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脱落细胞学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6
第二十二章妇产科诊疗及手术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能:1 .列举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的主要操作方法,说明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2 .利用实物说明妇产科常用诊疗技术所需物品的用途.3 .复述常用诊疗技术操作的适应证、禁忌证和操作方法。
4 .运用所学知识,对接受妇产科诊疗术的病人制订护理措施。
5 .与病人有效沟通与交流。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 .宫颈活组织检查2 .诊断性刮宫3 .分段诊断性刮宫二、选择题(一)A 1型题1 .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是()A .阴道涂片B .宫颈刮片型题C .宫颈管涂片D .局部活组织检查E .诊断性锥形切除2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阴道涂片的取材部位在()A .阴道上1 / 3 段前壁B .阴道上1 / 3 段后壁C .阴道上1 / 3 段侧壁D .阴道下1 / 3 段前壁E .阴道下1 / 3 段侧壁3 .胎头吸引术助产不应超过()A . 1 次B 。
2 次C .3次D 。
4 次E 。
5 次4 .关于TBS 分类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 .使细胞学诊断与组织病理学术语一致B .不是以级别表示细胞改变的程度C .内容不包括对标本满意度的评估D .内容包括描述有关发现,做出诊断E .内容包括对细胞形态特征的描述性诊断5 .腹腔穿刺放腹水,一次不应超过()A 。
1000mlB . 2OO0mlC 。
3000mlD . 4000mlE . 500Oml6 .会阴正中切开拆线的时间为术后()A .第1 天B .第3 天C .第5 天D .第7 天E .第9 天7 .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方法是()A .剖腹探查B .阴道后弯隆穿刺C .宫腔镜D .阴道镜E .腹腔镜8 .剖宫产术的禁忌证是()A .死胎B .前置胎盘C .头盆不称D .胎盘早期剥离E .胎儿宫内窘迫(二)A2 型题1 。
35 岁已婚女性向护士咨询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时间,护士的建议是()A 。
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对子宫和阴道三种上皮的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颈阴道口的非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受激素影响较大。
生育年龄的上皮细胞形态变化最有价值。
结构:除卵巢外,一般分三层:内层—粘膜;中层—肌层;外层—浆膜。
一、正常生殖道上皮细胞形态学(一)鳞状上皮细胞1、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直径约35-45μm,有时较小。
核小,固缩,深染,染色质致密,直径约4μm。
有时核染色质碎裂成小颗粒,形成核破裂或凋亡小体。
胞质透明,巴氏染色呈粉红色。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有时染成淡蓝色。
胞质内含深褐色小颗粒,常位于核周,偶见大的、球形的、淡褐色包涵体,称为大圆点细胞。
2、中层鳞状上皮细胞:与表层细胞大小类似或更小,胞质常嗜碱性,有时嗜酸性。
核约8μm,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边界清晰,保存良好细胞的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疏松,可见染色质小体。
若中层细胞呈船形(船形细胞),说明糖原沉积在细胞质,巴氏染色染成黄色,胞核被挤至细胞边缘,常见于妊娠和绝经早期。
3、副基底层细胞:与中层细胞类似,直径约12-30μm。
在吸取法涂片上,细胞常单个散在,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边界清晰,常嗜碱性,偶见小空泡,在空气干燥涂片上,胞质可呈嗜酸性,核均质化,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子宫颈阴道炎患者。
在刮擦法涂片上,细胞常成堆,大小各异,呈镶嵌样结构。
核直径约8μm,比中层细胞稍大,染色质细网状,疏松,偶见小核仁。
4、基底层细胞:涂片上很罕见,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类似副基底层细胞。
胞质极少,呈嗜碱性。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呈嗜酸性。
核大小与副基底层细胞一致,染色质颗粒状,偶见圆形小核仁。
需与小型癌细胞鉴别。
(二)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吸取法涂片上,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少见。
刮擦法涂片上,可见大量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呈柱状,长约20μm,宽约8-12μm,常单个或成片排列成栅栏样或蜂窝状。
常用的妇科检查(2)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细胞学诊断,早期“锁定”肿瘤新陈代谢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
贯穿生命的始终,人体各个器官组织持续不息地进行着新陈代谢过程。
每一个细胞如同大大小小的物种一样,同样经历着出生、成长、成熟、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大部分细胞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会衰老、死亡,最后脱落,这部分脱落的细胞由小部分增生繁殖的新生细胞所替代,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功能正常的组织,总是以形态正常的细胞为前提。
同样,异常的组织形态(如肿瘤组织),也必然以异常细胞学病理为基础。
包括肿瘤在内的病理过程,总是首先表现出细胞学的异常,从微观到宏观,逐渐升级为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异常,最后才影响到人的正常生命活动,表现出临床症状。
所以一旦癌魔缠身,等到临床表现明显之时才就医,绝大部分已是晚期,而如果在细胞学上刚刚出现异常时我们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可以消除危机于未然脱落细胞学就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发展起来的诊断方法。
它是从靠近浅表的空腔器官的排出物或分泌物中,获得脱落上皮细胞,经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这些细胞的形态,并做出诊断的一门临床检验学科。
癌症患者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很轻而被忽略。
由于癌细胞代谢率比正常细胞高,分裂生长速度快,癌细胞间的黏集力为正常细胞的1/10,故在癌症早期,即使病灶很小,仍可有较多癌细胞从病灶表面脱落。
因此应用脱落细胞检查,可在早期检出癌细胞。
女性生殖道细胞通常是指来自阴道、宫颈管、子宫及输卵管的上皮细胞,生殖道脱落上皮细胞包括阴道上段、宫颈阴道部、子宫、输卵管及腹腔的上皮细胞,其中以阴道上段,宫颈阴道部的上皮为主。
阴道上皮细胞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因此检查生殖道脱落细胞既可以反映机体内性激素水平。
又可以协助诊断生殖器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及观察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辅助方法。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常用方法,是以宫颈外口为中心,将木质铲型刮板轻轻刮取一周。
若白带过多,应先用无菌干棉球轻轻擦拭黏液,再刮取标本,然后均匀涂布于玻片上,即宫颈刮片。
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检查女性生殖道细胞病理学检查主要是对子宫和阴道三种上皮的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颈阴道口的非角化鳞状上皮细胞、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和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受激素影响较大。
生育年龄的上皮细胞形态变化最有价值。
结构:除卵巢外,一般分三层:内层—粘膜;中层—肌层;外层—浆膜。
一、正常生殖道上皮细胞形态学(一)鳞状上皮细胞1、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大的扁平多角形细胞,直径约35-45μm,有时较小。
核小,固缩,深染,染色质致密,直径约4μm。
有时核染色质碎裂成小颗粒,形成核破裂或凋亡小体。
胞质透明,巴氏染色呈粉红色。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有时染成淡蓝色。
胞质内含深褐色小颗粒,常位于核周,偶见大的、球形的、淡褐色包涵体,称为大圆点细胞。
2、中层鳞状上皮细胞:与表层细胞大小类似或更小,胞质常嗜碱性,有时嗜酸性。
核约8μm,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边界清晰,保存良好细胞的染色质呈细颗粒状,疏松,可见染色质小体。
若中层细胞呈船形(船形细胞),说明糖原沉积在细胞质,巴氏染色染成黄色,胞核被挤至细胞边缘,常见于妊娠和绝经早期。
3、副基底层细胞:与中层细胞类似,直径约12-30μm。
在吸取法涂片上,细胞常单个散在,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边界清晰,常嗜碱性,偶见小空泡,在空气干燥涂片上,胞质可呈嗜酸性,核均质化,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子宫颈阴道炎患者。
在刮擦法涂片上,细胞常成堆,大小各异,呈镶嵌样结构。
核直径约8μm,比中层细胞稍大,染色质细网状,疏松,偶见小核仁。
4、基底层细胞:涂片上很罕见,细胞体积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类似副基底层细胞。
胞质极少,呈嗜碱性。
在空气干燥涂片上,呈嗜酸性。
核大小与副基底层细胞一致,染色质颗粒状,偶见圆形小核仁。
需与小型癌细胞鉴别。
(二)子宫颈管上皮细胞吸取法涂片上,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少见。
刮擦法涂片上,可见大量保存良好的子宫颈上皮细胞,呈柱状,长约20μm,宽约8-12μm,常单个或成片排列成栅栏样或蜂窝状。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方法很多女性朋友们都在为一些妇科病所困扰着,因为女性本身的生殖道的结构,就会很容易导致一些细菌侵袭到我们人体的,女性又是比较脆弱的人群,所以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很多有宫颈问题的人们,对于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方法有所了解吗,下面来介绍。
一、标本采集(二)宫颈刮片(1)检查前24小时内免性交、阴道冲洗、上药或检查。
(2)患者取截石位,窥阴器暴露宫颈,轻轻拭去宫颈口及其周边分泌物,查雌激素水平者,取阴道侧壁上1/3部的分泌物。
检查癌细胞者,在宫颈口用木刮板(尖端朝宫颈口、斜面朝宫颈),旋转360度,刮片时用力过重可损伤出血,用力过轻可能刮下的细胞过少,二者均影响阅片结果。
(3)刮取的细胞立即顺同一方向涂于干净玻片上,不可重复涂抹,以免细胞破坏。
(4)玻片立即放在95%酒精中固定,不可久留于空气中,以免细胞干燥、皱缩、变形,如标本混有血,应置于醋酸酒精之中固定。
(5)详细填写涂片检查请求单,注明涂片号及病历号,无病历号者需注明详细地址。
(二)宫颈管涂片先将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使用“细胞刷”刮取宫颈管上皮。
将“细胞刷”置于宫颈管内,达宫颈外口上方10mm,在宫颈管内旋转360℃后取出,旋转“细胞刷”将附着于小刷子上的标本洗脱于保存液中。
涂片时用薄层液基细胞学制片法。
二、染色常用巴氏(Papanicolaou)染色法,既可用以检查雌激素水平又可寻找癌细胞。
其它如绍氏(Shorr)法、龙胆紫染色法等也较常用。
有宫颈问题的人们一般去医院检查的时候都会做宫颈脱落细胞的检查,这种检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了宫颈的问题是否正常的,其实女性朋友们在忙碌的同时一定要有时间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比较容易得病的,也要及时的发现自己的异常情况,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时刻保持健康。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HPV分型一、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女性生殖道细胞通常包括阴道、宫颈管、子宫及输卵管的上皮细胞。
临床上常通过阴道脱落上皮细胞检查反映其生理及病理变化。
生殖道脱落细胞主要来自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也可来源于子宫、输卵管、卵巢及腹腔上皮。
生殖道上皮细胞受卵巢激素影响具有周期性变化,妊娠期亦有变化。
因此,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可反映体内性激素水平,又可协助诊断生殖器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及观察其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辅助诊断方法。
但生殖道脱落细胞检查找到恶性细胞也只能作为初步筛选,不能定位,需要进一步检查才能确诊;而未找到恶性细胞也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可能,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考虑。
(一)涂片种类及标本采集采集标本前24小时内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阴道灌洗及用药,取标本的用具必须无菌干燥。
1.阴道涂片主要了解卵巢或胎盘功能。
已婚妇女一般用干燥木刮板在阴道侧壁上1/3处轻轻刮取分泌物及细胞,避免将深层细胞混入影响诊断;对无性生活的妇女,阴道分泌物较少,可用无菌棉签先蘸生理盐水湿润,伸入阴道侧壁上1/3处涂抹,取出棉签,薄而均匀地涂于玻片上,并置于95%乙醇中固定。
2.宫颈刮片是筛查早期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取材应在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接处。
该方法获取细菌数目较少,制片也较粗劣,故多推荐涂片法。
3.宫颈管涂片是筛查早期子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先将宫颈表面分泌物拭净,用小型刮板进入宫颈管内,轻轻刮取一周制涂片。
但最好使用“细胞刷”刮取宫颈管上皮。
将“细胞刷”置于宫颈管内,达宫颈外口上方10 mm左右,在宫颈管内旋转360°后取出,旋转“细胞刷”将附着于小刷子上的标本均匀地涂布于玻片上,或立即固定或洗脱于保存液中。
小刷子的摩擦力可使上皮细胞脱落,取材效果优于棉拭子。
涂片液基细胞学特别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所制备单层细胞图片效果清晰,阅片容易,与常规制法比较,改善了样本收集率并使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上。
女性生殖器细胞学的临床检验评价1 女性生殖器细胞学,或称阴道细胞学,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子宫颈、阴道及外阴等各部器官脱落的上皮。
检查方法主要有:(1)宫颈刮片,这是发现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故应用广泛;(2)子宫颈管刮片,此法可获得较多的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3)子宫内膜吸取涂片;(4)阴道后穹隆吸取涂片。
此法所得癌细胞较宫颈刮片少,细胞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变性,目前应用较少;(5)阴道侧壁上1/3处刮取涂片或小阴唇内侧面刮取涂片。
主要用于卵巢功能的细胞学检查。
正常阴道的脱落细胞绝大多数是子宫颈和阴道上皮细胞,少见的是子宫内膜细胞,偶见输卵管和卵巢的脱落细胞。
细胞学涂片可见: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非上皮来源的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各种形态的吞噬细胞)和其他成分:阴道杆菌等。
2 阴道细胞学检查的应用(1)阴道涂片的卵巢功能检查。
其依据是:雌激素促阴道上皮增殖,层数增多,表层鳞状上皮角化;孕激素使中层鳞状上皮增殖,抑制角化。
故阴道涂片能直接反映卵巢功能,阴道上皮细胞成熟程度与体内雌激素呈正相关关系。
主要应用于临床:测定排卵易受孕期、不孕症原因、观测月经异常时有无排卵以推测雌激素水平和黄体功能及以了解闭经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的内分泌情况。
还可用于测定儿童期早熟及功能性肿瘤患者雌激素水平。
常用衡量雌激素水平的指数有:成熟指数(MI),以底层、中层和表层三层鳞状上皮细胞所占百分率表示,反映雌激素动态情况,故此法最常用;角化指数(CI),以表层细胞中嗜酸性致密核细胞百分率表示;胞质嗜伊红指数(EI),以鳞状上皮细胞中胞质红染细胞的百分率表示(此表示法,在阴道炎症时细胞红染数增高而受干扰);致密核指数(KI),以鳞状上皮细胞表层致密核细胞百分率表示。
常用反映孕激素水平的指数有皱褶指数(FI),以鳞状上皮细胞细胞胞质边缘皱缩细胞与扁平细胞百分率表示;堆积细胞指数(CrI),以4个以上集合成群细胞与分散细胞数之比表示。
临床常用的宫腔细胞学检查方法摘要】生殖道细胞学检查主要是指生殖道脱落上皮细胞检查,包括阴道上段、宫颈阴道部、内生殖器及腹腔的上皮细胞,其中以阴道上段、宫颈阴道部的上皮细胞为主。
细胞学检查方法简便,无痛苦,易被病人接受。
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是目前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最好方法,对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子宫肉瘤、卵巢肿瘤也有一定诊断意义,也可用以了解女性内分泌的变化。
【关键词】生殖道细胞检查方法(一)宫颈及颈管涂片细胞学检查宫颈及颈管涂片细胞学检查是通过观察女性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态,早期诊断生殖道肉眼不容易发现的恶性肿瘤以及测定女性性激素水平的一项技术,由于方法简便,一直是防癌普查以及妇科内分泌检查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多数文献报道宫颈及颈管涂片细胞学检查诊断正确率为85%~95%。
【适应证】1.宫颈尖锐湿疣在涂片标本中可找到挖空细胞、不典型角化不全细胞及反应性外底层细胞,特别是见到典型的挖空细胞,提示有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2.沙眼衣原体宫颈炎在宫颈涂片细胞浆内有嗜蓝性包涵体围绕着宿主细胞。
3.宫颈癌放射治疗后涂片中可见巨大细胞及增大的核,胞浆内有空泡和多染,常为多核。
4.叶酸缺乏细胞改变类似放射反应,不易与宫颈间变细胞及原位癌细胞区别。
多见于妊娠、全身化疗、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
5.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
(1)非典型增生:宫颈涂片细胞多表现为Ⅱb级以上的异常形态细胞;(2)原位癌:涂片中见Ⅱb级以上异形细胞,细胞的平均大小是正常中层细胞的1/4,核增大约3倍,多分散存在;(3)微小浸润癌:癌细胞的改变很明显,很少分散存在,多倾向于群集;(4)浸润癌:恶性鳞状上皮细胞的大小是正常中层细胞的1/5,核增大2~3倍,分散存在或群集。
6.卵巢颗粒细胞瘤或卵泡膜细胞瘤绝经多年的妇女或青春期少女阴道细胞涂片检查时,如发现上皮细胞95%以上是角化细胞,应考虑有卵巢内分泌性肿瘤的可能。
【操作方法】1.采取标本用干棉球将宫颈表面附着的白带及黏液轻轻拭去,然后用刮板轻刮宫颈及一周,如有宫颈糜烂,则应在其外缘与正常上皮交界处刮取标本。
产科生殖道细胞学检查的护理及配合要点详解
女性生殖道细胞一般是指阴道、宫颈管、子宫与输卵管的上皮细胞。
临床上通过生殖道细胞学检查,观察女性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以阴道上段和宫颈阴道部的上皮细胞为主)形态,了解其生理和病理变化,早期诊断肉眼不易发现的生殖器官恶性肿瘤及测定女性激素水平。
检查方法简便、经济、实用,是临床防癌普查和内分泌检查不可缺少的手段。
应当指出,通过生殖道细胞学检查发现恶性细胞,只能作为初步筛选,不能定位,需行组织学检查才能确诊。
【检查前护理及配合】
1.受检者的护理及准备
(1)向受检者讲明阴道涂片可了解未孕妇女的卵巢功能及孕妇的胎盘功能,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筛查早期宫颈癌的重要方法,宫颈管涂片主要用于了解宫颈管内情况。
告知受检者生殖道细胞学检查所需时间短、无明显不适,减轻其心理负担。
(2)为受检者预约检查时间,避免在月经期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期检查。
告知受检者检查前2日内禁止性交、行阴道检查或阴道内放置药物。
受检者取膀胱截石位。
2.物品准备
阴道窥器1个、宫颈刮片(木质小刮板)2个或宫颈取样刷1个、载玻片2张、无菌干棉签及干棉球若干个、干燥载玻片2张、装有固定液(95%乙醇)或细胞保存液标本瓶1个。
【检查中护理及配合】
(1)为医师传递小刮板、宫颈取样刷、载玻片等物品。
(2)多与受检者交流,分散其注意力,减轻不适。
【检查后护理及配合】
(1)在载玻片、标本瓶上做好标记,及时送检标本。
(2)嘱受检者及时取检查报告并将其反馈给医师,便于诊治。
并为其预约下次就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