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地球地运动(五)光照图地综合判读
- 格式:doc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9
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白昼和黑夜的分布图形。
由于观察的角度和位置不同,日照图的形式变化较多。
大致可分为公转位置图、侧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坐标图、直观图和变式图。
该类试题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很大,对日照图的判读属于高考复习中不能回避和必须熟练掌握的主干知识,归纳和总结这类试题的题型和解题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判断南北半球及地球自转的方向侧视图的经线通常表现为弧线,连接南北两极,通常为上北下南;俯视图中经线表现为以极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纬线则显示为同心圆,通常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以判断,逆时针为北半球,顺时针为南半球;还可以根据经度变化来判断,沿东经经度变大,西经经度变小的方向为自转方向。
如图1,根据东经度数变大方向为自转方向,则图1为顺时针自转,为南半球俯视图。
2、判断晨昏线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
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
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
如图1中弧AD为晨线,弧BD为昏线;图2中CD为晨线;图3中弧NAS为晨线。
3、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坐标由于太阳光为平行光,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在某一时刻太阳仅直射地球上某一点,此点就是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正中心。
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在直射点上物体的影长为零。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位置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定,晨昏线若与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则直射南回归线;若昏错线与经线重合则直射赤道。
如图1中F点为太阳直射点,坐标为(23°26’S,90°E),图2中太阳直射点为F,图3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所以,太阳应该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为B,坐标为(0°,30°E)。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方法1.确定南北极①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
②从自转方向上看,逆时针自转为北极,顺时针自转为南极(北逆南顺)。
③从经度数排列上看,自转方向与东经度数由小到大的排列方向相同(或与西经度数由大到小的排列方向相同)。
2.确定东西经和东西向①以0°经线为基准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由西经度转到东经度,即左西经,右东经。
②顺地球自转方向,度数依次增大为东经度,减小为西经度。
③同经度值,东经度值大的在东方,西经度值大的在西方。
④异经度值,则用两地东西经度之和的大小来辨认东西方位:a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度,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方,西经度的地点在西方;b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方,东经度的地点在西方;c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一点在东哪一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较不出东西方向。
即判断东西方向,首先选择劣弧段(两地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
3.确定晨昏线晨昏线就是太阳照射地表所形成的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它是由晨线、昏线组成,故又称晨昏圈。
如不考虑大阳光线的散射作用,晨昏圈为一圆(该圆面通过地心)并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①在日照图上,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图6BC),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图5AC)。
②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图2AB),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图3AB)。
即:左夜为晨(晨线),右夜为昏(昏线)。
③晨昏圈始终平分地球(一半是昼,一半是夜)。
④晨昏圈是不断运动的。
⑤无论何时,晨昏线都是与太阳光线垂直的。
⑥晨昏线夹在两条纬线之间并和这条纬线相切,这两个切点的地方时分别是0时和12时,晨昏线被经过该切点的经线圈平分为昼弧和夜弧,且它们所在平面相互垂直,太阳直射切点所在昼半球的经线。
高一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地球光照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点,完成以下各题:(每空1分,共10分)(1)此图日期为前后地球上的光照示意图,此时阳光直射在纬线上。
(2)如果有一A点为此时6时,且昼夜平分,则图中A点的坐标应为(,),并在图上标出A点。
(3)图中E点位于(晨线或昏线)上,此时E点的地方时为点。
(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降低。
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地区是。
(5)这一天,哈尔滨、北京、杭州、广州四城市白昼由短到长的排序是。
【答案】⑴ 6月22日 23.5 0N⑵ 300E,00见图⑶晨线 8⑷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⑸广州、杭州、北京、哈尔滨【解析】(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
(2)A点此时昼夜平分,故判断其位于赤道上,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即120°E地方时为12时,则计算6时所在的经线位于120°E西侧90°,即其经度为30°E。
图示赤道与晨线的交点即为昼夜平分,且地方时为6时。
(3)图示顺着自转方向,经过E点即将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故判断其为晨线。
结合上题分析,A点为6点,则E点位于A点以东30°,故其地方时为8时。
(4)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上,则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5)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全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越往北昼长越长。
【考点】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晨昏线图的综合性试题,常规性考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解题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一、知识讲解1.常见光照图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
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
如下所示: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
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1)两线——晨线、昏线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AB ︵。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BC ︵。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3)点线关系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
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地球光照图的判读技巧江西省井冈山市宁冈中学(343609)龙吉忠一、判读技巧1、判断南、北半球①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②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来判断,即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北半球,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北半球。
2、判断地方时(1)点:①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②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
(2)线:①昼半球平分经线为12时;②夜半球平分经线为0时。
3、判断节气(1)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二分(春分或秋分):①太阳直射赤道;②全球昼夜平分;③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夏至:①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3)根据以下地理现象可判定为冬至:①太阳直射南回归线;②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4、判断方向(1)侧视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
(4)极视图:①东西:找出两点之间的劣弧,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画箭头,位于箭头前方的点则更东,位于箭头后方的点则更西。
②南北:离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北;离南极点更近的点则更南。
5、判断晨线、昏线(1)晨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2)昏线: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分界线。
6、求昼长、夜长(1)昼长=昼弧∕15°昼长=(12-日出地方时)×2(1)夜长=夜弧∕15°夜长=24-昼长7、求日出、日落时刻(1)日出时刻=12-昼长∕2(2)日落时刻=12+昼长∕28、求正午太阳高度H=90°-︱纬度差︱(说明:纬度差指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差)二、例题解析地球光照图主要分为光照侧视图、光照极视图和矩形投影图三种类型,下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1】读“地球光照侧视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运动速成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光照图的类型及判读知识精讲一、光照图的分类1.光照图的类型——两类基础图1.地球侧视图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位置居中,地轴或竖直或倾斜;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
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2.极地俯视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二、光照图基本判读原则1.两线——晨线、昏线1.晨线:自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AB。
2.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图1中BC。
2.五点——晨赤点、昏赤点、晨昏北点、晨昏南点、太阳直射点1.晨赤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00。
如图2中C点。
2.昏赤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00。
如图2中A点。
3.晨昏北点:晨线与昏线在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北的点。
如图2中D点。
(4)晨昏南点:晨线与昏线在南半球的交点,也是晨(昏)线上最南的点。
如图2中E点。
(5)太阳直射点:即日心和地心的连线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如图2中B点)。
太阳高度为90°,地方时为12:00。
它与晨赤点、昏赤点的经度差为90°。
3.相互关系1.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
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2.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3);二至日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图4),此时,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3.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度数。
(4)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典型例题1.天舟四号于2022年5月10日1时56分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中国空间站于北京时间5月18日20时左右在浙江上空过境。
高中地理光照图的判读规律高中地理光照图的判读规律总结如下:1、确定南北极:⑴、侧视图:一般说来,上北下南。
⑵、极视图:①、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自转。
②、自转方向与东经度增大方向一致,与西经度减小方向一致。
2、确定方向:⑴、经线指示东西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为东,与自转方向相反为西)。
⑵、纬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为北方,指向南极为南方)。
3、确定经线和纬线:⑴、数字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
⑵、数字往自转方向减小的是西经。
⑶、数字往北极方向增大的是北纬。
⑷、数字往南极方向增大的是南纬。
⑸、东西两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⑹、西经20往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东经160则正相反。
4、确定晨线和昏线:晨昏线(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⑴、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夜为昏线。
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昼为晨线。
5、确定日期和季节: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
⑶、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或北极、南极无极昼极夜为春分或秋分,日期分别为3月21日或9月23日。
6、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一天中,太阳依次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某条纬线上的点,但在某时刻只能直射其中一点。
A、直射的经线:⑴、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平分昼半球经线的度数,也就是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
⑵、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点,在地球上与该经线背对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点。
B、直射的纬线:⑴、北极圈内极昼或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⑵、南极圈内极昼或北极圈内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⑶、晨昏线过南北极点,或晨昏线(圈)与某一条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
⑷、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全球昼夜平分,直射点在赤道。
7、确定地方时:确定地方时,一般要参考下列几点的地方时。
⑴、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该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都为6点。
高三地理光照图的综合判读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6分)(1)此图所示为_______(节气)。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
(3)A、D、E点此时昼长的长短比较____________(4)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5) B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C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全球与甲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面积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答案】(1)冬至 (2分)(2)(23°26′S,90°W) (4分)(3)E>D>A (2分)(4)3 21 (2分)(5)0 12 (2分)(6)D (2分)【解析】(1)由45°E,可以推断出图示标出的90°应该为东经,进而得出顺时针方向表示自西向东,所以该半球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所以节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2)90°E平分夜半球,所以地方时为0时,则90°W此时为12时,所以该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南回归线,故而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S,90°W。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纬度越高昼越长,在A、D、E点中,E的纬度最高,所以昼最长,其次是D,最小的是A。
(4)由图示可以明显看出乙地所在的纬线圈有270°位于白昼范围,所以该纬线的昼长为18小时,纬度相同的各地昼长相等,知道了昼长,计算日出和日落时就就很简单了。
(5)B点位于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上,该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因而,该地的昼长为24小时,夜长为0小时,C处于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6)E所在的经线经度为90°W,它平分了昼半球,他的时间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时;从0时自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日期,90°E为0时,A点所在的经线为180°,故而该日为23日,所以与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围则是由90°E自东向西到180°,这占到了全球的3/4,。
专题复习地球的运动光照图的综合判读(组稿人:惠州市第四中学地理科组李文锋)一、高考考点1、晨昏线的判读或晨昏线与太阳光线位置关系;2、确定某地区时或地方时;3、确定昼夜长短和太阳出没时刻;4、确定日期或节气(季节);5、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6、确定正午太阳高度或其分布规律;7、日界线问题;二、“地球的运动”图象类型(请在括号中填上时间)1、侧视日照图2、俯视日照图()()()()3、透视日照图( ) ( ) ( ) ( ) 4、圆柱投影日照图( ) ( ) ( ) 5、局部日照图( ) 北半球( )半年 ( )6、其他变式图以下各图均没有标明或无法确定半球,不能借此判断日期注意:基本的点:极点、直射点、晨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等;线:经线、纬线、赤道、太阳光线、晨昏线等。
除了以上类型的图外,还有变式图。
二、地球的运动图象判读方法1、南北极点的判断:一般是俯视图,根据自转方向定:逆时针——北极点,顺时针——南极点、2、经纬网坐标的确定和有关计算:⑴东西经的确定⑵南北纬的确定⑶经纬度的计算⑷两点间实际距离的计算(见试卷复习资料)3、日期的判断:根据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或位置确定直射点晨昏线日期赤道与经线圈重合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前后(秋分日)北回归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为极昼,南极圈为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南回归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为极夜,南极圈为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日)北半球与经线斜交,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北半球夏半年(3月21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南半球与经线斜交,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半球冬半年(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4、太阳直射点的判断:直射经线:图中昼半球最中间的一条经线或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直射纬线:根据日期或晨昏线位置推算5、晨昏线的判断:⑴根据自转方向,夜昼,是晨线;昼夜,是昏线⑵在12时线东侧的是昏线,西侧的是晨线6、时刻的计算:关键是找出某一条经线的时刻,再求另一条经线的时刻,尤其是四时线(0或24,6,12,18时线)0时线——夜半球的中线;12时线——直射经线、昼半球的中线;6时线与18时线——赤道与晨线交点所在的经线为6:00,与昏线交点所在的经线为18:007、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见试卷复习资料)8、昼夜长短的判断和计算:(见试卷复习资料)9、极昼、极夜的判断和计算:⑴、根据日期、直射点或晨昏线的位置确定日期直射点晨昏线极昼、极夜状况3月21日前后赤道与经线圈重合无北半球与经线相交北极点出现极昼,范围逐渐扩大6月22日前后北回归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昼,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北半球与经线相交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范围逐渐缩小9月22日前后赤道与经线圈重合无南半球与经线相交北极点出现极夜,范围逐渐扩大12月23日南回归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极夜,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与经线相交北极圈内出现极夜,范围逐渐缩小赤道与经线圈重合无次年3月21日前后⑵,南北半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地区对称分布(例如70°S以南地区是极昼区,则70°N以北地区是极夜区)⑶、知道某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求极昼(极夜)的范围:当天极昼区范围的最低纬度=90°—当天太阳直射的纬度,所在半球与太阳直射纬度一致10、日界线和日期范围的判定:(见试卷复习资料)三、自然要素的季节性问题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气温季节性变化昼夜长短季节性的变化气压带和风带季节性变化气候类型河流水文特点季节性变化风向季节性变化生物季节性变化降水季节性变化洋流流向季节性变化顺理而举易为力,背时而动难为功。
文档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五)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班级 学号 使用时间15年 月 号
第 1 页
学习目标 掌握光照图判读的基本容和判读方法 学习重点 各种光照图的特点及判读
学习难点 极昼(夜)围与太阳直射点关系、日出日落方位等
课 堂 学 案
使用说明:利用学案创设的情境材料和问题,思考课本相应的知识并学会分析,写出探究点的要点,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
学 案 容
学习笔记
一.熟悉不同类型的光照图
在下述光照图中找出晨线、昏线,晨线与昏线的接点(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
(1)地球侧视图
(2)极地俯视图
(3)斜侧(俯)视图
学案容学习笔记(4)矩形投影图
(5)局部图
(6)组合图
组合日照图是指上述两种或更多图形融合,或将某种日照图与其他地理事物进行综合的日
照图。
图甲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置观测到的日照图整合在一幅图上,图乙是将同一时刻不同位
置观测到的极地俯视图整合在一幅图上。
二、光照图的判读容及方法
〖思路点拨〗
日照图是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的最理想载体,常见的日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两类,如下图
所示。
判读过程中注意找准3个关键点:赤道与晨线的交点、赤道与昏线的交点、晨昏线与纬线圈
的切点,明确几个点的位置及时间。
第 2 页
第 3 页文档
学案容学习笔记
三、当堂检测
读右边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
B.C在昼半球
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下图中心点为北极点。
读图,回答3~4题。
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甲地地方时为()。
A.8时B.9时C.15时D.16时
4.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地方时为()。
A.15时B.9时C.3时D.12时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据
图回答5-6题。
我的疑问: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Q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C.MO为晨线D.NO为晨线
第 4 页
文档
学案容学习笔记某人驾驶飞机自由地沿最短航线由甲地飞往乙地,右图所示为“飞机起飞时的光照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
据此回答7-8题。
7.飞机起飞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A.120°E,23°26′S
B.120°E,23°26′N
C.75°E,23°26′S
D.75°E,23°26′N
8.有关该次飞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飞行方向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B.如果飞行速度是1 100千米/小时,则飞行所用时间为9小时
C.如果飞行速度是1 100千米/小时,则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9:00
D.飞行中会经过极夜区
9.读下图,回答:
(1)此时北半球昼长开始小于夜长,则这一天的节气是_______;再过3个月左右的节气是___ ____。
(2)这一天,、二地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
(3)此时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是__ _____,与纬线的关系是_____ _ _。
(4)此时,A点时刻是_______点,时间为_______点。
(5)此时,赤道中白昼的围是______________ 。
学案容学习笔记10.下图为地球某日太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1)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夜现象的纬度围大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此时,时间是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时。
(3) 此时,赤道与晨昏线相交点的经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4) 此日后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_____(加快或变慢)。
10.图甲中弧线ABC为晨昏线的一段,阴影部分为黑夜。
图乙为“地球极地俯视图”。
读图
回答问题。
第 6 页
文档〖思路点拨〗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理解记忆)
1.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
(1)纬度分布规律
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时间相同)。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为夏半年,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的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极昼的围也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极夜的围达到最大,南半球反之。
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分、秋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
③变幅规律: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均为12小时;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④极昼、极夜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直射赤道时,全球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发生。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南、北极圈上,一年中只有一天极昼(极夜),南、北极各约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北极地区极昼天数多于南极地区,主要是因为北半球冬半年,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附近,角速度、线速度较大,公转需时间较少,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夜,南极极昼;而在北半球夏半年时,公转速度较慢,运行时间较长,此时正值北极地区极昼,南极地区极夜。
(2)季节变化规律图示
以上可概括为: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移,则北半球(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实际的昼长比理论昼长要长。
2.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影朝向
(1)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2)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
(3)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
北半球各地(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
时间春分日夏半年秋分日冬半年昼夜长短状况昼=夜昼>夜昼=夜昼<夜
日出时刻(地方时) 6时早于6时,夏至日最早6时晚于6时,冬至日最晚方位正东北方正东南方
日落时刻(地方时) 18时晚于18时,夏至日最晚18时早于18时,冬至日最早方位正西方西北方正西方西南方
〖思路点拨〗
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由图可知:
(1)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90°,由此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即近大远小(离直射的纬线越近越大,越远越小)。
(2)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N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23°26′S向南北两侧递减。
(3)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空间图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纬度差(所求点与太阳直射点)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8.秋分,冬至;等长;重合,垂直;18点,8点;90°E向东至90°W
9.(23°26′N,120°W)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6 月22日4时;150°E 30°W;变慢
10.(1)如图所示。
(2)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地区达一年中最小值(3)快温和少雨(4)06东北
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