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与TBS的特点
项目
制定时间 方式
巴氏
1943 五级分类
TBS
1988 描述法: 1)标本质量 2)总范围(分类) 3)具体描述 高度 低度 鳞状上皮内病变 鳞状上皮内病变
癌前病变
特点
核异质
1)简练 2)表示对恶性诊断的把握 程度(可疑、高疑、恶性)
描述详细(尤其良性病变) 对标本质量评估在报告中
采用TBS报告系统分类,即:
(1)标本类型:指明巴氏涂片或液基制片或其他。 (2)标本质量: ①满意; ②不满意 (3)总分类(任选):
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 上皮细胞异常:见描述结果(详细说明鳞状上皮、腺上皮)。
(4)描述和结果
正常范围(with innormal limits,wnl), 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LSIL),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ison,HSIL)和 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不典型腺细胞(atypical glandular cells,AGC), 腺癌(adenocarcinoma)。
• 四、染色 • 1.染色目的:利用细胞中各种结构的生化 组成不同, • 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而显示不同的 颜色,使细 • 胞的形态和结构易于辨认观察 • 2.染色方法: • ①HE染色 ②巴氏染色 ③瑞-吉氏染 色
五、观察及报告 1.认真核对,了解信息; 2.以低倍镜为主,结合高倍镜进行诊断; 3.按顺序观察整个涂片(自左至右,自上 至下); • 4.异常细胞进行标记 • (一点法、两点法、圆圈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