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防腐剂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产品,如漂白水、消毒液、食盐等。
由于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在化学性质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需要准确的测定方法来区分它们。
这些测定方法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测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对于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2 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重要性亚氯酸盐和氯酸盐是重要的化学物质,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亚氯酸盐是一类含有亚氯酸根离子的盐类化合物,常见的有亚氯酸钠、亚氯酸钾等。
它们在工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漂白剂、消毒剂、氧化剂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亚氯酸盐和氯酸盐的准确测定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合适的测定方法,我们才能确保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安全、有效并得到充分利用。
附件 2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BJS201706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食品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包装饮用水、液体乳、大米、胡萝卜、哈密瓜、猪肉、鱼肉、茶叶、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包括特殊医学用途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测定。
2原理试样经提取、离心后,上清液经固相萃取柱净化,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内标法定量。
3试剂和材料3.1试剂3.1.1乙腈(CH3CN):色谱纯。
3.1.2甲醇(CH3OH):色谱纯。
3.1.3甲酸(HCOOH):色谱纯。
3.1.4甲酸铵(HCOONH4):液质联用级。
3.1.5超纯水(H2O):电阻率为18.2M Ω·cm。
注:以上试剂在使用前均应做本底测试。
3.2试剂配制3.2.1含 0.1%甲酸的水溶液:量取 1.0mL 甲酸( 3.1.3 )至 1000mL 容量瓶,用超纯水( 3.1.5)稀释至刻度,混匀。
3.2.220mmol/L 甲酸铵溶液:称取 0.63g 甲酸铵( 3.1.4),用超纯水( 3.1.5)溶解并稀释至500mL ,混匀。
3.2.3甲酸铵甲醇溶液:取 100mL 甲酸铵溶液( 3.2.2),加入 200mL 甲醇( 3.1.2),混匀。
3.3标准品3.3.1氯酸钠标准品:采用具有证书的标准品或高纯试剂,纯度>CAS 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详见表1。
99%。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3.3.2高氯钠盐标准品:采用具有证书的标准品或高纯试剂,纯度>99%。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 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详见表1。
表 1 氯酸盐和高氯酸盐的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 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中文名称英文名称CAS 登录号分子式相对分子量氯酸钠Sodiumchlorate7775-09-9NaClO3106.44高氯酸钠Sodiumperchlorate7601-89-0NaClO4122.453.4同位素内标3.4.1 氯酸盐同位素内标:氯酸盐 -18O3( 200μg/mL,以氯酸根 -18O3离子计,北京振祥提供,EURL-SRMLotNo:024 ), 4℃保存。
氯酸钠生产安全生产技术规定氯酸钠生产安全生产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电解法制取氯酸钠的生产。
第二章物料的安全要求第二条工业氯酸钠应包装严密,有明显牢固的产品名称和危险品标志。
第三条工业氯酸钠在装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不允许摔、扔、碰撞和滑动,装车时堆集高度不准超过车厢,汽车行驶要防止振动。
第四条氯酸钠应贮存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专用库房内,一定要隔绝热源和火源,包装应密封良好,如发生包装破坏,改包整理工作必须移至库外进行。
第五条要求产品外观整洁成形,无污染;库内码堆时,要求整齐,便于清点数量。
第三章生产安全技术规定第六条送入电解的氯化钠精盐水:NaCl≥250g/L Na2Cr2O41.8-3.0g/L Ca2+Mg2+≤6PPm.第七条确保电解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电解电流不得小于6000A。
2、电解液中氯化钠不得小于100g/L,若小于100g/L,加大盐水流量。
3、气相中氧含量不得大于3.8%,若大于3.8%,补充氮气。
4、电解液的HP值控制在6.0—6.5。
5、电槽槽压不得大于3.2V,大于3.2V更换电槽。
第八条生产出合格的电解液,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电解液中的氯化钠两小时分析一次,分析要及时、结果要准确,以便进行调节盐水流量。
2、每小时测定PH值一次,分析数据精确无误,以便调节稀酸水流量,以防氧含量超过3.8%。
3、两个小时测定槽电压一次,大于3.2V时更换电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九条电解突然停电或有计划的开停车,必须向电解系统充氮气,以保证电解系统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第十条为生产出合格的商品氯酸钠和专用氯酸钠,电解液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电解液中NaCl≤150g/L;2、电解液中NaClO3:450—475g/L。
第十一条氯酸钠湿成品离心机分离,不得超负荷运转,停车时必须使用制闸制动,不准直接用手或其它物件进行制动。
第十二条离心机和干燥系统的加料器和管线,不准用铁器敲打。
氯酸钠的检测方法
氯酸钠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常用作消毒剂、漂白剂和食品添加剂等。
因此,对氯酸钠进行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氯酸钠检测方法。
1.酸碱滴定法
酸碱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氯酸钠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取
10mL到滴定瓶中,加入干燥剂吸水,然后加入适量的甲醇和2-3滴甲基红指示剂。
用稀盐酸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为止。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2.比色法
比色法是一种常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氯酸钠的方法。
首先,用水稀释待测溶液,使其浓度在检测范围内。
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和一定量的含有相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比较。
通过观察两者的颜色深浅和相对亮度,可以初步判断氯酸钠溶液的浓度范围。
3.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精确测定氯酸钠含量的方法。
首先,将待测溶液注入离子色谱仪进行分析。
离子色谱仪通过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酸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从而测定氯酸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4.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测定。
首先,将待测溶液与适量的还原剂(如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将氯酸钠还原成氯离子。
然后,用氯
化铜溶液作为滴定液,缓慢滴加直到产生颜色变化。
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氯酸钠的含量。
5.电化学方法
电化学方法也可以用于氯酸钠的检测。
常用的方法包括电导法和电位法。
电导法通过测量溶液中氯离子的电导率来检测氯酸钠的含量。
电位法
通过测量氯离子与参比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确定氯酸钠的浓度。
总结起来,氯酸钠的检测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比色法、离子色谱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电化学方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