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 落 细 胞 学 检 查
- 格式:ppt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7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基本检验技术一、标本采集1、原则:①正确地选择采集部位:这是细胞学诊断的基础和关键。
故要求准确地选择采集部位,应在病变区直接采集细胞。
②标本须新鲜:尽快制片,防止细胞腐败或自溶。
③避免干扰物混入,如粘液、血液等。
④采集方法应简便易行,操作应轻柔,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和肿瘤扩散。
2、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直接采集法:皮肤、外阴、阴道、阴道穹窿、宫颈、肛管、口腔、鼻腔、鼻咽部及眼结膜等部位可直接用刮片刮取、刷洗、吸管吸取。
食管、气管和肺支气管、胃及直肠则可用纤维内镜在病灶处直接刷取细胞制片。
(一)自然脱落细胞标本脱落自上皮表面,包括:①咳出:如痰液。
②排泄或导尿:如尿液。
③挤压:如乳头分泌物等。
【主要特点】:①易从病变器官获取标本。
②标本内常含大量各种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细胞,亦可含有炎性细胞、巨噬细胞、微生物和外源性污染物。
③细胞成分保存较差。
④能进行多次标本采集。
(二)非自然脱落细胞指通过物理刮擦作用取得的细胞,采集方法包括:①刷取:如气管、子宫颈。
②刮取:如乳头、皮肤、子宫颈。
③灌洗:用生理盐水溶液冲洗所得液体,如支气管。
【主要特点】:①能直接从病变器官表面采样,如子宫颈和支气管。
②使用纤维镜能直接从器官内部获取。
③能获得上皮细胞下的病变标本。
④细胞成分保存良好,但在结果解释时,不能采用与脱落细胞相同的标准。
(三)细针穿刺细胞标本通过穿刺吸取或非吸取法,从充满液体的器官或实体性器官中获得细胞标本,如肿瘤、心包膜腔积液、胸膜腔积液、腹膜腔积液和脑脊液等。
细胞病理学(cytopathology):是检验医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检查细胞的形态结构,进行健康和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研究,即对无症状个体进行癌前病变的筛检,对有症状或有体征患者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基本步骤:标本采集、涂片制备、标本固定、标本浓缩、染色、镜检根据标本采集方法不同,分为脱落细胞学(exfoliative cytology)和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
采集方法:①直接采集法,②自然分泌液采集法,③灌洗法,④摩擦法,⑤针穿抽吸法细针吸取细胞学,又称细针细胞病理学(fine needle aspiration cytopathology FNAC)、细针吸取活检或细针吸取等,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出少量的细胞成分作涂片来观察病灶部位非肿瘤或肿瘤性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诊断细胞学。
目前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早期诊断手段。
涂片制备方法:推片法、涂抹法、压拉涂片法、吸管推片法、喷射法、印片法、微孔滤膜过滤法。
涂片固定方法:带湿固定、空气干燥固定①带湿固定:涂片后标本尚未干燥即行固定的方法称带湿固定。
食管拉网、痰液及阴道分泌物涂片等常用。
适于巴氏染色或HE染色。
该法固定细胞结构清晰,染色鲜艳。
②空气干燥固定:涂片后待其自然干燥,再进行固定。
常用于较稀薄的标本,如胃冲洗液、尿液等。
适用于瑞氏-吉姆萨染色。
与湿固定相比,空气干燥固定有使细胞增大的趋势。
细胞学检查常用固定液有下面3种:氯仿乙醇固定液、乙醇乙醚固定液、95%乙醇固定液。
①巴氏染色适用于:上皮细胞染色或阴道涂片中观察女性激素水平对上皮细胞的影响。
②苏木素-伊红染色法(hemotoxylin-eosin,H-E)适用于:痰液涂片。
③瑞氏-吉姆萨染色法(Wright-Giemsa staining)多用于:胸腹水、前列腺、针吸细胞学及血液、骨髓细胞学检查。
液基细胞学(LBC)技术:是一种半自动或全自动标本处理新技术,是将刷取或灌洗法采集的标本,放在特殊的运送液或保存液中,制成细胞悬液,经过进一步处理,除去血液、蛋白和炎性渗出物,制成分布均匀的薄片。
临床医学检验:脱落细胞检验考试题库真题1、单选女性,36岁,有血尿,做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涂片中见细胞体积较大,呈多边形,胞膜光滑;见多个核,为圆形、卵圆形,染色质分布均匀,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提示为()A(江南博哥).鳞状上皮细胞B.移行上皮细胞C.肾小管上皮细胞D.鳞癌E.移行细胞癌正确答案:C2、填空题低分化恶性肿瘤细胞分化愈_________其胞质愈________。
正确答案:差;少3、问答题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形态特点有哪些?正确答案:癌细胞较小,可单个散在,常见成团脱落,界限不清,细胞核位于细胞团边缘,使边缘细胞隆起,整个细胞团呈桑葚状。
胞质很少,嗜碱性,少数癌细胞胞质内可见较小的透明黏液空泡。
胞核较小,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畸形较明显,偏位。
染色质明显增多,呈粗网状或粗块状,分布不均,核边增厚,可见明显核仁。
4、判断题成团脱落的间皮细胞可呈融合体样。
()正确答案:错5、单选女性,28岁,做阴道细胞学检查评价卵巢功能。
涂片中如表层角化细胞占60%~70%,几乎无白细胞背景,可估计患者处于月经()A.行经前期B.行经后期C.排卵前期D.排卵期E.排卵后期正确答案:D6、填空题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肿胀性退变;固缩性退变7、配伍题内底层鳞状上皮细胞大小为()完全角化细胞大小为()角化前鳞状上皮细胞大小为()A.8~12μmB.12~15μmC.15~30μmD.30~40μmE.40~60μm正确答案:B,E,E8、单选食管癌的主要类型是()A.腺癌B.鳞癌C.间皮瘤D.恶性淋巴瘤E.小细胞未分化癌正确答案:B9、判断题改良巴氏五级分类法Ⅱ~Ⅳ级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细胞。
()本题答案:对10、单选巴氏染色完全角化细胞胞质染成()A.橘黄色B.粉色C.灰蓝色D.深绿色E.浅绿色正确答案:A11、名词解释不全角化细胞正确答案:细胞核深染,呈固缩小圆形,直径约4μm,核周可见白晕。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脱落细胞检查测试题1、单选有关病毒感染细胞的表现,描述正确的是()。
A.核畸形B.核仁增大,数目增多C.核染色质粗糙且深染D.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E.核增大,大小不一答案(江南博哥):D参考解析:病毒感染细胞胞核或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
2、单选有关恶性肿瘤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的形态改变是多方面的B.恶性肿瘤均有异常过度增殖的能力C.具有浸润性和转移性D.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是看细胞质的改变E.根据癌的细胞学类型可将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诊断肿瘤细胞的主要依据是看细胞核的改变。
3、单选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哪项不是()。
A.核增大B.核大小不一,相差悬殊C.核畸形D.核染色质异常增多E.核固缩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核固缩不是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
4、单项选择题间皮瘤的瘤细胞来于()。
A.鳞状上皮细胞B.柱状上皮细胞C.间皮细胞D.移行上皮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间皮瘤的瘤细胞主要是由间皮细胞分化而来。
5、单选巴氏染色中的分色试剂是()。
A.0.5%盐酸酒精B.95%酒精C.稀碳酸锂D.磷钨酸E.伊红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巴氏染色中的分色试剂是0.5%盐酸酒精。
6、单选巴氏染色中的蓝化试剂是()。
A.0.5%盐酸酒精B.95%酒精C.稀碳酸锂D.磷钨酸E.伊红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巴氏染色中的蓝化试剂是稀碳酸锂。
7、单选下列哪项不是脱落细胞学的缺点()。
A.非肿瘤性疾病诊断研究少B.具体部位难确定C.肿瘤分型困难D.有一定的误诊率E.检查范围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脱落细胞学的缺点:①有一定的误诊率,仍有10%~40%假阴性。
②细胞学诊断往往不能确定肿瘤的具体部位,需结合其他方法。
③有时不易对癌细胞做出明确组织分型。
8、单选标本采集满意的标准为各类标本应出现()。
A.白细胞B.红细胞C.淋巴细胞D.巨噬细胞E.有效细胞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标本采集满意的标准是各类标本应出现有效细胞。
脱落细胞检查要点1: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和不足1.优点脱落细胞学检查的优点有:简单易行,诊断迅速,癌细胞检出率较高,特别适用于大规模防癌普查和高危人群的随访观察。
2.不足有一定的误诊率,这是由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局限性,只能看到少数细胞,不能全面观察病变组织结构;具体部位难确定;不易对癌细胞作出明确的分型。
要点2:正常脱落上皮细胞正常脱落的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复层鳞状上皮(扁平上皮)和柱状上皮。
1.鳞状上皮细胞复层鳞状上皮,一般有10多层细胞。
被覆于全身皮肤、口腔、喉部、鼻咽的一部分、食道、阴道的全部以及子宫颈。
鳞状上皮细胞分为基底层细胞、中层细胞和表层细胞。
(1)复层鳞状上皮从底层到表层细胞形态的变化规律1)细胞体积由小到大。
2)胞核由大到小,最后消失。
3)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
4)核胞质比由大到小。
5)胞质量由少到多,胞质染色由暗红色到浅红色。
2.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主要被覆于鼻腔、鼻咽、支气管树、胃肠、子宫颈管、子宫内膜及输卵管等部位。
柱状上皮脱落细胞主要包括涂片纤毛柱状细胞、黏液柱状细胞和储备细胞。
3.上皮细胞成团脱落时的形态特点(1)成团脱落的鳞状上皮:基底层细胞呈多边形,细胞大小一致,核一致,距离相等,呈嵌铺砖状。
(2)成团脱落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常紧密聚合成堆,细胞间界限不清楚,呈融合体样,可见细胞核互相重叠,形成核团。
在核团的周围是胞质融合形成的“胞浆质带”。
整个细胞团的边缘有时可见纤毛。
(3)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蜂窝状结构,胞质内含大量黏液,细胞体积较大。
脱落上皮细胞的退化变性细胞脱落后,因营养不良就会发生变性直至坏死称退化变性,简称退变。
脱落细胞退变可分为肿胀性退变和固缩性退变两类。
要点3:良性病变的上皮细胞形态(一)上皮细胞的增生、再生和化生1.增生指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加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
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
增生的细胞形态特点是:(1)胞核增大,可见核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