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知识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初中.doc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3
统编九年级语文(下)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二、写作背景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三、词语解释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四、问题探究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的倾诉。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点。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受的苦难。
“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列举了“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
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讲解每一位有血有肉的中国人,都有一颗拳拳的赤子之心,这颗心与祖国的荣辱紧密相连。
无数文人墨客,用饱蘸深情的墨笔,写下了一首首令人荡气回肠的诗,舒婷就是一位代表诗人,今天,我们共同走进她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中国新诗中朦胧诗的特点。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中蕴涵的深沉而真挚的情感。
3、培养阅读诗歌的能力,激发爱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舒婷,当代女诗人,某某省某某市人,1952年出生在某某,由于家庭的破裂使她过早体味到社会的动荡,人世的沧桑。
70年代末,她的诗就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一举闻名。
代表作有诗集《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
2、写作背景舒婷初中毕业以后,去某某上杭山村插队。
1972年底回城当工人。
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
由于十年动乱,国家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没有从困境中完全复苏,诗人联想到祖国灾难深重的历史,充满了忧患,但动乱毕竟已经结束,现代化的脚步也已经迈开,诗人同时也充满了热切的期望和深情的祝愿。
3、关于朦胧诗朦胧诗的定义:所谓朦胧诗,实际上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
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诗歌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
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表现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4、字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ǎng)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5、解词【疲惫】非常疲乏。
【簇新】极新(多指服装)。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内容分析1、如何把握本文的内容、感情和语调?内容感情语调第一小节:贫困、落后的祖国深沉、悲痛舒缓、低沉第二小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痛苦、希望舒缓第三小节:新生、希望的祖国希望、欣喜高昂第四小节:养育、献身的祖国深情、强烈高昂2、本诗是以第一人称写的,如何理解诗中的“我”?这首诗以第一人称写成。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概括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九年级语文下的一篇课文,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和赞美。
整首诗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精选了一组组意象,描述了中国过去的贫穷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与苦难,亦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
前两节沉郁、凝重,充满对祖国灾难历史、严峻现实的哀痛;后两节清新、明快,流露出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欢悦。
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激情,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这首诗的主题非常鲜明,就是爱国。
爱国是此诗的主题。
提起祖国,人们往往会想起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等象征着祖国古老文明的标志,以一种貌似豪放实则空洞的虚假,去歌颂祖国的强盛伟大。
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之,独辟蹊径,直面祖国灾难深重的古老历史及其严峻的现实,构造一幅幅流动凝重的画面,配之以舒缓深沉的节奏,把祖国比拟为伤痕累累的母亲,以赤子之情向母亲倾诉内心的痛苦,表达为祖国的未来而献身的激情和决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阅读原文或查阅教辅资料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归纳(1)本诗是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写的一首抒情诗。
(2)本诗通过多组意象的组合,抒发了经历了文革动乱的一代青年对曾经饱受风霜、深受灾难而正在崛起的祖国的真挚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祖国日益富强的殷切心意。
(3)全诗共分四节,有四个意象群,每个意象群都包蕴着特定的思想感情。
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的组成的意象群,其共有的陈旧、颓废、贫脊、阻滞的整体色彩,处处都在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给予祖国的沉重负载。
第二节,“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组成的意象群,象征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
第三节,“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涮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组成一组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第四节,“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表示自己要成为祖国的希望、未来,“伤痕累累的****喂养”象征祖国母亲的养育之恩,“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要为祖国献身,作者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忱。
这四个意象群,第一节的“蜗行”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表现了诗人为祖国的过去而悲伤之情;第二节写祖国的“希望”总是在贫穷与悲哀中失落,表现了诗人的遗憾之情;第三节的“黎明”象征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诗人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未来而欢呼;第四节的“沸腾”展现中国人民无比的信心、干劲和创造力,表现了诗人要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而献身的热情。
实际上作者逐层推进地展现了祖国的历史面貌和自己对祖国不同时代、不同命运的深厚情感。
(4)本诗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为题,全诗共四节,每节都用一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来表达作者对祖国的独特感情,虽无一词一句的直抒胸臆,却包含着深厚的思想内涵,这种象征达意的方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下册文学常识复习整理九年级上册1.《沁园春·雪》选自《毛泽东诗词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诗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沁园春,词牌名。
2. 《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现代诗人,第一部诗集《大堰河》。
著有诗集《北方》《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
3. 《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敲打乐》《白玉苦瓜》等。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
5.《你看》作者穆旦,原名查良铮,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6. 《敬业与乐业》选自《饮冰室合集》。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维新代表人物,学者。
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戌变法”。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8.《论教养》作者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
9.《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选自《毕淑敏散文》。
10.《岳阳楼记》选自《范仲淹全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11. 《醉翁亭记》选自《欧阳修全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2.《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13.①《行路难》作者李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
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
③《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与辛弃疾合称“苏辛”(豪放派),与黄庭坚合称“苏黄”(风格),与黄庭坚、米苇、蔡襄合称“宋四家”(书法)。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知识梳理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梳理【文学常识】㈠作者资料。
舒婷,原名龚佩瑜,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
㈡写作背景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青年诗人舒婷,面对经受了深重灾难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而甘愿为祖国奉献的历史责任感,所以写了这首诗。
㈢解题诗题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祖国”,点明了诗人歌咏的对象——祖国;且采用呼告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挚的感情,表明了诗歌的主旨——热爱祖国。
【重点字词】㈠字音字形。
(11个)1.疲惫;2.熏黑;3.隧洞(suì);5.蜗行(wō);6.摸索;7.干瘪(biě);8.淤滩(yū);9.驳船(bó);10.纤绳(qiàn);11.飞天;12.簇新(cù);13.挣脱(zhèng);14.胚芽(pēi);15.笑涡(wō);16.绯红(fēi);17.喷薄;18.伤痕累累(lěi);19.迷惘(wǎng)。
㈡词语释义1.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2.摸索:试探着(行进);寻找(方向、方法、经验等)。
3.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文辞等)内容贫乏,枯燥无味。
4.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5.簇新:状态词。
极新;全新。
6.喷薄: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
7.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文章主旨】诗歌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向“你”(祖国)倾诉的方式,将个体的“我”融入祖国这一大形象里,并让“我”承担起为祖国取得“富饶”“荣光”“自由”的责任,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写作特色】1.选取新颖的意象,表达热爱祖国的主题在意象的选择上,避开了长江、黄河、长城等意象,从不为常人所注意的平凡事物入手,选取了诸如“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新颖的独特的意象。
中国不亡,有我!(齐邦媛)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
在这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侵略的魔爪。
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
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
卢沟桥开战后,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
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
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公分,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
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
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
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一年后,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隔一日.........改悬英国旗。
.......,.先下清旗再升日旗...地看着国帜三易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
统编版 | 九年级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二、故事背景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三、理解词义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四、问题归纳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的倾诉。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点。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受的苦难。
“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列举了“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
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统编版 | 九年级下册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二、故事背景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三、理解词义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四、问题归纳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的倾诉。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点。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受的苦难。
“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列举了“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这些意象。
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一、课文及作者信息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o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o重点字词:蜗行(wō xíng)、淤滩(yū tān)、簇新(cù xīn)、笑涡(wō)、喷薄(pēn bó)、伤痕累累(lěi lěi)等。
o课文内容理解:通过一系列意象描述中国过去的贫穷、苦难和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展现了中国让人振奋的崛起和新生,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
2.《乡愁》o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o重点字词:乡愁、邮票、坟墓、海峡等。
o课文内容理解:通过四个时间段的乡愁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深思念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3.《我用残损的手掌》o作者:戴望舒,诗人。
o重点字词:锦幛(zhàng)、荇藻(xìng zǎo)、蘸(zhàn)、憔悴(qiáo cuì)、蝼蚁(lóu yǐ)等。
o课文内容理解:通过“残损的手掌”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和对侵略者的无比痛恨。
4.《热爱生命》o作者:杰克·伦敦,美国小说家。
o重点字词:干瘪(biě)、纤绳(qiàn shéng)、簇新(cù xīn)、笑涡(wō)、绯红(fēi hóng)、淤滩(yū tān)等。
o课文内容理解:通过讲述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顽强求生的故事,展现了人类生命力的顽强和对生命的热爱。
5.《孔乙己》o作者:鲁迅,选自《呐喊》。
o重点字词:痱子(fèi zi)、擀面杖(gǎn miàn zhàng)、梆(bāng)、腌臜(ā zā)、捯气(dáo qì)、咯吧(kā ba)、隐匿(yǐn nì)、名讳(huì)等。
o课文内容理解:通过孔乙己这一典型人物,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知识点一、作者简介舒婷,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主要著作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散文集《心烟》等。
二、故事背景从“十年浩劫”中走过来,有着太多坎坷经历的诗人舒婷,面对凝聚着深重灾难和获得新生的祖国,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为个人的不幸而哀伤、为祖国的不幸而忧虑,同时又对个人与祖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忧患意识与历史责任感。
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推动下,舒婷写下了这首诗。
三、理解词义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簇新:极新、全新。
干瘪:干而收缩,不丰满。
伤痕累累:指物体受损害后留下的痕迹。
疲惫:非常疲乏。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感到不知怎么办。
绯红:鲜红。
喷薄:形容水或太阳涌起、上升的样子。
四、问题归纳1.“我是你河边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用第一人称来写,写出“我”向“你”(祖国)的倾诉。
“我”代表着与祖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表达了“我”和祖国一同走过艰难困苦、一同经历风雨沧桑。
同时用“老水车”这个意象——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虽然“疲惫”,却仍然存在着来象征着祖国饱经风雨却依然具有活力的特点。
2.怎样理解“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这几个意象都是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的形象。
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语显示出祖国所遭受的苦难。
“数百年来”“历史的隧洞”表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3.“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祖国啊!”赏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飞天”是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飞舞的神。
这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希望比作“飞天”袖间的花朵,虽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不能成为现实,用此意象来比喻人民心中的渺茫的希望。
4.第三节诗列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的意思?列举了“理想” “胚芽” “笑涡” “起跑线” “黎明” 这些意象。
这些意象代表了祖国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腾飞的憧憬和祝愿。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学习中理解诗歌的意象美、语言美等特点。
2.了解朦胧诗的特征和创作背景。
3.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有感情地朗读,整体感知诗歌的韵律美、意象美、语言美。
2.领悟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在阅读过程中质疑探究、有所发现。
3.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释疑。
4.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解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激发情感,发挥联想和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情感。
2.把握诗中蕴含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3.训练朗读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曾经,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华夏文明沉淀的精华。
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
一群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现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气息,创作了一篇篇精彩华章,装点着中国以及世界诗坛,成为耀眼的明星。
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
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舒婷,原名龚佩瑜,中国当代女诗人,20世纪70年代末作为朦胧诗潮的代表人物闻名文坛。
其诗既有鲜明的时代叛逆精神,又有执着而深切的热爱之情,感情发自内心,细腻而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代表作有《致橡树》《神女峰》《双桅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
2.背景资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
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人们看到了祖国的贫穷落后,热切盼望着祖国早日变成现代化的强国,并且决心为祖国的强盛奉献自己的一切。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中国当代作家舒婷于1979年创作的现代诗。
以下是我整理的课文笔记:1. 重点词语:(1)干瘪:形容事物不丰满、干枯。
在这里是干枯的意思。
(2)淤滩:淤泥形成的滩地。
(3)驳船:一种专运货物的船,停在岸边,随时准备装卸货物。
(4)纤绳:拉船用的粗绳子。
(5)胚芽:比喻刚萌生的事物。
(6)笑涡:这里指脸上笑起的酒窝儿。
(7)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比喻在祖国的沉沦痛苦中孕育知慧和力量。
(8)震聋发聩:比喻用言论文章唤起头脑糊涂、是非不明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9)簇新的理想:指刚从黑暗中走出来的人民的新的理想。
(10)雪被下古莲的胚芽:象征正在待发的生机和希望。
(11)挂着眼泪的笑涡:指祖国的儿女正在为古莲胚芽萌发而感到欢笑和欢庆。
(12)雪白的起跑线:指祖国已经从过去的灾难中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向着美好的未来起跑。
(13)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象征祖国正要喷薄欲出的美好未来。
2. 写作特色:(1)意象清新优美、想象丰富奇特、意境深邃辽远。
(2)语言清丽、委婉而挚烈、纤美柔媚而又醇厚。
(3)诗节整齐,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每节四句,每句基本上都是九个字,一三句押韵,二四句互为对偶,给全诗带来音乐美。
(4)内容上既具体又抽象,像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汇成了一支支动人的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一定的启迪。
3. 文章主旨:诗人把自己的爱国情熔铸在祖国的大地上,表达自己与祖国命脉相连的情感,通过描写一些具体事物来表达这种情感。
诗人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并以朴素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九年级知识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大全-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
祖籍晋江泉州。
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
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
1980年,调福建文联。
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
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
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返回查字典首页
九年级知识点作者杰克|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
返回查字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