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术后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5.25 KB
- 文档页数:2
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折内固定手术是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通过手术将断裂的骨头用金属或合成材料固定在一起,促进骨头愈合。
有时候骨折内固定手术会出现失败的情况,骨头无法愈合或者再次断裂,需要重新进行手术修复。
那么,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可能与手术操作有关。
手术时医生没有正确对骨头进行固定,导致骨头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撑;手术时使用的金属或合成材料不合适,导致固定效果不佳;手术时没有充分清洁骨折部位,导致感染等后遗症,都可能导致骨折内固定失败。
手术技术不熟练或者操作失误也是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可能与骨折的类型和位置有关。
有些骨折比较复杂,如粉碎性骨折或者开放性骨折,治疗起来更加困难,容易出现固定失败的情况。
骨折位置不同也会影响固定效果,如骨折发生在关节处或者近关节处,固定效果可能会受到关节活动的影响而出现问题。
患者的个人因素也会影响骨折内固定的效果。
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饮食习惯等因素都可能对骨折的愈合起到一定的影响。
年长的患者愈合速度可能较慢,需要更长的恢复时间;而一些有骨质疏松症或者其他骨骼疾病的患者,骨头的健康状态可能不佳,影响骨折的愈合效果。
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还可能与术后的护理和康复有关。
患者在手术后的护理不当,如饮食不当、活动过度或者不足等,都可能导致骨头愈合不良;康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物理治疗或者康复训练,也会影响骨头的恢复效果。
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手术操作、骨折类型和位置、患者个人因素以及术后护理和康复等。
对于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都是避免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关键。
只有在各个环节都做好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第二篇示例:骨折内固定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折的手术方法,通过植入内部固定装置来稳定骨折端,促进骨折愈合。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32例原因分析(一)【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6年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治疗失败的原因。
结果失败原因主要是第一次手术未获得解剖复位;未达到牢固的固定;部分病人未第一次固定加植骨;不正确的功能练习和过早负重。
结论手术时牢固的固定和植骨术均能再愈合。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是常规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方法之一。
因为股骨干周围有丰厚的肌肉,骨折部位要承受强大的应力是不利于骨折稳定的主要因素,如不能正确掌握和应用内固定技术,很可能发生内固定失败、骨折不愈合、关节运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我院近年共收治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败患者32例,本文分析其失败原因,并指出防治措施。
1临床资料1996~2006年共收治32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者,男28例,女4例;年龄16~72岁,平均34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24例(占75%),重物砸伤4例(占12.5%),其他伤4例(占12.5%)。
损伤部位:中下段16例,中段10例,中上段6例。
横断骨折6例,粉碎骨折12例,斜行骨折10例,螺旋骨折4例。
失败者入院后一次手术治愈26例(占81.3%),二次手术治愈5例(占15.6%),三次手术治愈1例(占3.1%)。
国产普通钢板固定失败27例(占84%),国产加压钢板失败4例(占13%),进口AO钢板失败1例(占3%)。
术后全部人都曾用过石膏外固定或骨牵引。
发生钢板内固定失败的时间是6个月内者18例(56.3%),6~11个月者14例(占43.8%)。
失败最多是国产普通钢板的弯曲变形。
2讨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优点是能获得解剖复位,骨折断端稳定利于愈合,早期开展膝关节功能练习。
钢板内固定属于偏离中轴的固定,钢板所承受的弯曲应力大于髓内固定,并不是固定股骨干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近年来内锁髓内针的应用克服了普通髓内针固定对抗扭转应力较弱的不足,又适于粉碎性骨折,也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尤其是采用间接闭合复位方法固定更有优点,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可靠方法。
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目的研究内固定物失效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30例内固定物失效病例。
结果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内固定方式发生内固定物失效机率不同。
负重较多的股骨、胫骨发生内固定物断裂、松动率较高,约占56.3%,合并开放性及粉碎型骨折约占53.3%,钢板固定方式约占53.3%。
结论内固定物失效原因众多,与骨折发生部位、骨折类型、内固定物选择方式、术中的具体操作及术后功能锻炼、外固定物的辅助有密切关系。
[Abstract] ObjectiveTo research the reasons of invalid fixation in limb fractures and the prevention and cure counterplan. MethodsThirty cases of limb fracture with lossen or broken internal fixators were reviewed admitted from January 1998 to March 2007. ResultsDifferent kinds of fracture site,fracture type,the way of internal fixation takes place invalid fixation rats is dissimilarity the weigth loading site such as femur and tibia result in invalid fixation more than the other sites,about account 56.3%.complicating the compound fractures and syntripsis share 53.3%,the steel-plate fixation cases share 53.3%. ConclusionThe reasons of invalid fixation in limb fractures is numerous,it i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fracture site,fracture type,the way of internal fixation,operative procedure,postopration functional exercise and essential external fixation.[Key Words]Fracture fixation;Failure;Fixation device现今骨折的治疗逐渐倾向手术治疗,内固定术由于其复位准确、固定坚强、能早期下地活动、生活质量较高等众多优势而被普及推广,但是随之伴随的内固定物断裂、松动、再骨折等并发症亦日渐增多,日益受到重视及反思,本文通过病例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内固定物失效原因及有效防治对策。
基层医院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分析袁付成;周国明;许峰【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总结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68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经过再次手术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后骨折全部愈合.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全部病例均达骨性愈合,患侧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到正常范围.结论根据骨折特点选择适当的内固定物.有明显骨缺损时应一期植骨.术后康复根据骨折复位、内固定情况循序渐进、避免过早负重.严格操作规程,有效保护骨折端血运是预防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有效措施.【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1(005)002【总页数】2页(P91-92)【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内固定【作者】袁付成;周国明;许峰【作者单位】463200,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民医院;463200,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民医院;463200,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骨折,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已形成骨科医生的共识,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在基层医院也普及开展。
随着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增多,内固定失效在临床上常有报道,作者自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份共收治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68例。
现结合临床资料就其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减少内固定失效的发生。
1.1 一般资料 68例中,男49例,女19例,年龄15~70岁,平均47.6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42例,重物砸伤10例,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原因所伤10例。
骨折部位及类型:股骨中上1/3骨折19例,中段骨折16例,中下段骨折15例,髁上骨折18例。
其中横形骨折7例,斜形骨折9例,螺旋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40例,双段骨折4例。
合并感染者8例,其中髓内钉固定者5例,普通钢板内固定者2例,加压钢板固定1例。
入院前每位患者至少有1次手术史,2次手术者4例,3次手术者1例。
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一、固定不稳固骨折内固定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固定不稳固。
内固定物无法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导致骨折端错位,影响愈合。
固定不稳固可能是由于手术技术问题或者选择的内固定物不适合患者的骨折类型。
在不稳定骨折的情况下,如果内固定物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就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物松动。
二、感染感染是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术后感染可以导致内固定物周围炎症,影响骨折愈合。
感染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的细菌污染、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或者患者本身存在其他感染病灶。
感染会导致骨折端周围软组织的破坏,影响骨折愈合,同时也会导致内固定物的松动和失效。
三、软组织损伤骨折周围的软组织损伤也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软组织损伤会导致血液循环的破坏,影响骨折愈合。
软组织损伤可能是由于高能量创伤、伤口清创不彻底或者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所导致。
软组织损伤会导致骨折端周围血供不足,影响骨折愈合,同时也会使内固定物承受更大的压力,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四、缺乏功能锻炼缺乏功能锻炼也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骨折愈合。
缺乏功能锻炼会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问题,影响骨折愈合和内固定物的稳定性。
五、骨折端血供不良骨折端血供不良也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血液循环是骨折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血供不良会导致骨折端愈合缓慢甚至不愈合。
骨折端血供不良可能是由于创伤严重程度、骨折类型和部位、软组织损伤等原因所导致。
血供不良会导致骨折端愈合延迟或者不愈合,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六、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内固定物选择不当也是导致内固定失败的原因之一。
不同部位的骨折需要不同类型的内固定物,选择不当就会导致稳定性不足或者影响骨折愈合。
例如,对于长骨骨折,如果选择不合适的髓内钉或者钢板,就会导致固定不稳固,增加内固定失败的风险。
因此,在手术前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骨折类型和部位,选择适合的内固定物,以保证骨折愈合和固定的稳定性。
股骨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原因的分析关键词股骨骨折内固定钢板断裂1999年4月~2009年5月收治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患者30例,就其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66岁,平均36.7岁,左侧14例,右側16例。
骨折部位:中上段9例,中段13例,中下段8例。
骨折类型:横形骨折7例,斜形骨折5例,螺旋形骨折5例,粉碎性骨折13例。
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1例。
受伤原因:车祸18例,压砸伤6例,跌伤4例,其他伤2例。
失效时间:2周~16个月,平均11周,其中3例术后2~3周即下床行走,12例2~3个月内完全负重,6例于3~6个月内过度负重,2例1年后正常负重,7例无明显异常负重。
断钉21例,断板5例,两者均断裂4例。
讨论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
股骨干周围的外展肌群,与其他肌群相比其肌力稍弱,外展肌群位于臀部附着在大粗隆上,由于内收肌的作用,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弓的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
骨折固定时不牢固:本组中有4例钢板置于股骨干前侧,5例粉碎性骨折采用6孔钢板或短8孔钢板而使钢板的有效长度不足,23例骨折固定中存在螺钉未超过对侧骨皮质,或螺钉的方向不符合力学要求。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股骨干的外侧为张力侧,内侧为压力侧,钢板耐受张力优于压力,因此钢板应放置于股骨外侧,钢板的长度至少为骨干直径的4倍[1],对于粉碎性骨折应提高钢板的有效长度,骨折两端至少有3枚螺钉固定,螺钉应超出对侧皮质1~2螺纹,螺钉的固定方向应与骨干垂直,钻头与攻丝的大小应与螺钉相匹配,这样钢板螺钉才有足够的把持力,钉孔过小,螺钉强行旋入时所产生的扭应力大于螺钉的承受能力,螺钉在置入体内时就变形或隐形断裂,给后期断裂埋下隐患;钉孔过大,易使螺钉松动或拨出,均使固定不牢固,而导致固定失败,为了防止钢板的强度降低,钢板预弯时不应来回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