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糖尿病病史的乳腺癌患者系统治疗后糖耐量异常状况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4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3讨论放疗是利用放射线对肿瘤进行局部治疗的技术方法。
传统放疗利用肿瘤组织相对于正常组织增殖快、周期短,对放射线的敏感治疗疾病,疗效与肿瘤及周围组织对放射剂量的耐受性有关。
新型立体定位放射治疗则是使用窄束电离射线束,一次超大剂量精准聚焦于肿瘤靶点,产生局部破坏,利用靶组织与周围组织辐射剂量差或梯度达到治疗[6]。
放疗适用于消化道、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乳腺、神经系统、皮肤软组织等恶性肿瘤,临床应用广泛,有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0%的恶性肿瘤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治疗,其中约40%可以获得有效缓解,是恶性肿瘤治疗重要手段,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
特别是近年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使用,可以根据靶区和要害器官的具体解剖关系调节放射线强度,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集中,周围组织受辐射剂量减少,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放疗副反应,收效更为理想[5]。
I~II 期乳腺癌根治术后,对于有淋巴结转移者,通常需要进行辅助性放化疗,此法可以有效杀灭手术残留的癌细胞,避免造成乳腺癌复发或引起其他疾病,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的重要手段。
对于T 3期及N 2期以上乳腺癌患者,术后行辅助放疗已经成为临床共识,但对于T 1~T 2N 1M 0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是否必须接受放疗,是现阶段关于乳腺癌辅助放疗指征最具争议的话题。
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指出[6],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及以上的乳腺癌,要求乳房全切后,辅助化疗基础上加用局部放疗,转移1~3枚者,强烈推荐对胸壁、锁骨上下区、入内淋巴结等高危部位进行放疗,但不强制。
该次临床研究结果证实,T 1~T 2N 1M 0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肿瘤局部复发率(14.71%)与远处转移率(14.71%)均低于对照组常规根治术后放疗者(P <0.05),与文献报道[7]新辅助放疗后T 1~T 2N 1M 0期三阴型乳腺癌患者肿瘤局部复发率(22.5%)与远端转移率(13.0%)相当。
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和分布研究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糖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
方法基于北京天坛医院数据共享,无糖尿病史者均需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入院时、14±3天、90±7天、1年±7天空腹血糖(FPG),监测随访及终点事件。
结果糖尿病前期者471名(37.5%),初诊糖尿病者539名(43.1%)。
根据FPG、2hOGTT和HbA1c,伴糖尿病前期分别为118(9.4%),290(23.2%)和314(25.1%),伴初诊糖尿病分别为138(11%),370(29.6%)和365(29.2%)。
单纯依赖FPG诊断糖代谢异常,糖尿病前期漏诊率74.9%,糖尿病漏诊率74.4%。
结论绝大多数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糖代谢异常,2hOGTT 和HbA1c标准可检测出大多数伴糖代谢异常者。
标签:急性缺血性卒中;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老龄化等社会问题逐渐凸显,随之而来的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率的不断增高,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
糖尿病是当今社会严重的慢性病之一,也是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近年来,糖代谢异常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进展为糖尿病的比例也相应增加。
特别是在亚洲,据报道大约有11.6%。
随着WHO不断修正糖尿病诊断标准,糖代谢异常分型也得以不断细化。
糖尿病前期是血糖水平介于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一种异常状态。
以往的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约有1/3伴糖尿病前期,伴初诊糖尿病比例17.5%~37.5%。
糖代谢异常已被证实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因此,患者的糖代谢状态可能是二级预防的治疗靶点。
在以往的研究中,糖代谢异常诊断主要根据空腹血糖(FPG)、随机血糖,或负荷后血糖。
最近,糖化血红蛋白(HbA1c)被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作为诊断的重要指标。
乳腺癌开题报告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
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乳腺癌依然是世界各地妇女最常见的癌症之一。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乳腺癌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期为更好地了解和应对乳腺癌提供一定的依据。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乳腺癌的病因十分复杂,涉及到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雌激素暴露、年龄、生育和哺乳史、饮食和生活方式等都被认为与乳腺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
其中,雌激素在乳腺癌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高水平的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细胞的恶性转化风险增加。
此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揭示了乳腺癌发病机制的一些关键因素。
例如,BRCA1和BRCA2等基因突变与乳腺癌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其介导了细胞DNA修复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常。
其他一些关键调控基因的突变也可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了乳腺癌的发展。
二、乳腺癌的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预后至关重要,而目前主要的乳腺癌筛查方法是乳腺X线照片(乳腺X线摄影术)。
这种照片技术能够在乳房组织中发现异常的结节、钙化灶等征象,从而及早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乳腺癌的诊断过程中,乳腺组织活检是最为可靠的方法。
常用的乳腺活检方法包括针吸活检、切片活检和针对转移瘤的活检等。
这些活检方法能够提供可靠的组织学信息,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子亚型和病理分级等,为乳腺癌的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三、乳腺癌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肿瘤特征、生理状况和个体化需求等。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
手术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分期,可以选择乳腺保留手术或乳房切除手术。
此外,还可以联合淋巴结清扫术以评估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放疗和化疗常用于手术后的辅助治疗。
放疗利用高能X射线来杀死残留的肿瘤细胞,预防局部复发。
化疗则利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避免肿瘤的进一步扩张和转移。
QLQ-BR23量表调查乳腺癌化疗后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韦坚;杨春;温枚洁【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5(10)6【摘要】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生命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使用乳腺癌特异模块QLQ-BR23 (1.0)测量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生命质量,通过有序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化疗后乳腺癌患者,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处于较差水平.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在功能维度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症状维度为教育水平、费用方式.结论住院乳腺癌化疗后患者的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有效干预,以提高生命质量.【总页数】4页(P723-726)【作者】韦坚;杨春;温枚洁【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南宁市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南宁市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9【相关文献】1.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乳腺癌量表QLICP-BR的研制 [J], 杨铮;汤学良;万崇华;邹天宁;陈德颠;张冬梅;孟琼2.QLQ-BR23和EORTC QLQ-C30测量康复锻炼对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J], 唐政;王继伟;张庆云;孙丽;唐富荣;康枚;余金明3.基于糖尿病生命质量量表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J], 陈黄慧;巢健茜;徐辉;余清;杨靓;吴振春4.中国西部农村脑卒中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EQ-5D量表的调查结果 [J], 王晓楠;王丽;范坤;屈航英;张佳;任延平;王健生5.基于EQ-5D-3L量表的胃癌患者生命质量调查及影响因素评价 [J], 张凤凤;闵寒;赵春华;朱彦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目标设定理论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熊丽 郭祯 张梅【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目标设定理论的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南昌市第三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
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乳腺癌术后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予以基于目标设定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
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出院后均随访1个月。
干预前与干预1周后,采用自制疾病知识问卷、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观察两组干预期间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以及干预前与随访结束时两组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1周后,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及自我效能感、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心理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程度、上肢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特异模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基于目标设定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价值高,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其康复依从性与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术后上肢功能与生活质量恢复。
【关键词】 目标设定理论;健康教育;乳腺癌手术;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23.22.010Eff 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goal setting theory on disease knowledg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surgery XIONG Li, GUO Zhen, ZHANG Mei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 Jiangxi, 330009,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based on goal setting theory on disease knowledg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undergoing surgery. Methods To select 8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reast cancer radical surgery in Nanchang Third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22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parability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groups,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routine postoperative care for breast cancer. On this basi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ased on goal setting theory.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underwent intervention until discharge, and were followed up for 1 month after discharge. Before and one week after the intervention, self-made disease knowledge questionnaires and cancer patient self-management assessment scal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disease knowledg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bser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upper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follow-up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one week of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disease knowledge scores, self-effi cacy, daily life management, symptom management, and psychological management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the compliance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 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 cant(P<0.05). At the end of follow-up, the degree of upper limb lymphedema, upper limb function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编号:202211538)作者单位:330009 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乳腺外科乳腺癌是由于多种致癌因子致使乳腺上皮细胞出现增殖异常导致的,乳腺癌根治术是早期乳腺癌患者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术中切除范围较大,并需要对腋窝淋巴结进行清扫,手术创伤大[1]。
个案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47题)个案管理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47题)一、单选:1.下列各项不属于结案阶段个案管理师为结束服务需要做的准备的是:()A.征求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时间的建议B.处理服务关系结束后带来的情感反应C.检查结束工作安排D.追踪服务的安排(正确答案)2.个案管理中管案的接触方式不包括:()A.面谈(正确答案)B.电访C.协调联系D.家访3.疼痛的给药原则是:()A病人要求便给药B疼痛发作时给药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D.按药效的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正确答案)4.个案管理的核心任务是:()A照顾协调B评估C服务对象参与D整合服务(正确答案)5.个案管理原则包括:()①协调原则②行为取向原则③评估原则④系统取向原则⑤转介机构原则⑥专业责任原则A.①②③⑤⑥B.①②③④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正确答案)6.下列各项不属于结案阶段个案管理师为结束服务需要做的准备的是:()A.征求服务对象对服务结束时间的建议B.处理服务关系结束后带来的情感反应C.检查结束工作安排D.追踪服务的安排(正确答案)7.用药过程的病情观察重点有哪些?OA.患者的心理需要8.重点观察精神、意识、神志、生命体征、饮食、睡眠、大小便皮肤、肢体活动是否出现无力现象(正确答案)C.患者的精神需要D.患者安全的需要9.个案管理目标()①个案管理核心功能:考量健康管理成效,如改善健康状态、提升照护品质、减少成本;②结构面:认证个管师比率、个案管理负荷量、计划说明、组织的使命;③过程面:执行照护计划个案的比率、从转介到收案平均天数、从转介到照护计划的天数、平均服务期间;④结果面:治疗遵从率、病人满意度、医师满意度、平均留院时间、再住院比率、健康服务成本A.①②③8.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正确答案)9.对于个案管理师所需的专业能力,哪项内容不正确?OA.扎实的专业能力B.良好的沟通能力C.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D.疾病诊断能力(正确答案)10.个案管理中管案的接触方式不包括:()A.面谈(正确答案)B.电访C.协调联系D.家访∏.疼痛的全面评估工具宜选用:()A.BPI(正确答案)B.NRSC.FPS-RD.VRS12.个案管理评价指标包括:()A.拒绝率(正确答案)B.中断率C.失联率D.留治率E.以上都是13.对于我国为什么要开展个案管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契合国家政策,推动分级诊疗B.增强人群健康管理能力C.医保支付改革D.体现个人价值(正确答案)14.不是肺癌常见病理类型的是:()A.肉瘤(正确答案)B.腺癌C.鳞癌D.小细胞肺癌15.下列对个案管理评价描述不正确的是:OA.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B.增加个案诊疗费用(正确答案)C.加快床位周转D.提高患者满意度16.疼痛控制不稳定者,如出现:()A.新发疼痛、疼痛加重,或剂量滴定B.爆发痛、疼痛加重,疼痛性质或镇痛方案改变C.爆发痛、疼痛加重,或剂量滴定(正确答案)D.新发疼痛、疼痛性质或镇痛方案改变17.肺癌的分其中T代表:()A.肿瘤(正确答案)B.淋巴结C.转移D.分级18.个案管理在实施临床路径管理中的效果不对的是:()A.提高临床路径纳入率,节约医疗资源,降低医疗成本B.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医疗风险C.让患者能够自主加入健康管理当中,提高自我效能,提高按时复诊率D.减轻护士负担(正确答案)19.选项不属于个案管理师的角色功能是:()B.计划者C.评价者D.促进者(正确答案)E.代言者20.我国'伤残调整寿命年(DAYS)'疾病中,最重要的两种疾病是: OA.心血管疾病、慢阻肺(正确答案)B.癌症、脑血管疾病C.甲状腺疾病、癌症D.慢阻肺、癌症21.以下关于疼痛评估,说法错误的为:()A.数字评分量表法(NRS)B.视觉模拟评分法(VAS)C.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D.患者自控镇痛(FPS-R)(正确答案)E.语言评价量表法(VRS)22.骨质疏松性骨折常见的部位错误的是:()A.脊椎B.髓部C.前臂近端(正确答案)23.肺康复的核心内容是:()A.知识掌握B.运动训练(正确答案)C.自我管理D.个体化干预24.个案管理师的核心能力包括:()A.评估和介入的能力B.批判性思考的能力C.关怀和人际关系建立的能力D.整合知识的能力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25.以下哪项不是SBRT(立体定向放疗)的好处:()A靶区接受精确的高剂量照射(BED大于IooGy)B.减少相邻正常组织受照剂量C.总疗程长,病人经济负担大(正确答案)D.为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病人提供有效根治手段26.承担临床路径工作的医院必须具备的条件错误的是:()A.试点三级医院应为地级市及以上三级医院B.任何医院或者诊所均可(正确答案)C.医院管理水平较高,前期有临床路径或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优先D.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在当地综合实力较强且具有代表性27.以下关于“个案管理”及'个案管理师”描述错误的是:()A.个案管理是一种集评估、计划、实施、协调、监督和评价为一体的新型管理型照护模式B.个案管理本质是以医护人员为中心,通过多学科专家的合作而进行的持续健康管理和整合性照护运动训练(正确答案)C.个案管理师兼具照护技能与管理能力D.个案管理师负责指导并监督患者治疗过程和康复计划实施28.不能手术的早期患者行下列哪种治疗,疗效相当:()A.立体定向放疗(正确答案)B.免疫治疗C.靶向治疗D.化疗29.个案管理师的工作内容:()①监测治疗之完整性②转介、个案追踪③评估原则④病患与团队之间沟通协调⑤提供咨询⑥诊疗质量监控⑦协助成立及办理病友会A.①②③⑤⑥⑦B.①②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⑤⑦D.①②③④⑤⑥⑦(正确答案)30.以下不属于个案管理师岗位职责的是:OA.及时收案B.安排回诊(正确答案)C.多学科联合制定肺康复计划D.主导完成阶段性康复计划31.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等能量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为:()A.20gB.5gC.22gD.30晨正确答案)32.哪种肺癌突变率高,可以选用靶向药:OA.鳞癌B.腺癌(正确答案)C.大细胞癌D.小细胞癌33.以患者为中心的COPD个案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哪些人群:()A病友团B.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C.门诊/病房个管师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34.哪些是肿瘤患者营养治疗的目的:()A.改善代谢B.恢复身体质量C.重返正常生活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35.嘎来瞬酸注射液5mg静脉滴注时长?OA1O分钟以上B.15分钟以上(正确答案)C.30分钟以上D.60分钟以上36.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的年龄范围是:()A.18-70岁B.18-80岁C.18-90岁(正确答案)D.20-80岁37.不属于收案纳入标准的是:()A.经门诊筛查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且首次确诊为COPD患者B.自愿接受个案管理C.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D.伴有其他严重疾病如心力衰竭、肿瘤(正确答案)3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手术才能治愈肿瘤B.免疫治疗疗效高,没有副作用C.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根治手段,也可以作为姑息治疗手段(正确答案)D.靶向治疗通常副作用大,疗效差39.在COPD个案管理实践中,不属于"入院当日实施要点的是:()A.个案管理师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内容B.教会患者写吸氧日记(正确答案)C.取得本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D.完成首次评估并建档,协助办理入院并交换联系方式40.早期诊断直肠癌的常用方法是?OA.内窥镜检查(正确答案)B.CT检查C.肿瘤标志物D.手术41.以下不属于慢性疾病个案管理范畴的是:()A.儿童气喘个案管理B.戒烟个案管理(正确答案)C.结核病个案管理D.心衰个案管理E.癫痫个案管理42.双瞬酸盐类药物不良反应不包括?OA.一过性流感样症状B.下颌骨坏死;C.过敏反应:如尊麻疹、过敏性休克(正确答案)D.胃肠道反应43.O年波士顿新英格兰医学中心一名注册护士凯琳.桑德建立了”护理个案全程管理模式”?A.1980B.1985(正确答案)C.1988D.199044.在CoPD个案管理中,评估锻炼效果的指标为:()ASPO2、HR(正确答案)B.SP02、RC.HR、BPD.HR、ECG45.以下不属于个案管理师工作面临的瓶颈及困难的是:()A.个案遵从率低B.工作自主性高(正确答案)C.有限的医疗资源D.被赋予多重责任46.COPD个案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哪几项?OA.吸入制剂使用正确率、肺功能指标改善率B.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率、健康心理控制源疾病内控倾向改善率C.COPD健康知识问卷知晓率D.以上均是(正确答案)47.以下哪项不是骨质疏松的风险因素?OA.肥胖(正确答案)B.过量饮用咖啡、碳酸饮料C.吸烟D.过度饮酒48.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期的特点是?OA.居家缺乏专业指导B.担心、焦虑、害怕、不确定感(正确答案)C.症状困扰D.需配合复杂的治疗49.收集和综合分析所有的临床信息,能正确判断病情发展,并参与医疗团队的讨论"属于个案管理的O环节?A.评估(正确答案)B.计划C.实施与协调D.评价与反馈50.关于“两层三阶梯’培训教育体系,描述不正确的是:()A.分为患者与家属两层(正确答案)B.分为患者、家属与医护人员两层C.患者家属分为新入阶段、在院阶段、出院阶段D.医护分为”新入阶段、轮转阶段、在职阶段101.个案管理的特点不包括:()A.服务对象遇到多重问题B.双重功能C."全貌,工作方法D.照顾协调(正确答案)102.病灶局限于局部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以O治疗为主A.手术(正确答案)B.化疗C.放疗D.靶向治疗103.全病程管理是以O为基础,以O为中心的服务模式A.医疗、个管师B.医疗、患者(正确答案)C.护理、个管师D.护理、患者104.我国死亡率最高的肿瘤:OA.乳腺癌B.食管癌C.肺癌(正确答案)D.胃癌105.个案管理是一种()的过程,来协助那些面临各种问题的服务对象。
DEP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开题报
告
题目:DEP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摘要:DEPTOR(DEP域含有蛋白)是一种均质化的蛋白质,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存活的功能。
最近的研究表明,DEPTOR在多种癌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病率、预后和表观遗传学有关。
然而,在乳腺癌中DEPTOR 的表达尚未得到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将对DEP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
研究目的:评估DEPTO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研究其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研究方法:通过检索相关文献,结合公共数据库,我们将搜集有关DEPTO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
我们将分析DEPTOR在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估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如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DEPTOR与乳腺癌患者远期预后的关系。
研究预期结果:我们预计,DEPTOR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可能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此外,DEPTOR的表达水平可能会影响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
这些结果可能有助于深入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提示患者的预后风险,并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DEPTOR;乳腺癌;表达水平;临床意义。
2023年-2024年检验类之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提升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5题)1、铁粒幼细胞性贫血A.贮存铁下降,早期出现血清铁蛋白下降B.铁粒幼红细胞增多C.贮存铁更进一步减少,铁蛋白减少,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总铁结合力增高和游离原卟啉升高,出现一般症状D.除上述特点外,尚有明显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
并出现多个系统症状E.内因子缺乏【答案】 B2、患者女,38岁。
近期出现无力、心慌、饥饿、出汗、头痛的症状,多在餐后2h发作,发作时血糖21mmol/L实验室和体格检查正常。
有餐后低血糖症状,但无昏迷和癫痫,一般半小时左右可自行恢复;延长口服糖耐量试验时,空腹和第1h血糖正常;饥饿时无低血糖发作;对低脂、高蛋白质饮食有效;无糖尿病、胃肠手术等病史。
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特发性餐后低血糖B.营养性低血糖C.2型糖尿病D.药物引起的低血糖E.糖耐量受损伴有低血糖【答案】 A3、粒细胞缺乏症为A.骨髓中网状细胞增多B.NAP积分及阳性率下降C.骨髓中粒系成熟障碍D.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多E.血中白细胞增多且有明显毒性改变【答案】 C4、有关细菌的分类单位正确的是A.性状相似、关系密切的菌株组成属B.群和组也是正式分类的等级C.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构成一个种D.细菌最高分类等级为门E.同一属细菌各方面的生物学性状相同【答案】 C5、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容易发生于()。
A.牙种植B.肝移植C.骨髓移植D.试管婴儿E.人造耳蜗【答案】 C6、HiCN法的优点,不包括()。
A.操作简单B.呈色稳定C.直接计算D.无公害E.准确【答案】 D7、下述哪种方法可用于保存单细胞悬液,对细胞表面免疫荧光染色分析无影响,但可破坏细胞的生物学活性A.深低温保存法B.甲醛固定保存法C.乙醇固定保存法D.甲醇固定保存法E.冷藏保存法【答案】 B8、对乳腺癌诊断最好的指标是A.CA15-3(糖类抗原)和CA549B.CEA和HC.CA50D.AFPE.HCG【答案】 A9、骨髓涂片中的哪一项特点对诊断霍奇金淋巴瘤最有价值A.纤维细胞增多B.可见Reed-Stemberg细胞C.非造血细胞增多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淋巴细胞增多【答案】 B10、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的特点为A.静置1~1小时后出现凝块或沉淀B.静置12~24小时后出现薄膜C.黄色胶冻状D.出现小絮状凝块E.呈浅绿色【答案】 B11、关于MD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B.多数病人最终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C.骨髓铁染色常显示细胞外铁缺如D.35%~70%病人有染色体异常E.多数病例骨髓造血组织过度增生,并有未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答案】 C12、细菌间直接传递遗传物质可通过A.普通菌毛B.性菌毛C.荚膜D.中介体E.鞭毛【答案】 B13、脂蛋白电泳时,可向阴极侧泳动的脂蛋白是A.CMB.VLDLC.LDLD.LP-XE.HDL【答案】 D14、葡萄球菌的培养特性是A.营养要求高,必须在血平板上才能生长B.均能产生金黄色色素C.分解菊糖产酸D.耐盐性强,可在含10%~15% 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E.专性需氧【答案】 D15、淡水鱼或虾是华枝睾吸虫的A.保虫宿主B.第二中间宿主C.中间宿主D.第一中间宿主E.终宿主【答案】 B16、DIC发生广泛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乳腺癌的代谢异常和代谢治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患者存在一系列的代谢异常,这为乳腺癌的发展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本文将探讨乳腺癌的代谢异常,并介绍代谢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
一、乳腺癌的代谢异常1. 葡萄糖代谢异常乳腺癌细胞相较于正常细胞具有更高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速率。
这种代谢异常表现为乳腺癌细胞对葡萄糖的高度依赖性,俗称“战争风味”。
乳腺癌细胞摄取大量的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将其转化为乳酸,从而为细胞提供生长和增殖所需的能量和原料。
这种代谢特点使得乳腺癌细胞对葡萄糖具有高度依赖性,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2. 脂代谢异常乳腺癌细胞相较于正常细胞具有异常的脂代谢。
乳腺癌细胞对脂肪酸摄取和合成的需求增加,同时也表现出异常的脂酸合成和降解。
这种代谢异常使得乳腺癌细胞可以利用脂肪酸作为能量来源和合成生物膜所需的构建块。
因此,脂代谢异常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3. 氨基酸代谢异常乳腺癌细胞对某些氨基酸的需求增加,如谷氨酸、精氨酸等。
乳腺癌细胞利用谷氨酸合成谷胱甘肽,从而对抗氧化应激和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
此外,精氨酸还参与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过程。
氨基酸代谢异常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二、代谢治疗在乳腺癌中的应用1. 靶向葡萄糖代谢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抑制乳腺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代谢,可以有效抑制其生长和增殖。
例如,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和糖酵解酶的活性,可以减少乳腺癌细胞对葡萄糖的依赖,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
另外,一些抗癌药物也可以通过干扰葡萄糖代谢来发挥治疗作用。
因此,靶向葡萄糖代谢成为乳腺癌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
2. 调节脂代谢脂代谢异常在乳腺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调节乳腺癌细胞的脂代谢可以作为治疗策略之一。
目前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或诱导脂肪酸代谢途径的活化来干扰乳腺癌细胞的脂代谢,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糖尿病关系研究进展1. 引言1.1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方式之一。
手术后的辅助内分泌治疗在预防和治疗乳腺癌复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辅助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雌激素拮抗剂和雌激素合成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能够干扰乳腺癌细胞的生长,降低患者的复发和死亡风险。
内分泌治疗在乳腺癌患者中被广泛应用,然而与之相关的副作用也不可忽视。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后可能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表明,内分泌治疗可能影响患者的血糖水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糖尿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研究背景中关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糖尿病关系的探讨,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内分泌治疗对糖尿病的影响,为临床实践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保障乳腺癌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
1.2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疾病之一。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效应降低,导致血糖水平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神经病变等。
糖尿病的类型包括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据绝大多数病例。
研究表明,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发生也存在一定关联。
糖尿病患者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健康人群更高,而且乳腺癌的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糖尿病的影响。
对于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相关研究中探究糖尿病的影响及其处理策略至关重要。
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对糖尿病的影响机制,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深入了解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1.3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在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发病率最高。
·论著·中国人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邮政编码200233)*本文由《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资助贾伟平 项坤三 陆俊茜 陈 蕾 唐峻岭 摘要 目的 研究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与中国人糖耐量变化的关系。
方法 对466例(正常体重189例,超重/肥胖277例)正常糖耐量(N G T )、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减损(IG T /I FG)、2型糖尿病(DM )患者,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 M A)评价胰岛素抵抗(HO M A-I R)及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HOM A-βcell),并用糖负荷30分钟净增胰岛素/净增葡萄糖(△I 30/△G 30)比值评价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
结果 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 I )、体脂分布(腹内脂肪、腹部及股部皮下脂肪面积)和血压等因素后,无论有无超重/肥胖,IG T /IFG 、DM 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升高,超重/肥胖者尤为明显。
并有胰岛β细胞基础功能及早期胰岛素分泌反应降低,DM 患者更显著。
结论 中国人从正常糖耐量到糖耐量异常的变化过程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起共同作用。
关键词 糖耐量 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分泌缺陷Insulin resistance ,insulin secretion and glucose intolerance in C hinese individualsJ ia Weiping ,X iang K unsan ,Lu J unx i ,et al(Depar tment o f Endocrinolog y &M etabolism ,Sha ng hai Six th People 's Hospital ,Shanghai 20023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 estiga te the impact of insulin resista nce a nd insulin secr etio n on the dev elopment of g lucose intolera nce in Chinese .Methods Giv en 75-g ram o ra l g lucose to ler ance challenge ,466Chinese (189no rmal w eigh t ,277o v erw eigh t /o besity )wer e divided into no rma l gluco se tolera nce (N G T )g ro up ,impaired g luco se to le rance /impaired fasting g lucose (IG T /I FG)g ro up,as well as ty pe 2diabetes (DM )g ro up acco rding to 1997AD A criteria.Homeo stasis model assessment (HOM A )w as applied to assess the status o f insulin resista nce (HO M A-IR)a nd basic function o f pa ncr eatic βcell (HOM A -βcell ).W hile insulino genic index (the ratio o f the increment o f insulin to tha t ofplasma gluco se 30min after a g luco se lo ad ,△I 30/△G 30)wa s perfo rmed to eva luate the ear ly phase insulin sec retio n .Results Adjusted with age ,sex ,body mass index (BM I),bo dy fat distributio n indices (including abdo minal visce ral,subcutaneous,a nd femo ral subcuta neo us adipose tissue ar ea s)a nd bloo d pressure,o ur da ta indicated tha t in comparison with N G T gr oup ,HO M A -I R w as increased sig nifica ntly in IG T /IFG and DM g roup ,especially ov e rt in the ov erw eig ht o r o besity subjects.M eanwhile HOM A-βcell and △I 30/△G 30w ere r ema rkably lo we r in IG T /I FG and DM g roup tha n in N G T g r oup,par ticula rly in DM g roup.Conclusi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sulin secr etio n deficiency may pla y an impo rtant role o n the w o rsening fr om no rmal g lucose to ler ance to g lucose into le rance in Chinese individuals.Key words Gluco se to lerance Insulin r esista nce Insulin secr etio n deficiency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引起2型糖尿病(2型DM )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但两者对糖耐量的影响,可因遗传、环境等因素而不同。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妇产科学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213)(总分91.12, 做题时间120分钟)不定项选择1.孕妇32岁,0-0-0-0。
停经18周,夫妻双方家族中无遗传性疾病史,无肿瘤病史。
16周中孕期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风险1/400,18-三体风险1/100000,开放性神经管畸形风险阴性。
现来产科门诊进一步咨询。
【提示】孕21周时,该患者无创产前筛查提示21-三体高风险。
下列治疗方案错误的是( ) SSS_MULTI_SELA告知确诊胎儿染色体21-三体异常,建议终止妊娠B告知胎儿21-三体异常可能,建议经皮羊膜腔穿刺C告知胎儿21-三体异常可能,建议经皮脐血管穿刺D告知胎儿21-三体异常可能,建议绒毛穿刺E继续妊娠F建议进一步行基因芯片检测2.孕妇,29岁,0-0-0-0,平素月经规律,现孕34周。
未按时产前检查。
1周来心悸、口渴,食量增多并多汗,睡眠不良且逐渐加重。
既往史:15岁患甲亢,未定期服药,不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入院查体:体温37.7℃,脉搏120次/分,血压140/70mmHg,呼吸28次/分;突眼,面色潮红。
【提示】孕妇入院后较焦虑,体温38℃,进食后呕吐1次。
需要完善的辅助检查包括( ) SSS_MULTI_SELA孕妇肝肾功能B胎儿电子监护C孕妇血电解质检测D胎儿超声E孕妇甲状腺功能三项检查F孕妇心电图3.孕妇,36岁,妊娠25周,前次妊娠不明原因死胎史,门诊化验提示尿糖(+),化验随机血糖6.0mmol/L。
既往无糖尿病史。
下一步应对患者进行哪项检查( ) SSS_MULTI_SELA监测随机血糖B糖耐量试验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D空腹血糖检测E再化验一次尿糖F再化验一次随机血糖4.孕妇,20岁,0-0-0-0,停经14周,社区医院建卡。
12周时巨细胞病毒(CMV)抗体检查,提示IgM、IgG阳性;14周复查CMV抗体,示IgM阳性,IgG阳性且定量较前次上升,IgG为低亲和力。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2-07-29T11:10:11.776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月3期作者:蔡育莹许壮志曲义坤[通讯作者] [导读]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研究进展蔡育莹许壮志曲义坤[通讯作者](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0)摘要:乳腺癌(BC)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BC,约占所有BC的60-70%。
其特征是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HER2阴性恶性细胞,因此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疾病治疗的支柱。
本研究通过对内分泌药物治疗的概念、主要类型和在乳腺癌当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乳腺癌的治疗和预后效果的提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应用进展;综述尽管进行了数十年的实验室、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乳腺癌的发病率仍在继续上升。
对于HR+乳腺癌(MBC)患者,内分泌治疗高效、简便、副作用少,有许多基于内分泌的治疗方案可以改善长期预后并优化生活质量。
随着新的有效药物的出现和可用,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内分泌治疗已成为一种标准治疗。
当前的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 指南建议对所有HR+乳腺癌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无论年龄、淋巴结状态或全身化疗治疗,因为其毒性可耐受、复发率降低和总生存期提高。
1内分泌治疗的概念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内分泌治疗[1]雌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是通过改变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所需要的微环境,从而使癌细胞的增殖停止在G0/G1期,进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和促其缓解的目的。
雌激素分泌相关腺体切除,因手术的不可逆性以及给患者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和受益的有限性逐渐被学者所丢弃,放射治疗去势目前也不推荐使用。
2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主要类型2.1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ERM是一组与雌激素竞争结合雌激素受体并根据靶组织发挥抗雌激素作用或雌激素作用的药物。
他莫昔芬是乳腺癌中研究最多的SERM。
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癌的现状、风险因素以及患者需求,我们特开展此次问卷调查。
您的参与将对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姓名:(可选填写)2. 性别:□ 男□ 女3. 年龄:________岁4. 职业:________5. 学历:□ 小学及以下□ 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本科及以上6. 联系方式:(可选填写,以便后续沟通)电话:________ 邮箱:________二、家族史7. 您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中,有几位患有乳腺癌?□ 0位□ 1位□ 2位及以上8. 您的家族中,有几位患有卵巢癌?□ 0位□ 1位□ 2位及以上9. 您的家族中,有几位患有其他乳腺癌相关疾病(如男性乳腺癌、男性卵巢癌等)?□ 0位□ 1位□ 2位及以上三、个人史10. 您是否曾患有乳腺良性病变(如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等)?□ 否□ 是11. 您是否曾进行过乳腺活检?□ 否□ 是12. 您是否曾进行过乳腺导管冲洗?□ 否□ 是13. 您是否曾进行过乳腺影像学检查(如乳腺X光、超声等)?□ 否□ 是14. 您的月经初潮年龄是:________岁15. 您的生育史:(1)生育子女数量:________个(2)生育年龄:□ 20岁以前□ 20-29岁□ 30-39岁□ 40岁以上四、生活方式16. 您的体重指数(BMI)是:________(计算公式:BMI=体重(kg)/身高(m)²)17. 您的饮食习惯:□ 偏好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偏好低脂肪、低热量食物□ 偏好中等脂肪、热量食物18. 您的饮酒情况:□ 不饮酒□ 偶尔饮酒□ 经常饮酒19. 您的吸烟情况:□ 不吸烟□ 偶尔吸烟□ 经常吸烟20. 您的体育锻炼情况:□ 无锻炼习惯□ 有锻炼习惯,每周锻炼次数:________次五、乳腺癌知识认知21. 您是否了解乳腺癌?□ 了解□ 不了解22. 您是否知道乳腺癌的早期症状?□ 了解□ 不了解23. 您是否知道乳腺癌的预防措施?□ 了解□ 不了解24. 您是否知道乳腺癌的治疗方法?□ 了解□ 不了解六、需求与建议25. 您对乳腺癌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有哪些需求和期望?26. 您对我们此次调查问卷有何建议?感谢您的参与!祝您身体健康!(调查机构:_________)(调查时间: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社区应用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应用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接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64例为对照组,对其社区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应用格列美脲分散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降糖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经3个月随访,观察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及OGTT-2 h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2型糖尿病社区治疗中,采用格列美脲分散片与二甲双胍联合疗法,能有效提高降糖效果,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格列美脲分散片糖尿病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导致机体胰岛素β细胞功能减退,出现胰岛素抵抗症状,蛋白质、糖、脂肪与水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1]。
糖尿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且大多数患者未坚持食疗,导致症状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坚持服用药物改善患者症状,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
二甲双胍为常用的降糖药物,但是单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控制效果不佳,格列美脲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糖尿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显著降糖作用[2]。
在本组研究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接受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64例为观察组,男39例,女2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6.3±3.6)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6±1.2)年,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68例为对照组,男36例,女28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2.5±3.7)岁,病程2~14年,平均病程(4.9±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