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治疗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3
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关节镜下行外持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患者53人。
年龄在33岁至42岁之间,男性16人,女性37人。
单膝46例,双膝7例。
术后随访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患肢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
优49例,良7例,一般4例。
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关节镜支持带松解外侧髌骨挤压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6-0389-01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在33岁至42岁之间,男性16人,女性37人。
单膝46例,双膝7例。
均表现为上下楼梯、深蹲及过度活动后膝前疼痛。
体查见髌骨外侧支持带紧张、压痛,髌骨向内推移动度减小,被动倾斜试验阳性,单足半蹲试验阳性,恐惧试验阴性。
膝关节屈膝30°、60°、90°轴位片及CT排除髌骨脱位等,证实为单纯外侧髌骨挤压。
MRI未见关节软骨存在广泛损害(Outerbridge 0-2级)[1]。
术前均经过6月以上物理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
1.2 方法患者腰硬联合麻醉,平卧位。
常规作前外侧、前内侧入路,依次探查髌上囊、各间室及髌股滑动轨迹。
证实术前评估准确。
自髌骨外上缘1cm以等离子刀由近端向远端松解,逐层切开滑膜、关节囊、外侧支持带深层及浅层,直至皮下。
松解至髌骨外侧推移动度及被动倾斜恢复正常。
术后纱布卷置于髌骨外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
2.术后康复术后当天即可进行踝泵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及直腿抬高练习。
术后第一天可负重活动,并开始关节屈伸活动,要求两周内屈伸动度达0°-90°。
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概述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又称为髌骨外侧压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相关损伤,主要发生在跑步、跳跃、蹲下等活动中。
该综合征是由于髌骨外侧区域受到过度挤压和刺激导致的疼痛和不适感。
症状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包括:1.髌骨外侧区域疼痛,疼痛程度可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2.疼痛加重或出现活动后,尤其是在下蹲、爬楼梯等活动中;3.活动障碍,髌骨外侧区域疼痛会限制膝关节的活动范围;4.长时间静止后重新活动时髌骨外侧区域可能感到僵硬。
原因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常见的原因包括:1.肌肉力量不平衡:髂腰肌和大腿肌肉力量不平衡可能会导致髌骨外侧区域的不正常压力;2.运动方式错误:过度使用膝关节或使用不正确的动作姿势可能导致髌骨外侧区域受到过度挤压;3.骨骼畸形:如髌骨结构异常或双腿长度不一致等骨骼问题也可能导致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诊断和治疗如果出现疼痛和不适感,尤其是在活动后出现加重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诊断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诊断通常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1.详细的病史询问;2.体格检查,包括观察疼痛区域、活动范围测试和肌肉力量测量等;3.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
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具体治疗方法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休息和限制活动:减少对髌骨外侧区域的刺激和压力,有助于症状的缓解;2.物理治疗:包括冷热敷、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3.肌肉训练和功能性锻炼:通过加强肌肉力量、改善运动技巧等方式,缓解髌骨外侧区域的压力;4.药物治疗:如非类固醇抗炎药、止痛药等,可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手术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1.髌骨外侧填充术:利用自体组织或人工填充物填补髌骨外侧区域,减轻挤压;2.软骨修复术:修复或重建软骨损伤,改善髌骨位置和运动;3.韧带重建术:重建韧带结构以稳定髌骨位置;4.治疗潜在的原因:如股骨外侧凸起或骨骼畸形等,可能需要做相应的手术治疗。
关于跑步膝关节疼痛的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跑步,刚开始的小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跑步后膝盖周围疼痛,那这些疼痛是怎么发生的呢?下面由星恒医学教育的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
导致膝盖周围疼痛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跑步膝、半月板损伤、髌骨损伤、髂胫束综合征(itbs)几种。
一、跑步膝跑步膝,学名髌股疼痛综合征,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髌骨内侧疼,有时你能明显感觉到髌骨和股骨之间的摩擦痛,简单的检测方法是把手按在髌骨上伸膝屈膝的时候如果疼痛加剧则是跑步膝,在上下楼梯的时候疼痛更加剧烈。
大家须要特别注意的就是髌\股\疼痛综合症而不是髌\骨\疼痛综合症哦!髌股疼痛综合症就是指髌骨和股骨接触面的疼痛。
就是由于髌骨相左槽或长期重复的剪切力或是横向压力促进作用于膝关节产生的。
道理其实很直观,对于髌骨和股骨而言,他们的关系就是股骨给髌骨提供更多一个运动的轨道,髌骨须要搞的就是在自己的运动轨道里面规规矩矩的运动就不好了。
但是类似篮球中屈曲膝关节的同时忽然变小向,或是像是下山这种胁迫膝关节钢架更多的动作,都就是在从各个方向胁迫的给膝关节外力,不想小小的髌骨在理应的轨道里正常的运动,有时往左歪一点,有时往右歪一点。
而跑步膝就是髌骨忍受了太多源自负面的旋转轴膝关节的外力,引致髌骨和股骨的接触面过度磨损导致的炎症。
更轻微的就是有时长期睡眠不足也可以产生疼痛,因为睡眠不足的时候股四头肌向后推挤髌骨胁迫髌骨与股骨碰触,产生疼痛。
长跑、自行车、篮球运动员都就是该病的多发人群,且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运动科学界的大拿们都深信不疑治疗跑步膝最有用的方法是锻炼股四头肌,这道理其实很明了,影响髌骨活动的肌肉肌力增加了自然可以分担它的压力减少接触摩擦的机会。
但是后来有实验显示,只练臀肌和只练股四头肌相比,只练臀肌的跑步膝患者康复得更快且更持久。
(当然最好的选择是两部分肌肉都练。
)臀肌的作用在于伸髋(向后方及侧方踢腿),也就是在单腿站立情况下控制骨盆的位置。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疼痛治疗研究
作者:陈静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4期
摘要: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主要是由髌股周围肌力不均、髌股关节的异常排列或过度使用而导致的,PFPS患者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性疼痛,本文从PFPS患者的疼痛特征分析入手,探讨了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疼痛治疗方法,并着重讨论了保守治疗中的运动疗法。
关键词: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疼痛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
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症,当前,医学上对PFPS没有明确的定义,一般认为其泛指髌股关节出现的髌下疼痛,髌骨关节的软骨表层产生变异而导致的不适或炎症,部分患者在进行髌股关节内窥镜检查时可见部分变形。
PFPS多发于年轻女性,据研究报告称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2~3倍。
患者常见的症状为髌骨后疼痛,疼痛的范围不确定。
尤其在长时间久坐、下山、登梯或其他膝关节大幅度屈曲或伸展时会加重疼痛感,这是由于髌股关节压力活动的增大而导致的,并且患处在运动中时有摩擦声,出现关节塌陷和锁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肿胀现象。
1 PFPS疼痛特征
国际疼痛协会认为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引发的一种涉及感觉、认知及情感等多方面内容的主观体验。
临床上治疗疼痛的首要前提是明确疼痛的起因。
股内侧斜肌无力、股外侧肌肌力失调或股四头肌力量不足是引起髌骨异常排列主要原因。
有报道指出髌骨异常排列导致髌骨周围组织的压力增大,并使髌骨关节受损从而引发疼痛。
当股内侧斜肌的张力不断下降时将导致髌骨不断偏向侧方,并且增加了侧方髌骨面及膝屈曲或伸展时髌骨的接触面的负荷。
因此,可以认为患者过量的体力活动或膝关节的过度负荷是引发PFPS的疼痛的诱导因素,并且根据临床观察来看,前膝疼的患者其体力活动的频率更大,这表明患者的体力活动与疼痛有密切的关系。
2 疼痛的治疗
PFPS患者疼痛治疗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患者膝关节功能性活动。
患者的疼痛治疗目前有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在治疗的前期对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其效果更理想。
2.1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的方法有为减轻患者疼痛而采用休息、冰敷、抬高患肢等物理疗法或采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及运动疗法等[1]。
研究表明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的治愈率可高达80%,仅少数极端严重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在临床上通常保守治疗的时间控制在2~6个
月,并且一般认为如果患者在保守治疗3个月后疼痛症状仍无明显改善,或在治疗后短时间内出现多次疼痛加剧或病情恶化,则应该放弃保守治疗,选用手术治疗。
2.1.1休息、冰敷、抬高患肢等物理疗法患者在膝关节出现疼痛或肿胀时,症状较为轻微时应及时休息,减少髌股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压力,进而减轻疼痛。
或是通过冰敷减少渗出物,特别是在体育活动后冰敷20~30min,其镇痛效果明显。
2.1.2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是临床常用的镇痛及抗炎类药物,它能缓解PFPS患者的疼痛,是一种使用相对简易的镇痛剂,对PFPS患者的疾病本身并没有实质性的治疗作用。
2.1.3运动疗法运动疗法主要是借助一些干预训练的方式使髌骨恢复正常的排列,作为保守治疗常用的方法,它主要涉及股四头肌的强化训练、矫正髌骨的运行轨迹训练或佩戴足部矫形器治疗等。
根据布朗对PFPS患者慢性疼痛的运动疗法的研究中可以看到,短时间的运动治疗(17次治疗)其治疗效果并非十分理想。
但是在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后发现1个月及以上的较长时间的运动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在运动疗法中股四头肌的强化训练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其主要是训练股内斜侧肌,使其能够进行最大程度地自主收缩[2],从而为髌骨提供稳定的内侧力量。
这是由于股内斜侧肌伸膝装置中的唯一动力性结构,具有将髌骨向内侧及后侧牵拉的动力作用。
最终在伸膝过程中,股内斜侧肌伸与股外侧肌的共同作用下,髌骨在滑车沟内平滑移动,完成伸膝。
由于股内斜侧肌与股外侧肌在肌力及激发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影响了髌骨的活动轨迹,导致患者疼痛的加剧,无法完成伸膝过程。
通常认为膝关节的过度使用或髌骨创伤会导致PFPS患者的疼痛,因此也有学者研究改变髋关节、膝关节的Q角或踝角度以找到最佳的治疗体位,在测试非负重条件下的髋关节功能负重时膝关节的活动中,患者于髋关节30°内旋、中立体位及髋关节45°外旋等三个方位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屈膝20°时,三个髋关节方位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而屈膝40°时,髋内旋比髋外旋获得了更高的股内斜侧肌的肌电活动,这表明半蹲的姿势下髋内旋能有效地激活股内斜侧肌。
其次,矫正髌骨的运行轨迹是PFPS患者疼痛治疗的又一重要治疗方法[3]。
常用髌骨扣压术来进行髌骨的运行轨迹的矫正,它主要是通过松动髌骨而使其产生向内侧方的机械力,以此矫正髌骨运行轨迹,使髌骨处于滑车沟中央。
目前对髌骨扣压术缓解疼痛的作用机制尚没有明确的结论,但临床将扣压能有效地抑制髌骨的活动,使髌骨重新排列,让其处于滑车沟的中间以获得更好的接触面,因此在疼痛发生时,能够均匀分配髌股关节负荷,减轻疼痛。
此外,采用髌骨矫形支具或足矫形器也是较为常用的保守治疗方法。
髌骨支具有多种类型,动态的髌骨固定支具在临床治疗上缓解患者疼痛的效果明显。
这可能与支具增加了髌股关节接触面,进而分散了较大关节面上的应力,最终减少了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
[4]。
佩戴足矫形器目前虽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在对足内翻的PFPS患者佩戴足矫形器后,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关节疼痛明显减轻。
2.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果或病情长时间拖延而致残的少数患者,可考虑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缓解患者疼痛的最后治疗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矫正髌骨的不正常排列或出现的其他异常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在关于手术治疗的研究中,大多数没有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而少数采用对照研究的报道中又因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及患者个体手术的差异性而缺乏普遍适用性[5]。
手术治疗主要有髌骨侧方韧带松解术、髌骨复位及清除、膝关节软骨清理及修复、膝关节近侧或远侧解剖矫正术等。
当前手术治疗中大部分方法的有效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其中侧方韧带松解术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手术方法,因为此种手术方式能降低髌骨侧方的部分牵拉力,有效地减少了髌骨关节面的压缩力,并且其手术创口小,术后恢复快。
3 结语
PFPS患者面临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功能性活动,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有效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顺从性的重要环节。
在对疼痛进行治疗时,应首先确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并依据不同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是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尤以运动疗法中强化股四头肌肌力及矫正髌骨运行轨迹为疼痛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当保守治疗无果后,可采用手术治疗,其中以髌骨侧方韧带松解术运用得最为广泛。
参考文献:
[1]方健辉,李国新,张文,等.女性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髋关节等速肌力测试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3,32(12):1112-1113.
[2]刘春龙,杜峰,余瑾,等.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女性患者的髋关节肌力评测与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6):570-571.
[3]施新革,侯文根,董玉珍,等.关节镜下射频气化在治疗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4(4):307-309.
[4]魏智钧,欧阳颀,侯艳丽,等.针刺对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患者股内侧斜肌和股外侧肌肌电比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0):3314-3316.
[5]俞国旭,魏敏民,谢利民,等.中医手法与关节镜手术治疗髌股关节病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骨伤,2013,26(9):741-744.编辑/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