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击乐器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打击乐器的发声原理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族群,那么,在打击乐器的发生过程中,存在哪些原理呢?下面就让店铺给大家介绍一下打击乐器发声原理的相关知识吧!打击乐器的发声原理解析鼓、锣等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产生声音。
以鼓为例,鼓皮绷得越紧,振动得越快,音调就越高。
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的振动幅度就越大,声音就越响亮。
打击乐器的简介打击乐器也叫“敲击乐器”,是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出声音的。
其中有些是有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云锣、编钟等;其它还有一些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
若根据打击乐器不同的发音体来区分,可分为两类:(1)“革鸣乐器”也叫“膜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蒙在乐器上的皮膜或革膜而发出的乐器,如各种鼓类乐器;(2)“体鸣乐器”,就是通过敲打乐器本体而发声的,如钟、木鱼、各种锣、钹、铃等。
大多数打击乐器有一个确定的音,甚至连鼓的音也是确定的。
但一般来说打击乐器的分类是看一个乐器是否有一个确定的音高。
定音鼓、木琴、马林巴、颤音琴、铃、管钟、古钹和钟琴都有一定的音高。
小鼓、大鼓、沙槌、响板、响棒、牛铃、吊钹、沙球、齿轮剐响器、勺、木鱼、嗵嗵鼓、蒂姆巴尔鼓、三角铁、震音器、擦衣板、鞭、南梆子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
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
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两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
吊钹也有有确定音高的,但很少见。
此外打击乐器还分膜鸣乐器和自鸣乐器。
膜鸣乐器上覆盖着一层膜,打击膜产生声音,比如鼓。
自鸣乐器自己就可以发声,比如三角。
铃鼓即是膜鸣乐器也是自鸣乐器。
中国乐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有许多特有的打击乐器,这些打击乐器有的今天还在使用,有的今天已经不使用了(比如编钟)。
许多这些传统的打击乐器是中国传统艺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比如在中国的戏剧中的磬、鼓、锣、钹,或者在说书时使用的快板、响板等。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打击乐器的使用比较少,打击乐器(除木琴和编钟外)一般也被看作是下级的乐器。
中国打击类乐器有哪些打击类乐器是中国古代打击乐器的总称。
它们大都以打击发音,故又称弦鼓、击钟。
在乐器发展史上,打击乐器也曾被用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如:汉代以前是为了祭祀和娱神用;东汉以后用于战争和娱乐。
“弦鼓之音不绝,钟磬之声不绝”。
古代的鼓琴是中国最早的打击乐器,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为中国传统音乐产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经·小雅·大东》有“乃鼓其桴,如以木铎”的诗句;《史记·律书》说:“击钟之声,三时可闻。
”《尚书·禹贡》中也有“鼓钟之仪”一词。
汉代以后打击乐进入宫廷、宴乐、祭祀等活动之中。
唐代以后又传入民间。
1、铙铙是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形制和大小与大铙相近,但较小。
铙以铜钲为之,也有用玉、金、银制作的。
它的音域很宽,由低至高可达六度,有单铙和双铙。
铙分铙钹两种。
铙钹是大吕后所使用的打击乐器;而钹子则只用于民间音乐中。
钹有大小两种:大铙有大、中、小三种规格;小镲有大镲和小镲(即"钹子")之分;钹则仅有小铙一种规格。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俗传有大铙、小铙各一对:大者可分三节,如人肩宽者为‘中铙’,如肩窄者为‘小镲子’;小者一节五寸,大则二二五寸,即凡三节;小镲亦有四、五、六、七之分。
"2、编钟古代中国用铜或锡等金属制成的编钟。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铜制的方座钟和长方座编钟两种。
东汉以后,编钟由宫廷乐器改为军乐中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
唐代以后,又有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各种不同形制、不同演奏方法的编钟。
它具有音色浑厚洪亮、浑厚圆润,表现力强等特点。
古代乐器中还使用一些特殊材质制成的小木片来敲击铜制钟体,以产生特殊的音响效果,称为“编钟”、“击铜鼓”或“击钟”等名称。
汉代以来,编钟成为了宫廷宴乐和战争时主要的打击乐器。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武帝与群臣宴乐,有编钟者八人而奏乐,武帝与诸女同乐,有钟作磬者,皆击之也。
浅谈昆曲打击乐昆曲是中国戏曲传统中的珍品,它融合了音乐、舞蹈、唱腔和表演艺术。
在这些元素中,打击乐是昆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打击乐在昆曲表演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节奏感和音乐效果,还能够激发舞台表演的情感和气氛。
本文将就昆曲打击乐的历史、演奏特点以及在昆曲表演中的作用进行简要介绍。
一、历史昆曲打击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
在元代大量从蒙古、西亚及其他地方传入的乐器,如刹海琴(似议宝玲琴)、揩吶、锣、鼓等。
而在清代,昆曲打击乐更是被发扬光大,越发成为昆曲表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昆曲中,打击乐器有着丰富的种类,包括了锣、鼓、钹、排鼓、铙钹、阵钹等,其中锣鼓为昆曲打击乐的主要乐器。
昆剧中的打击乐乐器,在戏曲体系中,它们在操作手法、音色效果、使用场合上都具有着独特的特色。
昆曲打击乐的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演奏风格和技巧。
二、演奏特点昆曲打击乐的演奏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声音多样昆曲打击乐器的声音非常多样,不仅有低沉的鼓声和清脆的铙钹声,还有悠扬的排鼓声和嘹亮的锣声。
这些声音可以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进行组合和调配,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音乐效果。
2. 节奏明快昆曲打击乐器通常用于强调节奏,增加音乐的动感。
在昆曲表演中,打击乐器往往会与唱腔、器乐等其他乐器相配合,产生出明快而富有层次感的音乐效果。
3. 情感表达昆曲打击乐在表演中也能够起到情感表达的作用。
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舞台上的情绪和气氛,从而增强了观赏者的审美体验。
三、在昆曲表演中的作用昆曲打击乐在昆曲表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舞台表演的视听效果,提升观众的听觉体验。
在昆曲表演中,打击乐器既可以作为舞台音乐的伴奏,也可以作为观众情绪的导向,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形成昆曲独有的音乐韵味。
昆曲打击乐在唱腔之间、表演之间以及整个剧目之间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能够增加舞台表演的紧张感和戏剧性,让观众更加沉浸在剧情之中。
中国打击乐器简介1、碰铃(1)碰铃的由来:碰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又称碰钟或星。
(2)碰铃的结构组成:碰铃形小碗状,用铜制成,一副两个,无固定音高。
(3)碰铃的演奏形式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
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
2、板鼓(1)板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板鼓又称皮鼓、单皮或干鼓。
(2)板鼓的组成结构:板鼓的鼓框用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无固定音高。
(3)板鼓的演奏形式:板鼓常用作戏剧伴奏起到指挥乐队的作用。
板鼓除为唱腔击拍和渲染气氛外,还常用不同的鼓点配合演员的动作,烘托人物的表情。
在鼓乐合奏中板鼓也可独奏。
3、堂鼓(1)堂鼓的由来: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堂鼓,又称大鼓。
(2)堂鼓的组成结构:堂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两面蒙皮。
(3)堂鼓的演奏形式:堂鼓是现代民族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
演奏时,将堂鼓放在木架上,用双木槌敲击。
因为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异。
鼓心的音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
可敲击复杂的花点,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
4、缸鼓、定音缸鼓(1)缸鼓的由来:作为民族乐器,缸鼓形状花盆,所以又称花盆鼓。
(2)缸鼓的组成结构:缸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状似花盆。
解放后,缸鼓吸收了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被改制成定音缸鼓。
有的周围装有八付伸缩螺旋,用以调节鼓皮张力以达到一定音高。
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铁架上,利用鼓身的旋转又可以微调音的高低。
另外,在铁架下侧装有踏板,利用踏板可以使音升高降低五度。
演奏时,往往根据乐曲的需要,几种调音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缸鼓的演奏形式:缸鼓的演奏技巧与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
音色较堂鼓柔和,常用于戏曲伴奏、器乐合奏,有时也能独奏。
定音缸鼓分为大、中、小三种,可单独演奏,也可几个同时演奏。
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分类与演奏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韵味吸引着世界各地的音乐爱好者。
这些乐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欣赏音乐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分类以及其演奏技巧和特点。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令人着迷的世界吧!一、民族乐器的分类中国传统民间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和弹拨乐器四大类。
1. 弦乐器弦乐器是中国传统音乐中最重要的一类乐器。
它们使用弦线振动产生音乐声音。
中国传统的弦乐器包括二胡、琵琶、古筝和扬琴等。
每一种弦乐器都有其独特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
例如,二胡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之一,演奏时需要使用琴弓拉动琴弦,表现出独有的悲壮情感。
2. 吹管乐器吹管乐器是通过吹气使乐器内部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音的乐器。
中国吹管乐器的代表性乐器包括笛子、唢呐和口琴等。
其中,笛子是最古老且最受欢迎的吹管乐器之一,有着柔和悠扬的音色。
唢呐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管乐器,其奏出的音乐富有极强的豪情和感染力。
3. 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通过击打、撞击或摩擦等方式来发出声音的乐器。
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打击乐器有锣、鼓、木鱼、铙钹等。
这些乐器可以产生富有节奏感的声音,常常被用于农村庆典和舞蹈表演当中。
例如,锣和鼓常常在庆祝活动中起到引导和烘托氛围的作用。
4. 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通过弹拨乐器的弦线或音板来发出声音的乐器。
中国的弹拨乐器有古琴、月琴和筝等。
这些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
例如,古琴是中国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其清雅的音色常常被用来演奏古典音乐。
二、乐器演奏技巧和特点每一种中国传统民间乐器都有其特有的演奏技巧和风格。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1. 二胡二胡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之一,其演奏需要手指的高速滑动和琴弓的拉扯。
演奏者通常运用弓法技巧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二胡的音域广阔,既能弹奏高亢激昂的曲调,也能演奏歌唱般的抒情旋律。
2. 唢呐唢呐是一种民间管乐器,以其刚劲豪放的音色、高亢激昂的演奏技巧而著名。
中国民族乐器的分类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乐器,它们形态各异,声音独特。
根据尺寸、发声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中国民族乐器分为弹拨乐器、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几种主要类型。
一、弹拨乐器弹拨乐器是以弹拨方式产生音响的乐器,常见的有古筝、琵琶、月琴和扬琴等。
这类乐器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指甲、拇指或拨片等工具弹奏乐器的琴弦,通过琴弦的振动产生音响。
弹拨乐器音色优美,旋律优美动人,常被用于演奏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
二、弦乐器弦乐器是以琴弦的振动发声的乐器,主要分为胡琴、二胡、笛子和提琴等。
这类乐器的共同特点是使用弓子或手指在琴弦上摩擦或弹拨,使琴弦振动产生音响。
弦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和广泛的音域,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和交响乐队中。
三、吹管乐器吹管乐器是通过吹气发声的乐器,常见的有笛子、唢呐、葫芦丝和洞箫等。
这类乐器的共同特点是通过气流的振动产生声音,演奏者通过控制气流的强弱和指法来改变音高和音色。
吹管乐器通常具有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常用于民乐演奏和协奏曲中。
四、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需要通过击打或敲打才能发声的乐器,常见的有铙钹、鼓和木鱼等。
这类乐器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手、棍、鼓槌等工具击打乐器的表面,使乐器发出不同音调和节奏的声响。
打击乐器能够产生丰富多样的音色和节奏,常用于音乐演奏和节庆活动中。
五、键盘乐器键盘乐器是使用键盘来演奏的乐器,常见的有钢琴、手风琴和电子琴等。
这类乐器的共同特点是使用手指按下键盘上的键来触发音乐声音的发声机制。
键盘乐器音域广泛,音色丰富,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音乐演奏和创作。
总结起来,中国民族乐器按照不同的演奏方式和发声原理可以分为弹拨乐器、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和键盘乐器等几大类型。
每一种类型的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表现力,它们在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多样性,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
中国传统乐器大全中国传统乐器非常丰富多彩,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下面是一些主要的传统乐器。
弦乐器- 二胡:原产于蒙古,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弦乐器。
二胡:原产于蒙古,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弦乐器。
- 琵琶:起源于波斯,后来传入中国,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和风味,音色柔和。
琵琶:起源于波斯,后来传入中国,并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和风味,音色柔和。
- 古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弹拨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古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弹拨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管乐器- 笛子:流传已久,分成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和直笛等多种类型,音色清晰悦耳。
笛子:流传已久,分成高音笛、中音笛、低音笛和直笛等多种类型,音色清晰悦耳。
- 唢呐:也称为“中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常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唢呐:也称为“中国管”,有着悠久的历史,非常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
- 曲笛:又称“笙”,是一种使用双簧管吹奏的传统乐器。
曲笛的音色饱满而又圆润。
曲笛:又称“笙”,是一种使用双簧管吹奏的传统乐器。
曲笛的音色饱满而又圆润。
打击乐器- 钟鼓:钟鼓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唐朝。
钟鼓:钟鼓在中国传统乐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唐朝。
- 铙钹:主要由铙、钹组成,是中国打击乐器中最常用的一种。
铙钹:主要由铙、钹组成,是中国打击乐器中最常用的一种。
- 木鱼:是一种具有浓郁宗教气息的打击乐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
木鱼:是一种具有浓郁宗教气息的打击乐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中。
弹拨乐器- 扬琴:又称“月琴”,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弹拨乐器之一,其外形独特美观、音色优美。
扬琴:又称“月琴”,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弹拨乐器之一,其外形独特美观、音色优美。
- 三弦:在民间广泛被使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种演奏技术。
三弦:在民间广泛被使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多种演奏技术。
中国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一种通过敲打、摇动、摩擦、刮擦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
是一类乐器的总称。
有些打击乐器不仅能产生节奏,还能产生旋律和合唱。
打击乐器可能是最古老的。
在音乐制作过程中,实用功能首先是主要功能。
为了减少劳动过程中的疲劳,古代人在劳动过程中经常会发出一些叫声,这是最原始的歌唱。
与此同时,劳动工具随着劳动的节奏发声起到伴奏作用,从而启发人们将一些能发出声音的劳动工具改造成乐器。
在中西方两种体系的乐器分类法中都有“打击乐器”这个类别,也是唯一一种名称完全相同的类别可见他的特殊性。
想要了解打击乐器都有哪些?我们得分开中国打击乐器和西洋打击乐器两方面来讲。
由于乐器的种类繁多,这里也只能介绍一些比较常见的几种乐器。
中国打击乐器:1、大鼓鼓是藏族、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土家族和汉族的打击乐器。
藏语名字叫“e”。
壮语叫劳动。
苗叫恩多。
董语指工人。
彝族人称额格。
流行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广西、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
古往今来,鼓一直是各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
因为流行地区和用户的不同,它们的造型也不一样。
它被用于许多场合,如报时,祭祀,宫廷礼仪,军事,宗教,器乐,舞蹈,戏剧,婚丧嫁娶,节日和民间娱乐。
2、锣锣是属于金属类的打击乐器。
锣是铜做的,结构比较简单。
锣体为圆形弧面,由锣体框架四周固定。
表演者用木杵敲击锣身前部的中心部位,产生振动和声音。
最早使用锣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
3、钹钹,古称铜钹、铜板,民间称之为钹。
打击乐器。
一种打击乐器。
中国和外国乐队都用。
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钹或铜板、铜钹统称为钹。
4、镲镲读作chǎ,是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即小钹。
或称镲子、铰子等。
中国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
因为镲是无固定音高乐器,所以总的来说小镲声音最高其次是中镲,大镲的声音是最低的。
5、碰钟碰钟又称碰铃,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在古代称“号”,两只为一副。
碰铃用黄铜制作,音色清脆、悦耳,如银铃一般。
鼓是中国常用的打击乐器,鼓的出现比较早,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可以确定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它还用于打击敌人、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
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民族乐队、各种戏剧、曲艺、歌舞、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
鼓的结构比较简单,是由鼓皮和鼓身两部分组成。
鼓皮是鼓的发音体,通常是用动物的皮革蒙在鼓框上,经过敲击或拍打使之振动而发声的。
中国鼓类乐器的品种非常多,其中有腰鼓、大鼓、同鼓、花盆鼓等。
腰鼓的鼓身中间粗,两端细,呈筒状,两面蒙以牛皮或骡马皮,在鼓身一侧有两个鼓环,环上系绳子,用于鼓的固定。
腰鼓有大小四种规格,但没有固定音高,发音清脆,常用于民间秧歌歌舞伴奏,它既是舞蹈音乐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者的道具。
表演时,将腰鼓斜挂在腰侧,双手各执鼓棰击奏。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士鼓”,即陶器的鼓。
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机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
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
在狩猎征战活动中,鼓都被广泛地应用。
鼓作为乐器是从周代开始。
周代有八音,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
俗可以是民间的欢庆锣鼓,雅可以进入庙堂祭祀和宫廷宴集。
从原始的陶鼓、土鼓、皮鼓、铜鼓,一直发展到种类繁多的现代鼓,鼓是最为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及其演奏形式所谓打击乐器,是指所有需要用打和击的方式发出声音的乐器。
从古至今,打击乐器有着千年的发展历史,而且在打击乐器悠久的历史中,蕴含了深刻的民俗文化,体现出了我国人民的智慧与力量。
作为打击乐器的演奏形式,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演奏氛围,比如喜庆、哀伤、欢快等。
总之,我国民族打击乐器的演奏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中国民族打击乐器的分类(一)木质类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而且人们的认知水平也有限,因此人们的打击乐器就是自己的身体,通过拍打自己的身躯来形成节奏,并利用自己的歌喉与伴奏相适应。
不过远古时期的音乐演奏由于人们认识到有限性,“尚未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创造了原始的打击乐形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渐形成了民族打击乐,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
在民族打击乐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不再只局限于身体的拍打,而是通过木质物体之间的碰撞来发出声音。
发展到近现代以后,木质打击乐器的形式已经发展得丰富多样,比如梆子、拍板等形式。
现在,在一些地方戏剧中仍在使用梆子,比如河北梆子、河南豫剧等。
(二)金属类金属类的打击乐器主要有锣、碰铃、编钟、云锣等,这类打击乐器的特点是音响强烈、节奏鲜明而且在进行打击乐器演奏时,演奏氛围活跃明快。
在青铜器时代,就产生了大量的金属打击乐器,逐渐替代了其他的打击乐器。
根据史料记载,在正式音乐中,金属打击乐器作为主奏乐器的时间为3500年以前。
殷商时期出现了编钟,编钟就是一种需要敲打才能出声的乐器,因此早在这个时候,打击乐的文化思想就已经体现了出来,不过这一时期的打击乐形式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通,一般只在贵族演奏和祭祀中才出现编钟。
进入现代以后,金属打击乐器在各地方戏曲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作为戏剧的伴奏形式,比如京剧的锣鼓经。
(三)兽皮兽骨类兽皮兽骨类打击乐器主要就是鼓,不过鼓还被分为好多种,比如大鼓、堂鼓、腰鼓、花盆鼓等。
在远古时代,人们用鼓作为打击乐器,而鼓皮是用动物的皮鼓制成的,之后再将鼓皮覆盖在木质或者陶瓷器具上,当敲击鼓皮时,就会发生声音。
中国打击乐器种类中国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木鱼:打击乐器,讲经设斋用的法器。
2.拍板:中国碰奏体鸣乐器。
3.板鼓:打击乐器。
又名单皮、班鼓。
4.腰鼓:中国传统民族乐器。
5.大鼓:藏、壮、瑶、苗、侗、彝、水、土家、汉等族打击乐器。
6.锣:一种属于金属类的打击乐器。
7.镲:一种中国打击乐器,即小钹。
8.碰钟:中国传统乐器之一。
两只为一副。
碰钟用黄铜制作。
演奏时,利用穿过小孔的绳子左右手各执一只,相互碰击发音。
9.编钟: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
10.小军鼓:一种具有响弦(Snare)横置在鼓面的打击乐器。
常出现于军乐队、管弦乐团等,以一线或者低音谱记谱。
11.马林巴:是木琴的一种,将木制琴键置于共鸣管之上,以琴槌敲打以产生旋律,但琴键较木琴阔,音域较广,音色冰凉,也有较多特殊打法。
12.铃鼓:铃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打击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吉林延边等地,鼓框木制,单面蒙皮,有大、中、小三种。
13.响板:碰奏体鸣乐器。
产生于东方的古文明地区和埃及,流传西班牙民间的打击乐器。
据研究埃及响板的金属部分被果壳代替形成了西班牙的响板。
14.沙槌:摇奏体鸣乐器,亦称沙球。
起源于南美印第安人的节奏性打击乐器。
传统沙槌用一个球形干葫芦,内装一些干硬的种子粒或碎石子,以葫芦原有细长颈部为柄,摇动时硬粒撞击葫芦壁发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网站。
贝斯Bass [beis]贝斯是现代摇滚乐团组合的主要乐器,它在爵士乐队中主要担任低音声部,有时也作即兴独奏。
编钟Chime [tʃaim]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
编钟最早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明清宫廷中仍有沿用。
军号Bugle ['bju:ɡl]唇簧气鸣乐器,靠嘴唇振动发音。
当唇振动时,气流通过杯状号嘴吹入管状体内,使管内空气随之振动发音,依靠启闭活塞装置或伸缩号管改变号管的长短,获得不同的音高, 并由向牵牛花开放样式的喇叭口来扩大它的音量。
大鼓Bass drum [drʌm]泛指体积较大的双皮鼓。
在西洋敲击乐器中较常使用。
两边鼓面原来用动物皮革制作,近年已全改用塑胶或纤维鼓面。
鼓桶原来用木制作,现在和定音鼓、小鼓一样,都改用较轻的合成纤维材料制造。
大号Sousaphone ['su:zə,fəun]大号(亦称“低音号”,“低音大喇叭”或“土巴号”),是一种低音铜管乐器。
大号在管弦乐队、管乐队等西洋合奏团体中经常使用,是音域最低,体积最大的铜管乐器。
大提琴Cello ['tʃeləu]大提琴是一种弓弦乐器。
每条弦之间的音程为纯五度。
作为提琴家族的乐器之一,大提琴除可担当独奏外,在室内乐、弦乐团及管弦乐团中多数负责低音弦乐的部分。
单簧管Clarinet [,klæri'net]单簧管,又称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
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
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满,是木管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
笛子Bamboo flute [flu:t]笛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即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和北方的梆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中国民族打击类乐器民族打击乐器有钹、梆子、铙、碰铃、木鱼、鼓、手鼓、云锣、响板、锣。
钹钹,俗称镲,打击乐器。
铜制,圆形,中间隆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两片相击发声。
形制大小不一,常用于吹打乐及戏曲、歌舞伴奏。
古称“铜钹”“铜盘”。
梆子梆子,又名梆板,中国打击乐器。
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
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
铙古代敲击乐器。
用青铜铸成,形似铃而大,口向上,上大下小,体扁而口缘向下弯曲,底平,下有中空短柄,可装木把。
使用时以手执柄,用槌敲击。
一般以大、中、小三件为一组,亦有五件为一组者。
碰铃碰铃,碰奏体鸣乐器。
广泛用于中国歌舞、戏曲音乐伴奏及民间器乐合奏中的打击乐器。
它的形状如铃,铜制,一付两个,用绳穿连,互相撞而发音,无固定音高。
常用于器乐合奏及戏曲伴奏中,为节奏乐器。
木鱼木鱼的由来木鱼是佛殿里的法器,是一种木制品,剖木为鱼形,中凿空洞,敲之发出声音。
木鱼有两种:一种为圆形,刻有鱼鳞,另一种是长条形的。
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鼓鼓是一种打击乐器,在坚固的且一般为圆筒形的鼓身的一面或双面蒙上一块拉紧的膜。
鼓可以用手或鼓杵敲击出声。
鼓在非洲的传统音乐以及在现代音乐中是一种比较重要的乐器,有的乐队完全由以鼓为主的打击乐器组成。
手鼓书鼓,是布依族、汉族棰击膜鸣乐器。
布依族称手鼓。
流行于贵州省及全国各地,专用于中国北方说唱音乐“大鼓书”等各种鼓书伴奏。
是鼓中形制较小者。
鼓身呈扁圆形产,鼓框用硬质木料制作,两面蒙以牛皮。
鼓身四周刷朱漆。
云锣云锣,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
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
藏族称叮咚、叮当。
是锣类乐器中能奏出曲调的乐器。
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
响板碰奏体鸣乐器。
流传西班牙民间的打击乐器。
中国打击乐器简介
、碰铃
()碰铃的由来:
碰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又称碰钟或星。
()碰铃的结构组成:
碰铃形小碗状,用铜制成,一副两个,无固定音高。
()碰铃的演奏形式
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声音穿透力强。
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歌舞的伴奏。
常配合优美抒情的曲调演奏,是色彩性和节奏性的乐器。
、板鼓
()板鼓的由来:
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板鼓又称皮鼓、单皮或干鼓。
()板鼓的组成结构:
板鼓的鼓框用坚厚的木料制成,一面蒙皮,无固定音高。
()板鼓的演奏形式:
板鼓常用作戏剧伴奏起到指挥乐队的作用。
板鼓除为唱腔击拍和渲染气氛外,还常用不同的鼓点配合演员的动作,烘托人物的表情。
在鼓乐合奏中板鼓也可独奏。
、堂鼓
()堂鼓的由来:
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堂鼓,又称大鼓。
()堂鼓的组成结构:
堂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两面蒙皮。
()堂鼓的演奏形式:
堂鼓是现代民族器乐合奏及戏曲音乐中常用的一种乐器。
演奏时,将堂鼓放在木架上,用双木槌敲击。
因为堂鼓鼓面较大,从鼓心到鼓边可发出不同的音高,音色各异。
鼓心的音较低沉,愈向鼓边则声音愈高,击奏时,音量能从很弱到很强,力度变化很大。
可敲击复杂的花点,对情绪及气氛的渲染能起较大的作用。
、缸鼓、定音缸鼓
()缸鼓的由来:
作为民族乐器,缸鼓形状花盆,所以又称花盆鼓。
()缸鼓的组成结构:
缸鼓的鼓框是用木头制成的,鼓身上大下小,两面蒙皮,形状似花盆。
解放后,缸鼓吸收了西洋定音鼓的结构特点被改制成定音缸鼓。
有的周围装有八付伸缩螺旋,用以调节鼓皮张力以达到一定音高。
鼓身放在一个可以旋转的铁架上,利用鼓身的旋转又可以微调音的高低。
另外,在铁架下侧装有踏板,利用踏板可以使音升高降低五度。
演奏时,往往根据乐曲的需要,几种调音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缸鼓的演奏形式:
缸鼓的演奏技巧与堂鼓大致相同,用双木槌敲击。
音色较堂鼓柔和,常用于戏曲伴奏、器乐合奏,有时也能独奏。
定音缸鼓分为大、中、小三种,可单独演奏,也可几个同时演奏。
定音缸鼓可运用大鼓的演奏技巧外,还可用西洋定音鼓的技巧演奏。
定音缸鼓常用于合奏。
、铜鼓
()铜鼓的由来:
铜鼓,是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打击乐器。
铜鼓的出现约在春秋晚期,关于铜鼓的记载,自汉以来常见。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所以保存下来的铜鼓较多。
()铜鼓的组成结构
铜鼓全部铜铸,鼓腔中空,无底。
两侧有侗环耳。
鼓面和鼓身都刻有精制的花纹。
()铜鼓的演奏形式
铜鼓常常单独作为少数民族的舞蹈伴奏乐器使用,铜鼓发音低沉、浑厚。
、朝鲜族长鼓
()朝鲜族长鼓的由来:
朝鲜族长鼓简称长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朝鲜族长鼓的组成结构
朝鲜族长鼓的鼓腔是用木头制成,两头大中间小,两端蒙皮。
长鼓无固定音高。
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鼓,右手执行片敲击。
()朝鲜族长鼓的演奏形式
长鼓的音量不大但音色柔和,常用来表现轻快、欢乐的情绪。
长鼓多用在舞蹈中,由舞者边舞边击,亦可在合奏中作为节奏乐器使用。
、大锣、小锣
()锣的由来:
锣作为中国民族乐器,有大锣、小锣之分。
()锣的组成结构
大锣呈圆形,锣面较大,用铜制成。
各地流行的种类较多,其中京锣、苏锣是较常用的两种。
大锣无固定音高。
小锣又称手锣、京小锣等。
也呈圆形,用铜制成,但锣面较小,所以称小锣。
无固定音高。
小锣用薄木片敲击,打法也与大锣大致相同。
()裸的演奏形式:
大锣声音宏亮、粗犷,可用来渲染气氛帮增强节奏,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戏曲伴奏。
小锣音色柔和、清亮,在戏曲伴奏中,常以各种打法来配合演员的动作、以烘托气氛。
、云锣
()云锣的由来:
云锣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云锣的组成结构
云锣是由若干个音高不同的小锣组成的。
()云锣的演奏形式
云锣可奏出旋律,亦可作各种节奏型伴奏。
在乐队演奏中,云锣作华彩独奏,可获重强烈辉煌的音响效果。
不同的音。
由于有不同的音高、音色及轻重的变化,在乐队中能造成丰富的音响效果,善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情绪,多用于大型器乐合奏及鼓乐,是一种具有色彩性的乐器。