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二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周期律、表周练习(带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5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A. C、N、O、FB. K、Mg、C、SC. F、Cl、Br、ID. Li、Na、K、Rb2.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 NaOH、KOH、CsOH碱性依次增强B. Li、Na、K、Rb、Cs的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C. Al3+、Mg2+、Na+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 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密度依次增大3.某主族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A. ⅠA族元素B. 第ⅦA元素C. 第三周期元素D. 金属元素4.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O,S,Na、K的原子半径一次增大B. Na、Mg、Al、Si的金属性逐渐增强C. HF,HCl、HBr、HI的沸点依次增高D. KOH,Ca(OH)2、Mg(OH)2、Al(OH)3的碱性逐渐增强5.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最外层电子数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D.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6.有A、B、C、D四种金属,投入水中只有D反应放出氢气,将A投入C的盐溶液中可置换出金属C,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则四种金属的金属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 A>B>C>DB. D>B>A>CC. B>A>C>DD. C>A>B>D7.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B. 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C. 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 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8.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X,Y,W,Z为短周期元素,所列五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三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 由X,Y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C. 物质WY2、W3X4、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Z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Z4二、填空题9.和碳同一主族的硅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处在________电子层上(填写电子层符号),最外层有________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碳原子核外有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有________种不同形状的电子云.10.下列各个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Z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1)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________;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________;(2)F﹣、Na+、Mg2+、Al3+的离子半径 ________11.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稀有气体除外),原子半径逐渐 ________;元素的金属性逐渐 ________,非金属性逐渐 ________.该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 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 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________三、解答题12.依据第2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参照图中B、F元素的位置,用小黑点标出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四、综合题13.根据①~⑩元素的编号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相应的元素符号回答有关问题:(1)能显+1价,还能显﹣1价的元素是________.单质具有半导体性质的元素是________.(2)其单质能和冷水剧烈反应的元素是________.(3)a元素能以正化合价与b元素形成AB型化合物,该化合物常温下为固态且难溶于水,则a元素是________,b元素是________.14.六种主族元素A、B、C、D、X、Y,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小于54;常温下A2B呈液态,是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之一;高纯C单质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D、X、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过渡元素Z与B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B3常用作外墙涂料.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D2水溶液滴入浅绿色的ZD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①学生甲认为X2和Y2都可能将Z2+氧化为Z3+,他推理的依据是________.②而学生乙认为X2和Y2都不能将Z2+氧化为Z3+;学生丙认为X2能将Z2+氧化为Z3+而Y2不能.学生乙、丙推理的依据是________.A与B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W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剂等.①W的电子式为________,W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②如果配制W溶液的水中含有Z3+,会削弱W的消毒杀菌能力,甚至会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其原因:________.(2)铅(Pb)、锡(Sn)、锗(Ge)与元素C同主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小于7;常温下其单质,在空气中锡、锗不反应,而铅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铅,锗与盐酸不反应,而锡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①锗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②它们+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填化学式)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C3.【答案】A4.【答案】A5.【答案】D6.【答案】B7.【答案】C8.【答案】D二、填空题9.【答案】M;4;3;210.【答案】b;c;a11.【答案】减小;减弱;增强;钠;钠;铝;氯三、解答题12.【答案】解: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氮元素的2p能级容纳3个电子,处于半满稳定状态,能力降低,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故C、N、O三种元素的相对位置为:四、综合题13.【答案】(1)H、ClSi(2)Na、F(3)Mg;O14.【答案】(1)Cl2+2Fe2+=2Cl﹣+2Fe3+;Cl、Br、I均是第ⅦA族元素,其单质的氧化性均较强;Cl、Br、I 均是第ⅦA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减弱;H2O2⇌H++HO2﹣;2H2O22H2O+O2↑(2)32;Pb(OH)4>Sn(OH)4>Ge(OH)4。
1.1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本题共24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B. L层上的电子数为奇数的原子一定是主族元素的原子C. 某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则原子序数为a+1的元素一定是ⅢA族元素D.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交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2.A、B两种元素为同一周期ⅡA和ⅢA元素,若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①x+1 ②x+81 ③x+11 ④x+18 ⑤x+25 ⑥x+32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⑤D. ②④⑥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①粒子半径:K>Cl>S ②氢化物稳定性:HF>H2S>PH3;③离子还原性:S2->Cl->Br->I-④单质氧化性:Cl2>S>Si;⑤酸性:H2SO4>HClO ⑥碱性强弱:KOH>NaOH>Mg(OH)2A. ①④⑤B. ③⑥C. ②④⑤⑥D. ①③④4.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A>B>D>CB. 原子序数d>c>b>aC. 离子半径C3﹣>D﹣>B+>A2+D. 单质的还原性A>B>D>C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有18种元素C. 副族元素中没有非金属元素D. 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6.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之和为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氢化物的稳定性:X > W > ZB. Z与W形成的某种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C. X与Y形成共价化合物D. W与Y组成的某种物质可以作为呼吸面具的供氧剂7.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金属开始,最后以稀有气体结束B. 元素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共有18个族C. ⅠB~ⅧB族是副族元素,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D. 第2、3周期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8个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复习练习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2.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A.x+2 B.x+4 C.x+8 D.x+183.某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是()A.一定是IIA元素 B.一定是金属元素C.一定是正二价元素 D.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4.紧接在氡下面有待发现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A.109 B.118 C.136 D.1375.下列事实是由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结果的是()A.次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弱 B.氯能置换硫化氢中的硫C.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比氯离子强 D.硫能在空气中燃烧,而氯则不能6.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
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
试判断下列哪组原子均可产生NMR现象()A.18O 31P B.19F 12CC.元素周期表中IIIA族所有元素的原子D.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所有原子7.已知a X m+和b 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a=b+m+n B. a=b-m+n C. a=b+m-n D. a=b-m-n8.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9.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A与E同主族,B与F同主族,E与F 同周期,已知常温下A、E单质的状态不同,D原子的核电荷数是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F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课后习题1.1.1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基础达标一、单项选择题1.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7 B.8 C.17 D.182.含有下列电子数的原子,L层电子数不同于...其他的是( )。
A.2 B.11 C.15 D.17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B.原子中易失去的电子能量一定最低C.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或18个 D.M层电子的能量比L层电子的能量高4.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其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 )。
A.碳和磷 B.氦和镁 C.钠和氟 D.铝和氖5.在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层时,容纳电子数最多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A.K层 B.L层 C.M层 D.N层6.元素R核电荷数为16,原子的质量数为32,则R离子应包含(e-、Z、N分别表示电子、质子、中子)( )。
A.16e-、16Z、16N B.18e-、16Z、16NC.18e-、18Z、16N D.16e-、16Z、18N7.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还可以是阳离子的是( )。
A. B. C. D.二、双项选择题8.下列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同..的是( )。
A.Mg2+ B.O2- C.K+ D.Cl-9.在下列元素的原子中,次外层电子数为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 )。
A.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 B.核电荷数为18的元素C.核电荷数为6的元素 D.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三、非选择题10.判断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
若不正确,请画出正确的结构示意图。
(1)Na ___________________。
(2)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基础训练1.现代无机化学理论的基础之一——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现的,它对新元素的发现、化学理论和实验等研究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周期律揭示的规律包括以下内容的()①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②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原子序数的周期性函数③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④元素性质递变只取决于核电荷数的递变,与原子结构无关A.①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1.B 解析: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结构起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故②、③对,①、④错。
应选B。
2.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N、O、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2. C 解析:同周期主族元素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C、N、O原子半径依次减小;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3.下列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PH3 B.H2S C.SiH4 D.HCl3.D提示:按Si、P、S、Cl的顺序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对应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
4.下列各组中,判断正确的是A.碱性:Mg(OH)2>NaOH B.酸性:H2S>HClC.金属性:Mg>Na D.非金属性:Cl>P4.D。
5.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化合物M2Y,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A.KCl B.Na2S C.Na2O D.K2S5. D 提示:由“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可知Y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而O没有+6价,故应为硫元素。
再由“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可知M 元素应为钾或钙。
6.下列选项中: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是比硫酸更强的酸;③HCl比H2S稳定;④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Fe与S反应生成FeS;⑤在相同条件下H2与Cl2反应比与S反应剧烈;⑥硫单质的熔点比氯单质的熔点高,能够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习内容】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学习目标】1.认识:原子的结构,原子结构示意图。
2.知道:能画出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
3. 总结:能归纳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4. 运用:能用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一般规律来解题。
【学习重难点】1.了解原子的结构,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学习过程】一、原子结构1.两个关系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2.两个概念,一个符号:(1)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同位素:同一元素中,不同核素间的互称。
(3)一个符号3.核外电子排布:通过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特征与排布规律。
电子层数 1 2 3 4……N电子层符号K L M N …注意:不管有多少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 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L 为次处层不超过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填充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
电子层排布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
二、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是元素性质随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周期表是周期律的表现形式。
2.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关系 (1)周期序数=原子电子层数(2)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价数(非金属元素最低负价数=主族序数-8) (3)同周期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①原子半径减小②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③最高正价数由+1递增到+7,负价由-4变化到-1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弱,酸性增强 ⑤非金属合成气态氢化物渐易,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4)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①原子半径增大②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④非金属合成气态氢化物渐难,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注意: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2020春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练习及答案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第n层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第二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C.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D.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解析:当第3、4、5、6、7等电子层作为最外层时,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目也是8。
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到8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限于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还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等,故A 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故B 正确;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没有正价,故C错误;电子层数为1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3、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A.2,8,8,18 B.8,18,18,32C.8,18,18,18 D.8,8,18,18解析: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是短周期,有8种元素;第四、五、六周期属于长周期,由于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所以第四、五两个周期分别有18种元素;第六周期ⅢB族是镧系元素,它包括15种元素,所以第六周期比四、五两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共32种。
综上所述,B正确。
答案:B4、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解析:相对原子质量虽然逐渐增大,但是不呈现规律性变化,所以不可能决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A错误;核电荷数虽然逐渐增大,但也不呈现规律性变化,所以不可能决定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B错误;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产生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C正确;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是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D错误。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性质课本习题解答一、P2“交流与讨论”(1)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增多;(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3)第1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2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二、P3“观察与思考”1.8、18;2、8、18、322.0、2或8;2n2同一周期中,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8逐渐增加。
三、P61.第三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各元素与氢气化合的条件由难变易;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渐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渐强。
2.同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是由低到高呈现规律性变化。
四、P7“交流与讨论”1.第二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和化合价的变化与第三周期相似。
因同一横行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等。
2.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特点:金属元素(Li、Na、Be、Mg)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非金属元素(O、S、F、Cl)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稀有气体元素(Ne、Ar)最外层电子数等于8。
3.在第二、三周期中,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小。
五、P8“你知道吗”元素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一般来说,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决定元素性质的变化,即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有关。
因此,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元素性质也呈现周期性变化,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同一周期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渐小,原子核吸引最外层电子能力逐渐增大,因此,原子的得电子能力渐强,失电子能力渐弱。
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六、P9“观察与思考”2.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了解下列有关信息元素名称、元素符号、核电荷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外层或次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8-最高价。
七、P10“交流与讨论”同一主族的元素,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鼎尚图文收集整理专题一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所画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某元素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此元素是( )A .SB .C C .SiD .Cl3.已知a X m+和b 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 A . a=b+m+n B . a=b-m+n C . a=b+m-n D . a=b-m-n4.和氖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的微粒是 ( ) A .He B .K+C .Cl-D .5.17 8O 和168O 原子核外电子数(判断前后两者的关系) ( )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不能肯定6.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A m+和B n-,两种元素的质子数,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 ( )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能肯定 7.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一组粒子是 ( ) A .Mg 2+、Al 3+、Cl -、Ne B .Na +、F -、S 2-、Ar C .K +、Ca 2+、S 2-、Ar D .Mg 2+、Na +、Cl -、S 2-8.在第n 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
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 ( ) A .K 层 B .L 层 C .M 层 D .N 层9.一种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与另一种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则下列关于两种粒子之间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 ) A .它们可能是同位素 B .可能是不同分子C .可能是相同的原子D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 .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 .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C .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D .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12.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A .Na .Mg 、Al 还原性依次减弱B .I 2、Br 2、Cl 2氧化性依次增强C .C 、N 、O 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P 、S 、Cl 最高正价依次升高13.A 、B 、C 、D 、E 五种元素的原子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且具有相同的电子层,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 )A .A 、B 、C 、D 、E B .E 、C 、D 、B 、A C .B 、A 、D 、C 、E D .C 、D 、A 、B 、E14.HF 、H 2O 、CH 4、SiH 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 ( )A .CH 4<H 2O <HF <SiH 4B .SiH 4<HF <CH 4<H 2OC .SiH 4<CH 4<H 2O <HFD .H 2O <CH 4<HF <SiH 415.下列事实是由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结果的是 ( ) A .次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弱 B .氯能置换硫化氢中的硫C .硫离子的还原性比氯离子强D .硫能在空气中燃烧,而氯则不能16.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 ) A .最外层电子数和相对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和核外电子数 C .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D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17.元素X的原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
苏教版必修 2 高中化学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含答案)苏教版必修 2 高中化学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含答案)v>苏教版必修 2 高中化学第一章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质的密度小于水的有几项( ) ①苯②四氯化碳③溴苯④植物油⑤乙酸乙酯⑥硝基苯 A. 3项B. 4项C. 5项D.7 项 2.以下各组物质的性质比拟,正确的选项是( )A. 氧化性:F2>Cl2>Br2>I2B. 氢化物稳定性:H2S>H2O>HF C. 碱性:NaOH>Mg(OH)2>Ca(OH)2 D. 酸性:HClO4>H3PO4>H2SO4 3.6.XY2 是离子化合物,X 和Y 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氖原子相同,那么X、Y 分别为( )。
A. Ca 和Cl B. K 和S C. Ca 和F D. Mg 和F 4.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2RO4 ,那么其氢化物的分子式是〔〕A.RH4B.RH3C.H2RD.HR 5.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4 种元素 a、b、c、d,它们的原子核外 L 层电子数分别为 5、6、8、8.c+的电子层结构与 Ne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比 c+多一个电子层.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元素的非金属性:c>bB. a 与b 只能形成化合物ab 和ab2C. c 和其他3 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 c 与d 形成的化合物能促进水的电离 6.W、X、Y、Z 为短周期元素,W、Z 同主族,X、Y、Z 同周期,W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 Z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 为金属元素,X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 Y 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Z、Y、X、W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 W 与X 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C. W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 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 假设XˎYˎW 组成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那么W 离子半径最大. 7.医学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653I 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以下有关I 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13653I 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 B. 136 53I 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 C. 它的中子数是53D. 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308.A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 倍,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那么A、B 元素〔〕 A. 一定是第二周期元素B. 一定是同一主族元素C. 可能是第二、三周期元素D. A、B 只能形成化合物 B2A 9.元素 X、Y 可组成化学式为 XY2 的离子化合物,那么X、Y 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A. 12 和8 B.6 和8 C.12 和17 D.20 和 16 10.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正化合价数值上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B. 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低负化合价,其绝对值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 最外层有 2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 D. 最外层有 5 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 1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该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B. 原子的核外有3 个电子层C.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D. 属于金属元素 12.以下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的是〔〕A.COCl2B.SiH4C.SF6D.PCl5 13.A、B 为短周期元素,二者可以组合成多种中学生所熟知的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A 与B 的原子个数比为A:B=1:2.A 的原子序数为n,B 的原子序数是①n+2②n+3③n+4④n+5⑤n+8⑥n﹣5 ⑦n﹣7 ⑧n﹣8 中的几种,其中不符合题目要求的是〔〕A.①④B.②⑧C.③⑤D.⑥⑦ 14.某短周期元素原子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 5 倍,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那么该元素是〔〕A.NB. FC.PD. Cl 15.全氮类物质具有高密度、超高能量及爆轰产物无污染等优点.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全氮阴离子 N5﹣, N5﹣是制备全氮类物质 N5+N5﹣的重要中间体.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全氮类物质属于绿色能源B. 每个N5+中含有35 个质子C. 每个N5﹣中含有35 个电子D.N5+N5﹣结构中含共价键 16.X、Y、Z 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 与Y 同主族,Y 与Z 同周期,三种元素族序数之和为 16,原子序数之和为 38,那么 X、Y、Z 的元素符号为〔〕 A. Na、K、Ca B. N、P、S C. F、Cl、S D. O、S、Cl 17. 以下对粒子结构或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两种微粒,假设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那么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 由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C. 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原子核外排布相同 D. 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那么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二、综合题 18.现有局部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 层有 6 个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 2 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 价〔1〕元素 X 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同步练习11.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D .He 32和He 42互为同位素C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He 4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解析 本题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为载体考察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以及“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等关系的认识,通过与高科技知识结合起来考察化学基础知识,既体现了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又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主题思想。
答案 D2.今有A 、B 两种原子,A 原子的M 层比B 原子的M 层少3个电子,B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 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A 和B 分别是( )A.硅原子和钠原子B. 硼原子和氢原子C. 氮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解析 本题是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灵活运用,B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 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说明A 原子L 层不可能充满,且B 原子具有M 层电子,因此B 原子共有三层,而A 原子只有两层,所以B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3,A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4。
答案 D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核外电子的特点的是( )A.质量很小B.运动范围很小C.运动速率很快D.有确定的运动轨道解析 核外电子的运动特点是:运动空间小、速率快(接近光速)、无固定轨道,但决不能认为电子是绕核作圆周运动。
答案 D4.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 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绕核旋转解析对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离核近,能量高的离核远,但每个电子的运动仍符合以下特点:运动空间小、速率快(接近光速)、无固定轨道。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2)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以钠原子为例)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1)电子的能量与电子层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电子运动的主要区域离核有远有近,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且把核外电子运动的不同区域看成不同的电子层,各电子层由内向外的序数n 依次为1、2、3、4、5、6、7……分别称为K 、L 、M 、N 、O 、P 、Q ……电子层。
(2)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3)①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等。
②各电子层容纳电子数规律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为2n2,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外电子层都已经填满,形成了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1.M层最多可容纳18个电子,为什么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不是而是?提示:若钾原子的M层排布9个电子,此时M层就成为最外层,这与电子排布规律中“最外层上排布的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相矛盾。
2.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微粒是否是同种元素?提示:不一定;如Na+和Ne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不属于同种元素。
3.核外电子排布与Ne相同的阳离子有哪些?提示:Na+、Mg2+、Al3+。
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是哪种原子?那3倍的呢?提示:分别为C、O。
1.10电子微粒及其推断方法2.核电荷数1~20的元素中常见特殊结构的原子①最外层电子数为1的原子有:H、Li、Na、K;②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原子有:He、Be、Mg、Ca;③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Be、Ar;④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C;⑤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O;⑥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Ne;⑦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Si;⑧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P;⑨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H、Be、Al;⑩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Li。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1.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原子核内中子数B.氢化物化学式H n R中的n值C.原子的质量数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解析: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是:可能中子数小于质子数,可能中子数等于质子数,可能中子数大于质子数。
H n R中的n值等于R元素在氢化物H n R中的负化合价数。
答案:BD2.M、N两种元素的原子,当它们每个原子获得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时,放出的能量M大于N,由此可知()A.M的氧化性小于NB.M的氧化性大于NC.N2-的还原性小于M2-D.N2-的还原性大于M2-解析:非金属性越强,就越容易得电子,形成的阴离子就越稳定,放出的能量就越多。
M放出的能量大于N放出的能量,说明M比N的非金属性强,则M的氧化性比N的氧化性强,M2-的还原性比N2-的还原性弱。
答案:BD3.在原子的第n电子层中,当n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n为次外层时,其最多容纳电子数比(n-1)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多10。
则n层是()A.N层B.M层C.L层D.K层解析:当原子核外最外电子层不是K层时,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8,原子核外的次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不超过18。
答案:B4.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了核电荷数分别为114、116和118的三种元素。
已知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的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293,则该原子里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A.0B.57C.118D.175解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Z)=核电荷数(Z)=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答案:B5.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 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
A和B分别是()A.硅原子和钠原子B.硼原子和氦原子C.氯原子和碳原子D.碳原子和铝原子解析:设x和y分别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和M电子层电子数。
2020春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1第1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选习附答案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下列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Na、Mg、Al B.Na、O、F C.P、Si、Al D.C、Si、P【答案】C[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的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的原子半径,随电子层数(或核电荷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大。
]2、下列关于核外电子排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第n层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B.第二电子层中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8C.最多可容纳8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二电子层D.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的电子层一定是第一电子层解析:当第3、4、5、6、7等电子层作为最外层时,其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目也是8。
答案:C3、已知原子序数相连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减弱②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③元素的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减小④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由酸性:HZO4>H2YO4>H3XO4可知,非金属性:Z>Y>X,①②正确,④错;又因原子序数相连,则原子序数:Z>Y>X,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③正确。
答案:C4、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下面判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丙>丁>戊B.金属性:甲<丙C.最外层电子数:甲>乙D.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解析:丙、丁、戊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三者的原子半径大小为:丙>丁>戊,故A正确;甲和丙位于同一主族,甲的原子序数小于丙,则金属性:甲<丙,故B正确;甲和乙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甲<乙,最外层电子数:甲<乙,故C错误;金属性:丙>丁>戊,则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丙>丁>戊,故D正确。
第1单元 课时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补充习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e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 .He 32和He 42互为同位素 C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He 4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He 42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2.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M 层的电子数是L 层电子数的,则该元素的原子是A.LiB.SiC.AlD.K3.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B .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C .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D .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远的区域绕核旋转4.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主要原因是A .电子的质量不同B .电子的能量不同C .电子的数量不同D .电子的大小不同5.已知某粒子的质子数,则可确定的A .中子数B .最外层电子数C .核电荷数D .相对原子质量 6.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A .质子数B .电子数C .电子层数D .最外层电子数7.某原子核外共有n 个电子层(n >3),则(n -1)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A .8个B .18个C .32个D .2(n -1)2个8.今有A 、B 两种原子,A 原子的M 层比B 原子的M 层少3个电子,B 原子的L 层电子数恰为A 原子L 层电子数的2倍,A 和B 分别是A .硅原子和钠原子B .硼原子和氢原子C .氮原子和碳原子D .碳原子和铝原子9.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5个电子,则该元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是A . 12个B . 15个C . 16个D . 17个10.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其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是A .氮和磷B .碳和硫C .钠和铝D .氟和氖11.三种元素x 、y 、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7,核内质子数之和为31,则这三种元素是A .N 、P 、ClB .P 、O 、SC .N 、O 、SD .O 、F 、Cl 12.某粒子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则这粒子是A .氩原子B .氯原子C .氯离子D .硫离子13.具有下列结构示意图的微粒,既可以是原子又可以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1)某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该元素符号是 。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同步练习21.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于1995年9月至10月间研制成世界上第一批反原子,共9个反氢原子,揭开了人类制取、利用反物质的新篇章。
请回答下列两题:(1)反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C )A ....(2)如果制取了反氧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核内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B. 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电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C. 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中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质子D. 核内有8个带负电的质子,核外有8个带正电的电子解析 本题是将已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的问题,一方面在原子中仍然符合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电子排布仍遵循一般规律;另一方面抓住反物质的特征: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问题便能解决。
答案 (1)C (2)D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呈周期性变化的是( )A.原子核内中子数B.氢化物分子式H n R 中的n 值C.原子的质量数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解析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的质量数呈增大趋势,而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不会呈现周期性变化;与氢化物分子式H n R 中的n 值相对应的就是R 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所以,n 值呈现周期性变化;在同一周期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有强碱逐渐递增到强酸,呈现周期性变化。
答案 B D3.A 、B 、C 、D 、E 五种元素从左向右按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排列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E元素的最高化和价为+7价时,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B.A(OH)n为强碱时,B(OH)n也一定为强碱C.H n DO m为强酸时,E的非金属性一定很强D. H n CO m为强酸时,E的单质可能有强还原性解析 E元素的最高化和价为+7价时,D元素的最高化和价必为+6价,则D元素的负化合价可为-2价。
A(OH)n 为强碱时,B(OH)n可能是强碱,也可能是中强碱,还可能为弱碱。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微粒中,核外电子总数相等的是( )A.H2O和Al3+B.CO和CO2C.Na+和Li+D.NO和CO解析:H2O和Al3+核外电子总数均为10,选项A正确;CO和CO2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14和22,选项B错误;Na+和Li+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10和2,选项C错误;NO和CO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15和14,选项D错误。
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到8呈现周期性变化解析: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限于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还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等,故A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故B正确;F的非金属性最强,所以F没有正价,故C错误;电子层数为1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B3、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的还原性:T2->Z2-B.离子半径:T2->X2+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Y>R>XD.形成氢化物的沸点:Z>T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X和Y应为第ⅡA族元素,因为X的半径比Y的大,所以X为Mg,Y为Be;R应为第ⅢA族元素,因其半径比Be大,比Mg小,所以R为Al;同理可知Z为S,T为O。
离子的还原性:S2->O2-,A错;T、X形成简单离子分别为O2-和Mg2+,半径大小为:O2->Mg2+,B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Be 与Mg同主族,故碱性最强的是Mg(OH)2,C错;H2S常温下为气体,H2O常温下为液体,故沸点:H2O>H2S,D错。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2学期必修2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检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1、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R、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B.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R原子的相同C.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D.Y元素的非金属性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2、下列推断中,符合实际的是A、第n周期的最后一种金属元素位于第n主族(n>1)B、第n周期有(8-n)种非金属元素(n>1)C、若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电子层为n,则m-n=5的主族元素最高价含氧酸为最强酸D、短周期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第ⅡA族元素()3、已知A、B是第一周期以外的短周期元素,它们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 m B n。
在此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
若A的核电荷数为a,则B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A、a+8-m-nB、a+18-m-nC、a+16-m-nD、a-m-n()4、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前四周期,两两相邻的5种元素如图所示.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a,则5种元素的核电荷总数之和可能为①5a;②5a+18;③5a +10;④5a+8.A.只有①,③ B.只有① C.只有③ D.全部()5、a、b、c、d、e 是同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 a 和 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 b>a , c 和 d 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d>c , e 为金属元素。
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 e 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aedcB、edabcC、abdceD、ebadc()6、A和M为两种元素,已知A位于短周期,且A2+与M—的电子数之差为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M的原子序数之差为6 B.A和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9C .A 和M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差为7D 、A 和M 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可能为11( )7、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7/1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Y>XB .Y 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D .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排列顺序Z>W>X>Y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3分) 8、(4分)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如下表所示:周期数1 2 3 4 5 6 7 元素数 2 8 8 18 18 32 32(1)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据报载我国最近合成多种元素的新的同位素,其中一种是18572Hf(铪),它的中子数是A.72 B .113 C.185 D.257( )2.某元素在自然界里由两种同位素组成,其原子个数比为 2.44∶1.05,第一种同位素的原 子 核内有29个质子和34个中子,第二种同位素原子核中的中子数比第一种多2个,该元素的平均原子量是A.64.00 B .63.60 C.65.00 D.63.00( )3.X 、Y 、Z 代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元素.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在周期表 中位于第三周期,与磷元素相邻;Z 原子的L 电子层有6个电子,由这三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 3YZ 4B.X 4YZ 4C.XYZ 2D.X 2YZ 4( )4.A 、B 、C 、D 、E 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 和B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 >A ,C 和D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 >D ;E 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A 、B 、C 、D 、EB.E 、C 、D 、B 、A C .B 、A 、D 、C 、E D.C 、D 、A 、B 、E( )5.科学家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理论预测,原子序数为114的元素属于第七周期ⅣA 族, 称为类铅元素.下面关于它的原子结构和性质预测正确的是A .类铅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 B.其常见价态为+2、+3、+4C.它的金属性比铅强D.它的原子半径比铅小( )6.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A .离子半径:Na +>Mg 2+>Al 3+>F B.热稳定性:HCl >H 2S >PH 3>AsH 3C.酸性强弱:H 2AlO 3<H 2SiO 4<H 2CO 3<H 3PO 4D.溶点:NaCl >SiO 2>Na >CO 2( )7.某元素X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分子式为X 2O 5,在它的气态氢化物中含氢3.85%,则该元素的原子量为A.14B.31 C .74.9 D.121.8( )8.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A ,它的阴离子X n-核外有x 个电子,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mol w n x A A )(+- B .mol An x A w )(-+ C .mol A n x A w )(+- D.mol A n x A w )(-- ( )9.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表中数字所表示的元素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位置相符的是( )10.A 、B 、C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已知B 、C 两元素在周期表中族 序数之和是A 元素序数的236D倍;B、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 所在的一组是A.Be、Na、AlB.B、Mg、SiC.O、P、ClD.C、Al、P( )11.原子序数在20号以前的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A.1种B.2种C.3种D.4种( )12.X、Y、Z三种短周期元素,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M 电子层的电子数为K、L上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比Y原子L层电子数少2个,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X3YZ4B.X2YZ3 C.XYZ2 D.X2YZ4( )13.有a A n+和b B 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a=n+mB.a-b=n+mC.离子半径B m-<A n+D.原子序数B>A( )14.某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4,该元素的离子跟与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NaFB.K2SC.MgOD.MgS( )15.已知:①硫酸比次氯酸稳定;②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③S2-比Cl-易被氧化;④HCl比H2S稳定;⑤铜与盐酸不反应,但可与浓硫酸反应。
可说明氯比硫非金属性强的是A.全部B.②③④C.①②④D.除①以外( )16.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地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着元素的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地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17.一般能决定元素化合价高低的是A.核内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核外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 )18.已知下列顺序,其中错误的是A.氢化物稳定性增强:HF、H2O、NH3B.酸性减弱:HClO4、HBrO4、HIO4C.还原性增强:Al、Mg、NaD.非金属性减弱:Cl、S、P( )19.已知下列反应:Cu+X2∆====CuX2,2Cu+Y∆====Cu2Y,2KX+Z2====2KZ+X2,X2,Y,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
在Cu2Y中Y为-2价。
下列关于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HXO4>H2YO4>HZO4B.HZO4>HXO4>H2YO4C.HZO4>H2YO4>HXO4D.H2YO4>HZO4>HXO4 ( )20.已知X、Y均为1~18号之间的元素,X、Y可形成化合物X2Y和X2Y2,又知Y的原子序数小于X的原子序数,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A.19B.18C.16D.921.用化学符号回答:在原子序数为11~18的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__;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
答案.Cl Na Cl2 SiH4 HClO422.已知Be、Al及其化合物性质相似。
试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Be(OH)2+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2)Be(OH)2+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Be(OH)2+H2SO4====BeSO4+2H2O(2)Be(OH)2+2NaOH====Na2BeO2+2H2O23.在一定条件下,RO n-3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I-+6H+====R-+3I2+3H2ORO-n3(1)RO-n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3(2)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
(3)比较R-和I-两种离子的还原性大小________。
答案(1)+5价 (2)7 (3)I->R-24.具有双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三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四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五核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以上四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答案HF、H2O、NH3、CH4 CH4<NH3<H2O<HF25.有A、B、C、D、E五种主族元素,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7、6、4,原子序数按E、B、C、A、D的顺序依次增大.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式量与气态氢化物的式量之比为1. 57∶1,且该原子核内有45个中子,A、B、C原子的次外层都有8个电子,E原子的次外层有2 个电子.(1)计算D的原子量;(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3)写出元素符号:A 、B 、C 、D 、E ;(5)按酸性由强到弱、碱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写出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答案(1)79(2)(3)K、Al、Cl、Se、C(4)HClO4、H2SeO4、H2CO3、Al(OH)3、KOH26.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B 、C 、E 分别与A 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C 与D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请写出该化合物对应水化物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的单质在反应中常作________剂,该单质的水溶液与E 的低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H 2O(3)Al 2O 3 两性氧化物Al 3++3OH - Al(OH)3 AlO 2-+H ++H 2O (4)氧化 Cl 2+SO 2+2H 2O===4H ++2Cl -+SO 42-27.已知a 、I 、e 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微粒,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物质A 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填写下列空白:(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M________,J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③:________;反应④: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
答案:(1)Cl 2 HClO NO (2)N 2+3H 2 高温、高压催化剂2NH 32NaCl +2H 2O=====通电2NaOH +Cl 2↑+H 2↑ 4NH 3+5O 2=====高温催化剂4NO +6H 2O 三、计算题28.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H x RO y ,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H z R ,已知1 molH x RO y比1 mol H z R质量多64 g,又知1 mol H x RO y中R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比1 mol H x RO y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少16 mol,试求R的原子序数。
答案R的原子序数是1729.某元素的同位素A Z X,它的氯化物XCl2 1.11g溶于水制成溶液后,加入1mol/L的AgNO3溶液20mol恰好完全反应.若这种同位素原子核内有20个中子,求:(1)Z值和A值;(2)X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3)把X的单质放入水中,有何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Z=20 A=40(2)第四周期,ⅡA族(3)有气泡产生 Ca+2HCO Ca(OH)2+H2↑30.有原子量均大于10的A、B两种元素,它们之间可形成化合物X和Y.已知等物质的量的X 和Y的混合物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密度的18.5倍,其中X与Y的质量比为3∶4.4,经测定X的组成为AB,Y的组成为A2B.试通过计算确定A、B是什么元素.答案A——N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