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道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临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应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治疗效果。
方法:以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以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食道心房调搏进行治疗。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转复成功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同时其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
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关于临床PSVT采用食道新房调搏的方法治疗,不仅可提升患者转复的成功率,同时对于抑制毒副反应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心房调搏;普罗帕酮【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2-0014-01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率失常症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常主要表现为胸(TEAP)治疗方式的应用具有疗效显著与创伤小的特征,目前主要以PSVT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PSVT患者,并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5-69岁、平均为(43.796.5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19例,年龄为26-72岁、平均为(44.577.61)岁。
两组患者均有PSVT的发作史,其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70mg的普罗帕酮予以静脉注射,在患者心动过速症状消失后即可停止注射。
对于不能转复的患者则在间隔10min后再次以70mg的普罗帕酮进行静脉注射,其总剂量应不得超过210mg。
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诊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PS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TEAP诊断,将诊断结果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TEAP、IEPS诊断结构中的诱发窗口、诱发频率以及房室结不应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EAP确诊率为100.00%高于IEPS的94.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PSVT患者的诊断中,TEAP诊断准确率高,对PSVT患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阵发性室上行心动过速;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心动过速的一种,是心电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心律失常,呈突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无需采取措施,可自行恢复,我国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但在美国每年有近9万新发病理,其中以大于65岁的女性患者发病率最高。
PSVT轻者可自行恢复,但是严重者会加重心肌缺血、心力衰竭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正确、迅速作出诊断对治疗和预后都有临床意义[1]。
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P’波常常被掩埋在QRS波、T波中,特别在合并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差异性传导阻滞时,难以PSVT的诊断,通过食道心电图高大P波明确P’波及其与QRS波群的关系,通过食道心房调搏又发出各种电生理现象来明确PSVT的诊断[2]。
本文就TEAP应用在PSVT中的诊断作用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96例PSVT患者参与本次研究,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49~66岁、平均(57.45±5.27)岁,病程0.2个月-20年,平均(4.35±2.27)年,PSVT发作持续时间0.6h-71h,平均(23.45±5.28)h,发作时心率155次/min-223次/min,平均(185.45±17.26)次/min病型:冠心病21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高血压8例。
食道调搏试验诊疗阵发性室上速临床效果研究观察目的分析食道调搏试验对于PSVT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了解病情后采用食道调搏试验治疗观察组的42例患者,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采用药物疗法。
结果观察组的复律成功率为97.62%,对照组为85.71%,两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复律时间为(0.12±0.01)min,对照组为(4.36±0.72)min,观察组的复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食道调搏试验能够有效终止PSVT,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标签:阵发性室上速;食道调搏;临床效果阵发性室上速指的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PSVT患者临床表现为心率快、心跳感强烈、心悸、呼吸困难、脉搏细速及血压下降等。
当PSVT患者的心律>200次/min时,可导致脑器官及心脏供血不足,进而引起心衰、心绞痛、休克,在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患者猝死[1]。
由于PSVT发生后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因此在临床上必须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进行诊疗。
本文分析了食道调搏试验对于PSVT患者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84例作为观察对象,男53例,女31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7.2±2.1)岁。
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PSVT,病程在6h~15年,平均(5.3±1.9)年;PSVT持续时间30min~3d,平均(1.8±0.2)d;基础疾病包括肺心病4例,心肌病8例,风心病13例,心肌炎18例,冠心病41例。
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立即对病情进行观察,了解病情后采用食道调搏试验治疗观察组的42例患者,在治疗对照组患者时采用了药物疗法,两组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
食道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摘要】目的分析食道调搏术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用食道调搏术对正在发作的妊娠期PVST患者给予超速抑制、亚速抑制、程控刺激或短阵猝发刺激,终止室上速,记录输出电压、所需方式、刺激次数及成功例数。
食道调搏后用B超监测胎儿心率。
结果 24例妊娠期PSVT患者中23例(占95.8%)经食道调搏终止,其中1例在插电极过程中即终止发作,超速抑制1次成功4例,2次以上终止12例,亚速起搏成功1例;4例程控刺激终止PSVT,1例短阵猝发刺激成功。
1例(4.2%)经TEPA未能终止,后给予三磷酸腺苷(ATP)静注复律。
所有患者食道调搏结束后,监测胎儿心率均正常。
经食道导联诊断房室结双径路19例,房室旁道5例。
结论经食道调搏终止妊娠期PVST安全、效果好、疗效迅速。
【关键词】食道调搏术妊娠期阵发性室上速【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097-01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是一项非创伤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技术,即将食道电极安置于心房后部食道内,通过发出调整或程序刺激描记心电活动,根据多种参数诊断或治疗某些心脏病。
1979年我国学者蒋文平等率先应用食道心房起搏技术进行心电生理检查,在我国开创了这一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新技术[1]。
2005年10月~2013年3月,我们应用食道心房调搏(TEAP)治疗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24例,回顾总结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13年3月急诊收治24例妊娠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19—35岁,平均25.6岁,妊娠时间10+5周—36+6周,平均28+4周,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2例,8例既往有阵发性室上速病史,16例为初发患者。
24例患者就诊时均未进行药物治疗。
1.2 仪器心电生理诊疗仪: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记录仪:日本光电9130P心电图机。
食道心房调搏终止全麻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的疗效,同时与胺碘酮进行比较。
方法选择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50例,随机分为TEAP 组与胺碘酮组,观察两组患者在全麻期间发生PSVT时,两种方法治疗PSVT的成功率、转复时间及不良反应。
结果TEAP组成功率为92.86%,明显高于胺碘酮组(69.23%),转复时间明显快于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胺碘酮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安全有效,明显优于胺碘酮,值得在麻醉手术中推广应用。
标签:食道心房调搏;全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突然发作和突然终止,其发生常见于无明显心脏病的正常人,也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全身麻醉期间由于麻醉和手术等因素可导致PSVT发作,食道调搏(TEAP)终止PSVT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术,安全、经济、无创,无药物不良反应,是近年来心脏电生理领域开展的新方法[1-3]。
胺碘酮(又名可达龙)是治疗PSVT的常见有效药物。
笔者观察TEAP在全麻中终止PSVT的疗效,同时与胺碘酮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术前24 h动态心电图提示有PSVT的患者50例,ASA分级均为Ⅰ~Ⅱ级,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5~65岁,平均53岁;其中高血压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例,老年性瓣膜病1例,以上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无器质性心脏病41例。
心动过速发作时平均心率189次/min,血压140/90 mm Hg,室上速病史平均8年。
1.2 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TEAP组与胺碘酮组,每组25例。
TEAP组采用贵州省人民医院自制生产的便携式心律失常治疗仪。
手术麻醉前,患者平卧,常规消毒,食道电极(四级导联电极)经鼻孔插入,插入电极深度按照身高测算的公式:(受检者身高+200)÷10=插入导管深度的厘米)[4],定位后用胶布固定。
食道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失常,指心脏搏动过快,超过正常范围。
而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其中一种常见类型,主要起因是心脏上室的搏动速度过快。
SVT病人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食道调搏治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观察食道调搏治疗在SVT病人中的临床疗效。
一、背景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异常现象,临床上患者常表现为心率过快、头晕、胸闷等症状。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电生理治疗。
然而,药物治疗的缺点在于副作用多、疗效不一;电生理治疗虽然疗效较好,但存在创伤性较大及费用较高等问题。
因此,食道调搏治疗作为一种介于药物治疗和电生理治疗之间的新技术应运而生。
二、方法本研究招募了100名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人,其中男性50名、女性50名,年龄范围在20-60岁之间。
所有病人均在食道内放置调搏电极,并通过监测心脏搏动信号来调节心率。
治疗过程中,我们记录了病人每次食道调搏治疗的心率变化、心脏电图以及病人的症状改善情况。
三、结果经过3个月的食道调搏治疗,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首先,病人的平均心率明显下降。
术前平均心率为150次/分钟,而术后平均心率下降至90次/分钟,表明食道调搏治疗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心率。
其次,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心脏电图逐渐恢复正常,心动过速发作的次数减少。
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头晕、胸闷等不适感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讨论食道调搏治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其疗效得到了初步验证。
通过与传统治疗方法的比较可以发现,食道调搏治疗在治疗SVT病人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食道调搏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少,病人能够更好地耐受治疗过程。
其次,食道调搏治疗无需开展复杂的电生理操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再次,食道调搏治疗效果稳定,可持续控制心率,预防心动过速发作。
因此,食道调搏治疗在临床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结论本研究观察了食道调搏治疗在SVT病人中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食道调搏治疗能够有效调控心率,改善病人的症状,并且具有较小的副作用和创伤性。
经食道心房调博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摘要】目的评价经食管心房调搏(TEAP)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
方法对70例PSVT患者进行TEAP。
结果 66例病人发生的PSVT经TEAP终止,总有效率94.29%。
结论 TEAP治疗PSVT效果满意。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管心房调搏【中图分类号】R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8-0130-01The Efficacy of Transesophageal atrical Pacing on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Wei Xiao-lan(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Fu County, Guangxi. YongFuCounty 541800)【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clinical value of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PSVT) by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TEAP).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PSVT used TEAP. Results 66 patients with PSVT could been terminated by TEA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4.29%. Conclusions TEAP had high clinical value to the PSVT. 【Keywords】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Transesophageal atrial pacing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为临床常见的心内科急症之一,起病突然,需紧急处理。
食道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蓝璧高;林宇【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09(004)017【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rapy effect of Esophagus-cardiac atrium adjustment pulsation on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tachycardia.Methods 18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ere treated with Esophagus-cardiac atrium adjustment pulsation,and other 20 patients with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ere treated with Propafenone.Results Without obvious difference was present between in Esophagus-cardiac atrium adjustment pulsationand inPropafenone(P>0.05).Conclusion Esophagus-cardiac atrium djustment pulsation has better therapy effect on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转律,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对比.结果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律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 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总页数】2页(P47-48)【作者】蓝璧高;林宇【作者单位】546300,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546300,广西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食道调搏仪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90例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J], 曹乾嫱2.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护理 [J], 古勇霞;裴连花3.食道调搏与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 [J], 党静玲4.食道心房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J], 钱毅东5.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J], 李殿斌;吴刚;崔志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食道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方法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转律,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对比。
结果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律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
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普罗帕酮;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调搏术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术。
本科近3年来采用食道心房调搏(TEAP)技术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18例,并与普罗帕酮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38例患者均系我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均经体表心电图诊断为PSVT。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食道心房调搏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7~66岁,平均41.2岁。
其中5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发作时有2例存在血压下降,2例为心功能III级。
普罗帕酮组20例,男14例,女6例。
年龄24~68岁,平均44.3岁。
其中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
1.2治疗方法术前24~48h停用一切心脏药物,备好抢救药品及除颤仪供应激之用;建立静脉通道。
①食道心房调搏组选用中国苏州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
患者取卧位,把已消毒好的食道导联电极用液体石蜡油均匀涂擦,导管头部略弯一弧度,用纱布持导管经鼻前腔插入食道,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徐徐向下推进,并给患者吞吃香蕉,边吞边进管,直至左心房(从前鼻孔算起深度约40cm)后心电图记录,观察P波形态,选择P波正负双向或直立振幅最高大的部位为最佳定位点,此处最靠近心房,均可成功起搏,且起搏阈值值较低。
固定好电极。
调整输出电压15~25V,以高于自身PSVT心率20~30次/分的频率超速抑制,或以S1、S2程控期前刺激寻找终止窗口;②普罗帕酮组以普罗帕酮70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如PSVT终止则及时停止静脉注射,如未终止,10min后再重复1次。
收稿日期:2018-04-08文章编号:1004-4337(2019)02-0184-02 中图分类号:R 541.7+1 文献标识码:A㊃临床科研分析㊃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效果分析寇 轩 粉(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洛阳471000)摘 要: 目的: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对应用食道调搏术的终止方法治疗效果进行探讨㊂方法:选取某院2015年10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其中52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 V R T 组),其余52例为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 V N R T 组),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超速抑制法与猝发脉冲法进行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成功率㊂结果:终止成功率方面,A V R T 组中,超速抑制法为61.54%,猝发脉冲法为88.46%,两种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V N R T 组中,超速抑制法为69.23%,猝发脉冲法为92.31%,两种方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与超速抑制法相比,猝发脉冲法对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治成功率更高,值得推广㊂关键词: 食道调搏;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猝发脉冲法; 超速抑制法d o i :10.3969/j .i s s n .1004-4337.2019.02.012心律失常中,室上性心动过速非常常见,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与生活,甚至对血流动力学造成障碍,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生命,有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很难达到对病情的抑制[1]㊂室上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中可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两种类型㊂在治疗中,经食管心房调搏治疗是一种有效㊁安全的方法[2]㊂本研究采用食道心脏调搏术先对心动过速进行诱发,对心动过速的折返路径㊁发生机制及特点进行诊断,然后采取不同的终止方法进行治疗,对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食道电生理检查确诊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各有52例患者,分为A V R T 组与A V N R T 组㊂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58.14ʃ3.8)岁,所有患者在发病前两周内均未使用过任何对心率产生影响的药物㊂1.2 仪器及记录使用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 F -5A 型多功能心脏电生理调搏仪㊂受检者经鼻腔插入4极食管电极导管35~45c m ,对心房进行起搏,根据食道单极心电图双相高大P 波最大值时的起搏电极电位作电极定位,检查时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记录㊂1.3 方法检查时,给予患者S 1S 2常规程控刺激及S 1S 1分级递增刺激进行诱发㊂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后,根据心动过速的折返路径及特点进行诊断定位,确定心动过速的类型,分为A V R T组与A V N R T 组㊂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超速抑制法与猝发脉冲法进行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㊂超速抑制法(S 1S 1超速抑制)是在高出基础心动过速心率30次/分钟,对患者连续进行3~5s 的刺激:猝发脉冲法(S 1S 2)是在高于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40%时,S 1400m s ,S 2350m s /S 3350m s 开始,递减10m s ,直至不应期,发射5~10次电脉冲进行刺激㊂两种方法按顺序转复,期间可休息10~30s,如果一种方法无法转复,则用另外一种方法㊂按照治疗的实际情况,对电压可以适当调高,需要注意的是起搏电压要低于30V ,刺激的频率要低于300次/m i n ,全程记录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电图㊂1.4 统计学分析对治疗数据采用S P S 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A V R T 组52例患者中,26例患者采用猝发脉冲法治疗,23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88.46%;另外26例患者采用超速抑制法治疗,16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61.54%㊂两种方法对比,猝发脉冲法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超速抑制法,P <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㊂A V N R T 组52例中,26例患者采用猝发脉冲法治疗,24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2.31%;另外26例患者采用超速抑制法治疗,18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为69.23%㊂两种方法对比,猝发脉冲法治疗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超速抑制法,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㊂两组对比结果显示,猝发脉冲法终止心动过速的成功率显著高于超速抑制法㊂表1 A V R T 组与A V N R T 组中两种终止心动过速方法成功率对比[n (%)]组别A V R T 组(n =52)A V N R T 组(n =52)成功失败成功失败猝发脉冲法(n =26)23(88.46%)a3(11.54%)24(92.31%)a2(7.69%)超速抑制法(n =26)16(61.54%)10(38.46%)18(69.23%)8(30.77%)注:a与超速抑制法对比,P <0.05㊂㊃481㊃J o u r n a l o fM a t h e m a t i c a lM e d i c i n e V o l .32 N o .2 20193讨论现阶段,对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发病机制方面临床中的认识比较统一,包含触发活动㊁自律性增强及折返激动3种[3]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含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两种类型,发病机制都是折返,因此在终止时都可采用外加电刺激治疗㊂从本组研究的结果来看,猝发脉冲法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88.46%和92.31%,超速抑制法治疗成功率分别为61.54%和69.2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猝发脉冲法在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终止方面效果更好㊂不管是针对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还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猝发脉冲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都比超速抑制法治疗的效果更好,终止成功率更高㊂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猝发脉冲法的频率发射速度非常快㊁时间非常短,进入折返环路比较容易,对心动过速更容易终止[4]㊂而超速抑制法的刺激频率相对比较低,进入折返环路需要的时间较长,长时间的刺激容易造成已经被终止的心动过速,又被诱发出现,反而对部分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法从根本上终止[5]㊂猝发脉冲法虽然终止成功率比较高,但其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该方法发射频率比较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心悸感觉加重,精神容易紧张;尤其对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流量与心输出量均不同程度降低,致使心肌缺血现象出现或加剧,也是患者出现心绞痛的一个重要原因[6]㊂对预激伴室上性心动过速者,特别是前传通过预激旁道者,猝发脉冲法不适合应用,由于连续出现的刺激脉冲沿着旁道会传到心室,很容易就会对心室肌造成影响,从而出现室颤[7]㊂本研究无1例发生心房纤颤,其中4例术后有不同程度心悸㊁食管后疼痛感,停止刺激后疼痛感即可消失[8]㊂综上,食管心房调搏术用于快速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㊁治疗,具有操作简便,重复性强㊁安全可靠㊁无创㊁成功率高的优势[11],效果显著,疗效确切㊂近年来,有关T E A P在P S V T 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评价越来越多,有文献报道对P S V T 的确诊率为93.5%~100.0%[9~10]㊂具体应用中,猝发脉冲法与超速抑制法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后合理选择㊂对于年轻患者㊁耐受性好㊁无其它心脏疾病患者可首选猝发脉冲法;而对于显性预激者㊁年老体弱者,可采用超速抑制法㊂参考文献1景秀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4例食道调搏电生理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1,28(21):170~171.2陈次滨,赖海清.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0,1(9):45~47.3章艳萍,张宏考,肖美娟.食道电生理检查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3(18):313~314. 4董巧玲,高雯.经食道调搏诊疗阵发性室上速40例临床分析.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5(27):311~313.5胡华琴.经食道心房调搏诊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价值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4(13):62~63.6王立飞,李遵守,甄立业.食道调搏技术在快速折返性心动过速诊治中的作用.中国农村卫生,2015,20(22):84.7史习宝,岑镇波,胡海雷.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治药物难治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价值.现代实用医学,2013,9(14):1006~1007.8 A r t i e rA,K a i kJ,M e i g a sK.A N o v e l M e t h o df o rR e d u c i I l g P a i n S e n s a t i o n a tT r a r m e P h a g e a lA t r i a lS t i m u l a t i o n.C o d P r o eI E E E E n g M e dB i dS0c,2007,923~926.9王置娣,蒋萍,韩宏伟.经食管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价值.心电学杂志,2004,23(4):202~204.10O n e r S,C e l i k e rA,K a r a g zT,e t a l.T r a m e P h a g e a l E l e c t t o p h y s i o l o-g i eS t u d y i nC h i l d r e na n dY o u n g P a t i e n t s.T u r k JP e d i a t r,2007,49(1):45~51.11张翠芬,杨军,李卫,等.食道心房调搏在诊断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应用.云南医药,2010,02(11):179~181.T h e r a p e u t i cE f f e c t o fE s o p h a g e a l P a c i n g i n t h e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r o x y s m a l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T a c h y c a r d i aK o uX u a n f e n(N o.1A f f i l i a t e dH o s p i t a l o f H e n a n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L u o y a n g471000)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o f e s o p h a g e a l p a c i n g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p a r o x-y s m a l 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P S V T).M e t h o d s:104p a t i e n t s o f P S V Ta d m i t t e d i nah o s p i t a l f r o m O c-t o b e r2015t oA u g u s t2017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A V R T g r o u p a n d t h eA V N R T g r o u p.52c a s e sw e r e a t r i o-v e n t r i c u l a r r e e n t r a n t t a c h y c a r d i a(A V R T g r o u p),t h e r e m a i n i n g52c a s e sw e r e r e e n t r a n t t a c h y c a r d i a i n a t r i o-v e n t r i c u l a r j u n c t i o n(A V N R T g r o u p).O v e r d i v e s o p p a n d a n d b u r s t p u l s ew e r e u s e d i n b o t h g r o u p s,c o m p a r e d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e c t a n d s u c c e s s r a t e.R e s u l t s:T h e s u c c e s s r a t e o f o v e r d i v e s o p p a n dw a s61.54%,b u r s t p u l s e m e t h o dw a s88.46%i n t h eA V R T g r o u p,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m e t h o d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n d s t a t i s-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P<0.05).I n t h eA V N R T g r o u p,t h e o v e r d i v e s o p p a n dm e t h o dw a s69.23%a n d t h e b u r s t p u l s em e t h o dw a s92.31%,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m e t h o d s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c a n t(P<0.05).C o n c l u s i o n:C o m p a r i n g w i t ho v e r d i v e s o p p a n d,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 r a t e o f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 i s h i g h e r b y b u r s t p u l s em e t h o d,w h i c h i sw o r t h p o p u l a r i z i n g.K e y w o r d s e s o p h a g e a l p a c i n g;p a r o x y s m a l s u p r a v e n t r i c u l a r t a c h y c a r d i a;o v e r d i v e s o p p a n d;b u r s t p u l s e㊃581㊃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第32卷第2期。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急诊诊治分析作者单位:417000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讯作者:杨戬目的总结在急诊科运用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1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使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治的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病例。
结果每位患者都成功插入食管电极导管,除一位患者没有终止心动过速外,其他均成功。
使用调搏术行超速抑制操作过程短,成功率达96%,副作用少且轻,患者耐受性高。
尤其是心功能差者,甚至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显示出其优越性。
结论SVT的患者在急诊科诊治时使用心房调搏术是安全有效的办法,对于危重型的患者也可以使用。
标签:经食道心房调搏术;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诊治经食道心房调搏术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心脏电生理检查方法在我国应用已经30年,但大多局限于医院的心功能室作为检查项目,很少直接运用于临床。
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从2008年9月开始使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救治SVT患者,至今已有32例,现总结资料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9月~2011年2月在本院急诊科就诊的心动过速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37~78岁,平均(60±8)岁,起病时间1 h~4 d。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选择体表心电图为SVT达150 pbm以上的患者,同时需要排除:(1)鼻、咽、食道狭窄或肿瘤患者。
(2)食道静脉曲张患者。
(3)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4)意识障碍不能配合的休克患者。
(5)房颤患者。
1.3 治疗对象的术前评估休克状态10例,低血压状态5例,Ⅱ度全心衰3例,Ⅱ度左心衰1例,其余13例,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其中8例2种疾病并存,无合并症的病例仅3例。
1.4 治疗方法1.4.1 调搏设备:(1)苏州东方电子仪器厂生产的DF-5A电生理刺激仪。
(2)ZF2极食管导管。
1.4.2 调搏时体位一般采用平卧法,心衰或者慢阻肺患者可以采用半卧法。
食道调搏治疗老年难治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治疗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老年患者50例,常规心电图检查均证实为室上速,所有患者均行食道心房调搏术终止室上速。
结果50例患者行食道心房调搏后,48例恢复为窦性心律,成功率为96.0%。
结论在老年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中,食道心房调搏能迅速终止室上速,转复为窦性心律,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行,值得广泛开展。
标签:食道调搏;室上性心动过速;老年【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ophagus atrial tuning (TEAP)in treatment of elderly room on cardiac surgery (speed)on the room tachycardia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Methods 50 cases in hospital or outpatient elderly patients,routine ecg examination were confirmed as the chamber on speed,all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the esophagus atrial adjustable speed on terminating ventricular cardiac surgery. Results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us atrial after stroke,48 cases of restoration of sinus rhythm,success rate of 96.0%. Conclusion In elderly room sex on the room tachycardia patients,esophageal atrial adjustable stroke can be terminated on speed,quickly converting to sinus rhythm,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e,exact curative effect,less side effects,safe and feasible,is worth widely carried out.【key words】Esophagus adjustable stroke;Room sex on the room tachycardia;The elderly阵发性室上速(PSVT)为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起病突然,部分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较长,或是病情危重的患者,或是经过多种药物干预无效者,需要紧急医学处置转复为窦性心律。
食道调搏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
方法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转律,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以普罗帕酮药物治疗对比。
结果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律差异无显著性(P>0.05),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
结论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食道心房调搏;普罗帕酮;室上性心动过速
食道调搏术是一种无创性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术。
本科近3年来采用食道心房调搏(TEAP)技术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PSVT)18例,并与普罗帕酮疗效进行比较,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38例患者均系我科住院或门诊患者,均经体表心电图诊断为PSVT。
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食道心房调搏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7~66岁,平均41.2岁。
其中5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发作时有2例存在血压下降,2例为心功能III级。
普罗帕酮组20例,男14例,女6例。
年龄24~68岁,平均44.3岁。
其中6例有器质性心脏病。
1.2治疗方法术前24~48h停用一切心脏药物,备好抢救药品及除颤仪供应激之用;建立静脉通道。
①食道心房调搏组选用中国苏州DF5A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
患者取卧位,把已消毒好的食道导联电极用液体石蜡油均匀涂擦,导管头部略弯一弧度,用纱布持导管经鼻前腔插入食道,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刺激,徐徐向下推进,并给患者吞吃香蕉,边吞边进管,直至左心房(从前鼻孔算起深度约40cm)后心电图记录,观察P波形态,选择P波正负双向或直立振幅最高大的部位为最佳定位点,此处最靠近心房,均可成功起搏,且起搏阈值值较低。
固定好电极。
调整输出电压15~25V,以高于自身PSVT心率20~30次/分的频率超速抑制,或以S1、S2程控期前刺激寻找终止窗口;②普罗帕酮组以普罗帕酮70mg溶入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注射,如PSVT终止则及时停止静脉注射,如未终止,10min后再重复1次。
次日改口服片剂维持(150mg,3次/d)。
经以上2种方法转复为窦性心律者,均住院观察或随访1周。
2结果
2.1调搏组18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7例,有效率94.4%。
TEAP术中4例感到胸骨辣痛不适、心前区隐痛、恶心,余无其它不良反应,术前2例血压偏低者,复律后血压回复正常。
17例复律成功患者观察1周,1周内有4例PSVT复发。
本组18例行TEAP术后,有12例能进行电生理分类,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7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有6例未能分型。
2.2普罗帕酮组20例,有17例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85%。
普罗帕酮静脉注射过程中头晕加重3例,恶心2例,1例于PSVT终止后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复律成功患者17例观察1周,仅有1例PSVT复发。
本组20例根据体表心电图仅有6例能进行电生理分类,其中房性心动过速2例,有1例可见逆行P’波。
根据QRSP’时间临床考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室房时间<60ms),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例(室房时间>100ms)。
3讨论
普罗帕酮属于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
它可降低收缩期的去极化作用,因而延长传导,并可提高心肌细胞阈电位,明显减少心肌的自发兴奋性,它既作用于心房、心室,也作用于兴奋形成及传导,其治疗剂量时可降低心肌的应激性,作用持久,PQ及QRS均增加,延长心房及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其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有效率为68.45%~82%。
本组有效率为84%,可能与例数较少有关。
TEAP是Montoyo1973年首先应用,国内1980年开展以来,倍受无条件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的广大基层医院的欢迎和重视。
TEAP是一种无创伤性的临床电生理技术,它刺激脉冲的R波定位发放式和刺激脉冲是间接心房(而不是心室),说明其具有安全性。
它对揭示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类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折返性PSVT可以通过TEAP法比较安全可靠地复制,还可通过其超速抑制及程控早搏方式直接应用于PSVT的终止复律。
在患者身上复制出心律失常后,通过多部位心电图的精确测定,便可对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类型作出确切诊断。
本组资料显示TEAP组终止PSVT发作率高于普罗帕酮组,为94.4%,与文献报导大约一致;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内复发率则高于普罗帕酮组。
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存在以下优点:终止PSVT时间短,疗效迅速,治疗成功率高,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并可于术中同时进行电生理检测,对PSVT进行电生理分类。
因此,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除药物治疗、电复律以及介入手术治疗外,TEAP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