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留置针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32
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引言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在患者的静脉内插入并留置的一种管状装置。
在临床中,静脉留置针常用于输液、输血、给药等治疗和护理操作。
为了确保留置针的使用安全和有效,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保证患者的舒适度。
护理措施1. 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针选择适当的静脉留置针是确保安全留置的重要步骤。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需求来选择正确尺寸的留置针。
常用的静脉留置针尺寸有18G、20G和22G。
较大尺寸的针更适用于输液或输血,较小尺寸的针适用于给药操作。
2. 消毒针头和皮肤在插入留置针之前,必须对针头和插入部位的皮肤进行彻底的消毒。
使用符合规范的消毒液对针头进行消毒,并用无菌的消毒棉球擦拭插入部位的皮肤。
3. 使用无菌技术插入留置针在插入留置针时,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技术,包括佩戴洁净的手套、口罩和无菌围巾。
确保留置针不受外界污染,减少感染的风险。
并按照正确的插入角度将留置针插入静脉中,确保其安全留置。
4. 固定和固定针头在插入成功后,需要固定留置针和针头。
使用无菌透明敷料或无菌纱布将针头固定在患者的皮肤上。
确保敷料或纱布周围的留置针和插入部位保持干燥和清洁,并定期更换敷料。
5. 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在留置针插入后,需要定期观察留置针部位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对于发现异常情况的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6. 定期更换留置针留置针是一种短期使用的医疗器械,因此需要定期更换,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通常留置针在72小时或根据需要更换。
7. 注意卫生手消毒为了保证留置针使用的安全性,医务人员在接触留置针时,应事先进行彻底的手卫生消毒。
使用含酒精的手部消毒剂,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手部消毒,以保持手部清洁且无菌。
8. 学会处理并发症虽然留置针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但并发症仍然时有发生。
医务人员应熟悉并学会处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异物进入等。
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
留置针是一种在血管内插入的导管,用于输液、输血或给药等操作。
以下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步骤:
留置针操作方法:
1. 设备准备:准备好留置针、适当尺寸的导管和穿刺针、消毒液、无菌手套、无菌巾等。
2. 消毒准备:将留置针的连接部分(近导管的部分)用适当的消毒液擦拭,同时将留置针周围清洁消毒。
3. 穿刺操作:戴上无菌手套,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用穿刺针穿刺进入静脉或动脉,保持穿刺针稳定。
4. 导管插入:将导管插入穿刺针内,同时慢慢将穿刺针拔出,使导管留在血管内。
5. 固定导管:将留置针固定在皮肤上,以防止导管的移动。
6. 连接设备:连接留置针和输液、输血或给药设备,确保连接处无泄漏。
留置针护理:
1. 定期观察:定期观察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情况,如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2. 保持留置针的通畅:确保留置针通畅,如遇到阻塞或困难插入,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3. 保持留置针周围清洁干燥:每日清洁留置针周围皮肤,用清水轻轻擦拭并保
持干燥,避免感染。
4. 定期更换留置针:根据医嘱及留置针的情况,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滞留时间过长导致感染。
5. 建立和维护合理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需要和医嘱,制定适当的护理计划,包括留置针插入部位的观察和护理、留置针使用期间的降低感染风险的护理等。
以上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步骤,操作时请遵循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医护人员的指导,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要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静脉留置针护理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
1、携用物至患者旁,查对患者。
2、评估患者情况
3、三查七对,协助患者做好准备,取舒适体位。
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准备透明贴及胶布。
4、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反应。
5、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询问患者的感受。
【语言规范】
1、(称呼),您好!今天我给您用留置针进行穿刺,这种针一般情
况下可以保留3天,这样就可以减少反复穿刺给您带来的痛苦,请
您配合一下。
2、由于这种穿刺针的针头较粗,可能在穿刺的时候比较痛,请您暂时忍耐一下。
3、(称呼),现在已经穿刺好了,输液的这一侧肢体请不要随便动,也不要随意调节滴速。
4、这个留置针可以连接使用3天,在不输液期间,请您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经常观察放置留置针一侧肢体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留置针有无自行脱出,如果您有任何不适,请及时通知我。
留置针护理的注意事项临床上静脉输液是非常普遍的给药方式,其能够快速发挥药效,使用范围广泛。
近年来静脉给药对疾病进行治疗,已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静脉输液应用了液体静压的理念,向静脉直接滴入一定量的无菌溶液或药物。
静脉输液穿刺让患者产生疼痛或操作失当及患者自身因素而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控制变得十分关键。
静脉留置针在静脉输液中应用,可减少每天静脉穿刺次数,为患者缓解疼痛,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争取更多抢救患者的时间。
一、正确留置静脉套管针1、做好心理护理操作前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特别是对神志清醒的患者,为患者详细介绍操作目的、注意事项、配合方法,消除患者疑虑,缓解紧张情绪,有利于患者主动接受治疗。
对意识模糊的患者,要向其陪护解释说明。
2、选择适合的血管优先选择粗直与充盈的血管,留置针设计为合理长度,多选取大隐静脉、前臂贵要静脉等四肢浅表面静脉。
尽量错开患者的手背静脉,从而保证患者正常进行日常活动。
避免在关节、静脉瓣和肢体受伤部位留置针,瘫痪患者应在健侧肢体选取血管。
皮肤病和感染部位应避免穿刺置管。
3、器械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留置针型号,仔细检验留置针质量,产品有效时间,包装完好性,型号、套管粘连针芯的情况,导管侧粗糙程度、针尖斜面尖锐且无钩,套管完整无裂痕。
4、穿刺方法将止血带包扎在距离穿刺位置10cm上方,在8cm皮肤区域内用2%碘伏反复消毒。
留置针外套管松绑,针尖向上倾斜,取15-30°角度入针,回血后调整穿刺角度,沿静脉10°方向推入留置针,针芯入皮肤0.5-1cm后抽出。
难以判断针尖是否刺入血管时,应稍抽出针芯,松开止血带,滴入极少量液体,如果静脉滴注顺畅、局部未见肿胀,可沿血管方向平行推入软管。
5、妥善固定用透明胶贴固定留置针,让留置针保持适宜松紧度,牢固美观的同时预防针尖扭曲与折叠。
将三叉接口以胶布贴牢且准确填写时间,为今后换药与拔管提供依据。
二、科学封管保证留置成功1、封管液包括0.9%氯化钠注射液与肝素钠封管液:即肝素50u/ml,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封管采取生理盐水。
静脉留置针维护要点
1、评估和观察要点:
①评估病情、年龄、意识、心肺功能、自理能力、合作程度、药物性质等。
②评估穿刺点皮肤、静脉的状况。
2、指导要点:
①告知患者操作目的、方法及配合要点。
②告知患者或家属不可随意调节滴速。
③告知患者穿刺部位的肢体避免用力过度或剧烈活动。
④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注意事项:
①满足治疗前提下选用最小型号、最短的留置针。
②输注两种以上药液时,注意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③定期换药,如果患者出汗多,或局部有出血或渗血,要及时更换敷料。
④敷料、无针接头或肝素帽的更换及固定均应以不影响观察为基础。
⑤发生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应拔管重新穿刺。
留置针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留置针是一种护理手段,通常用于下列情况:
1.静脉输液
2.输血
3.营养补充
4.化疗
5.监测中心静脉压等
以下是留置针的操作方法及护理措施:
一、操作方法
留置针的操作流程大致如下:
1.根据医嘱或病情选择留置针位置以及留置深度。
2.选择麻醉方式,在待留置部位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
3.消毒待留置部位。
4.针头的插入方式有多种,一般根据医生要求采用Seldinger技术或雷诺斯技术。
5.确认留置针插入深度、先进和退回情况等。
6.在留置位置四周贴上透明敷料,将留置针固定。
7.注射生理盐水保持留置针通畅。
二、护理措施
1.留置针需每天特别观察,检查留置针是否发生脱出,挂断,移位等情况,并观察注射位是否发红、肿胀等现象。
2.留置针的固定须保证牢靠,避免留置针活动过度。
3.使用留置针时需注意使用的注射器、输液袋、输液管等设备的清洁卫生。
4.留置针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拆卸并注意清理消毒。
5.如果留置针需要更换,必须先准备好新的留置针、消毒剂、签名单,并将操作过程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
6.无论何时都必须保持手部清洁卫生。
在执行任何操作前,必须彻底清洗双手并穿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手术衣,以避免污染留置针。
总之,留置针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护理手段,应该掌握其操作流程并合理地运用。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护理措施,确保留置针的安全有效使用。
留置针护理操作流程一、引言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长期输液、输血、营养支持等治疗。
正确的留置针护理操作流程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留置针护理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医务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二、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身份和医嘱:在进行留置针护理之前,首先要确认患者的身份,并核实医嘱的内容和要求。
2. 洗手和穿戴防护用品:在进行留置针护理之前,医务人员应先进行手部卫生并穿戴好洗手衣、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用品,以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三、留置针护理操作流程1. 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医嘱准备所需的药物和器械,包括留置针、注射器、输液管、消毒液等。
2. 消毒操作:将留置针放置在干净的工作台上,用无菌消毒液对留置针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要彻底,确保留置针表面无细菌污染。
3. 留置针插入:选择合适的插入部位,常见的包括上肢的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等。
在插入留置针之前,要先用局部麻醉药物麻醉插入部位,然后缓慢插入留置针,直至血液回流,表示已插入到合适的位置。
4. 固定留置针:在插入留置针后,要使用透明敷料或专用固定带将留置针固定在插入部位,以防止留置针脱落或移位。
5. 连接输液管:将预先准备好的输液管连接到留置针上,确保连接处紧密无漏。
6. 输液操作:根据医嘱将所需的药物或液体注入输液管,并调整输液速度和压力,以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治疗。
7. 定期检查留置针:每日或定期检查留置针的插入部位和周围皮肤,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异常情况。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8. 定期更换留置针:根据医嘱和留置针使用时间的要求,定期更换留置针,以避免留置针使用时间过长而导致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四、注意事项1. 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整洁。
2.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留置针受到污染。
3. 插入留置针前要进行局部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插入留置针时要注意插入深度和角度,以避免留置针插入不当或穿透血管壁。
留置针护理的五三二原则四步单手退针法第一步:打开留置针,除去针套,松动针芯,右手将胶塞与持针手柄置于同侧,持针手柄位于下方,左手绷紧皮肤,针头斜面朝上与穿刺点皮肤成15~30°在静脉上方或侧方进针。
第二步: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方向钢针和导管再进1~2 mm,确保此时软管已经完全进入血管。
第三步:确保软管进入血管内,这时候来到关键一步。
右手大拇指向前顶住连接软管的胶塞处,而食指则后退持针手柄1~2 mm 以确保钢针此时进入软管内,这时候我们便沿着血管方向继续将软管完全推送至血管内。
第四步:软管全部送入血管内,这时我们继续上述方法单手退针至最大限度,此时钢针未完全拔除。
此时,我们可以将连接延长软管的胶塞与持针手柄翻动到两侧,左手固定胶塞,右手继续拔出钢针。
然后,就是固定喽!留置针固定篇需要指出的是,固定留置针,曾经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的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等血管通路的方法不再被推荐。
弹力绷带对关节和被固定部位的加压作用来自于绷带的张力,因此包扎时必须保持均匀适当的力量来拉紧绷带。
但临床应用不当,就会出现上述图片中的不良影响,处理应对不利,极易诱发医患纠纷。
固定留置针,这种常用方法别再用了!真实案例请注意留置针固定都有哪些值得护理人员注意的地方?1.留置针固定和保护的最佳方案,应考虑患者年龄、皮肤张力和完整性、既往的皮肤损伤以及穿刺部位的渗液。
2. 避免使用胶布和缝合线,它们无法有效取代固定装置。
3 . 不可使用有弹性或无弹性的卷绷带来保护任何类型的血管通路装置。
因为它们不足以保护血管通路装置,并会掩盖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甚至会破坏血液循环或液体输入。
4.更换固定装置时对皮肤进行检查;评估由于年龄、关节运动及出现水肿导致的皮肤损伤的潜在风险。
对于留置针的固定,宁波董明芬老师更有独到心得:真人示范:5大留置针固定要点,分分钟就掌握概括成一句话。
留置针固定:一个中心,5 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