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打击乐器分类 打击乐器简介及其使用
- 格式:docx
- 大小:142.85 KB
- 文档页数:8
敲打乐器知识点总结敲打乐器的种类繁多,包括击鼓、铃鼓、钹、木琴、木鱼、太鼓等。
它们的形状、大小、材质和音色各不相同,可以组合出丰富多样的音乐效果。
下面将对敲打乐器进行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总结。
一、不同种类的敲打乐器1. 鼓类乐器鼓是敲打乐器中最常见的一种。
它们通常由一个圆形的鼓面和一个或多个鼓壳组成。
鼓面通常由动物皮革或薄膜材质制成。
鼓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长鼓、大鼓、小鼓、贝斯鼓等。
每种类型的鼓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2. 钹类乐器钹是一种由金属或青铜制成的薄片状乐器。
它们通常是成对出现,可以通过相互碰撞或用鼓槌敲击来产生声音。
钹有不同大小和形状,每种类型的钹都有其自己特定的音色和音质。
3. 木琴类乐器木琴是一种由木制琴键和挡板构成的打击乐器。
敲击琴键或挡板会产生清脆悦耳的音色。
木琴在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常用于管弦乐队和室内乐队演奏中。
4. 铃鼓类乐器铃鼓是一种由鼓身和铃铛组成的乐器。
演奏时通过敲击或震动鼓身和铃铛来产生音响。
铃鼓有不同大小和样式,音色多样,适合各种类型的音乐演奏。
5. 踏板类乐器踏板类乐器包括踏板钹、踏板鼓等,这类乐器需要通过脚部的力量来演奏。
它们通常用于爵士乐队和摇滚乐队中,提供强烈的鼓点节奏。
二、敲打乐器的演奏技巧1. 手部演奏技巧敲打乐器通常需要使用手或鼓槌来演奏。
手部演奏技巧包括敲击、滚动、振颤、拍击和摩擦等。
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产生不同的音效和节奏效果。
2. 脚部演奏技巧脚部演奏技巧通常用于演奏踏板类乐器,包括踏板钹、踏板鼓等。
演奏者需要灵活运用脚踝和脚尖的力量来打击或踩踏乐器,创造出丰富的鼓点和节奏效果。
3. 演奏配器编排敲打乐器在乐队和乐队中扮演着重要的配器作用。
演奏者需要根据乐曲的要求精确掌握演奏的力度、速度和节奏,与其他乐器和声部协调配合,形成和谐的音乐整体。
4. 演奏表情和动态在演奏敲打乐器时,演奏者需要通过手势、动态和情绪表达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打击乐器-简介及使用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四种: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4、皮革乐器。
一、碰铃(也称小铃)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
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
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提绳子的手不能触碰三角铁,否则敲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幼儿园音乐教育之打击乐引言幼儿园音乐教育在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兴趣、表达能力、协作精神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而打击乐作为其中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介绍打击乐的概念、基本乐器及其特点、幼儿园中使用打击乐教育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幼儿园中进行打击乐教育,旨在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
打击乐的概念打击乐指的是通过用手或其他工具敲击、敲打乐器来发出声音的音乐形式。
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强烈的冲击力,常用于音乐表演以及乐队演奏中。
打击乐不仅包括各种鼓类乐器,还包括铃鼓、木琴、钹等其他乐器。
基本乐器及其特点鼓类乐器鼓类乐器是打击乐中最常见的一类乐器,包括小鼓、大鼓、军鼓等。
它们的特点是音色浑厚有力,既可以产生短促的音响效果,也可以发出持续的低沉声音。
幼儿园中常使用小鼓,因为它体积小、易操作,并且更适合幼儿使用。
铃鼓铃鼓是一种由金属片制成的乐器,外形像一个小鼓,配有铃铛,在幼儿园中被广泛使用。
铃鼓的特点是音色明亮、清脆悦耳,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
木琴木琴是一种由木制琴键和竖琴框架构成的打击乐器。
它的特点是音色悦耳、音阶清晰,可以教孩子们理解音高和音名的概念,并且在演奏时需要用到手眼协调能力。
钹钹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一对圆盘。
它的特点是发音清脆、响亮,常用于音乐表演中的高潮部分,能够给人以震撼力和戏剧性效果。
幼儿园中使用打击乐教育的意义培养音乐兴趣通过打击乐教育,幼儿园可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
打击乐乐器有着生动的音色和活泼的节奏,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通过亲自演奏和体验,孩子们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培养自己对音乐的热爱。
提高音乐表达能力打击乐教育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演奏不同乐器,孩子们可以学会掌握节奏、拍子和力度等音乐要素,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在集体演奏中,孩子们还能够学会合作、协调,培养团队精神。
增强运动能力打击乐教育对孩子们的运动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打击乐器简介及使用
一、简介
打击乐器是指能够通过打击或拉扯的方式发出声音的乐器。
一般打击
乐器按结构可分为打击弦乐器和响乐器两种。
响乐器通常是由铁制,木制,陶制和金属等包裹着弹跳物体的筒状容器组成,当被打击时,弹跳物体会
发出不同音色。
打击弦乐器按使用不同的弦发出不同音色,如:钢琴,电
钢琴。
此外,还有一些实际上并不能拉动或打击发声的器材,但也可以被
分类地归入打击乐器,如拨子和风笛。
二、细分
打击乐器可以细分为以下几大类:
1.木铸乐器:木铸乐器是一类古老的乐器,包括圆筒鼓、钹、钹,锗
等等,通常用木头制成,由鼓手手拉打击发出声音。
2.铜管乐器:铜管乐器是指以铜制成的乐器,包括号角、小号、长号、次中音号等,可以发出各种音色,以及高音、中音和低音。
3.吹奏乐器:吹奏乐器指通过吹气操作的乐器,包括簧管、笛子、萨
克斯管、小号等,具有高音、中音、低音三个音调,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4.拨子乐器:拨子乐器是通常由木头制成的乐器,有拨片可以通过拨
动得到不同的音色。
打击乐器简介
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
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它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
若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发出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2)“体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等。
中国乐器
中国的民族乐器中有许多特有的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有的今天还在使用,有的今天已经不使用了(比如编钟)。
许多这些传统的打击乐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中国的戏剧中的磬、鼓、锣、钹,或者在说书时使用的快板、响板等。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比较少,打击乐器(除木琴和编钟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级的乐器。
在春秋和战国的文献中比如就有嘲笑秦国的打击音乐的文章。
西洋乐器
最普遍使用为定音鼓,用途仅为增强乐曲气势。
再来是小军鼓、大军鼓、钹、木琴等。
不过后来乐曲逐渐走向多样化,打击乐器丰富的节奏性因此得到善用。
在二十世纪初期管乐开始发展,各式各样的打击乐器慢慢被研发改良,作曲家得以利用多样的音响效果使乐曲更加有变化。
随之打击乐中的小军鼓和定音鼓并成为了关键的打击乐乐器,这能带领整个乐队的走向和节拍,相当于副指挥。
打击乐器简介及使用打击乐器是一种音乐乐器的分类,其演奏方式是通过击打、敲击或摩擦等手法来发出声音。
打击乐器在现代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常被用于交响乐团、管弦乐队、民族乐队、爵士乐团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中。
本文将对打击乐器的种类及其使用进行简单介绍。
打击乐器的种类非常丰富,常见的有击打类、摩擦类、摇晃类、摇摆类、摇滚类等。
其中最常见、最基础的打击乐器是鼓类。
鼓类乐器包括大鼓、小鼓、大锣等,演奏时需要用细长的鼓槌或鼓棒击打鼓面或鼓体,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节奏效果。
鼓类乐器是打击乐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能够产生浑厚、有力的音色,通常用于奏鸣乐、交响乐等大型音乐演奏。
除了鼓类乐器,打击乐器中还有摩擦类乐器。
这类乐器的演奏方式是通过手指、棍子或其他工具在乐器的表面摩擦,以产生不同的音色。
常见的摩擦类乐器有钹、钟、铃铛等。
钹是一种金属制的圆形片状打击乐器,常用于打击鼓乐队中,能够发出明亮、尖锐的声音。
钟是一种铜制的双音簧片乐器,演奏时需要使用木槌敲击钟体,使其产生悦耳的声音。
铃铛是一种小巧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儿童音乐教育中,能够制造清脆、欢快的音色。
此外,还有摇晃类乐器,如沙锤、铃鼓等。
这类乐器在演奏时需要摇晃或摩擦乐器的身体部分,以产生特殊的震动效果。
沙锤是一种小锣,内部填充着细沙或小颗粒,摇动时沙锤内的颗粒会发生碰撞,产生清脆的声音。
铃鼓是一种小型敲击乐器,通常由铜制的扁圆形和中空的球形组成,演奏时需要将球体摇动或敲击,以发出有趣的音色。
此外,打击乐器还包括各种摇摆类乐器,如木琴、铃琴等。
这些乐器需要用木制或金属制的棒子轻敲琴键,使琴弦或金属片振动,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
木琴是一种由木制琴弦组成的乐器,音色明快,通常用于管弦乐队和戏剧音乐演奏。
铃琴则是一种金属制的乐器,通过敲击或摩擦金属片,发出明亮、清脆的音色。
总结起来,打击乐器是一类通过击打、敲击或摩擦等方式来发出音响的乐器。
它包括了多种种类的乐器,如鼓类、摩擦类、摇晃类、摇摆类等。
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与演奏使用方法打击乐:音乐名词。
乐器分类名称之一。
凡用打、击方式发声的乐器(打弦乐器除外)统称为打击乐(器)。
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适合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其特点。
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三种: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
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
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打击乐器的种类介绍打击乐器的种类介绍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
下面是打击乐器的种类介绍,快来看看吧。
打击乐之一—爵士鼓我们知道节奏是构成音乐的基本骨骼,要了解音乐、听懂音乐,必须从节奏入手,而且节奏比音高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现在喜欢爵士鼓的孩子和家长都很多,每个孩子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打击乐就很适合幼儿这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抓住什么就打什么,这是一种天性。
青少年喜欢爵士鼓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爵士鼓的激情四射和自由,特别是能宣泄内心的情感。
流行音乐的风行带动一大批年轻人的参与原因之一,目前国内不缺钢琴手不缺吉他手,却很缺鼓手,因为鼓手想要达到一定高度还是比较难的,它是一种易学难精的乐器。
爵士鼓学习需要手脚都用上了,对身体的协调、平衡、和谐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与影响,这种促进与开发,还表现在平衡协调能力,也表现在灵敏的反应、开阔的思想、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
爵士鼓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初学者要协调好四肢才能演奏它,练习的时候也是相当枯燥的事情。
学爵士鼓的年龄相对大一些会更好,以前会是要求9周岁开始,现在5周岁就开始学也很多。
学习爵士鼓的孩子要求节奏感要好,要有激情,性格过于内向的孩子不容易投入学习爵士鼓的氛围里,甚至会感觉太吵太闹了。
如果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开朗一些,学习爵士鼓的过程能够比较好的改变他。
爵士鼓学习还有一个场地的要求问题,隔音要好,不然你隔壁邻居要跟你拼命了,这是爵士鼓学习的人相对会比较少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解决的方法有很多,租用场地,到培训中心那边去练习,当然这个会造成另外一个麻烦,接送时间问题。
最佳的办法一、还是在家里做一个隔音好的房间提供给孩子练习,二、现在还有很多种在爵士鼓上做手脚的方法来降低鼓的声音,保证声音传递出去比较小,不影响邻居(比如在鼓面上装置哑鼓垫,或是在鼓桶里放置海绵降低声音等等,现在都证明是很有效果的方法)。
了解打击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技巧打击乐器是一种常见的乐器类型,它们通过击打、敲击或摩擦来发出声音。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音乐演奏和表演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打击乐器的分类以及一些常用的演奏技巧。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下面将根据音源、演奏方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介绍。
1. 音源类别按照音源的不同,打击乐器可以分为膜鸣乐器、体鸣乐器和电子打击乐器。
(1)膜鸣乐器:如鼓类乐器,包括大鼓、小鼓等。
演奏时通过敲击膜面来发出声音,音色丰富多变。
(2)体鸣乐器:如木琴、钢片琴等。
演奏时通过敲击乐器的实体部分来发出声音,音色清脆响亮。
(3)电子打击乐器:如电子鼓、电子琴等。
演奏时通过电子装置产生声音,可以通过预设的音色来实现不同的效果。
2. 演奏方式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打击乐器可以分为直接击打、间接击打和摩擦。
(1)直接击打:通过直接敲击乐器来发出声音,如敲击鼓面。
(2)间接击打:通过击打乐器的辅助部分来发出声音,如敲击鼓框。
(3)摩擦:通过将器械(如鼓棒)摩擦在乐器表面来发出声音,如摩擦铃鼓。
3. 结构类别按照乐器的结构特点,打击乐器可以分为固定式和摇摆式。
(1)固定式:演奏时乐器保持固定位置,如槌琴。
(2)摇摆式:演奏时乐器可以在钟摆式支架上摆动,如沙槌。
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1. 手法技巧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与乐器的类型和演奏风格有关。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演奏技巧:(1)鼓类乐器的演奏技巧包括打击鼓面、滚动、轻敲、交叉打击等。
不同的演奏技巧可以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
(2)木琴可以使用直接敲击或使用特殊的木琴锤来演奏。
演奏时需要注意按照音符的长度和力度来控制演奏。
(3)钢片琴的演奏技巧包括敲击、滚动、颠倒、滑动等。
演奏时需要注意击打的位置和力度。
2. 乐器组合技巧在乐队演奏中,不同打击乐器的组合可以产生丰富的音色和节奏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乐器组合技巧:(1)打击乐合奏:不同打击乐器的组合演奏可以形成复杂的节奏和和声,如打击乐队伴奏。
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的分类及伴奏特点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是一种常用于音乐教育和演奏中的乐器,它包括了各种小型的打击乐器,如木琴、铃鼓、木鱼等。
这些乐器由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在20世纪中叶设计和发展,旨在帮助儿童和青少年学习音乐,培养音乐感知和节奏感。
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可以根据其音色和演奏方式进行分类。
下面将对其中常见的几种乐器进行介绍,并探讨它们的伴奏特点。
1. 木琴(Xylophone):木琴是奥尔夫乐器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由一组音板组成,音板上铺有不同长度的木条。
演奏时,使用木槌击打木条,发出清脆明亮的音色。
木琴通常用于演奏旋律,其音色独特,能够提供明快、活泼的音乐效果。
2. 铃鼓(Glockenspiel):铃鼓是由一组金属音片组成的乐器,每个音片上有一个金属铃铛。
演奏时,使用木槌敲击金属音片,发出悦耳的铃声。
铃鼓的音色明亮而清脆,常用于演奏旋律或弹奏简单的和声。
3. 木琴架(Metallophone):木琴架和木琴非常相似,也是由一组音板组成,但音板是由金属制成。
演奏时,使用木槌击打金属音板,发出响亮而富有共鸣的音色。
木琴架通常用于伴奏,能够提供明亮而稳定的音乐背景。
4. 木鱼(Woodblock):木鱼是一种由硬木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类似于鱼。
演奏时,使用木槌击打木鱼的身体部分,发出清脆的敲击声。
木鱼通常用于强调节奏,能够提供鲜明的音响效果。
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在伴奏中具有以下特点:1. 丰富的音色: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涵盖了多种音色,包括明亮的木琴音、清脆的铃鼓声、响亮的木琴架音以及特殊的木鱼音。
这些不同的音色可以根据需要组合使用,使伴奏更加丰富多样。
2. 明确的节奏感: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通常用于强调节奏,它们的音响特点清晰明了,能够准确地演奏出各种节奏图案。
通过使用不同的打击力度和节奏模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节奏效果,使伴奏更加有力量感。
3. 独立的音色特点:每种奥尔夫的小打击乐器都有其独特的音色特点,可以在伴奏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打击乐器是一种强有力的音乐工具,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声音著名。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也是非常受欢迎的,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通过它们的使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协作精神。
本文将探讨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主要分为鼓类、木琴类、铃类和钹类四大类别。
鼓类:鼓是最常见的打击乐器之一,其分为低音鼓、小鼓、军鼓、大鼓等。
木琴类:木琴类是由一排木质琴键组成的,通常用橡木或木棍敲击琴键发出声音。
木琴可以分为定音木琴和非定音木琴(包括低音木琴和中高音木琴)两种。
铃类:铃类打击乐器包括铃铛、铃鼓等,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明亮,能够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体会到不同的音色和调性。
钹类:钹是一种铜制圆形乐器,可以敲击、摩擦或使用钹槌演奏。
钹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音乐类型,包括交响乐、摇滚乐和爵士乐等等。
1、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通常喜欢激动人心的节奏和明亮的声音,打击乐器正是这些要素的代表。
在音乐课堂中,老师可以在开场时演奏一段打击乐器的音乐,让学生跟随节拍拍手或拍桌子。
这样可以让学生迅速进入音乐状态,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
2、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感非常重要。
打击乐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老师可以为学生编排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打击乐器合奏,如敲击木琴或拍打鼓,让他们学会听取、捕捉和跟随音乐节奏。
3、增强学生的协作精神在打击乐器表演中,协调性至关重要,每个成员必须清楚自己的角色,并与他人协作配合。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别,让他们合作表演一个简单的打击乐器乐曲,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打击乐器也可以用于创造音乐,例如通过敲击鼓的不同部位或搭配使用钹等打击乐器,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和音色。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打击乐器,让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名称
小学音乐课堂打击乐器名称包括:
1. 鼓:由一个圆形的皮质或木质外壳,填充上棉花或其他吸音材料,再安装木槌、金属槌或其他敲击器具而制作的乐器。
2. 大鼓:大小可以超过2米,是一种大型的打击乐器,可以通过金属槌、木槌、皮槌或其他敲击器具来演奏。
3. 钹:由金属制成,有一对分离开的钹,可以用来敲打或拨动某些乐器的弦,如竖琴等。
4. 铃鼓:由金属或木质制成,面前有一个钟形旋转盘,可以用金属槌或木槌敲击。
5. 敲钟:由铜或锌制成,有一个圆形的钟状体,可以用金属槌敲击来发出特定音调。
小学音乐打击乐器知识点总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打击乐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打击乐器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受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打击乐器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可以根据其音源和演奏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常见的打击乐器包括鼓类、钹类、木琴、铃鼓等。
鼓类包括小鼓、大鼓、军鼓等;钹类包括沙钹、木鱼、双钹等;木琴则是由许多音板组成,可以根据需要演奏不同的音符;铃鼓由铃铛和鼓组成,音色悦耳。
二、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不同的打击乐器有各自独特的演奏技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简介。
1.小鼓:演奏时通常使用鼓槌,可以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演奏出不同的音效,如滚奏、大力奏等。
2.大鼓:演奏时需要用到两根鼓槌,一般有两种敲击方式,一种是同时敲击鼓面和鼓边,另一种是只敲击鼓面。
3.军鼓:演奏时需要同时使用两根鼓槌,通常左手敲击较大的鼓面,右手敲击较小的鼓面,可以演奏出多种鼓点的效果。
4.沙钹:演奏时需要将钹放在手掌中,通过用力摩擦钹面来发出声音。
5.木鱼:演奏时需要用一根鼓槌敲击木鱼面,通过控制敲击力度和位置可以演奏出不同的音高。
6.木琴:演奏时需要使用木琴槌,通过敲击不同的音板来演奏出乐曲中的音符。
7.铃鼓:演奏时需要使用鼓槌敲击鼓面,同时也需要用手指轻轻触摸铃铛,产生清脆的音效。
三、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培养要想熟练地演奏打击乐器,需要进行一定的技巧培养。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学会正确握持鼓槌或木琴槌,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不要过于用力。
2. 注意节奏感和音准,通过多次练习来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学会控制力度和速度,根据乐曲的要求来调整演奏的力度和速度,营造出合适的音效。
4. 与他人合作演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打击乐器的应用打击乐器广泛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教学:1. 通过教唱歌曲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打击乐器伴奏,增加音乐的层次感和节奏感。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运用一、引言打击乐器作为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一部分,打击乐器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音乐感。
本文将就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打击乐器的运用1. 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根据不同的分法,可以有许多种分类方法。
根据发声方式可以分为体鸣、自鸣、电子打击乐器等;根据形状可以分为单面、双面、长形、圆形等;根据演奏方式可以分为敲击、摇晃、搓动等。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通常使用的打击乐器有小木鱼、三角铁、铃铛、钹子、木鱼等。
2. 打击乐器的作用打击乐器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协调性和音乐节奏感。
在小学音乐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打击乐器在歌曲中的作用,比如强调节奏,突出重点等。
通过打击乐器演奏可以有效地增强小学生对歌曲的感知,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歌曲。
3. 打击乐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领悟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及其应用。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模仿,逐步理解并掌握打击乐器的基本演奏技巧。
在流畅地掌握基本技能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体验,体验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并逐渐提高演奏的难度。
三、小结打击乐器是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适当地利用打击乐器并能够指导学生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和音乐感,健全学生成长中的身心发展。
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的特色打击乐器的分类-打击乐器的特色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
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它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
(一)打击乐器的分类我国民族打击乐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品种繁多,演奏技巧相当丰富。
*分类之一:根据其发音不同可分为:1、响铜,如:大、小锣、芒(加金旁)锣、云锣、大、小钹,碰铃等;2、响木,如:板、梆子、木鱼等;3、皮革,如:大小鼓、板鼓、排鼓、象脚鼓等。
*分类之二:民族打击乐可分为有固定音高和无固定音高的两种。
有固定音高的如:定音缸鼓、排鼓、云锣等。
无固定音高的如:大、小鼓,大、小锣,大、小钹,板、梆、铃等(二)打击乐器的特色我国打击乐器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不仅是节奏性乐器,而且每组打击乐群都能独立演奏,对衬托音乐内容、戏剧情节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族打击乐器在我国西洋管弦乐队中也常使用。
(三)打击乐器的介绍1:碰铃(1) 碰铃的由来:碰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又称碰钟或星。
(2) 碰铃的结构组成:碰铃形小碗状,用铜制成,一副两个,无固定音高。
(3)碰铃的演奏形式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
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
2:板鼓(1) 板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板鼓又称皮鼓、单皮或干鼓。
(2) 板鼓的组成结构:板鼓的鼓框用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无固定音高。
(3) 板鼓的演奏形式:板鼓常用作戏剧伴奏起到指挥乐队的作用。
板鼓除为唱腔击拍和渲染气氛外,还常用不同的鼓点配合演员的动作,烘托人物的表情。
在鼓乐合奏中板鼓也可独奏。
3:堂鼓(1):堂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堂鼓,又称大鼓。
(2):堂鼓的组成结构:堂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两面蒙皮。
(3):堂鼓的演奏形式:堂鼓是现代民族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方式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通过音乐的学习和体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打击乐器是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提供节奏感和动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适合学前儿童的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方式。
1.手风琴:手风琴是一种非常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打击乐器,它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孩子们可以通过按下按键,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在教学中,可以教授孩子们按照和弦进行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以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
2.铃鼓:铃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一个圆形的架子,上面挂着许多小铃铛组成。
孩子们可以用木槌敲击铃鼓,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铃鼓进行节奏训练,让孩子们通过敲击不同的铃鼓来模仿和演奏简单的节奏。
3.小鼓:小鼓是一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它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动感。
学前儿童可以用手或者鼓槌敲击小鼓,发出有力的敲击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一些简单的节奏模式,让孩子们模仿演奏,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和动感。
4.铃铛:铃铛是一种具有明亮音色的打击乐器,适合学前儿童演奏。
孩子们可以用手或者棒轻轻敲击铃铛,发出清脆的声音。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一些简单的旋律片段,让孩子们用铃铛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5.钢片琴:钢片琴是一种以敲击钢片发出音响的打击乐器,它具有清脆悦耳的音色。
学前儿童可以用木槌轻轻敲击钢片,产生美妙的声音。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一些简单的旋律,让孩子们模仿演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以上介绍了几种适合学前儿童的打击乐器的种类及演奏方式。
在教学中,除了指导孩子们正确地演奏乐器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音乐教育的启蒙,可以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四种: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如铃鼓、杀球、串铃棒等。
4、皮革乐器。
一、碰铃(也称小铃)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震动而发声。
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
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得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时)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提绳子的手不能碰触三角铁,否则敲击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幼儿园打击乐器的种类与使用打击乐演奏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教师要想搞好打击乐教学,首先要了解适合于幼儿学习和操作的常用打击乐器有哪些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特点,适合演奏不同的音乐作品,因此我们要了解其特点。
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三种: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如铃鼓、沙球、串铃棒等。
一、碰铃(也称小铃)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振动而发音。
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
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肘)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幼儿园的打击乐器一般分为四种:
1、金属乐器:属于高音乐器,声音高亢、明亮。
如三角铁、碰铃、大镲等。
2、木制乐器:属于中音乐器,声音清脆。
如双响筒、木鱼、响板等。
3、散响乐器:特点是发出的声音小、散,可以持续演奏长音。
如铃鼓、杀球、串铃棒等。
4、皮革乐器。
一、碰铃(也称小铃)
这是一对用金属制成的小铃,用一根绳子或可抓握的木柄相对固定两个铃,通过相互撞击引起震动而发声。
碰铃的音色清脆、柔和,且高而轻。
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乐器。
使用时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自然放在胸前敲击。
握木柄时手不能触及铃的部位,否则,声音就会发闷,不清脆;
也可以双手握碰铃的木柄一手在上,一手在下,使得铃的部位相对应,连续敲击。
二、串铃棒
这是用金属串成的马蹄形(或半圆形、棒形等)的若干个小铃,通过敲击、抖动或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可以分别在音乐的强拍或弱拍上使用。
使用时可以每手一只自然抖动、摇晃;也可以右手握铃在左手心中敲击。
三、铃鼓
这是用皮革(或塑料)蒙在带有可活动的金属小钹的木制围框上,通过手指(或手腕时)的敲击或手腕的抖动、摇晃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它兼有鼓和铃两种音色的特点。
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其音色柔和;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其音色明朗干脆;可以用鼓面击身体部位(如肩、肘、膝等),则铃的声音较明显;可以用手腕连续地抖动,则会产生延续音的效果。
四、三角铁
这是一根弯成等边三角形的圆柱形钢条,用绳子悬挂一端,通过另一根金属棒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接近于碰铃,但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
它的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手提悬挂三角
铁的绳子,右手持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另一种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转圈敲击各边,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
提绳子的手不能碰触三角铁,否则敲击出来的声音不会有延长音。
五、响板(也称圆弧板)
这是由两片贝壳状木块,中间用松紧带相连而构成的一种乐器,通过两片木块的撞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
其音色清脆而圆润。
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或双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版相击而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相击而发出声音。
后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小年龄儿童的演奏。
六、木鱼
这是用木头刻制的、形似鱼状、中间空而头部开口的一种乐器。
通过另一根木制的敲棒击鱼头而发音。
其音色接近于响板。
演奏方法为左手持“鱼的尾部”,右手持棒按节奏敲打“鱼头”的颈部。
七、双响筒
这是一段中间有节的木筒,下端装有握柄,通过另一木制敲击棒的敲击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与木鱼相似,干脆而清亮,没有延续音。
通常用来模拟马蹄声。
敲击双响筒由节分开的两端会发出不同高低的
音响,一般两个音之间通常相差约五度。
演奏方法为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发出类似于“的笃”、“的笃”的马蹄声。
双向筒分高低音,所以在进行打击乐演奏之前教师首先帮助幼儿弄清楚高低音,最好做上标记,这样幼儿敲出来的声音才会一致。
八、沙球
这是一种用椰壳或塑料制成的空心球体,内装有细小的沙粒状物体,下端装有握柄,依靠臂的抖动、摇晃而振动发音。
其音色轻柔而干脆。
演奏方法为双手各持沙球,用手臂带动手腕上下振动。
可以同时两手进行,也可交替、轮换进行。
九、镲
这是一对用铜合金制成的圆盘,中间微凸,靠敲击、摩擦而发音。
其音色响亮,有较长的延续音,在强拍上演奏能造成强烈、刺耳的音响效果。
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左右各持一片,相互撞击、摩擦而发音;另一种是将单片悬挂在支架上,右手持鼓槌敲打其边,可以取得另一种音响效果。
如果要止住过长的延续音,可以用手捏住镲的边缘或将镲的边缘触碰前胸即可。
十、大鼓
这是用皮革蒙在筒状的共鸣箱上,通过鼓槌敲击引起的振动而发音的一种乐器。
其音色低沉,音量较大。
大鼓用在强拍上,可用力击打,
造成一种强烈渲染的气氛;用在弱拍上,可轻轻击打,会产生柔和而绵长的音响。
击鼓时,手臂放松,手腕有力而富有弹性的敲击。
击鼓心,会产生浓厚的音色且有较长的延续尾音;击鼓边,则音色脆、硬而单薄,延续音较短。
以上都是没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其中适合于小班儿童演奏的乐器有碰铃、串铃、响板、铃鼓、沙球等;中班儿童能学会木鱼、铃鼓、镲等乐器的演奏;三角铁和双向筒一般适合大班年龄儿童演奏。
这些打击乐器的演奏,都要要求幼儿做到手腕放松、灵活,不僵硬,有弹性,能控制手的动作,自然协调的敲击、摇动、振动或抖动,以取得较好的音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