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瓦浅射导弹:俄罗斯一个没有退路的选择
- 格式:doc
- 大小:308.00 KB
- 文档页数:9
北风之神:振兴俄军的"国之重器"的资料图:“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海航中。
资料图:“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战略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新一级的战略核潜艇——“北风之神”级的首艇。
据俄罗斯海军司令2010年底声称,鉴于白海的冰况,原定于2010年12月17日在白海进行的年内第三次“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试验将推迟到2011年春季进行。
如果不出所料,这次推迟后的试射很可能首次在“北风之神”级(955型)核潜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上试射,并采用水面发射导弹的方式进行。
通过此举,新型“布拉瓦”导弹将与其运载系统“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实现“珠联璧合”,共同承载起俄罗斯振兴海军的梦想和期望。
而这一刻,俄罗斯海军也正在热切盼望着携带“布拉瓦”导弹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早日归编。
“北极熊”为何钟情“北风之神”?“北风之神”级属于俄罗斯第五代(第一代H级;第二代Y型;第三代D级,分D-l型、D-2型、D-3型、D-4型;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被命名为“尤里·多尔戈鲁基”号。
“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原计划于2002年投入使用,但因经费跟不上致使入役时间一拖再拖。
目前,北德文斯克造船厂正在根据俄国防部订货建造4艘“北风之神”级潜艇,共需几万亿卢布,每年5000亿-7000亿卢布。
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15年前使“北风之神”核潜艇的数量达到8艘。
俄罗斯人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是什么原因使其作出如此慷慨之举而发展海军重器?首先,北约东扩的锋刃已逼临俄罗斯国境线。
俄罗斯感觉到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气息。
俄决心在21世纪保持强大的战略威慑力量,而拥有一流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正是关键所在。
面对俄水面舰艇实力无法与美抗衡的现实,俄军唯有下力发展潜基弹道导弹才能弥补其打击力量的不足。
俄海军认为,未来俄潜基核打击力量要占俄“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57%以上,要能担负70%或更多的战略使命,所需费用却仅占国防开支的6%。
俄罗斯的太空安全观○何奇松 赵雅丹摘 要:太空被视为俄罗斯的国家总体实力与军事实力的象征。
维护太空安全与太空力量的平衡,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考虑的问题。
面对美国太空武器化的政策,为保证其进出太空的自由和其太空战略利益,俄罗斯对此做出回应。
一方面,联手中国等国家呼吁国际社会限制太空武器化;另一方面谋求“非对称反击”手段,发展相关反制武器,不让美国在太空武器领域一枝独秀。
关键词:俄罗斯;太空安全;美国;太空武器化中图分类号:E3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451(2008)04-0122-07作 者:何奇松,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博士赵雅丹,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苏联———俄罗斯太空探索及其利用历程苏联———俄罗斯发展太空资产,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太空时代开始到苏联的消亡,是苏联太空荣耀的最高点。
第二阶段,是叶利钦任总统时期,太空与改革进程相伴,俄罗斯太空探索和力量急剧萎缩阶段。
第三阶段则从普京开始到现在,其特征就是巩固和复兴其太空技术领先地位。
为了确保战略核威慑的有效性和先进性,苏联开始谋划太空计划,并很快掌握了太空军事优势,如目标打击、遥感、导航、通讯、早期预警和侦察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成就。
苏联成功地与美国在太空武器化计划上进行竞争,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在太空军备竞赛中领先。
从196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就开始研制共轨式反卫星武器,这些反卫星武器能够使卫星致盲,并摧毁他们。
激光反卫星武器的研制也在快速推进。
1975年10月18日,苏联连续5次用激光器照射两颗飞临西伯利亚上空的美国预警卫星,使其红外传感器失效达4小时之久。
同时,苏联也加强了天基激光武器的试验。
1981年,在宇宙系列卫星、飞船和“礼炮”号空间站上,苏进行了一系列激光武器打靶试验,均获得成功。
尤其是1981年3月,苏联利用一颗卫星上的小型高能激光器照射一颗美国卫星。
苏联也研制其他反卫星武器,如从米格31飞机上发射拦截机,它能够释放一枚小导弹打击卫星。
命中率达100%!头号潜射导弹成功试射,美:领先世界30年据媒体消息,俄罗斯最新入役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号核潜艇于日前进行了核导弹潜射试验,成功命中预设目标。
该潜艇是俄罗斯北风之神级核潜艇的升级型号,也是新型号中的第一艘,采用了更先进的艇电系统、消声降噪系统和艇载武装,战略威慑能力大幅度提升。
美媒称其“战斗能力强大、噪音低,拥有高效的流体动力性能,能携带16枚“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是俄罗斯用来对抗西方的五大战略利器之首。
在之前的试射中,“弗拉基米尔大公”号就创下连射4枚潜射导弹全部命中的纪录。
该潜艇从鄂霍次克海发射导弹,从日本海北部一直飞到芬兰湾的训练场,飞行距离达4988公里。
在2018年,隶属于北方舰队的“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核潜艇也从白海发射了4枚“布拉瓦”潜射导弹,成功命中设在勘察加半岛上的标靶。
三次试射共发射12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命中率高达100%。
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当前在役的几种主流潜射导弹中,只有美国的“三叉戟”潜射导弹能达到。
据统计,“三叉戟”导弹自服役以来共试射了172次,全部获得成功,命中率接近100%。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布拉瓦”潜射导弹命中率要低很多,在2018年前进行的32次试射中只有22次获得成功,可靠率只有68%,从来没有连续4次试射取得成功。
不过在2018年后,“布拉瓦”导弹的发射成功率直线上升,连续三次取得四连射成功。
美媒认为,俄罗斯一定是掌握了某种先进的导弹发射技术。
技术原理上,“布拉瓦”导弹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与液体燃料火箭相比更灵活、反应更快、待命时间更长,接到发射命令数分钟就能发射,无需提前加注燃料,因此发射成功率直线上升。
相比之下,虽然美国的“三叉戟”导弹很早就开始用固体燃料推进,但自从冷战结束后,美国军工行业迎来萧条期,许多军工企业与技术团队解散,导致美国火箭推进技术停滞不前,“三叉戟”导弹很难有进步。
用户指南版权与许可©2016 版权所有HP Development Company, L.P.保留所有权利。
除非版权法允许,否则在未经HP 预先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严禁转载、改编或翻译本手册的内容。
本文档包含的信息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HP 产品与服务的全部保修条款在此类产品和服务附带的保修声明中均已列明。
此处内容不代表任何额外保修。
HP 对此处任何技术性或编辑性的错误或遗漏概不负责。
Edition 2016 年2 月1 日商标声明Adobe®、Acrobat®和PostScript®是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的商标。
Intel® Core™ 是Intel Corporation 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地区的商标。
Java™ 是Sun Microsystems, Inc. 在美国的商标。
Microsoft®、Windows®、Windows® XP 和Windows Vista® 是Microsoft Corporation 在美国的注册商标。
UNIX®是The Open Group 的注册商标。
能源之星和能源之星标记是美国环保署拥有的注册商标。
目录1产品基本信息 (1)产品功能 (2)环境功能 (2)辅助功能 (3)产品视图 (4)左前视图 (4)右前视图 (5)后视图 (5)墨盒门视图 (6)开机/关机 (7)打开产品电源 (7)管理电源 (7)关闭产品电源 (8)使用控制面板 (9)控制面板按钮 (9)控制面板主屏幕 (10)控制面板仪表板 (10)控制面板的应用程序文件夹 (11)控制面板快捷方式 (11)帮助功能 (12)打印机信息 (12)帮助动画 (13)安静模式 (14)从控制面板打开或关闭安静模式 (14)从EWS 打开或关闭安静模式 (14)2连接产品 (15)将产品接入计算机或网络 (16)使用USB 电缆连接产品 (16)将产品连接到网络 (16)支持的网络协议 (16)ZHCN iii使用有线网络连接产品 (17)使用无线网络(仅限无线型号)连接产品 (17)使用WiFi 设置向导将产品连接到无线网络 (18)使用WPS 将产品连接至无线网络 (18)手动将产品连接至无线网络 (19)使用Wi-Fi Direct 将计算机或设备连接至产品 (20)打开Wi-Fi Direct (20)从具有无线功能的移动设备打印 (20)从具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进行打印(Windows) (20)从具有无线功能的计算机进行打印(OS X) (20)为已接入网络的无线产品安装HP 打印机软件 (23)打开打印机软件(Windows) (24)管理网络设置 (25)查看或更改网络设置 (25)设置或更改产品密码 (25)在控制面板中手动配置TCP/IP 参数 (25)链路速度和双工设置 (26)3打印机管理和服务 (27)HP 嵌入式Web 服务器(EWS) (28)关于EWS (28)关于cookie (28)启动EWS (29)功能 (29)主页选项卡 (29)“扫描”选项卡 (30)“传真”选项卡 (31)“Web 服务”选项卡 (31)“网络”选项卡 (31)“工具”选项卡 (31)“设置”选项卡 (32)Web 服务 (33)何为Web 服务? (33)HP ePrint (33)打印应用程序 (33)设置Web 服务 (33)使用Web 服务 (34)HP ePrint (34)打印应用程序 (35)删除Web 服务 (35)iv ZHCNHP Web Jetadmin 软件 (37)产品安全功能 (38)安全声明 (38)防火墙 (38)安全性设置 (39)固件更新 (39)打印机软件(Windows) 中的HP Printer Assistant (40)打开HP Printer Assistant (40)功能 (40)Connected 选项卡。
执政八年带领俄罗斯重归强国之列2000年,当普京登上总统宝座时,没有多少人熟悉这个小个子的前克格勃官员,更不要说对他拯救俄罗斯抱太大的希望了。
然而,当他两任届满的八年后,当面对抖擞精神、意欲重振雄风的俄罗斯,人们不能不发出感慨。
普京在八年执政期间,以“非常的手段”带领俄罗斯重新崛起、“回归世界强国之列”。
这是美国《时代》杂志在解释把普京评为2007年度人物时对他的评价。
八年凌厉的组合拳普京的成绩单应该可以罗列更多,但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一点:他让俄罗斯人恢复了对国家的信任,让国民找到了自信和对未来的希望,振奋了他们委靡多日的精神。
众所周知,普京上台时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
稳定和秩序!这不仅是当时普通民众的渴望,也是那些在财产分割中、在政治乱局中损失严重的各种利益集团的心声。
因此,建立秩序、维护稳定就必然成为普京上任伊始高举的大旗。
而这也一直是他执政的“第一要务”,还是其能够在其他领域取得显著成绩的先决条件,更是他能赢得居高不下的支持率和临近卸任一片挽留声的“法宝”。
俄罗斯著名学者罗伊·麦德维杰夫说:“普京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在需要的位置上的有用之人。
”政权:从“国家机器失灵”到“可控民主”前总统叶利钦曾承认:“在俄罗斯有庞大的国家机构、有强大的军队和警察,却存在着如此的无政府状态……这意味着整个国家机器失灵了。
”到2008年普京卸任之时,俄罗斯形成了在多元民主框架下,把议会、政府、司法、主要政党和媒体掌握在手中,政权基本控制各个局面、精英团队相对团结的总统集权体制,或称“可控民主”体制。
在1992年后的八年里,俄罗斯政治长期陷入混乱局面,政府的行为能力遭到极大削弱。
由于民主政治本身仍不完善,加上经济转轨造成的社会动荡,弱化了的政府缺乏足够的能力维持社会稳定和法律秩序。
在这种情况下,普京意识到,强大而理智的政权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保障,加强国家权威是解决迫切问题的最好方法。
保证政局稳定、政令畅通、政权正常运转成为其第一要务,也是振兴经济的前提。
俄罗斯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何奇松【内容提要】太空探索被视为俄罗斯的国家总体实力与军事实力的象征。
面对美国太空武器化的政策,为保证其进出太空的自由和其战略利益,俄罗斯对此做出回应。
一方面,联手中国等国家呼吁国际社会限制太空武器化;另一方面谋求“非对称反击”手段,发展相关反制武器,不让美国在太空武器领域一枝独秀。
俄罗斯的回应夹杂着咆哮与绝望的奇特混合的特征。
【关键词】俄罗斯美国太空武器化【作者简介】何奇松,1972年生,上海政法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
(上海200237)很少领域能像太空探索那样给俄罗斯带来荣耀与声望。
与核武器及其各种类型、型号的军事导弹一样,俄罗斯视太空技术及其运用为国家总体实力和军事能力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标志。
太空技术及其运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近出现的空缘政治学(Astropolitik)说明了这个问题:“谁控制了近地轨道,谁就控制了近地空间;谁控制了近地空间谁就支配了特拉(Terra,大地女神);谁支配了特拉,谁就决定人类命运。
”[1]作为一个领先的太空强国,俄罗斯高度关注维持其太空军事、商业和民用能力的可靠性。
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太空武器化计划和企图谋求独霸太空的现实,俄罗斯在政治不稳定、航天领域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依然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回应,试图巩固其作为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的地位,防止美国利用太空武器化来谋求战略优势和商业支配。
一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美国从冷战时代开始谋划太空武器化,试图在太空部署武器,压倒苏联和华约,其中尤其以1983年提出的“星球大战(SDI)计划”为甚。
虽然因为各种原因被取消,花费了几百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还是在太空武器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2]。
冷战结束后,美国重新拾起“星球大战计划”,发起“新星球大战计划”,酝酿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
根据美国国防部的设想,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主要由天基探测系统、陆基探测系统和拦截器系统组成。
2001年5月1日,上任才百余天的乔治·W·布什宣布美国将突破1972年美苏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正式建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并进一步建立全球性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
普京宣布了苏联解体以来的最大一笔国防开支——2010年的俄罗斯国防费将达到500亿美元,同时又宣布将在2012年将军队人数裁减至100万,自此俄似乎在重建之路迈出重要一步。
但实际上,多年的萎靡已让"北极熊"实力已不复从前,所有的强势只不过是撤退前的虚晃一枪。
俄罗斯军力下滑严重,在车臣战争中损失重大。
据说土豆烧牛肉最早是匈牙利大菜,但赫鲁晓夫把土豆烧牛肉和共产主义联系起来,从此这就成了俄罗斯的一部分了。
土豆烧牛肉的诀窍在于牛肉,质要好,量要足,否则就成了淡而寡味的土豆汤了。
在11月18日的俄罗斯国防系统工作会议上,普京宣布2010年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将达到500亿美元,其中340亿美元用于采购新装备,这是苏联解体后少见的大手笔。
即使在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就屡屡声称要大力增加军费开支,改善军人待遇,更新装备,扶持军工,但雷声打了很久,就是不见到雨点。
在俄罗斯当前经济深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拖累的时候,普京的许诺是否能够实现,土豆汤里是否能见到牛肉,只有时间才能证明,但俄罗斯的军力的衰竭确是实实在在的。
俄罗斯已数次大裁军,2012年军队人数将裁至100万。
早在沙俄时代,俄罗斯军队就以人多势众为主要特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是无穷无尽的苏联大地和兵员补充使苏联红军在丧失了几千公里纵深和几百万兵员之后依然能够东山再起,最终和西方盟国联手打败了纳粹。
长期以来,“数量就是质量”成为苏联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量优势不仅体现在兵员上,也体现在技术装备上,苏军的五万多辆坦克曾经使整个世界相形见拙。
但苏联解体以来,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使俄军一而再、再而三地裁军。
1992年到1996年,俄军从250万人裁减到170万人;1997年到1999年,俄军再次大裁减至124万人。
2008年开始,俄罗斯再次裁军,在2012年,俄罗斯武装力量的人数将从现在的124万减少到100万,比先前的计划提前了4年。
俄军中的大部分校级军官将在新的裁军中被裁减掉。
2010年世界航天发展回顾——导弹技术2010年,美国和俄罗斯签署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
美国积极发展常规战略弹道导弹技术;俄罗斯、法国仍重视先进潜射核弹道导弹的发展。
高超声速技术的发展成为本年热点,美国空军成功进行X-51A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但美国海军HyFly高超声速导弹飞行试验再次失败。
远程巡航导弹技术得到积极发展。
此外,导弹防御系统技术取得重要进展,美国、印度、日本成功进行多次导弹拦截试验,但美国陆基中段防御系统拦截试验经历连续2次失败。
1.战略弹道导弹①美国试验新型战略弹道导弹技术——助推滑翔技术。
4月22日,由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研制的轻型米诺陶4运载火箭从位于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高超声速技术飞行器(HTV-2),此次也是HTV-2首次进行飞行试验,由美国DARPA与空军联合执行。
轻型米诺陶4运载火箭一、二、三子级取自退役的和平卫士(MX)弹道导弹;HTV-2为美国“兵力运用与本土发射”技术验证计划(简称猎鹰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滑翔飞行器子系统,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
4月23日,DARPA披露了试验过程与结果:米诺陶4火箭成功将HTV-2飞行器送入预定高度,HTV-2在大气层外与火箭分离,其速度超过了20Ma;但火箭起飞后9分钟,HTV-2的遥测数据中断,随后飞行器与地面失去联系。
DARPA宣称,此次高超声速技术飞行试验最终失败。
11月16日,DARPA公布了导致HTV-2飞行异常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是偏航角度超出了预期,飞行器发生滚转导致失控。
②俄罗斯连续两次成功进行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10月7日和10月29日,俄罗斯海军成功进行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飞行试验。
该导弹由俄海军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重型战略核潜艇从白海海域水下发射,导弹的轨道参数正常,弹头准确命中了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库拉靶场的预定目标。
这是布拉瓦导弹继连续3次试验失败后的连续两次成功。
第21卷第3期2007年5月长沙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Vol.21 No.3May.2007俄罗斯新军事战略论析*刊启军,王海滨(聊城大学,山东聊城252059;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12)摘要:“9·11”事件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以及俄罗斯与关国等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调整,俄罗斯逐渐改变了原有的“现实遏制”战略,并出台了新的军事战略———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该战略虽含有一定程度的进攻色彩,但仍为防御性战略。
关键词:俄罗斯;军事战略;核遏制中图分类号:K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81(2007)03007102“9·11”事件后,反恐及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方面的共同战略目标,使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的双边关系逐渐走向了缓和与合作并趋于稳定。
在此背景下,2002至2004年,俄罗斯对原有的战略进行了调整,并出台了新的军事战略———“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
在2002年制定的《2010年前俄联邦国家军事建设政策基础》中,俄罗斯明确将“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战略机动性”原则作为2010年前组织国防的基础。
2003年10月,俄罗斯国防部就军队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问题召开了高级领导干部会议,公布了由国防部撰写的《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发展的迫切任务》(以下简称《迫切任务》)的文件,提出了关于俄罗斯军事改革和建设的一系列新观点和指导原则,标志着俄罗斯军事战略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2004年1~2月举行的“安全-2004”战略演习中,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公开宣称,“我们现在这样表述武装保卫俄罗斯的主要组织原则:以核遏制为依托的机动战略”[1](P212),这标志着俄军已完成了普京时代的军事战略转变。
一俄罗斯对当前军事安全威胁和作战对象的判断俄军在《迫切任务》中认为,俄罗斯在现代国际环境中受到三类威胁:国外威胁(16种)、国内威胁(6种)和跨境威胁(6种)。
洲际导弹断代史■高建栋孙旭东刘海春第一代:液体燃料单弹头第一代洲际导弹主要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苏联研制成的SS-6系列导弹,以及美国的“宇宙神”“大力神”等系列导弹。
它们实现了洲际导弹从无到有的跨越,但技术性能较差。
这些导弹主要采用液体燃料,发射前需要很长时间加注准备且不易贮存,最大起飞重量可达122吨。
导弹装载的单弹头最大威力相当于500万吨TNT当量,但精度较低,圆概率误差近10公里。
第二代:固体推进增射程就武器装备发展而言,弥补了上一代的弊病往往就会是下一代的亮点,洲际导弹也不例外。
针对第一代洲际导弹使用液体燃料射程短、自重大、反应时间长等缺点,美国“大力神Ⅱ”“民兵Ⅰ”“民兵Ⅱ”以及苏联SS-7、SS-8等导弹都改为固体燃料推进,最大起飞重量减小至80吨,射程却增加至1.1万公里,命中精度提高到了百米级,导弹的发射地点也逐步从地上塔架转入地下发射井。
这一阶段,洲际导弹搭载的核弹头开始加装突防装置,其命中精度、威力、实用性和可靠性都有所提高。
第三代:集束式弹头突防强矛与盾总是共生的。
随着洲际导弹的发展,到了上世纪70年代,导弹防御系统也雏形初现——为此,第三代洲际导弹开始在增强突防能力上“做文章”。
苏联的SS-9系列、SS-11系列和美国的“民兵Ⅲ”系列导弹都普遍采用了集束式多弹头。
当导弹搭载这种弹头飞至预定地点时,可在打开弹头母舱的同时释放出多个子弹头,共同攻击目标。
与单弹头相比,这种集束式多弹头可有效提高洲际导弹的突防能力,增强对地面目标的毁伤效果。
第四代:分导弹头“一打多”集束式多弹头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了它的不足:子弹头多靠惯性飞行,精度低、消耗大,且不宜打击点目标。
为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美苏两国开始研制分导式多弹头。
与集束式多弹头一次释放多个子弹头不同,分导式多弹头的弹头母舱可以按预定程序逐个释放子弹头,并使其分别导向目标,从而可精确攻击相隔一定距离的数个目标或集中攻击同一目标。
资料图:2009年12月9日,挪威的上空出现了一个奇异的螺旋状光晕,时候有专家分析这正是“布拉瓦”导弹当天一次失败的试射所留下的尾迹所形成的。
中国网9月26日报道作为俄未来海基核力量支柱的“北风之神”级新型核潜艇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于8月19日驶入白海海域,开始对通讯系统进行测试,各项测试工作进展顺利。
但同时也有坏消息传出:该潜艇的主要武器——“圆锤”(“圆锤”又名“布拉瓦”)导弹的试射,因为森林大火的肆虐不得不推迟。
近年来,“圆锤”导弹在试射中失败连连,可谓“命运多舛”,作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志在必得的首选战略装备,两者能否实现珠联璧合一时间成疑。
意在抗衡美国水下力量的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最大带弹量为192枚核弹头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庞大水下遗产,包括60余艘战略导弹核潜艇,而同期美国只有此类潜艇32艘。
但随之而来的经济困难几乎窒息了俄罗斯海军的发展。
从1990年开始,俄海军经费极大地缩水,到2000年俄只拥有19艘战略核潜艇,减少了70%。
虽然此后俄海军加强了核潜艇的维护,但截止2007年年中,残存的水下舰队的作战能力也濒于消亡。
每年60次的战备巡逻,到2000年降低到了2次,2006年也只恢复到了5次。
在2004年战略大演习中接二连三的发射失败,使目睹了这一窘境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深刻认识到,俄罗斯已到了不得不拯救海基核力量的时候了,这也成为俄加快“北风之神”级潜艇发展的直接动因,使“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成为俄罗斯在近十七年中完工的唯一一艘战略核潜艇。
“三叉戟IID5”潜射导弹出水的瞬间,该导弹目前连续成功发射次数已经超过130次,是世界上发射成功率最高的战略导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从60余艘锐减到目前的12艘。
美军则装备了18艘最先进的“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
该级潜艇是世界上装载弹道导弹最多的核潜艇,一艘“俄亥俄”级可以装载24枚“三叉戟”弹道导弹,其携带的分导式弹头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对方200-300个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战略目标。
同时,美军的战略导弹核潜艇仍然保持了冷战期间的高战备水平,有8艘随时处于戒备状态,4-5艘保持在海上巡航。
俄军则只能保证1-2艘同时在海上执行军事任务,其水下核优势已经完全丧失。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乘坐游艇视察海试中的“北风之神”级首舰美国《外交》杂志在2006年3月据此断言:“俄罗斯已经丧失核报复能力,美国因此夺得了当今世界的核霸权。
”战略稳定的天平已经向美国倾斜,美国国防部长在50多年前论述“确保相互摧毁”战略时就曾认为:战略平衡破坏之日就是战争开始之时。
因此,挽回战略稳定形势成为了加快“北风之神”级潜艇发展的内在动因。
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应比美“俄亥俄”级更“神”“北风之神”与“台风”两级潜艇同时出现在港内,可见“北风之神”的体格娇小了许多,费效比远胜过过分庞大的“台风”俄海军配备的第5代战略导弹核潜艇“北风之神”级承载了太多的梦想和期望,在它身上凝聚了几十年来苏/俄在潜艇制造技术上的精髓,在潜艇减震、降噪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该级艇是俄罗斯最新军事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配备新一代“圆锤”海基战略导弹,将大大增强俄海军实力,与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争雄大洋。
“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由俄著名的“红宝石”中央设计局设计。
第一艘“北风之神”——“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早在1996年10月25日就举行了开工仪式,工程代号为955。
由于当时俄罗斯经济状况不佳,建造经费不能按时到位,新艇的下水时间一拖再拖。
普京执政后表示为新艇单独拨款,“尤里•多尔戈鲁基”号的建造工程才步入正轨。
“北风之神”级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具体战术-技术指标如下:水面排水量14720吨,水下排水量17000吨,艇体尺寸为171.5(长)×13(宽)×10.5(吃水)米,水面最大航速12-16节,水下最大航速26-27节,最大潜深450米,安全工作深度400米,人员编制130人。
为了确保其优异的水下航行性能及隐身效果,俄克雷洛夫中央科研所对艇体结构进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和试验,在数个方案中优化选择了近似拉长水滴型的流线造型,与971型“阿库拉”级(北约代号“鲨鱼”)相似。
这种外型结构能够在保证水下高航速的同时,减少艇体与水流之间的摩擦,降低航行时的噪音。
“北风之神”的主动力装置为1座OK-650型压水反应堆和2座汽轮机,双轴推进。
其中OK-650型压水反应堆也是“台风”级的主动力装置,最大功率为380兆瓦,汽轮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74570千瓦,强劲的主动力装置使得该级艇的最大水下航速达到27节,水下机动性能超过美国的“俄亥俄”级。
另外,“北风之神”还装有2个低噪音推进电动机,用于水下低航速时的安静航行。
在“阿库拉”和“奥斯卡”等上一代核潜艇降噪成就的基础上,其水下静音性能又提升了一大截。
首先,艇体表面贴敷了厚度超过150毫米的高效消声瓦,同时主机等主要噪声源安装了整体浮筏式双层减振基座及隔音罩,艇内机械装置也进行了降噪设计,设计人员还在消除红外特征、磁性特征、尾流特征等方面均采取了一些独到的隐形措施。
“北风之神”首舰隆重的下水仪式,北风之神和布拉瓦的“联姻”是俄罗斯保持二次核打击能力的唯一希望在其他主要作战性能指标上,“北风之神”级比“台风”级要有很大提高,有些方面甚至要优于美国“俄亥俄”级,主要表现在:战略导弹方面。
“北风之神”级首艇上装有16个导弹发射筒、12枚“圆锤”-M(SS-NX-30)洲际导弹,射程1.1万公里以上,导弹舱设在指挥台围壳之后。
而后服役的同型潜艇将完整配备16枚“圆锤”-M战略导弹。
而美国的“俄亥俄”级所配备的“三叉戟”-II型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只有1.12万公里,且每枚只载8个弹头,小于“圆锤”-M的10个弹头数量。
因此,在战略导弹作战能力上,“北风之神”要略胜一筹。
此外,“北风之神”上安装了一套“公共马车”型作战控制指挥系统和一套“斯卡特”型综合声纳系统,同时整艘艇的设备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艇员人数比“台风”级的163人大幅减少,与“俄亥俄”级的134人接近。
从整体战术技术指标上看,955型“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达到了俄海军的基本作战要求,赶上并略领先于美国“俄亥俄”级潜艇,能够替代体积庞大、效费比不高的“台风”级承担战略核反击的重任。
出于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俄海军必然坚定发展新一代的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弥补现有舰艇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命运多舛的“圆锤”潜射弹道导弹可否与“北风之神”珠联璧合?在“北风之神”研制之初,苏/俄海军高层就下达了配套的潜射弹道导弹研制计划,研制工作在原有的PCM-52“鲟鱼”(北约代号SS-N-20)基础上进行,计划代号PCM-52B“小帆船”(北约代号SS-N-28),研制单位是著名的马克耶夫设计局。
苏/俄海军认为:己方在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多以液体燃料推进剂为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美方的固体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由于结构简单、重量轻和便于储备保管等因素,已经成为世界强国海军潜射弹道导弹发展的方向。
整体看来,苏/俄固体潜射弹道导弹要比美国落后5年左右。
这对于誓与美国一较高下的俄罗斯是难以忍受的,因此高层下达的SS-N-28的性能指标要求相当苛刻:发射重量不能超过100吨,要尽量达到“三叉戟”导弹的标准,能够携带10枚分导式核弹头,射程要达到10000公里,并且须具备较强的末端突防能力和较高的命中精度。
“布拉瓦”导弹的工作模式图在代号为“圆锤”的新导弹研制计划下达的同时,俄海军司令库洛耶多夫大将在1998年9月指示“红宝石”中央设计局按照“圆锤”导弹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对“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重新设计。
经过索洛莫诺夫率领的设计小组的艰苦努力,“圆锤”导弹设计草案在2000年通过验证后,很快就于2004年进入原型弹模拟试验阶段。
“圆锤”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借鉴了“白杨”-M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研制经验,具有突防能力强和圆概率误差较小等特点。
该导弹与“白杨”外形相似,只是射程略微降低,为10000公里(有资料说8000公里)。
“圆锤”洲际弹道导弹仍然采用三级火箭助推,使用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
与液体燃料火箭导弹相比,“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具有更长的待命时间,在接到发射命令后数分钟之内便可以发射。
新导弹的发射重量可能略低于“白杨”,估计“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射重量接近40吨。
新导弹的载荷为一枚55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为了能够突破美国的BMD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俄罗斯在设计弹头时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装防辐射及电磁干扰的防护罩,增加诱饵装置等。
另外,俄罗斯还为“圆锤”洲际弹道导弹研制了分导式弹头,一般可携带6枚,如果减少诱饵数量的话,携带分导式弹头的数量可以超过6枚,甚至达到10枚。
“圆锤”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段安装有PBV助推系统,由它负责控制投放弹头,这些弹头通过自带的惯性导航系统和“格洛纳斯”接收机定位。
从“台风”级TK201试验艇上发射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2004年底,TK-208潜艇在白海进行了“圆锤”导弹模型的水面及水下发射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圆锤”导弹在近年来的研制试验中却遭遇了空前的高失败率。
迄今为止,“圆锤”导弹已在12次发射试验中失败了7次,如此之高的失败率招致外界的颇多非议(事实上,根据更加严格的评估,圆锤导弹被认为仅有1次属于完全成功的试射)。
但俄高层还是选择了支持“圆锤”项目,主要是因为“北风之神”很快就要服役并承担作战任务,不能到最后出现有艇无弹的尴尬局面,“圆锤”无论如何也要研制成功。
目前,“圆锤”导弹因为俄罗斯近期的森林大火导致了试射再次推迟。
为“圆锤”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导弹本身没有任何技术问题,这次仅仅是因为火情严重导致先期准备工作受阻,才被迫更改其试射时间的。
除了此次试射,俄军在年底前还将对“圆锤”进行两次试射,不排除“尤里•多尔戈鲁基”号亲自出马的可能性,如果3次都成功,“圆锤”有望在明年服役。
之前曾有论调称俄应为“北风之神”级核潜艇装备其他种类的导弹,但俄军方强调,“圆锤”没有替代品。
“北风之神”从白海的俄军军港启航海试,记者们的热情和军港的荒凉很形象地反映了该级潜艇的窘境据悉,“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潜艇2010年8月的此次试航将决定它的最终命运,如果试航顺利完成,它将在2018年以后成为俄“三位一体”核力量中海基组成部分的核心作战平台。
俄国防部一位官员表示,高层曾有意让“尤里•多尔戈鲁基”号来承担“圆锤”导弹最新一次的试射工作,但目前还是暂定由服役多年的“德米特里•顿斯基”号核潜艇承担这项任务。
可以说,“命运多舛”的“圆锤”导弹和顺利试航的“北风之神”级核潜艇在很大程度上可谓是同命相连,两者最终能否实现珠联璧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