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口语课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9
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引言对外汉语的口语教学对于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初级阶段,学习者通常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日常问候、介绍自己、提出请求等。
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旨在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一、教学原则1. 兴趣导向原则在初级口语课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可以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入真实的语言材料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2. 实用导向原则初级口语课的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学内容应围绕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展开。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口语表达,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让学习者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 交际导向原则口语交际是初级口语课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鼓励学习者进行口语交流,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初级口语课的教学。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与学习者实际生活相关的任务,例如去商场购物、预订饭店等,学习者需要运用所学的口语知识来完成任务。
这样可以通过具体的任务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例如在餐厅点菜、在机场问路等,引导学习者进行相关口语表达的练习。
通过情景教学法,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和语境的关系,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3. 技能训练法口语表达需要一定的技能,教师可以采用技能训练法来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例如口语速度训练、音调练习等,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的流利程度和语音的正确性。
结论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教学应遵循兴趣导向、实用导向和交际导向的原则。
口语教案设计一、教学对象汉语初级的学生二、教学材料保罗:小雨,你去哪儿?小雨:我回家,你呢?保罗:我去买书。
小雨:去哪儿买书?保罗:去中文书店。
咱们一起去吧?小雨:好,我去买词典。
保罗: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电影,好吗?小雨:不行,今天晚上我去看朋友。
保罗:男朋友吗?小雨:不是。
是女的。
保罗:明天行吗?小雨:明天?好吧。
三、教学目的•正确认读掌握课文中的词语“去”、“买”、“哪儿”“一起”“书店”“看”“词典”“电影”“朋友”。
•学会两个语法点。
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的”字的用法。
•熟练运用本课的句型,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四、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并熟练运用动词“去”、“买”、“看”。
•代词“我们”和“咱们”的区别。
•学会运用儿化音。
•在日常交际中能熟练用对话内容并加以扩展。
五、辅助教具准备图片、PPT六、教学时数50分钟七、教学内容与步骤㈠.组织教学:检查常规及学习用品的准备情况。
(1分钟)㈡.学习新课:⑴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提问同学“星期天做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问“去哪儿?”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再问“你和谁一起去?”然后逐步导入本课的话题。
⑵生词和句型(15分钟)教师领读课文、PPT词语、例句,并进行提问,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并尽可能复现已学过的词汇。
1、学习生词:去(利用动作帮助理解)PPT出示生词及音节:“去”并进行训练。
出示句型:我去买书(书店、学校)问:下课后,你去哪里?2、学习生词:买(利用图片帮助理解)PPT出示生词及音节:“买”并进行训练。
问:这是你买的吗?3、学习生词:哪儿(利用例句帮助理解)PPT出示生词及音节:“哪儿”并进行儿化音的训练。
出示句型:“你去哪儿买书(吃饭、跑步)?”并进行训练。
问:你去哪儿看书?4、学习生词:一起(利用图片帮助理解)(一起读书) (一起上课)(一起玩儿)PPT出示句型:“我们一起公园。
”并进行训练。
问:谁和你坐在一起?5、学习生词:“词典”(利用图片帮助理解)PPT出示生词及音节:“词典”并进行训练。
课型:口语阶段:初级课时:四学时(160分钟)教材:《汉语会话301句》(康玉华、来思平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6年)上第十四课教案设计第一部分内容与计划一、教学内容1.20个生词2.语法:1)兼语句2)语气助词“了”(2)3、课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课出现的语言点2.教学难点:“要”“想”“能”“会”“可以”的用法三、教学要求1.掌握本课的20个生词,要求会认读2.掌握本课重点句型,并能熟练运用3.背诵课文,并能模仿课文内容进行对话。
四、课时安排1.第1学时:1))复习十三课所学词语及语言点2语音练习3)学习十四课部分生词2.第2学时1)学习十四课余下生词2)学习十四课重要句子3)学习语法点语气助词了2和兼语句3.第3学时1)复习第十四课的生词,重要句子2)学习课文4.第4学时1)话题讨论(待定)2)完成课后练习五、教学方法1.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2. 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课文六、教学用具黑板、各种纸币、多媒体第二部分教案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2分钟)以问候或点名的方式安定课堂秩序,集中学生注意力二、复习(18分钟)1.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词语1)PPT展示坐汽车去商店说英语发短信找钱给你天安门地图售票员国2)语音练习(课本128页第6题)2. 复习巩固十三课所学句子(PPT)假设情景(我和大卫去朝天门),学生回答:1)在车站你要问售票员——请问,这路车到朝天门吗?2)在车上你不知道还有几个站到朝天门——请问,到朝天门还有几站?3)旁边一个人问,你们会说汉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三、学习生词(20分钟)1.认读生词看教材学生自己拼读生词——老师领读——齐读——个别读(每人读5个)——纠正读错的- 齐读2.讲解生词1)听说听说,明天要下雨。
听说,这路车去朝天门。
听说,大卫可以说汉语。
听说,他明年要来中国。
听说,玛丽明年要来中国学汉语。
2)饭店里营业员饭店/商店/学校/教室/宿舍/食堂里饭店里有营业员商店里有服务员学校里有老师、学生3)能扩展:能不能(可以)=能……吗?①(你去商店里买衣服,问售货员,)我能不能试试这件衣服?=我能试试这件衣服吗?——能②饭店里能不能换钱?饭店里能换钱吗?——听说,饭店里能换钱。
口语课堂教学教案——《体验汉语口语教程》第三课我买这个一、教材及教学对象:1. 教材:《体验汉语口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康玉华,来思平编著)第三课我买这个。
2. 教学对象: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
二、教学的目的及要求: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简单的购物对话(2)学会辨认人民币、百以内数字的表达法及钱的表达法(3)学会对所买物品的大小、数量提出要求2. 教学要求:(1)通过对对话的讲练,要求学生流利的朗读并能表演出来(2)学会买水果的问价、还价(3)学会对自己所需水果提要求(4)记住一些常用物品名称:水果类,重量单位,人民币面值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日常购物交际用语难点:1. 语气助词“了”的用法2. 动词重叠的用法四、教学方法及教具:1.用情景法、对比法、板书演示等方法教授语言点,使用讲解、演示、训练等方法。
2. 用图片等直观手段引出对话(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水果如橘子、菠萝、苹果、香蕉等用图片代替)五、理论依据:对外汉语口语的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 不同的地区,因此他们有着不同的性别、职业、经历、年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思想状况, 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水平等。
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例如, 年轻的外国学习者通常比年纪大的学习要快且好; 知识水平高的人因为理解力、认知力高也会比知识水平低的学习者学的快且好; 女性通常对学习语言也比男性要有天赋。
同时, 外国人学习中文口语一般都是出自三个目的。
一是汉语很实用, 例如他国要与中国从事外交和国际经贸交易等工作时,汉语是必不可少要掌握的语言; 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及其文化很感兴趣, 想了解中国。
然而他们要了解中国, 学习汉语是必须的基本任务。
三是他们想在中国继续深造, 攻读更高的学位。
这样一来, 中文也是他们在中国学习必须要掌握的, 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和学习进度。
六、教学操作情况:一、组织教学:问候、寒暄、铃响后尽快进入实际教学二、复习旧课: 采用让学生分组上讲台进行情景对话的形式复习有关询问的表达,例如:询问时间、地点。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口语课教案案例1
2.课文讲解:
老师通过情景演示,互动式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课文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扮演角色A请学生扮演角色B。
然后交换进行朗读练习。
等学生基本熟悉朗读节奏后,请学生们同桌之间进行问答练习。
(老师注意纠正发音偏误)
五、课堂练习
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句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以达到灵活使用点菜句式的目的。
六、课堂回顾
主要集中在第三学时,对前两个学时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设计相关游戏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以两两对话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握句式使用(可以利用卡片和ppt以及一些汉语学习app 的使用丰富练习)
七、课堂总结
第一,第二学时进行当堂内容总结,第三学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记忆
布置课后练习,结束本课。
浅谈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课堂教学——以《汉语十日通》入门篇作为教学案例目录1.研究背景与目的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2.研究综述2.1理论基础2.2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2.3国内研究综述及实践2.4借鉴和启示3.研究方案3.1研究目标3.2研究内容3.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研究意义及问题6.参考书目1.研究背景与目的1.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增温,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初级阶段是留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对留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口语课是一项以培养和训练留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说是运用得十分广泛且为众多留学生关注的一项技能。
所以初级口语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口语训练有助于他们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巩固和练习学过的语言知识,也是提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
对于大多数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关系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口语课的教学对他们日常生活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初学者对于口语的学习热情往往更高,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的有利因素。
然而,目前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教授口语课程,教学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并不能够准确、高效地运用于初级口语教学当中。
所以我们有待于对初级口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2研究目的目前广泛开展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功能交际法,也就是语言的演示(输入)、机械性的操练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输出)三段。
即讲授、练习和表达三段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明确清楚且系统,教师的课堂操作性强,学生易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则有:(1)语言点的演示阶段和练习阶段的学习缺乏真实的交际需要,常常为练习而练习,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2)重视语言形式,强调语言输出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语言生成的学习过程,容易陷入机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