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D [解析] 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 剩余部分仍能会聚光线成完整的像,但由于会聚的光线比原来减少, 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 A 错误; 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为 8 cm 的凸透镜替换该透镜, 凸透镜焦距变小,对光的会聚能力变强,会将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此时 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故 B 错误;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 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 C 错误; 将蜡烛放置在 35 cm 刻度线处,此时物距 f<u=50 cm-35 cm=15 cm<2f, 根据 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因此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 晰、倒立、放大的实像,故 D 正确。
样的发光体代替蜡烛进行实验,你认为其好处是_可__以__增__加__
_物_体__的__亮__度__,__使__成__像__更__清__晰___(写出一点即可)。
综
合 12.(2024南昌东湖区一模)[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
达 标
的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为10 cm)、光屏、蜡烛、光具
座。
_将__光__屏__向__左__移__动__适__当__距__离___;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光学
器材是_照__相__机___。链接例1选用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做“探
巩 固
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链接例1规律总结
图22-K-5 (1)实验在_较__暗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进行, 现象更明显。
综
合 [问题]小明用凸透镜看近处和远处的物体时,发现它们
达 标
的成像特点不同,于是他猜想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能跟
_物__体___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