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壳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8.81 KB
- 文档页数:3
荔枝果肉多糖级分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黄菲;张瑞芬;董丽红;肖娟;唐小俊;张名位【摘要】为了探究不同荔枝果肉多糖级分的理化性质、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差异,采用DEAE-52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纯化得到2种荔枝果肉多糖级分LPI和LPII,比较两者的中性糖、糖醛酸和蛋白质含量,并采用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和细胞抗氧化(CAA)评价其抗氧化活性,采用对-硝基酚-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法探究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LPII含有较多的中性糖和蛋白质,较少的糖醛酸,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LPI和LPII的ORAC和CAA值分别是24.51,30.08μmol/g和5.36,8.72μmol/g,其抑制α-葡萄糖苷的IC_(50)值分别是0.33,0.26 mg/m L。
荔枝果肉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中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密切相关。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34)004【总页数】6页(P26-30,49)【关键词】荔枝;多糖;抗氧化;α-葡萄糖苷酶【作者】黄菲;张瑞芬;董丽红;肖娟;唐小俊;张名位【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2HUANG Fei,ZHANG Ruifen,DONG Lihong,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α-glucosidase inhibitory effect of litchi pulp polysaccharide fractions [J].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6,34(4):26-30.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特色水果,其果肉营养丰富,滋味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
荔枝果皮中多糖代谢的分子机制分析荔枝果皮是一种广泛的食用水果,它具有许多营养和健康价值。
然而,荔枝果皮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被人们丢弃掉,以致造成许多浪费。
实际上,荔枝果皮含有大量的多糖,这些多糖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保健作用。
本文将从分子机制的角度出发,探讨荔枝果皮中多糖的代谢过程。
一、荔枝果皮中的多糖种类荔枝果皮中含有多种多糖,主要包括枸酸、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等。
其中,枸酸是荔枝果皮中含量较高的多糖成分,它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炎症作用,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其他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荔枝果皮中多糖的代谢过程荔枝果皮中多糖的代谢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消化和吸收、运输和利用。
1. 消化和吸收荔枝果皮中的多糖在进入人体后,首先经过口腔、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作用,被分解为较小的多糖和糖类分子。
这些分子随着胃肠道的运动,进入小肠中,被免疫系统和肠道上皮细胞识别和吸收。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酶系统的作用,包括乳糖酶、葡萄糖酸和苏打酶等,这些酶的作用使得荔枝果皮中的多糖能够得到很好地消化和吸收。
2. 运输和利用荔枝果皮中的多糖在经过消化和吸收后,被肝脏和其他器官吸收和运输。
这些多糖分子通过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经过酶的作用,被分解为能量和其它营养素。
这一过程涉及多个酶的作用,包括半乳糖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
这些酶的作用使得荔枝果皮中的多糖能够为身体提供多种营养和能量。
三、荔枝果皮中多糖的健康作用荔枝果皮中的多糖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包括抗氧化、抗炎症、降血脂、促进免疫功能等。
其中,抗氧化作用可以减缓人体细胞的衰老和損傷,预防心血管和癌症等慢性疾病。
抗炎作用可以减少身体慢性疾病风险,降血脂作用可以预防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促进免疫功能则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性疾病。
四、结论荔枝果皮中多糖的代谢过程和健康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多个蛋白质和酶的作用。
对于荔枝果皮中含有的多糖成分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多糖的分子机制和健康作用,为人体健康的提高提供有力的保障。
荔枝皮多酚体内抗氧化的作用研究杨子明;颜小捷;乔雪;黄永林;陈月圆;刘金磊;李典鹏【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6(037)010【摘要】研究荔枝皮多酚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将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阳性组、多酚组、酸解组及碱解组5个组,分别灌胃蒸馏水、维生素E、荔枝皮多酚、荔枝皮多酚酸解产物及碱解产物。
15 d后,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浓度;取肝脏匀浆,低温离心,取上清液测定抗氧化酶活性及自由基浓度。
结果表明荔枝皮多酚、荔枝皮多酚酸解产物及碱解产物都可以升高肝脏、肾脏中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荔枝皮多酚及酸解产物可以降低血清、肝脏中MDA含量,荔枝皮多酚碱解产物可以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升高肾脏中MDA含量;荔枝皮多酚及酸解产物可以升高肝脏中SOD活性。
因此荔枝皮多酚及其酸解产物、碱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总页数】4页(P31-34)【作者】杨子明;颜小捷;乔雪;黄永林;陈月圆;刘金磊;李典鹏【作者单位】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1;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广西植物功能物质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石榴皮多酚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傅力;徐佳;包晓玮;赵晓梅;叶凯2.茶多酚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 [J], 刘大美;毕宏生;解孝锋;吴建峰;郭俊国3.体外发酵荔枝皮多酚对多酚抗氧化能力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J], 黄小霞; 李晓乐; 李武; 杨瑞丽4.石榴皮多酚的微波辅助提取及提取物抗氧化与抑菌作用研究[0] [J], 宋薇薇;焦士蓉;周佳;叶春燕5.铁棍山药皮中多酚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J], 孟月丽;张庆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品质、糖组分及抗氧化性的分析李升锋;徐玉娟;张友胜;吴继军;唐道邦;温靖【期刊名称】《食品科学》【年(卷),期】2008(029)003【摘要】以13个荔枝品种的果实为试材,利用常规的品质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了果实品质、糖组分和抗氧化性分析.结果表明,荔枝品种间果实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总酸、糖酸比差异较大,出汁率为44,75%~56.83%,糯米糍最高(56.83%),水东最低(44.75%),可溶性固形物为14.89%~18.99%,桂味最高(18.99%),丁香最低(14.89%).初步评价,糯米糍、桂味、鸡嘴荔、双肩玉荷包是适宜于果汁加工的优良品种,桂味、糯米糍和双肩玉荷包是适宜于果酒加工的优良品种.果糖、葡萄糖和蔗糖是荔枝汁的主要糖类,但不同品种之间,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单糖含量最高的是妃子笑(100%),蔗糖含量最高的是鸡嘴荔(57.08%).不同荔枝品种的汁液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率不同,为74.63%~90.85%,丁香最高(90.85%),糯米糍最低(74.63%).【总页数】4页(P145-148)【作者】李升锋;徐玉娟;张友胜;吴继军;唐道邦;温靖【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加工公共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1;S667.1【相关文献】1.不同品种芒果果实品质、糖组分及抗氧化性的分析 [J], 马小卫;李丽;武红霞;王松标;姚全胜;詹儒林2.广东省17个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J], 温靖;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陈于陇;余元善;3.广东省17个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J], 温靖;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陈于陇;余元善4.越南7个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品质分析比较(摘要)(英文) [J], 张晓芳;刘光华;罗心平;黄家雄;吕玉兰;娄予强;Nguyen Dinh Tue;Tran Mihn Hoa5.越南7个不同荔枝品种果实品质分析比较 [J], 张晓芳; 刘光华; 罗心平; 黄家雄; 吕玉兰; 娄予强; Nguyen Dinh Tue; Tran Mihn Hoa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期2020年2月No.1 February,2020荔枝(Lytchee Chinensis Sonn ),为无患子科植物。
其中,荔枝的核和成熟果实作为常用中药,其性味甘,微苦,归肝肾经,具有养血健脾、行气消肿之功效,主要用于肝郁气滞、胃脘痛、睾丸肿痛等[1]。
经研究发现,荔枝核中主要含有挥发性成分类、氨基酸类、皂苷类、黄酮类和糖类等;荔枝肉中含有大量的功能性成分,比如多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微量元素等,其营养价值极高;荔枝皮主要含有多酚类化合物;荔枝叶中含有不同的活性成分,包括黄酮、酚酸、多糖以及原花青素类等活性成分[2]。
国内研究荔枝核的报道比较多,荔枝肉和荔枝皮的研究报道比较少。
对于荔枝的主要化学成分概括如下。
1 荔枝核1.1 皂苷荔枝核中含有大量的皂苷类活性成分,王妍等[3]通过利用大孔树脂的方法对荔枝核中皂苷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其提取总皂苷的纯度可达68.10%。
黄祖良等[4]采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对荔枝总皂苷进行了分离和纯化,结果表明,在乙醇质量分数为60%时,测得其质量为2.642 g 。
1.2 黄酮经研究发现,荔枝核含有大量的黄酮化学成分,其中主要以色素类、黄烷酮类、黄酮醇类以及二氢黄酮醇类为主。
林大专等[5]通过观察荔枝核黄酮的提取含量来确定微波提取荔枝总黄酮的提取条件和优化参数,结果发现荔枝核中的黄酮质量分数大约为2.86%。
1.3 有机酸屠鹏飞等[6]通过色谱和GC-MS 质谱技术从桂枝中分离出硬脂酸和3-羧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等。
刘兴前等[7]采用色谱分析方法对荔枝核萃取液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的L-1和L-2两个化合物进行了分析,通过核磁鉴定分别为5-氧-对-香豆酰基奎尼酸甲酯和原儿茶酸。
1.4 挥发性成分经研究发现,荔枝核中主要含有酮类、醇类和烯类等挥发性成分。
徐多多等[8]以同样的方法分离鉴定了挥发油成分,其结果主要含有酸类、萘、醇、烯、烷及少量的酯、酮类成分。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以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缩略语表 (VI)第一章前言 (1)1荔枝提取物营养价值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1)1.1 荔枝概况 (1)1.2 荔枝提取物的成分鉴定 (2)1.3 荔枝各部分提取物的活性研究 (3)2原花青素的研究概况 (4)2.1 原花青素概述 (4)2.2 原花青素的生物活性 (5)2.2原花青素的开发利用现状 (7)3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第二章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9)引言 (9)第一节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最佳工艺研究 (9)1材料和方法 (9)1.1 实验材料 (9)1.2化学试剂 (9)1.3 实验设备 (9)1.4提取研究方法 (10)1.5 测定研究方法 (12)2结果与分析 (12)2.1 荔皮原花青素的提取溶剂的选择 (12)2.2 单因素试验结果 (14)2.3 正交试验结果 (16)2.4 提取次数试验结果 (17)2.5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18)3结论 (22)第二节荔枝皮提取物的主要营养及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22)1材料和方法 (22)1.1 实验材料 (22)1.2化学试剂 (23)1.3 实验设备 (23)1.4 实验方法 (24)2结果与分析 (27)2.1 荔枝皮提取物营养成分含量测定 (27)2.2 不同品种荔枝皮提取物比较 (28)2.3 荔枝皮提取物活性成分含量测定 (29)i华中农业大学2010届硕士学位论文3结论 (29)第三节不同品种荔枝皮花色苷粒径与色度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9)1材料和方法 (29)1.1 实验材料 (29)1.2 实验设备 (30)1.3 实验方法 (30)2结果与讨论 (31)2.1荔枝皮花色苷的粒径分析 (31)2.2荔枝皮花色苷的色度指标分析 (33)2.3 荔枝皮花色苷清除羟基效果分析 (34)2.4 荔枝皮花色苷抗氧化活性与各指标相关性分析 (34)3结论 (35)第三章荔枝皮原花青素的纯化和初步结构鉴定 (37)引言 (37)第一节荔枝皮原花青素纯化及初步鉴定 (37)1材料和方法 (37)1.1 实验材料 (37)1.2 化学试剂 (37)1.3 实验设备 (37)1.4 实验方法 (37)2结果与讨论 (38)2.1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紫外光谱分析 (38)2.2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39)2.3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HPLC分析 (40)2.2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纯化分析 (40)3结论 (42)第二节不同品种荔枝皮原花青素HPLC、UPLC分析比较 (42)1材料和方法 (42)1.1 实验材料 (42)1.2 化学试剂 (43)1.3 实验设备 (43)1.4 实验方法 (43)2结果与讨论 (43)2.1 不同荔枝皮原花青素的HPLC色谱图 (43)2.2 不同荔枝皮原花青素的UPLC色谱图 (47)3结论 (49)第四章荔枝皮原花青素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50)引言 (50)1材料和方法 (50)1.1 实验材料 (50)1.2化学试剂 (50)1.3 实验设备 (51)ii1.4 实验方法 (51)2结果与讨论 (55)2.1 荔枝皮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5)2.2 化学发光法测荔枝皮原花青素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56)2.3 β-胡萝卜素漂白法测定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 (61)2.4 荔枝皮原花青素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效果 (61)2.5 荔枝皮原花青素还原铁离子的能力 (63)2.6 荔枝皮原花青素螯合亚铁离子的能力 (63)2.7 荔枝皮原花青素不同组分含量与抗氧化性相关性分析 (64)3结论 (65)第五章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抑菌性能研究 (66)引言 (66)1材料和方法 (66)1.1 实验材料 (66)1.2供试菌种 (66)1.3培养基 (66)1.4 主要仪器 (66)1.5 实验方法 (67)2结果与讨论 (68)2.1 牛津杯法抑菌效果分析 (68)2.2 对真菌抑菌效果分析 (69)2.3 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抑菌和杀菌效果 (70)2.4 扫描电镜的超微结构 (71)3结论 (71)第六章结论与讨论 (73)1 主要结论 (73)2 讨论 (74)参考文献 (76)致谢 (81)iii摘要荔枝(Litchi chinesis Sonn.)是无患子科常绿植物所结果实,是亚洲特产水果,其营养丰富,味甜肉嫩,色泽鲜艳。
荔枝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摘要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原产于中国。
它既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食品,又是名贵的补品,有食、疗两用之功。
近年来,荔枝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做了一些研究。
研究发现荔枝中含有大量功能性成分,如花色苷、酚酸、多糖、原花色素以及其它活性成分。
荔枝果核或果皮的萃取物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抗诱变、预防糖尿病、降血脂以及其它生理功能。
但目前对荔枝果肉中的活性物质包括荔枝多糖的研究少见报道。
本文研究了荔枝果肉多糖提取的技术条件,对荔枝粗多糖进行了分离纯化研究,并对其抗氧化的活性进行了评价,为今后荔枝多糖更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研究结果如下:1. 建立了以苯酚-硫酸法测定荔枝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黑叶等几种常见的荔枝品种果肉中的多糖含量和换算因子进行了测定比较。
结果表明,荔枝品种不同,多糖的换算因子和含量也随之各异,黑叶荔枝最适合提取荔枝多糖。
2. 应用微波技术提取荔枝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荔枝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其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时间10min、微波功率640W、水料比8,荔枝粗多糖的产率为6.17%,其多糖含量为60.1%。
微波浸提时,粗多糖产率和多糖含量均比传统热水浸提时高。
综合考虑时间和能耗等因素,采用微波提取较好。
3. 分别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TCA)-Sevag法、木瓜蛋白酶-Sevag法,对粗多糖中的蛋白质进行脱除。
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Sevag法效果较好。
经1%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再经过3次Sevag法处理,蛋白质脱除率为83.94%,多糖损失率为24.56%。
4. 脱蛋白后的多糖采用大孔树脂进行脱色,采用HPD-100树脂,30℃下吸附4h,树脂用量为16g/100mL时,对荔枝多糖的脱色效果最好,且该树脂经再生后脱色效果良好,可重复利用。
经脱蛋白、脱色、透析后的多糖,再经过DEAE-52纤维柱层析,得到经纸层析、冻融试验、紫外光谱鉴定为均一性的荔枝多糖组分。
荔枝果肉多酚不同极性分部的构成谱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温叶杰;肖娟;董丽红;邓媛元;刘磊;李续娥;张瑞芬【摘要】利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2种不同极性溶剂对荔枝果肉多酚提取物水溶液分部萃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不同极性分部萃取物的多酚组分及其含量差异,并采用细胞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差异。
结果表明:荔枝果肉多酚不同极性分部的得率、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多酚组成及含量、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性差异。
3个极性分部萃取物的得率以水相最高(36%),正丁醇相(32%)次之,乙酸乙酯相(16%)最低。
总酚含量以乙酸乙酯相最高,正丁醇相次之;总黄酮含量以正丁醇相最高,乙酸乙酯相次之;而抗氧化活性以正丁醇相最强,水相次之。
乙酸乙酯相多酚组成主要为原花青素B2、表儿茶素等原花青素类化合物;正丁醇相多酚组成主要为槲皮素-3-芸香糖-7-鼠李糖苷等黄酮类化合物。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年(卷),期】2016(034)003【总页数】9页(P31-39)【关键词】荔枝;多酚;分部萃取;细胞抗氧化活性【作者】温叶杰;肖娟;董丽红;邓媛元;刘磊;李续娥;张瑞芬【作者单位】[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10;[2]华南师范大学药物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55.2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是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特色水果[1]。
它具有丰富的营养,《本草纲目》载:荔枝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痛、镇咳养心等功效[2]。
近来,研究发现荔枝含有多糖、多酚等活性物质[3]。
其中多酚是一大类重要的非营养素植物活性物质,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抗氧化[4 -5]、抗辐射[6]、护肝[7]等功能。
由于其广泛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地应用于药品、食品等领域,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前研究热点[8]。
不同品种荔枝果皮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品种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研究分析了多个不同品种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情况,通过实验评估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显示,不同品种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并且也导致了抗氧化活性的差异。
进一步比较结果表明,某些品种的荔枝果皮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具有更好的保健和抗衰老的潜力。
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上,本研究指出了不同品种荔枝果皮酚类物质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研究为揭示不同荔枝品种果皮中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荔枝果皮、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品种、比较分析、应用前景、研究结论、未来方向、总结、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引言、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某一品种或少数几种荔枝果皮的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而缺乏不同品种之间的比较研究。
本研究旨在对不同品种荔枝果皮的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全面比较,以期为荔枝果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不同品种荔枝果皮的酚类物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抗氧化机制和效果,有助于指导其在食品工业、保健品领域的应用。
对比不同品种荔枝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为消费者在选购荔枝等水果时提供更多的营养信息和健康参考。
1.2 研究目的荔枝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果皮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
不同品种的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其抗氧化活性的表现也各不相同。
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品种荔枝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组成,以及评估它们的抗氧化活性,从而为挖掘荔枝果皮的有效抗氧化成分和开发抗氧化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品种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类型和含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抗氧化机制,为荔枝果皮的综合利用和价值提升提供参考。
一种荔枝壳多糖的分离鉴定
杨宝;赵谋明;刘洋;李宝珍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6(027)002
【摘要】本研究采用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和G50葡聚糖凝胶柱从荔枝壳中分离出一种水溶性多糖组分,并对其进行结构分析.气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由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含少量的阿拉伯糖,摩尔百分比为
65.6%:33.0%:1.4%.通过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法分析表明分子间存在1,2键,1,3键和1,6键,其摩尔百分比为8.7%:83.3%:8.0%.凝胶渗透色谱测定该多糖分子量为14000D.采用红外光谱进一步分析其结构特征.
【总页数】3页(P81-83)
【作者】杨宝;赵谋明;刘洋;李宝珍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1.6
【相关文献】
1.荔枝壳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J], 赵丹丹;陈盛余;凌绍明;史兵方;张金磊;李丽
2.荔枝壳多糖的组成及抗氧化性分析 [J], 孙健
3.微波法提取荔枝壳多糖最佳工艺化研究 [J], 惠春;林大专;孙莹
4.荔枝壳多糖传统水提法最佳工艺优化研究 [J], 惠春;卢梦骁;林大专;张凌赢;曾宪东
5.微波法提取荔枝壳多糖最佳工艺化研究 [J], 惠春; 林大专; 孙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壳多糖成分引言壳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壳多糖的成分包括多种不同的糖类,其结构和功能因来源和提取方法而异。
本文将对壳多糖的成分进行全面深入的介绍,并探讨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壳多糖的来源和提取方法壳多糖主要存在于植物、菌物和动物等生物体中。
其中,藻类、真菌和甲壳类动物是壳多糖的重要来源。
壳多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提取,包括酸碱法、酶解法、超临界流体法等。
不同的提取方法可以保留不同类型的壳多糖,从而影响其成分和性质。
壳多糖的结构壳多糖是由多种糖类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等。
这些糖类通过不同的糖苷键连接在一起,形成不同类型的壳多糖结构。
壳多糖的结构与其来源和提取方法密切相关,不同来源和提取方法所得到的壳多糖结构可能存在差异。
壳多糖的生物活性壳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壳多糖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这些生物活性,例如通过激活免疫细胞、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等。
壳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特定结构的壳多糖可能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
壳多糖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壳多糖在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抗肿瘤、抗炎、抗菌等生物活性使其成为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
壳多糖可以作为药物输送系统的载体,将药物有效地输送到靶位点;也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辅助治疗剂,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壳多糖还可以用于修复骨折、促进伤口愈合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壳多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壳多糖在食品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壳多糖可以用作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口感,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
壳多糖还可以用于制备功能性食品,如抗氧化食品、降血脂食品等,对改善人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作用。
此外,壳多糖还可以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改良,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壳多糖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壳多糖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龙眼多糖、荔枝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的探讨
李雪华;龙盛京;谢云峰;韦巍
【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4(21)3
【摘要】目的:从龙眼、荔枝肉中分离提取多糖,并探讨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热水提取-乙醇沉淀-酶法结合sevag法除去蛋白,H2O2脱色工艺制备龙眼多糖与荔枝多糖,对多糖总糖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抗氧化作用性质进行研究.结果:龙眼总糖含量为64.27%,荔枝总糖含量为62.77%.龙眼粗多糖得率为3.64%,荔枝粗多糖得率为3.30%.龙眼多糖与荔枝多糖均具有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荔枝多糖抗脂质过氧化物LPO的作用能力与其剂量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荔枝粗多糖与龙眼粗多糖均具有抗氧化作用.
【总页数】3页(P342-344)
【作者】李雪华;龙盛京;谢云峰;韦巍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南宁,5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1.6
【相关文献】
1.荔枝、龙眼果肉及荔枝、龙眼多糖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研究 [J], 吴华慧;李雪华;邱莉
2.荔枝多糖和龙眼多糖的研究进展 [J], 吴雅静;孙远明
3.福建从龙眼荔枝中提取多糖获成功 [J],
4.福建从龙眼荔枝中提取多糖获成功 [J], 翔空
5.鸡油菌菌丝体多糖和胞外多糖分离提取的工艺要求 [J], 刘成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周玮婧,孙智达*,谢笔钧,杨尔宁(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摘 要:本实验对荔枝果皮内的原花青素提取、纯化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20(W/V)、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20min 、pH6.0提取3次得到样品提取率95.9%。
提取物浓缩后,采用AB-8填充柱对荔枝皮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进行纯化,得率为1.3%,样品纯度为87.45%。
通过对纯化后荔枝皮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性能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荔枝皮原花青素有较好的清除DPPH 自由基的能力。
关键词:荔枝皮;原花青素;提取;纯化;抗氧化性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Antioxidation Evaluation of Procyanidins from Litchi chinensis PericarpZHOU Wei-jing ,SUN Zhi-da*,XIE Bi-jun ,YANG Er-ning(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tract and purify procyanidins from Litchi chinensis pericarp and evaluate their antioxid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based on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 are as follows: thrice extracting Litchi chinensis pericarp with 20 times volume (V/W) of 80% ethanola at pH 6.0 for 120 min at 50 ℃.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yield is more than 90%. Then the extract was concentrated and separated by column packed AB-8resins. The purity of the obtained extract is 87.45%, and the yield of procyanidins is 1.3%. The procyanidins of Litchi chinensis pericarp have strong scavenging effects to DPPH radicals.Key words :Litchi chinensis pericarp ;procyanidins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tioxidant activity中图分类号:TS2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9)08-0068-04收稿日期:2008-07-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0731005)作者简介:周玮婧(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化学。
荔枝果皮抗氧化作用研究
郑公铭;义志忠;张际标;钟冬晖
【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3(015)004
【摘要】成熟和未成熟荔枝(生理落果)皮提取物均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性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强,0.04%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0.02%BHT;磷酸具有抗氧化增效作用;初步推断抗氧化成分中有酚酸、黄酮类物质.
【总页数】4页(P341-344)
【作者】郑公铭;义志忠;张际标;钟冬晖
【作者单位】茂名学院石油化工系,广东,茂名,525000;广东东莞质量检验所,广东,东莞,511700;茂名学院石油化工系,广东,茂名,525000;茂名学院石油化工系,广东,茂名,5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
【相关文献】
1.火龙果皮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王晓波;钟婵君;刘冬英;陈海珍
2.沙棘籽及果皮渣黄酮粗提物抗氧化作用研究 [J], 陈丽娜;吴琼
3.荔枝果皮乙醇提取液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J], 刘文群;韩伟;聂永建;杨光
4.荔枝果皮花色苷生物合成及调控机理研究进展 [J], 陈嘉怡;赵杰堂;王惠聪;胡桂兵
5.广西大宗特色水果果皮酵素的制备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J], 谢文佩;章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品种荔枝果皮酚类物质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
荔枝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果皮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
不
同品种的荔枝果皮中的酚类物质组成和抗氧化活性会有所差异。
本文将比较几种不同品种
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第一种品种是红心荔枝。
研究发现,红心荔枝果皮中主要含有儿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
儿茶素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一定的抗
氧化活性,且能够抑制人体中一些有害物质的产生。
红心荔枝果皮的抗氧化活性经过实验
证实较高。
不同品种的荔枝果皮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和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
红心荔枝中主要含有
儿茶素和黄酮类化合物,糯米荔枝中主要含有花青素类化合物和苯丙素类化合物,水晶荔
枝中主要含有儿茶素和酚酸类化合物。
这些酚类物质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
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食用这些不同品种荔枝的果皮对于增强人
体的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桂味荔枝皮中多酚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摘要:本实验通过超声辅助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研究提取桂味品种的荔枝皮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性,分别测得多酚平均含量为44.1 mg/g和54.6 mg/g,IC50平均浓度分别为14.54 mg/L 和16.10mg/L。
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效率较高,而超声辅助提取法所得试样对DPP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浓度较小。
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值得推广。
关键字:桂味荔枝皮多酚抗氧化性半抑制浓度微波超声1.引言:荔枝为常绿乔木荔枝的果实,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特色水果,其栽培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主要产地为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荔枝主要含花色素类、原花色素类、挥发性成分、脂肪族化合物及多种营养成分。
荔枝果皮组织约占荔枝单果重的15%,它富含黄酮类、酚酸类和水溶性多糖等生理活性物质。
研究表明,荔枝鲜果皮提取物单宁(多酚)含量为4 mg/ 1g鲜果皮。
因此,荔枝皮若能在食品防腐方面进行运用,不但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前景十分广阔。
为此,作者特意从众多荔枝品种中选取桂味荔枝皮作为研究对象,对荔枝皮中的抗氧化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4]2.实验部分2.1仪器试剂仪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644 nm,517 nm;(2)微波萃取仪:微波功率400 w,温度60。
C,时间15 min;(3)超声波震荡仪:时间30 min;(4)电子分析天平(0.1 mg),电子天平(1 mg);(5)玻璃仪器:碘量瓶,量筒(100 mL),移液管(2 mL;5 mL),容量瓶(50 mL;100mL),玻璃棒,具塞比色管(10 mL),烧杯(50 mL;250 mL),布氏漏斗,抽滤瓶。
试剂:干荔枝皮(桂味),分析纯95%乙醇,没食子酸标准品,福林酚试剂(储备液),5 %碳酸钠溶液(储备液),DPPH(储备液),纯水。
2.2实验步骤2.2.1样品制备——荔枝皮中多分化合物的提取(1)微波辅助提取法:准确称取在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