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初诊接待表
- 格式:doc
- 大小:72.00 KB
- 文档页数:13
心理咨询初诊接待问答大多数来访者对心理治疗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和疑问。
产生这些疑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对心理治疗的无知、害怕、迷信或缺少必要的信息等。
因此,治疗者有责任向来访者提供有关的信息或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尽管有时来访者并不相信或者不愿接受,但更多的情况下,治疗者可以利用它改变对心理治疗的误解,澄清疑问。
在答复来访者疑问前,治疗者首先要弄清来访者的疑问背后是什么,比如来访者问:“您认为心理治疗对我有用吗?”治疗者可以这样回答以澄清其真正的困惑:1.你好象对此有些怀疑。
2.你能告诉我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吗?3.你认为心理治疗会对你有帮助吗?来访者对心理治疗不了解,对自己能不能康复也有怀疑,他的疑问显示出一种沮丧,这种情况下治疗者恰当的反应是:“你的问题并不特殊,你也不是唯一有这样问题的人,只要你愿意是可以接受治疗的。
你的问题和你的经历有关,不完全是你的错误造成的。
只要有适当的治疗和你的合作,你的问题不是不能治疗的。
当来访者表现出疑问时,治疗者可以提供恰当的回应以澄清疑问和误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回答供参考:1.P(来访者/患者):心理治疗真能对我有帮助吗?T(心理师/治疗者):心理治疗是一种帮助人们克服心理困挠的方法,它能通过调整和完善人格的结构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生活。
如果你愿意寻求帮助,并且有一个好的治疗者提供这种帮助的话,心理治疗是会对你有助益的。
2.P:我能靠自己解决我的问题吗?T:即使你的问题不太严重,完全依靠自己解决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自己的问题离自己太近了,我们很难完全客观地看清它,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P:我的问题能不能通过换个环境来解决呢?T: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但机率太小了,而且,问题是这个人的一部分,无论换什么环境,问题都会跟着他。
当然,不良的环境可能会使问题显得更突出些,好的环境则使问题相对较轻,但是问题还是会存在,假如想真正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进行治疗。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二、操作步骤(一)做好咨询前的预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与来访者谈话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1.5米左右),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按我们的民族习俗,谈话时不可直视对方的眼睛,可扫视对方的眼神或表情咨询室应该温馨,洁净,不能有余外的东西。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1.接待来访者,态度应当平和、诚恳。
2.见面时使用礼貌语言,按照实际情形灵活运用。
“请进!”,“请坐!”,“专门欢迎您前来咨询,感谢您的信任。
”,“我专门情愿向您提供心理学关心。
”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形进行恰当的反应,例如,打消求助者的怀疑,挖掘求助者的潜力,鼓舞求助者参与。
(三)间接询咨询求助者期望得到哪方面关心,不可直截了当逼咨询(四)询咨询终止后,明确表明态度。
(五)向求助者讲明保密原则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求助者的隐私和隐秘可能确实是心理咨询题的症结所在。
求助者只有认为自己所讲的一切都能得到保密的承诺时,才能敞快乐扉,毫无保留地向咨询师倾诉,从而有助于咨询题解决。
(六)向求助者讲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在向求助者表明能够对他提供心理学关心之后,应赶忙简约地向求助者讲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要紧解决什么咨询题,而不能解决什么咨询题等等。
(七)讲明求助者的权益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有关知识(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二)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的重要性(三)危机的处理(四)心理咨询题的表现形式分类四、注意事项(一)幸免紧张情绪(二)语言表达。
(三)反复讲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四)讲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
(五)咨询时的仪态第二单元摄入性谈话一、学习目标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畴二、操作步骤(一)确定谈话的目标、内容与范畴确定谈话内容和范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以下几个: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心理咨询初诊接待表表1 —2第三方调查表1 / 11注:第二方是指:来访者的亲朋好友。
表1—3心理测量表表1—4接待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会谈记录表年龄接待咨询师姓名会谈范围及内容:1、 历史情况: (1)疾病史:(2) 精神病史: (3) 家族遗传病史: (4) 心理咨询史: 2、 现在情况: (1) 婚姻家庭状况: (2) 本人的生理状况:(3) 心理状态(知、情、意、行;性格、人生观、价值观) 3、 社会性功能(学习、工作、人际关系) 4、 病因分析:(1) 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睡眠状况、食欲状况) (2) 心理因素(知情意行、人格)(3) 社会因素(家庭教育、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表1—5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情况表确定心理咨询师:来访者姓名 来本中心日期性别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情况简述: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日表1—6初步诊断报告表1、定性评估: 三原则六点2、定量评估:许又新的六分原则3、症状评估:抑郁焦虑强迫4、鉴别评估:与精神病相鉴别与比之严重的问题相鉴别与与之相似的问题相鉴别5、程度评估:一般严重神经症性神经症6、病因评估:7、找出问题关键点:8、具体诊断: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曰表2-1 - 1制定咨询方案、制定咨询目标:(1)认知目标(2)意向行为目标(3)情感目标(4)价值观目标(5)人际关系目标(6)睡眠目标(7)人格目标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日制定咨询方案、咨询方法与原理:3、咨询的步骤:4、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详见协议)5、咨询时间、次数:6、咨询费用: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日表2 — 2咨询效果评估报告表1、来访者自我效果评估:2、咨询师效果评估:3、第三方(亲朋)效果评估:4、心理测评前后结果对比评估:5、社会功能方面效果评估:咨询效果评估报告:来访者签字: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日表3- 1咨询终结报告表咨询师心得:(通过这一案例的咨询,有哪些经验和改进的地方、有什么启迪)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日来访者咨询效果巩固与追踪一览表。
三级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 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初诊接待工作的重心不是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是提供一个可以让求助者释放压 力的空间。
第一单元 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学习目标 二、工作程序(一)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1.需要心理咨询师保密的内容: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暴露的内容,以及与求助者的 接触过程。
求助者的个人资料 会谈的内容 心理测验资料 2.保密例外(1)求助者同意透露的信息 (2)司法机关要求提供的信息 (3)针对咨询师的伦理和法律诉讼 (4)法律规定的保密问题限制咨询室的布置 咨询师的仪态专业 服装坐姿表情保密/私密性 保持正常社交距离宽敞安静:以十平方米左右为宜 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舒适放松 言语和非言语交流的技巧其它必需的设备:不能起干扰作用形成初步印象 确定能否咨询 心理测验个人成长史 初步诊断目前状态 初步诊断求助者的临床资料确定关键点摄入性会谈(5)求助者对自身或他人造成即刻伤害或死亡威胁(6)求助者患有危急生命的传染病(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
(七)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三、相关知识(一)社会交往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二)危机的处理(保密例外)(三)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类由表及里的逻辑分类方法:严重程度——一般原因——具体原因四、注意事项(一)避免紧张情绪(二)语言表达:吐字清楚,避免使用方言(三)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四)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五)注意咨询时的仪态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一、学习目标二、工作程序(一)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确定谈话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以下几个: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1.1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一.单选1.初诊接待中工作人员的仪态应()A 坐姿端正、服饰入时、表情热情、视线不离求助者B 坐姿端正、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保持正常社交距离C 坐姿随意、服饰入时、表情热情、密切注视求助者D 坐姿随意、服饰整洁、表情平和、不停地扫视求助者2.接待求助者时,比较合适的询问是()A 您有什么问题,说吧!B 你找我有什么问题?C 您希望握帮您解决什么问题?D 请您告诉握出了什么事?3.在咨询开始时,心理咨询员应首先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A 收费标准,咨询次数,效果评估B 保密原则,不能解决的问题,咨询失误的处理C 能解决的问题,心理测验的选择,咨询过程D 咨询的性质,咨询的过程,能解决问题4.在临床交谈提问中,()对求助者能产生很大的威胁感,所以在咨询中应严加杜绝。
()A 多重问题B 多重选择性问题C 责备性问题D “为什么”的问题5.谈话法的种类很多,其中为了收集临床资料而经常使用的是()A 治疗性谈话B 鉴别性谈话C 摄入性谈话D 咨询性谈话6.对谈话法的种类描述正确的是()A 内容涉及健康人的职业选择、家庭关系等问题的谈话是咨询性谈话B 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谈话是危机性谈话C 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措施的谈话是摄入性谈话D 通过谈话了解病史和其他状况的谈话是鉴别性谈话7.()属于开放式的提问方式A 除了在教育孩子方面,你们夫妻之间还有矛盾吗?B 你经常感觉有人在监视你吗?C 你在与人交往时感觉很紧张吗?D 你有什么困扰吗?8.修饰性反问引起的不良后果是()A 谈话内容过于具体B 常使谈话陷入僵局C 对求助者好坏参半D 对方自我探索过多9.反对使用开放性询问方式的理论派别是()A 理性情绪学派B 精神分析学派C 行为主义学派D 人本主义学派10.控制谈话方向最常用的方法是()即征得求助者的同意后,把求助者的话重复一下并作解释,解释A 中断B 释义C 情感的反射作用D 引导11.心理咨询员与求助者的会谈,必须是()A 由心理咨询员控制B 由求助者控制C 由双方协商D 上级心理咨询师指定12.临床观察到某人有抑郁倾向,能够帮助进一步诊断的测验是()A MMPIB MBTIC EPQD CPI13.选择心理测验时,可使用()A 新近编制的经过标准化的本土测验B 盗版心理测验软件C 没有注明信度、效度和常模的测验工具D 常模多年未经修订的外国知名测验14.在桑徳伯格的提纲中不包括()A 性的发展B 将来的计划C 吸烟与饮酒情况D 对国际形式的分析15.心理咨询员分类填写收集倒的全部临床资料时,不包括()A 家属报告B 临床观察C 心理测验D 自己的判断16.心理咨询员记录临床资料时,为验证其可靠性一般不使用()A 反复追问B 补充提问C 测验资料D 亲友提供的资料17.心理咨询师对某种咨询赋予意义时,采用的方法中不包括()A 就事论事B 寻找相关C 迹象分析D 尊重主述18.关于全面把握求助者基本情况的主义事项描述正确的是()A 对有失身份和形象的资料不应保密B 对有悖于理论道德的资料应该保密C 追究细节有违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道德D 弄清问题后还应刨根问底追究细节19. 当心理咨询员不表明自己的态度会谈就无法进行时,心理咨询员也应当()A 持批评态度,但语言上要陈恳B 持中性态度,但语言上要陈恳C 持批评态度,前提是求助者能授受批评态度D 持批评态度,前提是求助者不能接受批评态度20.心理咨询的问题探索阶段不包括()A 建立良好的资访关系B 收集资料C 巩固求助动机D 给来询者布置家庭作业二多选1.初诊接待中要求心理咨询员注意的事项包括()A 避免紧张情绪B 承诺保密原则C 吐字清晰,语速恰当,避免误解D 不夸大心理咨询的功能2.会谈技术的要点包括()A 听比说重要B 批判性的态度C 区分谈话内容的性质D 鉴别谈话内容的真假3.心理咨询员选择谈话内容的原则是()A 符合心理咨询员兴趣B 符合求助者兴趣C 适宜求助者接受程度D 心理咨询员便于操作4.对谈话时提问过多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心理障碍缺乏理解B 求助者对心理咨询师所提问题缺乏理解C 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谈话内容缺乏理解D 心理咨询师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5.减少求助者自我探索的因素是()A 依赖B 倾听C 责任转移D 提问过多6.为确定非情境性症状的性质,应选择()A MMPIB 16PFC EPQD CRT、7.在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时,青年期要收集的包括()A 最崇拜的人是谁B 爱情生活状况(有无失恋)C 就业有无挫折D 有无最好的朋友,朋友的状况如何8.上级心理咨询师与心理咨询员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正确的做法是()A 多数应以心理咨询师的意见为主B 有时应以心理咨询员的意见为主C 应以客观态度讨论求得一致D 确实难以判断时可申请会诊9.提交给上级心理咨询师报告的内容包括()A 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可能性B 对所获取资料的分析与诊断C 求助者临床表现和家属评价D 对求助者的初步印象与理由。
初诊接待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1、合理配制咨询场所:显示专业、具有保密、10平米左右的宽敞空间、舒适的座椅(尽量90度直角摆放)。
2、表现出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3、保持正常社交距离。
注意集中,认真倾听。
4、注意言语技巧。
不做多余“下意识”的动作(玩弄铅笔,轻敲桌面,抖动身体等)。
二、礼貌接待和礼貌语言。
请进、请坐、欢迎您前来咨询、谢谢您的信任、我很愿意为您提供心理帮助、如果您同意的话,请您填写这张表格(登记表或简单问卷等)。
尽量避免使用方言,可用专业术语(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些帮助。
四、询问完后,向求助者表明态度,是否能提供帮助。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需要保密的和保密例外)。
六、向求助者说明咨询的性质。
让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心理咨询只是“协助”,不是“包治”,咨询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甚至难以完美解决,但通过努力都会改变。
七、说明权利和义务,以及协商咨询方式。
一、如何进行初诊接待1.咨询准备工作:应有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
2.礼貌接待方式:使用礼貌语言,态度平和诚恳,据实际运用。
3.提问时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提供帮助。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反复申明保密原则,说明保密例外。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性质是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
7.说明求助者责任、权利与义务:三责任、四权利以及四义务。
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那种咨询方式二、初诊接待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2、语言表达。
语速适中,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外延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4、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做任何承诺 5 咨询时的仪态三、与该求助者进行摄人性谈话时,怎样选择切入点 ?( 学会确定摄入性谈话法的目标、规范谈话内容与范围 )1.根据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2.根据在咨询中观察到的疑点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3.根据心理测验结果初步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4.根据上级咨询师下达的谈话目标深入了解相关资料。
5.根据许多求助内容分别谈话。
四、摄入性会谈避免提问失误(1) 避免“ 为什么 ,, ”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含义对求助者有强烈暗示性。
(2) 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
因这类问题具封闭性,咨询师获取信息受限制。
(3)避免多重问题。
这类问题表现出咨询师缺乏训练,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避免修饰性反问。
这种反问后果对求助者毫无好处,使会谈陷入僵局。
(5)避免责备性问题。
此类问题对求助者产生很大威胁感,立即引起防卫。
(6)避免解释性问题。
咨询师表达自己看法,不利于推动求助者自我探索。
五、会谈内容选择原则——该案例从哪方面入手1.符合求助者能力兴趣。
2.病因直接间接针对性。
3.有利于探索深层病因。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一、学习目标学会按心理咨询原则与求助者进行第一次接触。
二、工作程序(一)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既不可板面孔、又不可喜笑颜开)。
与来访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1.5米左右),保持正常的咨询位置,按我们的民族习俗,会谈时不可直视对方的眼睛,可扫视对方的眼神或表情。
(二)礼貌地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1。
接待来访者,态度应当平和、诚恳。
2。
见面时使用礼貌语言,如“请进!”,“请坐!",“非常欢迎您前来咨询,谢谢您的信任.”“我很愿意向您提供心理学帮助。
”“如果您同意的话,请您填写这张表格。
”(登记表或简单问卷表等)(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不可直接逼问间接询问如:“我很希望知道,我在哪方面能向您提供帮助。
”“您希望在哪方面得到我们的帮助。
"直接逼间如:“您有什么问题,说吧!”“您找我们有什么事,说吧!”“怎么啦?有什么问题,说吧!”“出什么事啦,说吧!"(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向求助者说明是否能向求助者提供帮助。
(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保密原则既是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求助者的隐私和秘密可能就是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求助者只有认为自已所说的一切都能得到保密的承诺时,才能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地向咨询师倾诉,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在向求助者表明可以对他提供心理学帮助之后,应立即简要地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确保求助者了解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如何进行,心理咨询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应当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协助”二字表明,咨询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求助者是否有主动参与的态度和行动。
另外还要说明,咨询是一个过程,有些问题不是一次两次的交谈就能解决的,有时会有迂回曲折甚至反复,也有些问题甚至是难以完美地解决的。
第一章心理诊断技能第一节初诊接待与资料的搜集、整理第一单元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初诊接待工作程序:1、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2、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语言。
3、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
4、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
5、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
6、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
7、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8、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
初诊接待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
2、语言表达。
3、反复说明心理咨询在的保密原则。
4、说明咨询测量功能的有限性.5、咨询时的仪态。
第二单元摄入性会谈摄入性会谈的工作程序:1、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与范围。
2、确定提问方式3、倾听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5、对会谈内容归类6、结束会谈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和范围。
会谈过程中了解求助者思想和行为的工作提纲: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不恰当的问题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求助者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不恰当的提问类型:1、“为什么……”:具有强烈的暗示性。
2、多重选择性问题:封闭性的,会影响咨询师获得信息。
3、多重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不知所措。
4、修饰性反问:这类问题不需要也无法回答。
5、责备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使求助者产生防卫心理。
6、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可能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会谈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
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
心理咨询初诊接待表表1—1心理咨询初诊接待表年月日来访者主诉:生理症状:心理症状:社会功能:病程(病史、家族遗传史、咨询史):心理测评(详见表1-3):表1 —2第三方调查表月日1、生理功能状态:(1)睡眠状况:(2)食欲状况:(3)躯体异常反应:A、是否有头痛、头晕、紧张出汗、惊慌气短;是否有躯体抖、颤现象B、是否有躯体疾病:2、心理功能状态:(1)认知方面(感觉、知觉、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⑵情感方面(焦虑、抑郁、恐惧)(3)意向行为(是否有自杀倾向、回避行为或异常行为)注:第三方是指:来访者的亲朋好友。
表1 — 3心 理 测 量 表、性根据来访者的情况,测量方法1、人格则试:(1)MMPI((2)EPQ ((3)16PF(2、症状自评量表(1)SCL—90(2)SAS(3)SDS)))( ) ( ) ( )月日可选择下列相应的心理测评结果:接待咨询师签字:月日表1—4接待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会谈记录表月日生观、价值观)3、社会性功能(学习、工作、人际关系)4、病因分析:(1)生理因素(性别、年龄、睡眠状况、食欲状况)(2)心理因素(知情意行、人格)(3)社会因素(家庭教育、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系统、人际关系)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情况表月日心理咨询师的观察情况简述:心理咨询师签字:表1 — 6初步诊断报告表月日严重神经症性神经症6、病因评估:7、找出问题关键点:8、具体诊断:心理咨询师签字:年月曰表2 — 1—1制定咨询方案年月日(2)意向行为目标(3)情感目标(4)价值观目标(5)人际关系目标(6)睡眠目标(7)人格目标匚、理咨询师签字:月日2—1—2制定咨询方案年月日2、咨询方法与原理:3、咨询的步骤:4、来访者与咨询师的权利与义务(详见协议)5、咨询时间、次数:6、咨询费用:理咨询师签字:月日咨询效果评估报告表年月日1、来访者自我效果评估:来访者签字:心理咨询师签字:表3- 1咨询终结报告表咨询师心得:(通过这一案例的咨询,有哪些经验和改进的地方、有什么启迪)询师签字:月日表4 一1来访者咨询效果巩固与追踪一览表。
心理咨询技巧之如何进行初诊接待学文教育提示: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任何复习考试的心态都很重要,要对自己有信心。
初诊接待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第一次会面,在心理咨询中有着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医患关系的重要性,病人找医生看病,首先是接受医生这个人,然后才接受这个人的治疗。
同样,能否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也是保证心理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
社会心理学强调人际关系中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民间也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说法。
所以,初诊接待不但是为了搜集整理材料以进行诊断,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开始。
恰当的初诊接待,可以使求助者觉得自在,有助于求助者减轻紧张不安与疑虑情绪,有利于建立一个可以有效工作的咨询关系。
初诊接待中,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不在于解决求助者的困扰,而在于提供一个让求助者释放压抑的空间,可以在心理咨询室中自由联想,可以放心地谈论任何欲望与冲突,帮助求助者有机会深层次地觉察自己,陪伴求助者一起去探索求助者的问题与困扰。
通过初诊接待,心理咨询师可以初步了解和评估求助者的问题,为形成初步诊断打下基础。
1、做好心理咨询前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心理咨询场所应该有助于心理咨询的实施,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仅心理咨询师在影响求助者,心理咨询师工作的空间场所也在影响求助者,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二、使用礼貌的接待方式和礼貌的语言三、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帮助,不可直接逼问四、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五、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六、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七、向求助者说明其权利与义务八、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注意事项1、避免紧张情绪刚刚从事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加之对求助者一无所知,初诊接待时难免有紧张情绪产生。
紧张情绪可以扰乱思路和破坏工作程序,所以要切实避免。
为了能将紧张情绪降至最低点,在出诊之前,可按初诊接待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直到熟练自如为止。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增加见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