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在莴笋栽培上应用的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9
莴笋栽培技术要点莴笋是一种可以食用的蔬菜,它是一年生的植物,可以在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栽培。
但是,无论环境如何,只有最好的栽培技术才能产生最佳的收成。
本文将介绍莴笋栽培技术的要点。
1. 土壤选择莴笋需要在富含营养物质的土壤中生长,并喜欢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
在栽培前,需要先测试土壤的酸碱度和肥料含量,并按照测试结果进行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
2. 种子选择和播种莴笋种子要选择新鲜、高质量、无病虫害的种子。
播种时间通常在春季和秋季,春季是在3月份到4月份之间,秋季是在8月份到10月份之间。
在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中,可以适当提前一到两周进行播种。
3. 浇水和灌溉莴笋需要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水分。
在生长早期,需要每周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
当莴笋长到一定高度时,每次浇水量可以增加。
在灌溉方面,可以选择滴灌和旋转灌溉系统,以避免水分流失和浪费。
4. 施肥莴笋需要适量的氮、磷、钾和有机物质肥料来提供足够的营养。
在莴笋萌芽时,可以施用一些含磷肥料,它有助于促进根系发展。
当莴笋长到一定高度时,适量施用氮肥,有助于提高产量。
但需要注意,过量的氮肥会导致植株过度生长,反而降低产量。
有机物质肥料更适合有机农业,如稻草、动物粪便等。
5. 病虫害防治莴笋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
常见的病害有白菜黄单胞菌病、炭疽病、叶斑病等;常见的害虫有咀嚼式害虫和刺吸式害虫等。
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关键是定期巡视和检查,及时控制繁殖和传播源。
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喷洒防治,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用。
6. 收获和储存一般情况下,莴笋在生长到8-10厘米高时,可以开始收获。
在收获之前,需要将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品质。
收获时,要小心地将莴笋根部切断,避免损坏根部。
收割后,将莴笋放入冰箱储存,以延长保鲜期。
以上就是莴笋栽培技术的要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莴笋栽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重细节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才能获得更好的成果。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微生物作为一种微小但功能强大的生物群体,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含有有益微生物的肥料,这些微生物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分解土壤中的磷钾等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化合物,减少化学氮肥的使用。
此外,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植物生长激素,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
2、生物防治利用有益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方法。
一些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能够产生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还有些昆虫病原微生物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可以直接感染和杀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的残留。
3、土壤改良微生物在土壤中参与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一些微生物还能够降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和污染物,修复受损的土壤生态系统。
例如,丛枝菌根真菌能够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增加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4、饲料添加剂在畜牧业中,微生物也有重要的应用。
益生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改善动物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乳酸菌和芽孢杆菌能够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二、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优势1、环保可持续相比传统的化学肥料和农药,微生物制剂通常对环境更加友好,不会造成土壤、水源和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农产品品质微生物的应用有助于减少化学物质的残留,生产出更加绿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成本效益虽然微生物制剂的初始投资可能较高,但从长期来看,它们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病虫害损失,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探讨与研究农业生产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各种技术和方法。
微生物作为地球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生物群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前景进行研究。
一、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特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改善植物营养状况。
常见的微生物肥料包括根瘤菌肥、固氮菌肥、解磷菌肥、解钾菌肥等。
例如,根瘤菌能够与豆科植物共生,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固氮菌则可以在土壤中独立固氮,为植物提供氮源。
微生物肥料不仅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量,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2、微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的一类农药。
与传统化学农药相比,微生物农药具有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
常见的微生物农药有细菌类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真菌类农药(如白僵菌)、病毒类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寄生、毒杀、抑制生长等方式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3、微生物饲料微生物饲料是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的饲料,包括单细胞蛋白饲料、青贮饲料、发酵饲料等。
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可以分解饲料中的纤维素、蛋白质等物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和消化率。
同时,微生物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的代谢产物,如维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等,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
4、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土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来提高土壤质量。
例如,一些有益微生物能够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还有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有机酸等物质,降低土壤的 pH 值,缓解土壤酸化问题。
微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作者:袁玉娟,顾绘来源:《现代园艺·上半月综合版》 2014年第10期袁玉娟,顾绘(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阐述了微生物肥料的定义、分类及功效,分析了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应用现状,同时展望了微生物肥料在我国农业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作用;发展1 微生物肥料定义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微生物的特定制品,是根据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分解和合成作用,所产生促进植物生长和减少植物危害的,通过精心选育菌种以及一定工艺过程生产而制成的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获得特定的肥效和防病效果。
具有培肥地力、活化土壤、促进土壤主要营养元素的有效化、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的用量少,其作用不是直接提供养料,而是靠施入的微生物的大量繁殖[1]及其生命活动和代谢产物而起作用。
因此,有些国家称其为微生物接种剂,或者简称菌剂,这一称谓更切合微生物肥料的特点。
微生物肥料的核心是微生物,因此具有微生物特性。
微生物资源丰富,种类和功能繁多,可以开发成不同功能、不同用途的肥料。
而且微生物菌株可以经过人工选育并不断纯化、复壮以提高其活力,特别是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所需要的菌株成为可能。
微生物肥料中含有微生物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其中一些是作物的生长激素,可以在作物苗期刺激作物的生长发育,作物成熟期还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2]。
2 微生物肥料分类和功效微生物肥料的种类繁多,根据微生物肥料的特性和作用机理,将它们大致分为5 类[3]:①能将空气中的惰性氮素转化成作物可以直接吸收的离子态氮素,在保证作物的氮素营养上起着重要作用的微生物菌剂。
属于这一类的有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固氮蓝藻等。
②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释放其中的营养物质供植物吸收的微生物菌剂。
③能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的矿物,并把它们转化成易溶的矿质化合物,从而帮助植物吸收各种矿质元素的微生物菌剂。
第44卷,第4期2024年4月栽培生理Cultivation Physiology中国果菜China Fruit &Vegetable微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进展及前景分析耿培云(宿州市埇桥区大营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宿州234117)摘要:微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绿色安全肥料,在设施蔬菜栽培中有重要地位,对设施蔬菜的绿色生产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推动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介绍了微生物菌肥的作用,包括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植株的抗逆性、提高设施蔬菜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综述了微生物菌肥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存在问题等,探讨了今后微生物菌肥产业和科研前景,以期为设施蔬菜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微生物菌肥;设施蔬菜;生态环境;发展前景中图分类号:S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1038(2024)04-0063-05DOI:10.19590/ki.1008-1038.2024.04.013Application Progress and Prospect Analysi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in Vegetable FacilityGENG Peiyun(Comprehensive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Daying Town,Yongqiao District,Suzhou City,Suzhou 234117,China)Abstract:As a green and safe fertilizer,microbial fertilize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facility vegetable cultivation inrecent years.It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facility vegetable industry vigorously,and is indispensable in the green production of facility vegetables and maintaining a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crobial fertilizers and their roles in production,including improving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enhancing plant stress resistance,increasing facility vegetable yield,and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It reviewed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and explored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 indust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acility vegetable.Keywords:Microbial fertilizer;facility vegetable;ecological environment;development prospects收稿日期:2023-11-03第一作者简介:耿培云(1974—),女,农艺师,本科,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工作微生物菌肥的研究与探索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最初是对豆科植物根瘤菌开展研究,主要产品是根瘤菌肥料。
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利用固氮微生物进行生物固氮,既能减少生产投入,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且能提高作物产量.如大豆根瘤菌.
2.利用能够导致农业害虫至病或者分泌物能直接毒死害虫的微生物,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成本低且能维持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对坏境的污染减少有害物质富集对人体带来的危害.如BT
3.食用菌是一类能够为人类直接食用的微生物,农民通过一定的程序大规模培育这种微生物,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食品.如蘑菇
4.有机肥料是利用农业生产和生活废弃的有机物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积制而成的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多种营养元素的肥料.有机肥料本身具有的改土、培肥、增产和改善品质等作用进一步提高.
5.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是农业生产中使用肥料的一种.。
微生物肥料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摘要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型肥料,它不仅能增强土壤肥力,还能改善农作物品质,在绿色生态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综述了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微生物肥料的分类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微生物肥料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Microbial fertilizer is a new kind of fertilizer,it can not only enhance soil fertility,but also can improve crop quality,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een ecological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icrobial fertilizer,microbial fertilizer classific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reviewed.The problems in microbial fertilizer development were also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 microbial fertilizer;classification;agricultural production;application当今是一个生态文明的年代,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促进植物生长与抗病能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农业生产中的环保与可持续性成为重要的议题。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广泛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但这些化学品不仅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寻找一种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微生物肥料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群作用于植物根际和土壤中,促进植物生长和提高其抗病能力的肥料。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可以与植物建立共生关系,通过固定氮气、溶解磷酸盐和提供生长激素等方式,促进植物吸收养分和生长发育。
首先,微生物肥料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有机物质,释放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
这些养分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与传统化学肥料相比,微生物肥料中的养分释放更为稳定,可以提供长期的营养供给,减少了肥料的使用量,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微生物肥料能够改善土壤环境。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有机酸和胺基酸等物质。
这些物质可以提高土壤的酸碱性,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透水性,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同时,微生物菌群还可以抑制土壤中的一些病原菌和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微生物肥料还可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微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可以产生一些抗生素和酶类物质,对抵抗病原菌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微生物肥料还可以诱导植物产生防御性物质,如类黄酮和抗氧化剂等,增强植物的抵抗力和抗病能力。
通过增强植物的自身免疫力,微生物肥料不仅可以降低农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微生物肥料的应用中,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菌群对于提高植物生长和抗病能力至关重要。
不同植物对微生物菌群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在使用微生物肥料时应根据作物的品种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微生物肥料。
此外,微生物肥料的质量也需要得到保证,合格的微生物肥料应具有活性高、菌群数量多、保存稳定等特点。
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刘琳;王春泉;黄万;徐敏;姚文武;张福建
【期刊名称】《现代园艺》
【年(卷),期】2024(47)13
【摘要】蔬菜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但随着蔬菜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水平日益提高,加之土
地种植面积有限,复种指数高,导致土壤营养失调、病虫害加剧、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产量品质降低等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保障蔬菜生产对
确保我国“菜篮子”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微生物
菌剂在修复土壤环境,改善植物生长方面具有积极作用,特别是在蔬菜方面已经得到
普遍关注。
因此,概述国内外微生物菌剂的研究现状,并从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
种类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等方面综合评价了微生物菌剂的特点和作用,同时对微生
物菌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微生物菌剂在蔬菜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刘琳;王春泉;黄万;徐敏;姚文武;张福建
【作者单位】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吉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崇明区农业技
术推广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微生物菌剂在蔬菜基质研发与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2.微生物菌剂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3.微生物菌剂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4.微生物菌剂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的研究进展
5.微生物菌剂在堆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肥料在莴苣栽培上的应用研究摘要:为考察新型微生物肥料(德根贝)对蔬菜园艺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以及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莴苣栽培上进行田间实验,以期为该肥料的大规模使用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操作规程。
关键词:微生物肥料;莴苣;病虫害的预防;蔬菜产量;蔬菜品质Microbial fertilizers in lettuce cultivation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new microbial fertilizer (Degen Bay) effect on the prevention of crop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vegetable gardening, as well as the impact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vegetables in lettuce cultivation field experiments of large-scale use of the fertilizer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tstechnical operation.Keywords:microbial fertilizer; lettuce; prevention of pests and diseases; vegetable production; vegetable quality引言植物生长需要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氮、磷、钾、钙、镁、硫等营养元素,在农业生产中长期通过使用化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但是,事物总是具两面性的,长期过量而单一地使用化肥,土壤结构被破坏,造成土壤板结。
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又使得作物根部土壤缺水、不能保墒,还影响了植物根部生态环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范围内呼吁不用和尽可能少用化肥,并且积极研究化肥替代品。
微生物肥料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其独到的作用,微生物肥料具有增进土壤肥力、制造和协助植物吸收养分、增强植物抗旱和抗病的能力、分泌生长雌激素等作用,同时,微生物肥料相比传统的化肥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微生物肥料正逐步成为我国生态示范区,绿色农产品基地肥料的主力军,为农业生产带来了越来越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考察新型微生物肥料(德根贝)对蔬菜园艺作物病虫害的预防效果,以及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莴苣(学名:Lactuca sativa)栽培上进行田间实验,以期为该肥料的大规模使用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操作规程 [1-5]。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德根贝微生物肥料、生物钾。
1.2供试作物:莴苣,品种:玉棒。
1.3供试地点基本情况:小区试验设在通海县秀山街道办事处万家社区三组陈明德农户承包田块,田块地名为一段田,地理坐标北纬24°07′35.02〞,东经102°45′05.30〞,海拔1788米,年平均温度15.6℃,常年降雨量881mm,有霜期为27天。
土种为沙泥田,中等肥力,耕层厚度20㎝,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1.4试验方案设计:小区试验设7个处理(包括对照),三次重复,共计2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种植的莴笋数量相等[7]。
试验设计如下:处理1:德根贝60ml/667 m2,其余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处理2:德根贝90ml/667 m2,其余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处理3:德根贝120ml/667 m2,其余田间管理按当地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处理4:生物钾3㎏/667 m2拌匀后作底肥施用+德根贝60ml/667 m2。
处理5:德根贝90 ml/667 m2,田间管理中不喷施任何农药,在其它处理喷施农药时喷施清水,其他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的管理方式进行。
处理6:对照1,当地常规种植模式与管理方式。
处理7:对照2,田间管理中不喷施任何农药,其它处理喷施农药时喷施清水,田间管理按照当地常规管理方式进行。
1.5德根贝施用时间及方法1.5.1施用时间:莴笋移栽后4天施用德根贝。
1.5.2施用方法:德根贝采用兑水浇根方法,生物钾于莴笋移栽前结合整地作底肥施用。
1.6试验田间设计试验田小区长10.2m,宽1.5m,小区面积15.3 m2,单株定植,种植规格32㎝×32㎝,每个小区定植120株,折合每667 m2栽5217株,小区之间沟宽30㎝,各个处理田间布置随机排列。
1.7试验实施情况:莴笋于2011年9月26日播种,苗龄38天,大田整地于11月2日进行,结合田间整地规划小区排列并将生物钾作底肥施于处理4,11月3日移栽,栽后4天兑水浇施德根贝,2012年2月20日收获。
采收时各小区单采单收,做好小区产量记录。
2 试验结果分析2.1对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在莴苣苗期和成熟期进行二次病害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由表1看出,病害发生情况表现如下:(1)细菌性叶斑病:与处理6(ck1)相比较,处理1的病叶率降低9%,病情指数下降4.3;处理2的病叶率降低5.3%,病情指数下降3.5;处理3的病叶率降低2.7%,病情指数下降2.1;处理4的病叶率降低5.3%,病情指数下降1.9。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苗期莴苣细菌性叶斑病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中以处理1对苗期莴苣细菌性叶斑病抑制作用最强。
(2)霜霉病:与处理6(ck1)相比较,处理1的病叶率降低3.8%,病情指数下降1.8;处理2的病叶率降低0.1%,病情指数下降0.4;处理3的病叶率降低4%,病情指数下降1.2;处理4的病叶率降低6%,病情指数下降2.2。
说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苗期莴苣霜霉病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中以处理4对苗期莴苣霜霉病抑制作用最强。
表1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表调查日期:2011年11月28日生育期:苗期处理细菌性叶斑病霜霉病病叶率(%)病情指数病叶率(%)病情指数1 24.0 6.5 4.2 0.82 27.7 7.3 7.9 3.03 30.3 8.7 4.0 1.44 27.7 8.9 2.0 0.45 23.5 6.1 5.1 1.26 (ck1) 33.0 10.8 8.0 2.67 (ck2) 30.7 10.3 4.0 1.0从表2得知,莴笋成熟期的病害发生情况如下:(1)霜霉病:与处理6(ck1)相比较,处理1的病叶率降低0.7%,病情指数下降2.2;处理2的病叶率降低1.7%,病情指数下降1.7;处理3的病叶率降低6.9%,病情指数下降4.2;处理4的病叶率降低3.7%,病情指数下降3.4。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成熟期莴苣霜霉病具有显著地抑制作用,其中以处理3对成熟期莴苣霜霉病抑制作用最强。
(2)病毒病:与处理6(ck1)相比较,除处理1的病株率为0外,其他处理的病株率均高于或等于对照。
说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成熟期莴苣病毒病没有抑制作用。
(3)菌核病:与处理6(ck1)相比较,处理1、2、3、4的病株率表现为高于或等于对照。
说明施用微生物肥料对成熟期莴苣菌核病没有抑制作用。
表2 病害发生情况调查表调查日期:2012年2月9日生育期:成熟期处理霜霉病病毒病菌核病病叶率(%)病情指数病株率(%)病情指数病株率(%)病情指数1 22.9 8.2 0 0 13.3 2.72 21.9 8.7 6.7 1.3 6.7 1.33 16.7 6.2 40 22.7 40 204 19.9 7.0 13.3 6.7 6.7 1.35 23.7 11.5 6.7 1.3 20 9.36 (ck1) 23.6 10.4 6.7 1.3 6.7 1.37 (ck2) 23.1 9.4 6.7 1.3 6.7 1.3根据表1、表2的田间调查数据结果得出,说明莴苣施用德根贝后,可以抑制霜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生,降低霜霉病和细菌性叶斑病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处理1对苗期莴苣细菌性叶斑病抑制作用最强,处理4对苗期莴苣霜霉病抑制作用最强。
,处理3对成熟期莴苣霜霉病抑制作用最强。
2.2对植株经济性状的影响表3 经济性状调查表调查日期:2011年11月28日生育期:苗期处理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1 17.41 7.8 16.59 5.22 17.49 7.8 16.39 5.173 18.27 7.73 17.18 5.274 17.81 7.33 17.41 5.185 17.07 7.27 16.83 4.736 (ck1) 15.95 7.07 15.49 4.757(ck2) 16.97 6.87 16.51 4.89植株经济性状调查分别在莴苣苗期和成熟期进行。
从表3得出,莴苣在苗期的经济性状表现如下:(1)株高:与处理6(ck1)对比,处理1增1.46㎝,处理2增1.54㎝,处理3增2.32㎝,处理4增1.86㎝。
处理5与处理7相比,处理5增0.1㎝。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莴苣有提高植株高度的作用,其中以处理3对提高株高的作用最显著。
(2)有效叶片数:与处理6(ck1)比较,处理1增0.73个,处理2增0.73个,处理3增0.66个,处理4增0.26个,处理5与处理7相比,处理5增0.4个。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莴苣有增加有效叶片数的作用,其中以处理1、2对增加有效叶片数的作用最明显。
(3)最大叶长:与处理6(ck1)比较,处理1增1.1㎝,处理2增0.9㎝,处理3增1.69㎝,处理4增1.92㎝,处理5与处理7相比,处理5增0.32㎝。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莴苣有增加叶长的作用,其中以处理4对提高株高的作用最显著。
(4)最大叶宽:与处理6(ck1)比较,处理1增0.45㎝,处理2增0.42㎝,处理3增0.52㎝,处理4增0.43㎝,处理5与处理7相比,处理5减0.16㎝。
可见施用微生物肥料对莴苣有增加叶宽的作用,其中以处理3对提高株高的作用最显著。
根据田间调查数据,莴笋施用德根贝后,在苗期时表现为植株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增加。
说明微生物肥料显著提高了莴苣幼苗生长质量,为莴笋植株后期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表4看出,莴苣在成熟期的经济性状表现如下:表4 经济性状调查表调查日期:2012年2月20日生育期:成熟期处理株高(㎝)有效叶片数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单株根鲜重(g)单株根干重(g)1 69.6 30.6 35.3 14 120 892 73 31.6 32.6 13.6 90 553 73.4 34.2 33.2 13.7 120 904 73.2 31.6 32.6 13.4 100 705 72.2 34.6 34 13.2 100 606(ck1) 73.4 34.8 34.8 13.5 80 497(ck2) 69.4 32 33 13.2 80 49 (1)株高:与处理6(ck1)对比,处理1减3.8㎝,处理2减0.4㎝,处理3相等,处理4减0.2㎝;处理5与处理7(ck2)对比,处理5增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