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及直线上的点及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平面上取点线
- 格式:ppt
- 大小:4.04 MB
- 文档页数:53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教学目的要求:1.点的投影及作图.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及两直线的相对位置.3.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的实长和倾角,直角定理.4.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教学重点难点:1.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2.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3.平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学时: 3§ 1点的投影1.1点的三面投影本节教学目标:点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
重点:点在两投影面体系及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两点的相对位置及重影点的投影。
难点:重影点的投影。
引入:点是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以此来分析点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及规律。
1.1.1三面投影的规律点的三面投影:水平投影 a → H正面投影 a´→ V侧面投影 a″→ W点的三面投影规律:a′a ⊥ oxa′a″⊥ oza aх =a″az1.1.2点的投影与坐标的关系一、三投影面体系中点的投影A a = a′ax = a″ay = 高标(Z标)A a′= a ax = a″az = 纵标(Y标)A a″= a′az = aay = 横标(X标)V、H 投影反映XV、W 投影反映ZH、W 投影反映Y1.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空间点 A的位置确定后,那么它的三面投影( a、a′、 a″)投影就确定了,反之如果空间一点的三面投影确定,则空间点的位置也就确定。
2.术语及规定习惯上我们将空间点用大写的字母表示,其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3.投影性质点的两投影的连线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反映空间点到投影面的距离。
二、特殊位置点的投影1.其他分角内的点两投影面体系——四分角;三投影面体系——八分角。
2.其他情况投影面上的点的投影关系;投影轴上的点的投影关系1.2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1.2.1两点的相对位置根据两点相对于投影面的坐标不同,即可确定两点的相对位置。
XA<XB B点在A左方 YA>YB B点在A点后方 ZA>ZB B点在A点下方例:比较三棱锥四个顶点S、A、B、C的位置。
点直线平面投影知识点投影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某个平面上的阴影或映像。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点、直线或平面在一个给定平面上的投影,以便更好地研究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本文将介绍点、直线和平面在投影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1.点的投影点的投影是指一个点在一个给定平面上的映像。
当我们将一个点垂直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时,投影点与原点和投影平面上的点构成的直线相垂直。
我们可以使用垂直投影的概念来计算点的投影坐标。
2.直线的投影直线的投影是指一个直线在一个给定平面上的映像。
当直线与投影平面垂直时,其投影为一条线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
当直线与投影平面不垂直时,其投影为一个线段或线段的集合,我们可以使用投影法来计算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平面的投影是指一个平面在一个给定平面上的映像。
我们可以使用平行投影或透视投影来计算平面的投影。
平行投影时,平面的投影与原平面平行,透视投影时,平面的投影会根据视点的位置而有所变化。
4.投影的性质投影的性质是指投影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点。
首先,投影不改变物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在投影平面上两个点的距离与它们在原物体上的距离相等。
其次,正交投影保持直线的直线性质,即投影线段仍然是直线。
最后,平行投影保持平面的平面性质,即投影平面上的点仍然在同一个平面上。
综上所述,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
了解投影的计算方法和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位置。
通过使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工具,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给定平面上的投影,从而更好地分析和描述几何问题。
这些投影知识不仅在几何学中有重要应用,还在计算机图形学、建筑设计、工程制图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复习思考题答案复习思考题:2.1 简述为什么不能用单一的投影面来确定空间点的位置?答:因为投影不具有可逆性。
从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
2.2 为什么根据点的两个投影便能作出其第三投影?具体作图方法是怎样的?答:因为点的任意两个投影的坐标已经标识了空间坐标情况,故可以通过点的两个投影作出第三个投影。
作图方法是:(1)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a′a丄OX),即长对正;(2)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a′a"丄OZ),即高平齐;(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a" az =a ax ),即宽相等。
2.3如何判断重影点在投影中的可见性?怎么标记?答:重影点在投影中的可见性根据点的坐标值大小来判断。
坐标值大者可见,反之不可见。
不可见点加()标识。
2.4空间直线有哪些基本位置?答: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有倾斜、垂直、平行。
2.5如何检查投影图上点是否属于直线?答:检查投影图上点是否属于直线可以采用定比法或者第三面投影法。
2.6什么是直线的迹点?在投影图中如何求直线的迹点?答:空间直线与投影面的交点称为迹点。
在投影图中利用迹点是属于投影面上的点的特征及属于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征(从属性)求解。
2.7试叙述直角三角形法的原理,即直线的倾角、线段的实长、与其直线的投影之间的关系。
答:以线段在某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一直角边,以线段的两端点到这个投影面的距离差为另一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是所求线段的实长,而且此斜边和投影的夹角,就等于线段对该投影面的倾角。
2.8两直线的相对位置有几种?它们的投影各有什么特点?答: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有平行、相交、交叉。
两直线在空间相互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相互平行。
两直线在空间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相交,而且交点符合空间点的投影特性。
两直线在空间交叉,则它们的同面投影可以平行或相交,而且交点不符合空间点的投影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