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岩石的组成
- 格式:ppt
- 大小:6.36 MB
- 文档页数:57
3.岩石的组成【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和矿物》单元的一个内容。
参照《科学课程标准》,本课的知识点为了解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
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
知道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美丽的花岗岩”;第二部分:“常见矿物”。
【学情分析】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到矿物,不少学生可能也听说过矿物,对矿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总体来说,学生对矿物是比较陌生的,可能更不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本课在学生初步对岩石的形态进行观察、比较、分类的基础上,以花岗岩为例指导学生认识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并通过课文资料初步了解不同的矿物在形态、性质方面有着差异,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不同的用途,人们对它们特性的观察、描述方法也有所不同。
从而引发学生对岩石的组分--矿物的关注,为下面两节观察矿物特性的教学做准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3.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每一种矿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
4.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1.利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结构,以及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的形态特征,并比较它们的特征。
2.阅读资料了解一些矿物的形态特征和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3.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几种常见岩石,了解岩石的组成。
难点:能描述常见的矿物。
【教学准备】为每个小组准备:花岗岩、放大镜、云母、石英、长石矿【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谈话1.欣赏照片,感受自然界岩石的美丽同学们好!五一节刚刚过去不久,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出去旅游?……老师特别爱好旅游,因为旅行可以让人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三大岩石(1)、火成岩(IgneousRock)由岩浆(Mag ma)直接凝固而成。
高温岩浆液态冷却时结晶成多种矿物,矿物再紧密结合成火成岩。
火成岩的分类:如依其含二氧化硅量之高低做最简明之分类,火成岩有酸性(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5%)(Acidic)、中性(二氧化硅含量在52%-65%之间)(Intermediate)、基性(二氧化硅含量在45%-52%之间)(Basic),及超基性(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Ultrabasic)四大类。
同时火成岩之晶体,因结晶时在地下之深度不一亦有粗细之别;将此分别代表深浅之粗细做为矿物成分以外之另一分类依据,火成岩可分成如次之种类:晶体粗大之酸性火成岩为花岗岩(Granite),细小至肉眼不能辨识者为流纹岩(Rhyolite);晶体粗大之中性火成岩为闪长岩(Diorite)细小者为安山岩(Andesite);晶体粗大之基性火成岩为辉长(Gabbro),细小者为玄武岩(Basalt);晶体粗大之超基性火成岩为橄榄岩(Peridotite),此种火成岩无晶体细小者。
晶体特大之火成岩统称伟晶岩(Pegmatite),但应指明其为伟晶花冈岩、伟晶闪长岩,或伟晶辉长岩。
例如:纯橄榄岩(dunite)超基性侵入岩的一种。
全部或几乎全由橄榄石组成(90-100%),致密坚硬,因在新西兰的邓尼山(DunMountain)初次发现,故又名邓尼岩(Dunite)。
可含少量辉石及其他矿物,但后者含量(0-10%),常含有铬铁矿、磁铁矿、钛铁矿和磁黄铁矿、自然铂等矿物。
新鲜的纯橄榄岩常呈橄榄绿、黄绿或褐绿色。
半自形粒状结构或粒状镶嵌结构,块状构造,富含铁矿物的常呈海绵陨铁结构。
纯橄榄岩易发生蚀变蛇纹石化,新鲜未蛇纹石化者少见,常与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等形成杂岩体。
较新鲜的纯橄榄岩多为地幔岩包体。
国内尚存的又西藏普兰岩体和陕西商南松树沟超基性岩体。
安山岩(andesite)一种中性的钙碱性喷出岩。
岩石主要成分岩石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它们由不同的化学元素和矿物质组成。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岩石的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其他化学元素。
一、矿物质1. 硅酸盐矿物硅酸盐矿物是构成地球上大多数岩石的主要成分。
它们由硅氧四面体和其他金属离子组成。
其中最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包括长石、斜长石、角闪石、云母等。
2. 氧化物氧化物是含氧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地球表面,氧化铁是最常见的氧化物之一,也被称为赤铁矿。
3. 硫酸盐硫酸盐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硫酸盐包括方解石、芒硝等。
4. 磷酸盐磷酸盐是由磷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在地球表面,最常见的磷酸盐包括磷灰石、白钙石等。
二、有机质有机质是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是生命体的遗体或产物。
在岩石中,有机质通常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残骸和排泄物。
1. 煤煤是一种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沉积岩,主要由碳和水素组成。
它们通常形成于古代植物残骸被压缩和加热后。
2. 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和天然气也是由有机质形成的,它们通常形成于古代海洋生物残骸被埋在深层地下后经过压力和温度变化而形成。
三、其他化学元素除了上述主要成分外,岩石中还包含其他化学元素,如钙、镁、铁等。
这些元素可以通过溶液或其他方式进入岩石中,并与其它元素相互作用而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
1. 钙质岩钙质岩是由钙质矿物组成的岩石,如方解石、白云石等。
这些岩石通常形成于海洋中,由于海洋生物的遗骸和化学作用而形成。
2. 镁铁质岩镁铁质岩是由镁铁质矿物组成的岩石,如橄榄岩、辉长岩等。
这些岩石通常形成于地球深层,由于高温高压和地幔流体作用而形成。
3. 铁质岩铁质岩是由含铁矿物组成的岩石,如赤铁矿、黄铁矿等。
这些岩石通常形成于地下水或火山喷发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铁。
总之,地球上的不同种类的岩石都由不同比例的主要成分组成。
了解这些主要成分对于我们理解地球表面和内部的构造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科普:了解地球的岩石构造
地球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星球,它的表面覆盖着各种各样的岩石。
这些岩石构成了地球的外壳,也就是地壳。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岩石构造吧!
地球的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 火成岩:它们是由熔融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的。
当岩浆从地球内部上升到地表时,由于温度降低,岩浆逐渐凝固形成岩石。
火成岩有很多种,比如花岗岩和玄武岩。
2. 沉积岩:它们是由沉积物堆积、压缩而成的。
这些沉积物可以是沙子、泥土、贝壳或其他生物的残骸。
经过长时间的压缩,这些沉积物变成了坚硬的岩石。
沉积岩有很多种,比如砂岩和石灰岩。
3. 变质岩:它们是由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化学作用下发生改变而形成的。
变质岩可以是火成岩或沉积岩经过变化而来的。
变质岩有很多种,比如片麻岩和大理岩。
这三大类岩石在地球的不同地方形成,它们的特征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通过研究岩石,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和结构。
三大岩类的结构构造1. 岩浆岩的结构组成岩浆岩的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颗粒取向以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依据结构特点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岩石完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
半晶质结构岩石中既有结晶矿物也有玻璃质隐晶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火山玻璃组成颗粒大小等粒细粒0.2~2mm中粒2~5mm粗粒5~25mm伟晶>25mm不等粒连续组成岩石的矿物大小不一,但是不同粒度的都有斑状明显大小不同的两群,大的斑晶和小的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者玻璃质似斑状基质为显晶质颗粒形态自形多数矿物为自形晶体半自形主要由半自形晶体组成他形主要由他形晶体组成颗粒取向粗面结构长石微晶近平行定向排列似粗面结构喷出岩中长石以外的晶体或者侵入岩中任意矿物近平行排列交织结构微晶杂乱无章,无明显定向性或者只有弱定向性相互关系交生条纹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形成的条纹(条纹长石,正条纹与反条纹)蠕虫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的石英穿插交生在长石中,石英嵌晶的消光位一致文象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尖棱形、象形文字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
石英嵌晶同时消光套幔反应边早生成的矿物或者捕虏晶,与熔浆反应,当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周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这原矿物。
环斑似斑状岩石中,碱性长石斑晶多呈卵球形,外面包裹着更长石—中长石的包壳环带结构发育于一些固溶体系列的矿物中,从晶体颗粒中心向边缘呈换带状分布,但显示不同的消光位。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正环带(基—酸)、反环带(酸—基)包含结构在较大的矿物中包嵌着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填隙间粒充填物质均为粒状矿物间隐充填物为隐晶质—玻璃质,二者的过渡类型为间粒—间隐结构2. 岩浆岩的构造 火山岩中不矿物集合体之间,或者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火山碎屑岩结构集块结构 粒度>64mm 的火山碎屑含量一般>50% 火山角砾结构 粒度介于2~64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凝灰结构 粒度介于2~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尘屑结构 粒度<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特殊结构 霏细结构 仅由微晶斜长石和石英组成的结构 球粒结构 主要有球粒组成的岩石结构 碎斑结构 矿物从该文变体转变为低温变体时,体积收缩,是的斑晶产生裂缝,在次火山作用下,挥发分由于压力减小而膨胀,但又不能直接逸出地表,所以造成涡流,在滚动中使得碎裂的斑晶进一步分裂,但是不离散,形成碎斑结构 花岗结构 在花岗岩中,往往暗色矿物为自形晶,长石为半自形晶,石英为他形,发育典型的半自形粒状结构 辉长结构中深成基性侵入岩的典型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呈半自形—他形的粒状结构辉绿结构 浅成镁铁质侵入岩的典型结构,也可以出现在玄武岩中,斜长石和辉石的颗粒大小相似,单个他形辉石颗粒充填在较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形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3.3岩石的组成教学设计课题岩石的组成单元岩石与土壤学科科学年级四下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3、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4、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目标解读:矿物的条痕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板的粗糙面上擦划时,瓷板上留下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表面的颜色,条痕的颜色与矿物的颜色是不同的,例如:无论白色还是黑色的云母,其条痕的颜色均为白色。
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2、能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目标解读:本课对矿物的学习从岩石组成的角度切入,引导学生以花岗岩的组成成分,即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为观察对象,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进行观察、比较与描述,掌握三种矿物的特性,学会观察的方法。
3、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2、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重点1、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2、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难点能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聚焦:组成岩石的矿物。
所有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
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
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制造温故知新激趣导入出一些矿物,如人工水晶、人工钻石等。
讲解:大自然中,成分集中且有一定结构的石头叫做矿物它们是构成岩石的“积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岩石种类和形成
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和天然玻璃组成的,具有稳定外形的固态集合体。
地球上的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三类: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和喷出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岩浆岩:岩浆岩是由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其中,侵入岩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
喷出岩则是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
沉积岩: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
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由地壳中先形成的岩浆岩或沉积岩,在环境条件改变的影响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而形成的。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这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这一循环过程开始于岩浆的形成,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浆岩可以通过风化、侵蚀等作用形成沉积岩。
同时,岩浆岩和沉积岩也可以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这些岩石类型的相互转化和循环,对于地球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3《岩石的组成》教案一、教学分析:岩石必须谈到矿物,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
教材先点名了岩石和矿物的关系,然后给出常见矿物的名称和图片。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呈现矿物标本,供学生观察和比对使用。
教师先指导学生分析花岗岩内含有的三种颗粒分别是什么矿物,从颜色、透明、反光的情况分别去比对和判定。
在此基础上在分别去分析大理岩、砂岩的矿物成分,最终理解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至此,学生对岩石从表面特征到内部组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这时就可以仿照包含个人基本信息的居民身份证来为岩石制作“身份证”了。
这不仅是一个形象化的制作活动,更是对岩石研究的一个小结,使学生对岩石的认识更加系统。
二、学习目标1、比对矿物标本,知道岩石是由不同的矿物组成的。
2、会从阅读资料等渠道获取重要信息,通过制作“身份证”的活动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3、更全面地认识岩石的基本特性,感受探究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岩石的组成成分,制作岩石“身份证”。
四、教学准备:矿物标本、花岗岩、砂岩、大理岩、放大镜、“身份证”卡片等,PPT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阅读了解矿物知识师:在观察岩石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岩石由不同的颗粒组成,颗粒有大有小,颜色也不一样。
组成岩石的这些颗粒到底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认识地球上分布更广的一种资源——“矿物”。
矿物的种类很多,例如长石、石英、云母、方解石、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的石墨,做粉笔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下面按照小组来观察一下矿物标本。
(学生分小组观察矿物标本)学生自主阅读材料,了解常见的矿物,以及用途。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假设花岗岩中有哪些矿物师:每种矿物都是一种因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天然的纯净的化学物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请大家回顾一下,花岗岩是由几种颗粒组成的?它们分别可能是什么矿物呢?生1:花岗岩由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肉红色、黑色、白色(有些透明和反光)。
生2:我认为肉红色的很像长石,长石就是肉红色的。
岩石的主要成分
岩石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这些物质可以分为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
主要成份是岩石组成的基础,有助于确定岩石的性质。
下面介绍常见岩石的主要成分:
1、矿物质:是岩石的主要成分,几乎所有的岩石物质都含有矿物。
矿物质的种类颜
色和性质有所差异,它们构成岩石的结构,如石英、长石、硅质等。
2、水:在受到高温和压力的环境中,水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矿物质的晶体
结构,从而影响岩石的性质。
3、碳:在岩石中,除了矿物质和水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成分。
岩石与火山岩混合后,就流失了大量的碳,就会形成一些低碳含量的岩石,比如燧石类。
4、气体:在岩石中,会发现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气体物质对岩石的形
成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比如火山岩中可以找到大量的气体物质。
5、有机物:一些岩石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有机物质,它们主要形成于生物体死亡后残
留的有机物,在岩石中也可以发现一些有机物,但其含量极低。
常见岩石的主要成分包括:矿物质、水、碳、气体和有机物。
他们影响着岩石的物理
特性和化学性质,也是岩石的主要组成部分。
《岩石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的:通过学习岩石的组成,帮助学生了解岩石的种类、成因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的地质科学知识水平。
二、设计内容:1. 岩石基础知识介绍:岩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岩石的组成:矿物和矿物的组合是岩石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岩石的成因: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4. 岩石的应用:不同类型的岩石在建筑、装饰、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三、设计步骤:1. 学习岩石基础知识:学生通过课堂讲解、视频资料、实地勘察等方式,了解岩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学习岩石的组成: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矿物标本等方式,掌握矿物在岩石中的作用及特点。
3. 学习岩石的成因:学生通过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了解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4. 学习岩石的应用: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讨论、展示等方式,了解不同类型岩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四、设计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岩石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分辨不同类型岩石中的矿物成分。
3.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类型岩石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4. 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岩石在建筑、装饰、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知识。
五、设计实施:1. 教师准备教学资料、矿物标本和实验器材。
2. 学生按照设计步骤学习岩石的组成、成因和应用。
3.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方式加深对岩石知识的理解。
4. 学生撰写作业、做报告、参加考试等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设计总结:通过《岩石的组成》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学生将对岩石的分类、成因和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地质科学知识水平。
希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激发对地质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三大岩类的结构构造1. 岩浆岩的结构组成岩浆岩的物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颗粒形态、颗粒取向以及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类依据结构特点结晶程度全晶质结构岩石完全由结晶的矿物组成。
半晶质结构岩石中既有结晶矿物也有玻璃质隐晶质结构岩石几乎全部由火山玻璃组成颗粒大小等粒细粒0.2~2mm中粒2~5mm粗粒5~25mm伟晶>25mm不等粒连续组成岩石的矿物大小不一,但是不同粒度的都有斑状明显大小不同的两群,大的斑晶和小的基质,基质为隐晶质或者玻璃质似斑状基质为显晶质颗粒形态自形多数矿物为自形晶体半自形主要由半自形晶体组成他形主要由他形晶体组成颗粒取向粗面结构长石微晶近平行定向排列似粗面结构喷出岩中长石以外的晶体或者侵入岩中任意矿物近平行排列交织结构微晶杂乱无章,无明显定向性或者只有弱定向性相互关系交生条纹钾长石和钠长石有规律地交生,形成的条纹(条纹长石,正条纹与反条纹)蠕虫许多细小的,形似蠕虫的石英穿插交生在长石中,石英嵌晶的消光位一致文象石英呈一定的外形(尖棱形、象形文字等)有规律地镶嵌在钾长石中。
石英嵌晶同时消光套幔反应边早生成的矿物或者捕虏晶,与熔浆反应,当反应不彻底时,在早生成的矿物周围,形成另一种成分完全不同的新矿物,新矿物完全或局部包围这原矿物。
环斑似斑状岩石中,碱性长石斑晶多呈卵球形,外面包裹着更长石—中长石的包壳环带结构发育于一些固溶体系列的矿物中,从晶体颗粒中心向边缘呈换带状分布,但显示不同的消光位。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正环带(基—酸)、反环带(酸—基)包含结构在较大的矿物中包嵌着许多较小的矿物颗粒填隙间粒充填物质均为粒状矿物间隐充填物为隐晶质—玻璃质,二者的过渡类型为间粒—间隐结构2. 岩浆岩的构造 火山岩中不矿物集合体之间,或者矿物集合体与其他组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火山碎屑岩结构集块结构 粒度>64mm 的火山碎屑含量一般>50% 火山角砾结构 粒度介于2~64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凝灰结构 粒度介于2~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 尘屑结构 粒度<0.065mm 的火山碎屑物含量一般>50%特殊结构 霏细结构 仅由微晶斜长石和石英组成的结构 球粒结构 主要有球粒组成的岩石结构 碎斑结构 矿物从该文变体转变为低温变体时,体积收缩,是的斑晶产生裂缝,在次火山作用下,挥发分由于压力减小而膨胀,但又不能直接逸出地表,所以造成涡流,在滚动中使得碎裂的斑晶进一步分裂,但是不离散,形成碎斑结构 花岗结构 在花岗岩中,往往暗色矿物为自形晶,长石为半自形晶,石英为他形,发育典型的半自形粒状结构 辉长结构中深成基性侵入岩的典型结构,表现为基性斜长石和辉石的自形程度相似,均呈半自形—他形的粒状结构辉绿结构 浅成镁铁质侵入岩的典型结构,也可以出现在玄武岩中,斜长石和辉石的颗粒大小相似,单个他形辉石颗粒充填在较自形板条状斜长石形成的近三角形空隙中。
3.岩石的组成【教材简析】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这节课学生将从岩石组成的角度加深对岩石的认识。
通过对花岗岩的组成成分的观察,引出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进而通过对其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的观察、比较与描述,知道了三种矿物的特性,初步学会岩石矿物的观察方法。
这种观察并能简单进行记录的能力的建立,是在学生掌握了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特征的信息,并对三种矿物特征对比、归纳中实现的。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岩石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三种岩石进行了细致观察,知道了其各自的特征。
他们知道一些观察岩石需要的特殊观察方法:用放大镜观察、手电光的反光程度、划刻表面硬度。
与此同时对于学生而言,矿物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矿物,也听说过常见矿物的名称。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矿物是岩石的组成部分,也没有对矿物进行过观察。
本节课中,学生将借用前面岩石观察的方法,对花岗岩的三种组成矿物进行反复的探究。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颜色、条痕、透明度和光泽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它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科学探究目标·会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的组成。
·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
·能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并能够做好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对矿物观察研究的兴趣。
·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矿物和岩石是组成地壳的重要物质,与人类关系密切。
·认识到矿产资源是大自然留给我们人类的宝贵资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用科学方法观察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等特征,并能够用科学词汇描述矿物的特征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