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和凸透镜成像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24
凸透镜成像规律一、知识要点1、透镜成像规律:透镜种类物的位置(物距u)像的位置(相距v)像的性质应用凸透镜u→∞v f→与物异侧焦点附近,实像望远镜的物镜2u f>2f v f>>与物异侧倒立、缩小、实像照相机2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等大、实像精确测焦距2f u f<<2v f>与物异侧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u f=不能成像得到平行光u f<与物同侧正立、放大、虚像放大镜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口诀:(1)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物近像远像变大(实像),物近像近像变小(虚像);3、凸透镜成像实验:(1)器材:光具座、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2)调节: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中央);(3)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的可能原因:①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了一倍焦距内③光具座不够长(4)凸透镜破了一块(或遮住一部分)的后果;不影响像的完整性,像会变暗;(5)使光屏上的像变大或变小的方法:物近像远像变大.4、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被照景物离照相机的距离应大于照相机镜头的二倍焦距;像成在胶片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要想使胶片上的人像大些,人离照相机的距离要近些,同时胶片离镜头的距离要调大些。
(2)投影仪: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工作。
投影片(或幻灯片)上的图像是物,投影片(或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成在屏幕上,屏幕离投影仪(或幻灯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3)放大镜: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工作。
被观察的物体离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焦距,才能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4)望远镜、显微镜也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5、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高精度的光学器官,相当于一个可以自动调焦的照相机,其中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凸透镜成像规律归纳总结凸透镜是一种透镜,中央较薄,边缘较厚,呈现凸出形状。
它能够将经过透镜的光线聚焦或分散,从而形成实像或虚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通过研究透镜的物理特性,得出透镜成像的一系列规律和公式。
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归纳总结:1.凸透镜成像原理: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过折射形成的光线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F处。
这是凸透镜的一个基本成像原理。
2.焦距和成像距离关系:通过光学公式可以确定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光学公式为:1/f=1/v-1/u,其中f表示焦距,v表示像距,u 表示物距。
3.聚焦性质:凸透镜的焦距决定了成像的性质。
当物距大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实像;当物距等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无限远处的实像;当物距小于2倍的焦距时,形成虚像。
4.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是指像高与物高之比。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放大率可以表示为v/u,其值为正代表放大,负值代表缩小。
5.倍率公式:倍率公式是凸透镜的一个重要成像关系,表示了物体的放大倍数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倍率公式为β=v/u,其中β表示倍率,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
6.实像和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前,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形成虚像;当物体在焦点后,即物距大于焦距时,形成实像。
7.成像位置变化:物体距离透镜越远,成像位置越接近焦点;物体距离透镜越近,成像位置越远离焦点。
8.成像大小变化: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成像越小;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成像越大。
9.像位置和物位置关系:对于凸透镜来说,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是一个互逆关系。
即当物体在焦点前,像在焦点后;当物体在焦点后,像在焦点前。
10.平行光束成像:当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于焦点;而当平行光束倾斜入射到凸透镜上时,光线会聚成一束斜线。
总结起来,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归纳为焦距与成像距离的关系、虚像与实像的形成、放大率与倍率的计算、物体与像的位置关系等。
理解和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准确的成像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
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一侧。
2.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异侧。
3.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异侧。
4.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异侧。
5.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体位于透镜的同一侧。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本内容,可以用于解释和预测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但是请注意,这只是基本规律,实际成像情况可能会因为具体的物距、焦距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有哪些1、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成缩小倒立实像。
2、物距等于两倍焦距,成等大倒立实像。
3、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倒立实像。
4、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同侧放大正立虚像。
5、物距等于1倍焦距,则无法成像。
凸透镜成像规律1关于凸透镜的知识点基本概念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透镜能让光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过两次折射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
透镜分类据透镜的形状,可把透镜分为两大类: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例如:放大镜、老花眼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凸透镜实验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1、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胶片相当于光屏。
拍摄景物时,使景物到镜头的距离远大于二倍焦距。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缩小、倒立的实像;2、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投影片上下颠倒放置。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能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
原理: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4、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原理: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需戴凸透镜调节;5、老花镜用于校正老花眼的视力原理:利用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成像规律归纳凸透镜与凹透镜都是光学中常见的光学元件,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本文将对凸透镜与凹透镜的特点与成像规律进行归纳,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透镜。
一、凸透镜凸透镜是中央薄、边缘厚的透镜。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成像规律:1. 凸透镜的特点(1)中央薄、边缘厚:凸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薄,呈现出向外膨胀的形状。
(2)双折射面:凸透镜的两个折射面都是曲面,其中一个面使光线向凸透镜的光轴弯曲,而另一个面则使光线远离光轴。
(3)正透镜:凸透镜主要用于使平行光线集中到一个点上,能够形成实像。
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1)平行光线汇聚: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凸透镜上时,经折射后会汇聚到凸透镜的焦点上。
(2)物体位置:凸透镜对物体的位置有要求,物体必须在凸透镜的一个焦点之外才能形成实像。
(3)实像与放大:凸透镜会形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实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
二、凹透镜凹透镜是中央厚、边缘薄的透镜。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成像规律:1. 凹透镜的特点(1)中央厚、边缘薄:凹透镜的中央部分比边缘部分厚,呈现出向内凹陷的形状。
(2)双折射面:凹透镜的两个折射面都是曲面,其中一个面使光线远离凹透镜的光轴,而另一个面则使光线向凹透镜的光轴弯曲。
(3)散透镜:凹透镜主要用于使平行光线发散,不能形成实像。
2. 凹透镜的成像规律(1)发散光线:当平行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时,经折射后会发散出去,不会汇聚到焦点上。
(2)物体位置:凹透镜对物体的位置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凹透镜的任意一侧。
(3)虚像与缩小:凹透镜不会形成实像,而是形成一个放大、倒立的虚像,虚像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凹透镜的距离。
三、凸透镜与凹透镜的应用凸透镜和凹透镜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 凸透镜的应用(1)放大镜:放大镜就是一种凸透镜,通过放大物体的实像,使得人眼能够清楚地观察细小的细节。
(2)相机镜头:相机镜头中使用的透镜系统多采用凸透镜,以聚光和调整焦距,使得画面更加清晰和准确。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
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
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
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
具体来说,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是照相机、摄像机。
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应用是测焦距。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是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光线平行射出。
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应用是放大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书籍或者咨询专业人士。
凸透镜成像特点和规律凸透镜是一种光学仪器,由一块中央比较薄,边缘较厚的透明物体组成。
通过改变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和聚焦能力,可以实现物体的放大、缩小、清晰的成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和规律。
1.成像特点:凸透镜在透明物体的边缘较厚,在透明物体的中央则较薄,因此它的形状决定了它的折射能力。
当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时,会被透镜聚焦成焦点,形成一个实像。
重点如下:1.1.凸透镜能够产生实像。
凸透镜将通过透镜中心的光线聚焦于一个点,从而形成实像。
这个实像可以被观察到,并且可以被放大或缩小,具体取决于光线的入射角度和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1.2.凸透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
凸透镜根据物体与透镜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对物体的放大或缩小。
当物体离透镜较远时,成像会放大,而当物体离透镜较近时,成像会缩小。
1.3.凸透镜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能力。
凸透镜的折射能力和聚焦能力随着光的波长而变化。
这被称为色散现象,它使不同颜色的光通过透镜时呈现出不同的折射角度,从而形成不同颜色的焦点。
2.成像规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几何光学的方法来解释。
主要的规律有:2.1.成像方程:凸透镜的成像方程为1/f=1/v+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当物距和像距已知时,就可以求得透镜的焦距。
2.2.物像位置关系: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凹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凸面一侧,即成像是正立的。
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凸面一侧时,成像会出现在透镜的凹面一侧,即成像是倒立的。
2.3.放大率:凸透镜的放大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放大率=v/u。
放大率为正值时,成像是正立的;放大率为负值时,成像是倒立的;放大率等于1时,成像具有实尺寸。
2.4.焦点位置: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取决于透镜的曲率半径和折射率。
对于凸透镜而言,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凹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前焦距;焦点的位置在透镜的凸面一侧,焦点距离透镜的距离称为后焦距。
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和物距的关系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针对凸透镜的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的规律。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可以得知像距和物距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于凸透镜,根据光线传播的情况,可以将成像规律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前(物距p < f):
- 像距q为正,表示像位于透镜的右侧;
- 像为虚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 像距q的绝对值大于物距p的绝对值,即|q| > |p|。
2.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上(物距p = f):
- 像距q为无穷大,表示像位于无穷远处;
- 像为实像或虚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凸透镜的形状。
3. 物体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后(物距p > f):
- 像距q为负,表示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 像为实像,位于透镜的右侧;
- 像距q的绝对值小于物距p的绝对值,即|q| < |p|。
综上所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表明,在物距小于焦距的情况下,像位于透镜的右侧,而在物距大于焦距的情况下,像位于透镜的左侧。
同时,像的大小和形状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凸透镜的形状。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是当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被聚焦到一点,这个点被称为焦点。
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基于两个规律:折射定律和薄透镜公式。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通过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其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正弦成正比。
凸透镜的形状使得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因此光线在通过凸透镜时会向凸透镜中央弯曲。
根据薄透镜公式,当光线通过凸透镜时,根据光线的传播路径可以推出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f = 1/v - 1/u
其中f为凸透镜的焦距,u为物距,v为像距。
当光线从无穷远处射向凸透镜时,物距u可以近似为无穷大,此时根据薄透镜公式可以得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聚焦到焦点上。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外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收敛到一点,形成实像。
实像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和透镜之间。
当物体放置在凸透镜的焦点和透镜之间时,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将会发散,形成虚像。
虚像位于透镜的同侧,放大和正立。
总结起来,凸透镜的成像原理是基于光线的折射规律和薄透镜公式。
通过调整物体的位置,可以得到实像或虚像,并且可以控制成像的放大倍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